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懋康正在安撫眾人,隻見李安跑過來說道:“畢大人,殿下宣你和孫大人上車說話,跟隨殿下進宮詳談。”
“哦?好,老夫這就來。”轉過頭,畢懋康衝劉玉明說道:“劉司理,帶領大夥兒迴去之後,將火藥改良法整理成冊,然後備好成品,待老夫迴來再行處理。”
說完這些,畢懋康這才轉身隨著李安走到朱慈烺車駕前,通稟之後,畢懋康上車進入車駕。
內部空間極大,坐七八個人完全沒有問題,太子車駕為了低調,沒有駕五馬,僅有兩馬拉車,後麵的車廂也是經過改造的。
雖然把禮製標誌都拆除了,但空間和安全性那是一點兒沒變,四輪車廂,特製車駕板麵,弓弩不能透。
畢懋康進去一看,孫和鬥已經在裏麵入座了,孫和鬥四十多歲,一副文士打扮,比畢懋康有賣相多了。
待畢懋康坐定,朱慈烺這才開口道:“今日解決了火藥和膛線的測試,也算不許此行,兩位迴去後測試一下燧發槍,如若不出意外,新式火藥摻雜了磷粉和蔗糖之後,就好點燃的多了。”
“燧發槍啞火率隻要控製在一成往下就算合格了,再說了,燧發槍雖然有啞火率,但那隻是燧石沒有點燃火藥而已,將擊錘重新拉開擊發也就是了耽誤不了一兩個唿吸的時間,遠程射擊幾乎不會誤事。”
“要是敵人都在眼前了,還出現啞火,這種幾率太小,幾乎可以不計,所以燧發槍量產勢在必行,這兩年火繩槍的量產每月兩千條,還是太少了。”
“已經三年了,現在連第一軍都沒有裝備完,上海現在新招的兩個團近三萬人的新兵,訓練完也就這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裝備跟不上,難道叫他們提著長矛去打建奴嗎?”
“南京比鄰長江,水係發達,水車動力傳輸係統完全不成問題,等會迴去本宮給你們寫個條子,去找倪元潞倪大人要錢。”
“在南京城外,再建立兩個兵工廠,南京匠戶繁多,招募兩個廠的工匠不成問題,這樣每月四千支燧發槍也是捉襟見肘啊。”朱慈烺說到這,也是愁的直拍腦門啊。
錢有大把,如何轉化為戰鬥力、武器裝備可不簡單啊。
“殿下,臣倒是有個辦法,殿下姑且一聽。”畢懋康見朱慈烺看了過來,點頭示意,這才接著道:“其實我大明的戶籍製度,有壞處,也有好處。”
“就拿現在兩個兵工廠的匠人來說,其實他們的子孫,多半都學了不少技藝了,現在在外也是營生養家,不若我們擴招一批,讓現在的匠人們將他們的子侄帶進來一批,作為學徒。”
“他們都是有技藝基礎,想來出師獨自鑄造也用不了多久,按一個月來算,最遲兩個月,除過南京新建的兩座兵工廠,就能再帶出四個兵工廠的匠人了。”
“到時加在一起就是八個,每月鑄造就算不到八千,也能造個六七千了,不到半年就能把第一軍列裝完畢了。”
“嗯,此言有理,想來匠戶們也是願意的,兩個人總要高過一個人的收入,本宮還就不信了,現在外麵的營生能有朝廷給的高、給的穩定?”
“準了,一起批錢擴招擴建,但不能全都集中在南京了,雞蛋還是分開放的安全。”
沉思一下朱慈烺接著說道:“天津現在一個,上海一個,南京還是建兩座,但要分開,東西各一個,老規矩,離遠點,特別是現在火藥改良了,一定要管理好火藥。”
“別哪天像天啟朝一樣,再把南京炸上天咯,剩下四個,一個建在安慶府,一個建在武昌府,一個建在南昌府,最後一個嘛,就建在長沙府吧,其他地方以後再說吧。”
“臣遵旨。”兩人領旨。
“畢師傅,孫師傅,燧發槍的扳機和火繩槍基本沒什麽區別了,主要的難度還是在槍管鑽孔,這個暫時沒什麽好辦法,在列裝完第一軍的十萬火繩槍後,全麵專攻燧發槍生產。”
“所以,最多半年時間,兩位師傅提前準備燧發槍的材料,以後如無必要,就隻生產燧發槍了,火繩槍終究是要淘汰的。”
“是殿下,臣已采購不少燧石材料,倒也不緊俏。”
“嗯,這個月抽空,把鸞儀司的一千多把短手銃的火藥供應上先,他們的裝備一定要精良,另外,本宮設計了幾款槍,設想就是多發、連發的實現,這個技術,涉及到了火藥定裝。”
“火藥定裝?具體是怎麽迴事兒?還請殿下詳細說說。”孫和鬥一下來了興趣,連忙追問道。
“說來也簡單,用質地較硬的紙殼,如桑麻紙等,稱好一次擊發所需的火藥,連同鉛彈一起裝進紙殼密封,士卒換彈時,隻需將紙筒咬開,就能將火藥和鉛彈灌進槍管,不需再用藥壺憑感覺和經驗倒火藥了。”
“這樣就避免了火藥倒多了炸膛和倒少了啞火的情況,而且訓練的效率就可以大大的提升了,不必再需長時間的練習積累經驗也可以準確的裝填了。”
“妙啊,如此一來,士卒隻需記好步驟,用通條夯實鉛彈就可以擊發了,確實簡便了不少啊。”
“戰場之上,絕大多數士卒因為緊張,藥不是倒多了就是倒少了,而且拿著藥壺,很不好填充火藥,這樣就全解決了,殿下真是天縱之才啊。”
被誇的朱慈烺老臉一紅,心道,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隻是拿來主義罷了,不過現在畢竟還沒有出現,朱慈烺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此法通,萬法通啊,定裝火藥能在火銃上實現,那火炮也完全可以啊,哈哈,真是妙法啊。”
“確實如此,本宮剛才要說的,就會用到此法的升級用法,此處沒有圖紙,不便細說,會東宮,本宮拿圖紙給你們細講,然後盡快研發鑄造。”
“殿下放心,隻要有圖紙原理,臣必定給他造出來。哈哈。。。”
。。。
一路聊了一些其他的細節改良,在孫和鬥的提議下,由朱慈烺冠名,正式定名顆粒火藥為妙宇火藥,定名膛線為妙宇線,定名新型野戰炮為妙宇野戰炮,往後成為定式往來於公文之中。
小半個時辰,終於迴到東宮,朱慈烺帶著兩人來到自己的書房,讓春香去找來自己手繪的圖紙,開始為兩人講解原理和要求。
圖紙上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左輪的設計理念,製作一個可轉動六筒裝彈裝置,可以提前將火藥和鉛彈裝進去。
因為前膛裝填的鉛子和火藥一般非常密實,不用擔心提前裝進去的東西再掉出來,最多再加個薄一些的固定鐵片,剩下的就是後麵的難題解決了。
做一個圓形的鐵片,隻在正上方留一個燧石擊入的空間,在內部留下更細的小孔,前膛裝填壓實的火藥,轉到這個擊發位置,火藥就會受擠壓力填滿燧石撞擊點內部預留的小孔。
拉開擊錘,扣動扳機,擊錘砸進燧石孔產生火花引燃火藥孔,燃燒擊發鉛彈。
然後通過手動扭動六個裝填筒,將下一個筒扭到擊發位置,重複拉擊錘,擊發即可,擊錘和裝彈筒這個中間這鐵片不相連,隻是緊貼著。
可以用力扭動鐵片不動彈筒動,這樣就可以逐次把彈筒扭到擊發孔的位置發射,而鐵片其他位置沒有縫隙和孔洞,其實就相當於六個彈筒的封底,可以動的封底。
“好了,大概就是這個原理,至於具體再細致的內控構建,你們自己迴去琢磨改進吧,本宮要的很簡單,可以提前裝填多發,需要時隻需扭到彈筒換位,就可以多次擊發。”
“這個構想,不適用於長槍,就不用再費勁了,道理也很簡單,你們也都看出來了,這手銃的構造,在擊錘部分和槍管部分,和彈筒存在兩處連接點。”
“就現在的技術,氣密性根本無法保障,這種手銃,隻適合近距離作戰,運用到長槍就會威力不足,不好破甲,暫時就先改進在手銃上吧。”
“是,殿下,臣等基本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大體和六眼銃差不多,隻是分六次擊發,迴去臣就召集人手改進,以臣的估算,不需十天就能完成,到時再來請殿下驗證。”
“好,先改進手銃和定裝彈藥吧,長槍的多發改進,本宮也大概有點兒理念,但改進要一步一步來,現在做的這些都是以後改進的基礎,先做好這些就行了,你們迴去抓緊時間吧。”
“是殿下,臣等告退。”
送走二人,朱慈烺心中又放下一塊大石頭,哎呀,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就在朱慈烺躺在榻上,享受花墨的撩撥的時候,李繼周低頭進來了。
李繼周頷首低聲稟報道:“爺,剛接到秦夫人信使稟報,秦夫人已經到了武昌府,預計今夜在九江府駐蹕,明日下午應該就能到南京了。”
拍拍不安分的花墨的小翹臀,待她起身停下捶捏,這才坐起身來說道:“嗯,知道了,明日早朝過後,通知內閣陪本宮去碼頭迎接,不必太過張揚,正常儀駕即可,另外讓駱都司安排迎接事宜,明日早朝完了就出發。”
“是,奴婢這就去安排。”
被幾個貼身侍女撩撥的火氣有些大,這幾個小妮子也都快十六了,普通人家的女兒,十六怕是已經嫁為人婦了,女孩子通常都早熟,早就懂事了。
日常中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朱慈烺的敏感部位撩撥,讓朱慈烺越來越衝動了。
“你們幾個真是越來越放肆了,出去玩兒吧,別在這騷擾我了,順便把丘致中叫來,本宮有事找他。”朱慈烺揮揮手,趕緊把她們打發走,眼不見,弟不立。
“是,殿下,奴婢告退。”四女也是再了解不過朱慈烺了,知道他不會真生氣,各自對視,狹促的眨眨眼就俏皮的出去了。
剛轉過屏風,朱慈烺就聽到了她們嘰嘰喳喳的說笑起來,無奈一笑,躺在了榻上等著丘致中的到來。
“哦?好,老夫這就來。”轉過頭,畢懋康衝劉玉明說道:“劉司理,帶領大夥兒迴去之後,將火藥改良法整理成冊,然後備好成品,待老夫迴來再行處理。”
說完這些,畢懋康這才轉身隨著李安走到朱慈烺車駕前,通稟之後,畢懋康上車進入車駕。
內部空間極大,坐七八個人完全沒有問題,太子車駕為了低調,沒有駕五馬,僅有兩馬拉車,後麵的車廂也是經過改造的。
雖然把禮製標誌都拆除了,但空間和安全性那是一點兒沒變,四輪車廂,特製車駕板麵,弓弩不能透。
畢懋康進去一看,孫和鬥已經在裏麵入座了,孫和鬥四十多歲,一副文士打扮,比畢懋康有賣相多了。
待畢懋康坐定,朱慈烺這才開口道:“今日解決了火藥和膛線的測試,也算不許此行,兩位迴去後測試一下燧發槍,如若不出意外,新式火藥摻雜了磷粉和蔗糖之後,就好點燃的多了。”
“燧發槍啞火率隻要控製在一成往下就算合格了,再說了,燧發槍雖然有啞火率,但那隻是燧石沒有點燃火藥而已,將擊錘重新拉開擊發也就是了耽誤不了一兩個唿吸的時間,遠程射擊幾乎不會誤事。”
“要是敵人都在眼前了,還出現啞火,這種幾率太小,幾乎可以不計,所以燧發槍量產勢在必行,這兩年火繩槍的量產每月兩千條,還是太少了。”
“已經三年了,現在連第一軍都沒有裝備完,上海現在新招的兩個團近三萬人的新兵,訓練完也就這幾個月的時間,到時候裝備跟不上,難道叫他們提著長矛去打建奴嗎?”
“南京比鄰長江,水係發達,水車動力傳輸係統完全不成問題,等會迴去本宮給你們寫個條子,去找倪元潞倪大人要錢。”
“在南京城外,再建立兩個兵工廠,南京匠戶繁多,招募兩個廠的工匠不成問題,這樣每月四千支燧發槍也是捉襟見肘啊。”朱慈烺說到這,也是愁的直拍腦門啊。
錢有大把,如何轉化為戰鬥力、武器裝備可不簡單啊。
“殿下,臣倒是有個辦法,殿下姑且一聽。”畢懋康見朱慈烺看了過來,點頭示意,這才接著道:“其實我大明的戶籍製度,有壞處,也有好處。”
“就拿現在兩個兵工廠的匠人來說,其實他們的子孫,多半都學了不少技藝了,現在在外也是營生養家,不若我們擴招一批,讓現在的匠人們將他們的子侄帶進來一批,作為學徒。”
“他們都是有技藝基礎,想來出師獨自鑄造也用不了多久,按一個月來算,最遲兩個月,除過南京新建的兩座兵工廠,就能再帶出四個兵工廠的匠人了。”
“到時加在一起就是八個,每月鑄造就算不到八千,也能造個六七千了,不到半年就能把第一軍列裝完畢了。”
“嗯,此言有理,想來匠戶們也是願意的,兩個人總要高過一個人的收入,本宮還就不信了,現在外麵的營生能有朝廷給的高、給的穩定?”
“準了,一起批錢擴招擴建,但不能全都集中在南京了,雞蛋還是分開放的安全。”
沉思一下朱慈烺接著說道:“天津現在一個,上海一個,南京還是建兩座,但要分開,東西各一個,老規矩,離遠點,特別是現在火藥改良了,一定要管理好火藥。”
“別哪天像天啟朝一樣,再把南京炸上天咯,剩下四個,一個建在安慶府,一個建在武昌府,一個建在南昌府,最後一個嘛,就建在長沙府吧,其他地方以後再說吧。”
“臣遵旨。”兩人領旨。
“畢師傅,孫師傅,燧發槍的扳機和火繩槍基本沒什麽區別了,主要的難度還是在槍管鑽孔,這個暫時沒什麽好辦法,在列裝完第一軍的十萬火繩槍後,全麵專攻燧發槍生產。”
“所以,最多半年時間,兩位師傅提前準備燧發槍的材料,以後如無必要,就隻生產燧發槍了,火繩槍終究是要淘汰的。”
“是殿下,臣已采購不少燧石材料,倒也不緊俏。”
“嗯,這個月抽空,把鸞儀司的一千多把短手銃的火藥供應上先,他們的裝備一定要精良,另外,本宮設計了幾款槍,設想就是多發、連發的實現,這個技術,涉及到了火藥定裝。”
“火藥定裝?具體是怎麽迴事兒?還請殿下詳細說說。”孫和鬥一下來了興趣,連忙追問道。
“說來也簡單,用質地較硬的紙殼,如桑麻紙等,稱好一次擊發所需的火藥,連同鉛彈一起裝進紙殼密封,士卒換彈時,隻需將紙筒咬開,就能將火藥和鉛彈灌進槍管,不需再用藥壺憑感覺和經驗倒火藥了。”
“這樣就避免了火藥倒多了炸膛和倒少了啞火的情況,而且訓練的效率就可以大大的提升了,不必再需長時間的練習積累經驗也可以準確的裝填了。”
“妙啊,如此一來,士卒隻需記好步驟,用通條夯實鉛彈就可以擊發了,確實簡便了不少啊。”
“戰場之上,絕大多數士卒因為緊張,藥不是倒多了就是倒少了,而且拿著藥壺,很不好填充火藥,這樣就全解決了,殿下真是天縱之才啊。”
被誇的朱慈烺老臉一紅,心道,這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我隻是拿來主義罷了,不過現在畢竟還沒有出現,朱慈烺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了。
“此法通,萬法通啊,定裝火藥能在火銃上實現,那火炮也完全可以啊,哈哈,真是妙法啊。”
“確實如此,本宮剛才要說的,就會用到此法的升級用法,此處沒有圖紙,不便細說,會東宮,本宮拿圖紙給你們細講,然後盡快研發鑄造。”
“殿下放心,隻要有圖紙原理,臣必定給他造出來。哈哈。。。”
。。。
一路聊了一些其他的細節改良,在孫和鬥的提議下,由朱慈烺冠名,正式定名顆粒火藥為妙宇火藥,定名膛線為妙宇線,定名新型野戰炮為妙宇野戰炮,往後成為定式往來於公文之中。
小半個時辰,終於迴到東宮,朱慈烺帶著兩人來到自己的書房,讓春香去找來自己手繪的圖紙,開始為兩人講解原理和要求。
圖紙上的東西也很簡單,就是左輪的設計理念,製作一個可轉動六筒裝彈裝置,可以提前將火藥和鉛彈裝進去。
因為前膛裝填的鉛子和火藥一般非常密實,不用擔心提前裝進去的東西再掉出來,最多再加個薄一些的固定鐵片,剩下的就是後麵的難題解決了。
做一個圓形的鐵片,隻在正上方留一個燧石擊入的空間,在內部留下更細的小孔,前膛裝填壓實的火藥,轉到這個擊發位置,火藥就會受擠壓力填滿燧石撞擊點內部預留的小孔。
拉開擊錘,扣動扳機,擊錘砸進燧石孔產生火花引燃火藥孔,燃燒擊發鉛彈。
然後通過手動扭動六個裝填筒,將下一個筒扭到擊發位置,重複拉擊錘,擊發即可,擊錘和裝彈筒這個中間這鐵片不相連,隻是緊貼著。
可以用力扭動鐵片不動彈筒動,這樣就可以逐次把彈筒扭到擊發孔的位置發射,而鐵片其他位置沒有縫隙和孔洞,其實就相當於六個彈筒的封底,可以動的封底。
“好了,大概就是這個原理,至於具體再細致的內控構建,你們自己迴去琢磨改進吧,本宮要的很簡單,可以提前裝填多發,需要時隻需扭到彈筒換位,就可以多次擊發。”
“這個構想,不適用於長槍,就不用再費勁了,道理也很簡單,你們也都看出來了,這手銃的構造,在擊錘部分和槍管部分,和彈筒存在兩處連接點。”
“就現在的技術,氣密性根本無法保障,這種手銃,隻適合近距離作戰,運用到長槍就會威力不足,不好破甲,暫時就先改進在手銃上吧。”
“是,殿下,臣等基本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大體和六眼銃差不多,隻是分六次擊發,迴去臣就召集人手改進,以臣的估算,不需十天就能完成,到時再來請殿下驗證。”
“好,先改進手銃和定裝彈藥吧,長槍的多發改進,本宮也大概有點兒理念,但改進要一步一步來,現在做的這些都是以後改進的基礎,先做好這些就行了,你們迴去抓緊時間吧。”
“是殿下,臣等告退。”
送走二人,朱慈烺心中又放下一塊大石頭,哎呀,要做的事實在是太多了,就在朱慈烺躺在榻上,享受花墨的撩撥的時候,李繼周低頭進來了。
李繼周頷首低聲稟報道:“爺,剛接到秦夫人信使稟報,秦夫人已經到了武昌府,預計今夜在九江府駐蹕,明日下午應該就能到南京了。”
拍拍不安分的花墨的小翹臀,待她起身停下捶捏,這才坐起身來說道:“嗯,知道了,明日早朝過後,通知內閣陪本宮去碼頭迎接,不必太過張揚,正常儀駕即可,另外讓駱都司安排迎接事宜,明日早朝完了就出發。”
“是,奴婢這就去安排。”
被幾個貼身侍女撩撥的火氣有些大,這幾個小妮子也都快十六了,普通人家的女兒,十六怕是已經嫁為人婦了,女孩子通常都早熟,早就懂事了。
日常中總是有意無意的在朱慈烺的敏感部位撩撥,讓朱慈烺越來越衝動了。
“你們幾個真是越來越放肆了,出去玩兒吧,別在這騷擾我了,順便把丘致中叫來,本宮有事找他。”朱慈烺揮揮手,趕緊把她們打發走,眼不見,弟不立。
“是,殿下,奴婢告退。”四女也是再了解不過朱慈烺了,知道他不會真生氣,各自對視,狹促的眨眨眼就俏皮的出去了。
剛轉過屏風,朱慈烺就聽到了她們嘰嘰喳喳的說笑起來,無奈一笑,躺在了榻上等著丘致中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