強如建奴,七次入寇北直隸,雖然打的明軍毫無還手之力,但還是不敢在關內久留,每次劫掠完,都老老實實的出關了。
他們倒也不是沒嚐試過守住關內攻下的城池,如永平四城,當時就由阿敏駐守,結果勤王大軍雲集後,明軍第一步做的,就是派重兵去堵長城缺口。
發現大事不妙的阿敏,立即屠城,然後棄城而去,趕在長城被堵之前出關去了,因為這是黃台吉設下的陽謀,目的就是要坑死阿敏這個不聽話的東西。
守住永平四城,就等著被明軍切斷退路和給養,被圍毆。撤出永平四城,迴去就是丟城失地,一樣能治你的罪。
北邊的長城暫時就是這樣,雷聲大,雨點兒小,漠南蒙古,除了科爾沁,其他的都是武力征服的,雖然有聯姻,但跟著你大清是享福、撿便宜的,誰能豁出全族為你賣命啊。
在成武縣呆了半個月的朱慈烺,想看看清軍的下一步動作,好決定朝廷下一步的動作,結果,在七月初,斥候奏報,清軍大軍,從大名府向東行進,進入了山東。
這西路軍聲勢浩大,四個滿洲八旗四萬餘騎兵,三個漢軍旗三萬步兵,六萬包衣,五萬綠旗,合計步騎十八萬大軍,號稱二十萬,一路東進。
這其中鑲紅旗漢軍旗和包衣部隊,在景州被全殲,不然,真是二十萬大軍呢,十萬綠旗南下,也在各府駐紮一萬綠旗防守治安。
“殿下,這可如何是好?建奴二十萬大軍東進,現在東昌府已經被攻下,白蓮教妖人戰力低下,幾萬人守不住府城,現在已經全部逃進山裏了。要是繼續東進,我軍如何應對?”侯恂此時有些上火。
“殿下,最新奏報,正藍旗進駐景州,似乎也要南下濟南府,臣以為,他們西、北兩路夾擊的目標,就是濟南府。”沈煉上前稟報道。
“無妨,濟南守他幾個月都不成問題,他們要圍困濟南,我軍就按計劃掐斷他們的補給線,本宮算過了,連白蓮教都能守住府城十幾天,大明的正規軍還怕守不住?”
“而且,建奴的行軍有些詭異,他們對沿途難以攻破的城寨,都沒有強攻,一方麵強攻損失太大,這麽一路攻過去,沒到濟南府,他們就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麵,建奴號稱二十萬大軍,但其實當中四萬騎兵攻不了城,六萬的包衣更是強征的青壯,戰力估計還比不上各城的民團。”
“那麽,剩下能攻城的,也就是她們新組建的綠旗五萬人和漢軍旗三萬人,占領東昌府,駐防一萬綠旗,再加上攻城的死傷。”
“嗬嗬,他們的攻城部隊就六萬出頭了,濟南有多少駐守軍隊?不算民團民壯,光第二軍的正規軍都有三萬,他們攻得下嗎?”朱慈烺自信的分析道。
“一旦戰事拖延,他們從河北向南的補給線就是巨大的弱點,我軍騎兵,分批劫他的補給線,讓他們無法長時間待在山東圍困。”
“若是建奴騎兵護送補給線,那我軍就調頭去襲擊圍城的步兵,解濟南之圍,若是建奴就地補給,就要攻下其他有糧食儲存的城鎮。”
“嗬嗬,還是那句話,挨個去攻,不知道建奴有多少人夠死的,這算是朝廷在山東放開政策,允許組建民團的目的,每座城鎮,都要蹦他幾顆牙齒。”
“殿下聖明。”
“我軍暫且休整不動,看看情況,若建奴真的耗在濟南城下,我軍就按照計劃,北上東昌府遊弋,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傳命朱純臣,讓他令濟南北部各城加強偵查,遇到南下的大隊建奴,放行就可。”
“若是遇到南下的補給輜重部隊,全力遊擊劫掠,最次也要摧毀。使建奴後勤受製,濟南之危自可解除,朝廷的騎兵和東邊的各軍也會向濟南府靠近,讓他放心守城。”
“是,殿下。”
朱慈烺這頭安排的應對策略算是沒什麽毛病,清軍要麽付出慘重的代價,挨個攻城,要麽,就乖乖的退迴河北,不然就得餓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計劃哪有變化快。
七月十四,天氣炎熱異常,清軍近二十萬大軍,在濟南城西門外五裏處,沿著官道,在道路兩側,已經收割完畢的光禿禿的麥田上紮營,連綿十幾裏,聲勢浩大。
中軍大帳,此次統軍的,成了洪承疇,剩下四旗旗主竟然都在下方坐著聽命,可見多爾袞是真的器重洪承疇啊。
“諸位王爺,本官有禮了。”洪承疇笑嗬嗬的抱拳一禮,除了豪格冷哼一聲外,其他的都是笑著迴應了一禮。
洪承疇此人還是非常有本事的,當年在遼東,也是和清軍打的有來有迴,被迫投降清軍後,自黃台吉始,就給了很大的恩遇,到了多爾袞掌權,多爾袞的理念和黃台吉差不多,自然也是重用洪承疇。
所以此時,清軍上下,對洪承疇還是比較尊敬的,一是他上寵濃厚,沒人敢輕視他,二是,洪承疇現在任直隸總督,直掌綠旗十萬大軍,位高權重,此次行軍,更是節製各軍,算是他們的上司了。
哪個朝廷都一樣,當權者信任的人,手握大權,你就是再不服,再看不上,也得受著,此時的豪格就是這樣。
“離京時,攝政王曾交代各軍,到了濟南自有大軍相助,拿下濟南,可是並未告知詳情,現在,我軍隻能先駐紮下來,等待攝政王的安排了。”
“哼,真是天大的笑話,我們孤軍深入,冒著這麽大的風險,攝政王卻不告訴你們具體戰略,真是有夠兒戲的。”豪格率先陰陽怪氣的嘲諷起來。
“山東的情況,各位都有目共睹,切身體會過了,本王就不再多說了,我軍一路試探的幾個城鎮,皆是抵抗激烈,攻城損傷慘重,東昌府更是傷亡巨大才拿下。”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我軍四麵皆敵,打仗我軍不怕,後麵的補給怎麽辦?誰能保證那些沿途沒有攻下的城鎮不會出兵阻撓?”
豪格氣哼哼的說道,他本就不讚成如此輕進腹地,要不是眾人商議後,拿下了東昌府,他都想調頭迴大名府了,東昌府拿下,算是一個中途轉運點,前後有個照應。
其他的領軍的旗主也是不說話了,風險他們當然清楚,但這時攝政王的方略軍令,他們不得不從,但是現在他們確實不知道攝政王的具體部署,無從反駁豪格的吐槽,隻能聽著了。
洪承疇也是撫須無奈,正要安撫眾人,突然外麵的親兵進來稟報:“大人,營外有自稱濟南駐軍的使者,前來求見,請大人定奪。”
“哦?這個時辰,濟南派使者前來?”洪承疇眼珠子轉了幾轉,和幾位旗主固山對視一眼,皆是讀懂了對方的眼神意思。
“嗬嗬,既如此,就請進來吧。”洪承疇嗬嗬一笑,心情爽朗的吩咐道,他知道,多半這就是多爾袞所謂的大軍了。
在眾人暗藏喜色的等待中,一名身穿明軍高級將領盔甲的大漢走了進來,並未跪地行禮,隻是抱拳行了個軍禮,看來是有一定地位的。
“大明武清侯李存善,見過諸位。”
“原來是武清侯爺,來人看座。”洪承疇雖然不認識眼前穿著魚鱗甲的青年,但他們家的事情,洪承疇可是如雷貫耳啊。
武清伯始封萬曆初年,是萬曆的老媽李氏他爹的爵位,後進武清侯,這都是次要的,武清侯出名就出名在,崇禎朝。
崇禎財政艱難,當時的武清侯嫡子和庶兄爭奪家產,庶兄言先父有遺命,將四十萬兩白銀進獻朝廷,崇禎大喜。
命錦衣衛將四十萬銀收走,嫡子不允,崇禎大怒,褫奪其武清侯爵位,嫡子竟然詭異的在家中嚇死了,一時引發朝野非議,勳貴反彈。
言崇禎奪人家產,逼死勳貴,不是為君之道,崇禎正在糾結苦惱,平息非議,結果,發生了一件更加無法無天的事情。
皇五子朱慈煥夭折,夭折前竟然還說是崇禎虐待勳貴,他的離去,是列祖列宗對崇禎的懲罰。
前文就提到過,這類無稽之談,皇室自然是不信的,但也是深深體會到了徹骨的冷意和恐懼,這是一個警告,紅果果的警告。
文武勳貴有能力讓宮中任何人死,而且還是按照他們的想法死,皇五子被洗腦,被人在死前還教著說了這麽一番話,想想就不寒而栗。
當年的朱慈烺就是被這給驚到了,恐懼感一樣爬上心頭,要不是崇禎實在不允許,他當時都要跑路天津了。
崇禎無奈,也感受到了生命威脅,不得已,隻能妥協,將武清侯家資如數歸還,恢複爵位,下罪己詔,才了解此事。
再一想,朱慈烺剛到南京就遇刺,嗬嗬,要不是朱慈烺一直小心防備,不是待在軍營就是身邊的全是心腹,把以前的宮人換了個遍,說不定,早就嗝兒屁了。
他們倒也不是沒嚐試過守住關內攻下的城池,如永平四城,當時就由阿敏駐守,結果勤王大軍雲集後,明軍第一步做的,就是派重兵去堵長城缺口。
發現大事不妙的阿敏,立即屠城,然後棄城而去,趕在長城被堵之前出關去了,因為這是黃台吉設下的陽謀,目的就是要坑死阿敏這個不聽話的東西。
守住永平四城,就等著被明軍切斷退路和給養,被圍毆。撤出永平四城,迴去就是丟城失地,一樣能治你的罪。
北邊的長城暫時就是這樣,雷聲大,雨點兒小,漠南蒙古,除了科爾沁,其他的都是武力征服的,雖然有聯姻,但跟著你大清是享福、撿便宜的,誰能豁出全族為你賣命啊。
在成武縣呆了半個月的朱慈烺,想看看清軍的下一步動作,好決定朝廷下一步的動作,結果,在七月初,斥候奏報,清軍大軍,從大名府向東行進,進入了山東。
這西路軍聲勢浩大,四個滿洲八旗四萬餘騎兵,三個漢軍旗三萬步兵,六萬包衣,五萬綠旗,合計步騎十八萬大軍,號稱二十萬,一路東進。
這其中鑲紅旗漢軍旗和包衣部隊,在景州被全殲,不然,真是二十萬大軍呢,十萬綠旗南下,也在各府駐紮一萬綠旗防守治安。
“殿下,這可如何是好?建奴二十萬大軍東進,現在東昌府已經被攻下,白蓮教妖人戰力低下,幾萬人守不住府城,現在已經全部逃進山裏了。要是繼續東進,我軍如何應對?”侯恂此時有些上火。
“殿下,最新奏報,正藍旗進駐景州,似乎也要南下濟南府,臣以為,他們西、北兩路夾擊的目標,就是濟南府。”沈煉上前稟報道。
“無妨,濟南守他幾個月都不成問題,他們要圍困濟南,我軍就按計劃掐斷他們的補給線,本宮算過了,連白蓮教都能守住府城十幾天,大明的正規軍還怕守不住?”
“而且,建奴的行軍有些詭異,他們對沿途難以攻破的城寨,都沒有強攻,一方麵強攻損失太大,這麽一路攻過去,沒到濟南府,他們就死的差不多了。”
“另一方麵,建奴號稱二十萬大軍,但其實當中四萬騎兵攻不了城,六萬的包衣更是強征的青壯,戰力估計還比不上各城的民團。”
“那麽,剩下能攻城的,也就是她們新組建的綠旗五萬人和漢軍旗三萬人,占領東昌府,駐防一萬綠旗,再加上攻城的死傷。”
“嗬嗬,他們的攻城部隊就六萬出頭了,濟南有多少駐守軍隊?不算民團民壯,光第二軍的正規軍都有三萬,他們攻得下嗎?”朱慈烺自信的分析道。
“一旦戰事拖延,他們從河北向南的補給線就是巨大的弱點,我軍騎兵,分批劫他的補給線,讓他們無法長時間待在山東圍困。”
“若是建奴騎兵護送補給線,那我軍就調頭去襲擊圍城的步兵,解濟南之圍,若是建奴就地補給,就要攻下其他有糧食儲存的城鎮。”
“嗬嗬,還是那句話,挨個去攻,不知道建奴有多少人夠死的,這算是朝廷在山東放開政策,允許組建民團的目的,每座城鎮,都要蹦他幾顆牙齒。”
“殿下聖明。”
“我軍暫且休整不動,看看情況,若建奴真的耗在濟南城下,我軍就按照計劃,北上東昌府遊弋,切斷他們的補給線。傳命朱純臣,讓他令濟南北部各城加強偵查,遇到南下的大隊建奴,放行就可。”
“若是遇到南下的補給輜重部隊,全力遊擊劫掠,最次也要摧毀。使建奴後勤受製,濟南之危自可解除,朝廷的騎兵和東邊的各軍也會向濟南府靠近,讓他放心守城。”
“是,殿下。”
朱慈烺這頭安排的應對策略算是沒什麽毛病,清軍要麽付出慘重的代價,挨個攻城,要麽,就乖乖的退迴河北,不然就得餓死。
但人算不如天算,計劃哪有變化快。
七月十四,天氣炎熱異常,清軍近二十萬大軍,在濟南城西門外五裏處,沿著官道,在道路兩側,已經收割完畢的光禿禿的麥田上紮營,連綿十幾裏,聲勢浩大。
中軍大帳,此次統軍的,成了洪承疇,剩下四旗旗主竟然都在下方坐著聽命,可見多爾袞是真的器重洪承疇啊。
“諸位王爺,本官有禮了。”洪承疇笑嗬嗬的抱拳一禮,除了豪格冷哼一聲外,其他的都是笑著迴應了一禮。
洪承疇此人還是非常有本事的,當年在遼東,也是和清軍打的有來有迴,被迫投降清軍後,自黃台吉始,就給了很大的恩遇,到了多爾袞掌權,多爾袞的理念和黃台吉差不多,自然也是重用洪承疇。
所以此時,清軍上下,對洪承疇還是比較尊敬的,一是他上寵濃厚,沒人敢輕視他,二是,洪承疇現在任直隸總督,直掌綠旗十萬大軍,位高權重,此次行軍,更是節製各軍,算是他們的上司了。
哪個朝廷都一樣,當權者信任的人,手握大權,你就是再不服,再看不上,也得受著,此時的豪格就是這樣。
“離京時,攝政王曾交代各軍,到了濟南自有大軍相助,拿下濟南,可是並未告知詳情,現在,我軍隻能先駐紮下來,等待攝政王的安排了。”
“哼,真是天大的笑話,我們孤軍深入,冒著這麽大的風險,攝政王卻不告訴你們具體戰略,真是有夠兒戲的。”豪格率先陰陽怪氣的嘲諷起來。
“山東的情況,各位都有目共睹,切身體會過了,本王就不再多說了,我軍一路試探的幾個城鎮,皆是抵抗激烈,攻城損傷慘重,東昌府更是傷亡巨大才拿下。”
“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我軍四麵皆敵,打仗我軍不怕,後麵的補給怎麽辦?誰能保證那些沿途沒有攻下的城鎮不會出兵阻撓?”
豪格氣哼哼的說道,他本就不讚成如此輕進腹地,要不是眾人商議後,拿下了東昌府,他都想調頭迴大名府了,東昌府拿下,算是一個中途轉運點,前後有個照應。
其他的領軍的旗主也是不說話了,風險他們當然清楚,但這時攝政王的方略軍令,他們不得不從,但是現在他們確實不知道攝政王的具體部署,無從反駁豪格的吐槽,隻能聽著了。
洪承疇也是撫須無奈,正要安撫眾人,突然外麵的親兵進來稟報:“大人,營外有自稱濟南駐軍的使者,前來求見,請大人定奪。”
“哦?這個時辰,濟南派使者前來?”洪承疇眼珠子轉了幾轉,和幾位旗主固山對視一眼,皆是讀懂了對方的眼神意思。
“嗬嗬,既如此,就請進來吧。”洪承疇嗬嗬一笑,心情爽朗的吩咐道,他知道,多半這就是多爾袞所謂的大軍了。
在眾人暗藏喜色的等待中,一名身穿明軍高級將領盔甲的大漢走了進來,並未跪地行禮,隻是抱拳行了個軍禮,看來是有一定地位的。
“大明武清侯李存善,見過諸位。”
“原來是武清侯爺,來人看座。”洪承疇雖然不認識眼前穿著魚鱗甲的青年,但他們家的事情,洪承疇可是如雷貫耳啊。
武清伯始封萬曆初年,是萬曆的老媽李氏他爹的爵位,後進武清侯,這都是次要的,武清侯出名就出名在,崇禎朝。
崇禎財政艱難,當時的武清侯嫡子和庶兄爭奪家產,庶兄言先父有遺命,將四十萬兩白銀進獻朝廷,崇禎大喜。
命錦衣衛將四十萬銀收走,嫡子不允,崇禎大怒,褫奪其武清侯爵位,嫡子竟然詭異的在家中嚇死了,一時引發朝野非議,勳貴反彈。
言崇禎奪人家產,逼死勳貴,不是為君之道,崇禎正在糾結苦惱,平息非議,結果,發生了一件更加無法無天的事情。
皇五子朱慈煥夭折,夭折前竟然還說是崇禎虐待勳貴,他的離去,是列祖列宗對崇禎的懲罰。
前文就提到過,這類無稽之談,皇室自然是不信的,但也是深深體會到了徹骨的冷意和恐懼,這是一個警告,紅果果的警告。
文武勳貴有能力讓宮中任何人死,而且還是按照他們的想法死,皇五子被洗腦,被人在死前還教著說了這麽一番話,想想就不寒而栗。
當年的朱慈烺就是被這給驚到了,恐懼感一樣爬上心頭,要不是崇禎實在不允許,他當時都要跑路天津了。
崇禎無奈,也感受到了生命威脅,不得已,隻能妥協,將武清侯家資如數歸還,恢複爵位,下罪己詔,才了解此事。
再一想,朱慈烺剛到南京就遇刺,嗬嗬,要不是朱慈烺一直小心防備,不是待在軍營就是身邊的全是心腹,把以前的宮人換了個遍,說不定,早就嗝兒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