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大伴,擬旨,進內閣首輔陳演建極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賜蟒袍,賜銀兩千兩,金百兩,如意一柄,賜宴。”


    文淵閣。


    陳演迴來之後,大家都在值房票擬,得知陳演歸來,聯袂而來,上茶之後,摒棄閑雜人等,這都眼巴巴的看著陳演。


    “行了,殿下單獨召見老夫,是想讓老夫給大家傳遞他的想法,南巡。”說完陳演悠然自得的喝起了茶。


    果然,剩下五個閣臣立即炸了鍋,有說堅決不能遷都的,有說可以的,有說無法說服其他公卿大臣的,亂糟糟的各種理由、反駁。


    看到這,陳演不禁揉揉額頭,這個結果他早就料到了,內閣意見都不會統一,因為這裏麵涉及到太多東西了,不是說走就走的,像魏藻德,他為京官才六年,在京沒多少資產,說走就走,沒什麽顧忌,所以比較支持。


    其他幾個在京幾十年的,房產、田產、店鋪等等一係列資產,那可是幾十年辛辛苦苦掙來的,豈能說放手就放手,而且像這種的京官,勳貴簡直不要太多,兩百多年的帝都,多少家族不知道經營了多少代人,難以割舍啊。


    “行了,不要吵了,都是內閣大臣了,你們以為還是在六部當尚書、侍郎?遇事就知道吵吵辯論,內閣是解決國家大事的,是怎麽解決問題,不是爭論對錯來的。”陳演看差不多了,敲敲桌子,沒好氣的訓斥道。


    “元輔,這殿下交代的,根本不可能完成嘛,不知元輔可有解決方案?”


    “老夫也沒有,不過,大家稍安勿躁,我話還沒說完呢,你們急什麽。”陳演不緊不慢的喝了口茶,看著眾人都瞪著眼睛看著自己。


    這才哂然一笑道:“殿下行事可比陛下雷厲風行多了,據老夫觀察,不似善茬,諸位以後自己掂量好,另外這事殿下已經說了,盡人事,能遊說最好,不能也無所謂,讓老夫通知大家,隻是趟大家做好準備,因為,殿下打算明日朝議不通過,他就要強行施為了。”


    “嘶。。。”


    “強行施為是為何意?武力擄掠大家南遷?”


    “嘖嘖,這還真是雷厲風行,手段強硬啊,比陛下強硬多了。”


    “哼,這就要動粗了?本官現在對監國之事還存疑呢,還是先麵見陛下為妥,此等大事,雖說殿下監國,我等亦當找陛下商議。”


    “對,還是找陛下勸說一下陛下吧,遷都事關重大,準備繁瑣,闖賊不日就會抵京,哪有準備南遷的時間,此事不妥,當下還是應該召南方各省,立即出兵勤王為妥。”


    各種說法都有,為公為私的也都有,當中其實也不乏有良策之人,看著大家各自姿態,陳演終於體會到了首輔的快感,那種眾人不知我獨知的爽感,看著他們表演猴戲,爽爆了。


    癮過得差不多了,陳演這才輕咳兩聲道:“咳咳,諸位,靜一靜,太子監國一事,不得再論,諸位都是明白人,此事不論是何實情,當下的結果是最好的,除非有人心懷叵測,妄圖離間天家父子之情,挑起內鬥,給闖賊可乘之機,若有此等,必為叛逆奸佞,人人得而誅之。”陳演先言辭嚴厲的將此事定性。


    大家聽陳演說完,細細一思慮,確實如此,不管是真是假,是崇禎自願還是被迫,事已至此,這個結果也就隻能認了,不然真的像陳演說的一樣,先內部來一場撥亂反正?


    見大家都認同的點點頭,陳演知道這條過了,便再次開口道:“至於剛才所說的強行施為,不會違背大家意願的,大家放心好了,朝廷還不至於對諸大臣公卿動粗,你們自己先考慮考慮以後的打算吧,等會讓內閣司職郎、舍人等,去請各部尚書、侍郎、都禦史,每人一部,好好說道說道吧,至於成不成,再說吧。”


    “當當當”,陳演的值房外傳來敲門聲,隨後有翰林司職稟報道:“元輔、各位閣老,宮裏有公公過來傳旨,還請閣老準備接旨。”


    “既如此,走吧,先接旨。”


    內閣接旨也是常態了,眾人按部就班,在院子跪迎,前來宣旨的是丘致中,一臉喜氣洋洋,笑的跟彌勒佛一樣,來到院子,看見眾閣老已跪地恭迎,他心中滿足至極,以後這種將成為常態,以往如此尊貴的首輔、閣老,跪在自己的腳下,雖然不是跪他,但依然讓他滿足。


    “恭迎天使,臣等問聖躬安。”


    “聖躬安,太子少保、戶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陳演接旨。”丘致中第一次宣旨,捏著嗓子唱道。


    “臣陳演,接旨。”


    “奉天承運皇帝,敕曰:內閣首輔演,鍾勤國事,勞苦功高,朕心甚慰,特進演為建極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銜,賜立蟒袍,賜白銀兩千兩,黃金一百兩,極品玉如意一柄,賜恩宴於府,望卿不負朕望,再立功勳。欽哉。”聖旨一收,丘致中笑嘻嘻的說道:“陳首輔,領旨謝恩吧。”


    “啊?哦,哦,臣陳演領旨謝恩,叩謝吾皇聖恩,臣定當肝腦塗地以報。”行完叩拜大禮,陳演這才起身接過聖旨,手還兀自有些顫抖,他這個首輔,終於名副其實了。


    不然哪有都首輔了,還是他娘的武英殿大學士的,讓自己臉上一直無光,今天終於進為建極殿大學士了,名副其實的首輔待遇了,還有太子太保的從一品官銜,他終於拿到了文官最高的在職官銜了,哪怕此刻致仕,那也無憾了。


    還有一品的蟒袍,嘖嘖,自己現在是逼格拉滿了,首輔該有的,自己現在都有了,哈哈哈,至於賞銀賜金這些,雖然相比以往,已經多到讓自己差異,但終究自己不差這些,他作為一個文官,也不是太看重這些,隻是榮耀罷了,終究還是好的,陳家,要揚眉吐氣了。


    “哈哈哈。”陳演大笑三聲,和丘致中寒暄道:“邱公公辛苦了,老夫無以為表,請進來喝杯茶吧。”


    “首輔大人客氣了,咱家就不叨擾了,恭喜大人了,其他的賞賜,殿下已著李公公帶人,送往貴府了,大人今日公事忙完,還請早些迴府用恩宴,這可都是殿下的一片心意。”


    “正是,正是,還請向殿下轉達,老臣明日覲見謝恩。當然,今日公務在身,不能招待公公,改日,老夫定當宴請邱公公過府一敘。”


    “首輔大人太客氣了,咱家就一跑腿的,大人的話咱家一定轉達殿下,改日有空定會叨擾大人的。諸位大人請迴吧,咱家也迴去了,告辭。”


    “邱公公慢走。”“再會。”


    送走丘致中,陳演又被其他眼睛都紅了的閣臣一頓恭維稱讚,他們都羨慕嫉妒死了,現在連最高的次輔蔣德璟,也才是文淵閣大學士,其他閣臣全是東閣大學士,現在隻能誇讚了,直誇得陳演滿麵潮紅,跟喝了二兩燒酒一般,整個人都輕飄飄的。


    直到迴到自己的值房,還處於混沌狀態,發了許久的呆,迴過神來,這才歎了口氣,擦了擦眼角,自語道:“唉。。。陛下寡恩啊,這和太子一對比,高下立判啊,這殿下的手段,還真是相當不俗,希望是個明君吧,若能輔佐明君,拉迴這個風雨飄搖的國家,那我也能在青史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吧,真是讓人向往啊。”


    乾清宮


    “邱大伴,陸軍第二師現在有進展嗎?”朱慈烺享受著李靜婉的頭部按摩,愜意的眯著眼問旁邊侍立的丘致中。春香,花墨,雪羽,月影也都被調到了乾清宮,特殊時期,除了心腹之人,他誰都不信。


    “迴爺的話,據上海縣發迴的奏報,盧軍長在上海的事務還是難以開展,招到的人寥寥無幾,隻是在碼頭建立基地倒是初見成效了,還是那些老問題,江南承平已久,根本找不到當兵的,更不用說咱們給的餉銀極低。”


    “唉。。。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啊,當初咱們抄了價值近兩億兩的財貨,可是起步花銷也是巨大陸軍第一師完善就已經花費剩下不到七千萬兩的白銀和兩千萬兩的固定資產,這幾年陸陸續續出手完了,後續又是海軍第一軍、第二軍的建設,造船,造槍,造炮。“


    “再是陸軍第二師的籌建,我們當初抄的銀子,已經不到五千萬兩了,這是總資產了,其他都沒了啊,要不是這幾年靠海軍商運,每年兩千多萬的收入差不多能持平,不然,嗬嗬,咱們早都褲子都沒了,大伴啊,你可不能向王大伴學啊。”


    “萬曆朝內帑加太仆寺、太常寺每年進項一千六百萬兩,太倉國庫入銀六百萬兩,到了崇禎朝,可就隻剩太倉進項了,內帑幾十上百萬兩的進項,哼,簡直可笑,你可知,編製75萬的邊軍和禁軍,每年的軍費是多少?”


    “75萬?乖乖,北方有這麽多的軍隊?那為何。。。額,奴婢猜,75萬的大軍,餉銀怎麽著也得三百多萬兩吧。”這個數據是真把丘致中嚇了一跳,乖乖,大明北方邊軍加直隸禁軍竟然有近80萬,嘖嘖,那80萬大軍是如何被建奴幾萬人屢屢寇關的呢?


    “三百萬?嗬嗬,天啟初年就已經九百多萬兩了,崇禎初年,已經破千萬了。就這,以前有內帑巨額收入的時候,都是內帑支出的,靠太倉幾百萬兩銀子,嗬嗬,太倉銀能把國內的水利,工程,俸祿,賑災這些東西包住就已經燒高香了,靠太倉養兵想都不要想。”


    “遼東在萬曆末年雖然遭遇薩爾滸大敗,但元氣未傷,遼東仍有近二十萬實打實可戰之兵,建奴依然動彈不得,而且朝廷也知道,遼東戰場並未糜爛,連薩爾滸之戰的組織者,督師楊鎬都未受到任何罪罰,到了天啟末年,遼東依然處於焦灼狀態,你來我往。”


    “哪怕到了崇禎初年,依然如此,建奴隻能望城興歎,可是崇禎初年,東林黨人主張還財於民,撤了全國各處織造太監、礦稅太監、茶課太監、鐵課太監、鹽稅提督太監,還有全國大批的皇莊皇店賤賣,嗬嗬,好一個還財於民。”


    “往後每年一千六百萬兩收入的內帑就隻剩京師周邊的皇莊收入幾十萬兩,還有那羞辱人的幾萬兩的茶、鐵課稅,其結果,就是邊軍,親軍,禁軍軍餉斷崖式下跌,崇禎十年往後,幾乎就不曾發出過餉銀了,十幾年不發餉銀的邊軍,你想要什麽結果?建奴現在沒在山海關下紮營,都是因為遼東將門為了生存硬抗下來的了。”


    “原來如此,奴婢倒從不知道崇禎朝遼東屢戰屢敗竟是如此原因。奴婢還以為是崇禎朝的那些文臣武將不行呢。”


    “嗬嗬,怎麽可能,崇禎朝距離萬曆朝不過十年不到,萬曆三大征結束不久,百戰精兵尚在,都是實打實的經曆過血與火的兒郎,怎地到了崇禎朝就不行了?”


    “遠的不說,天啟初年,調浙兵戚家軍4000人,調四川石柱土司白杆兵3000人,北上遼東,到了通州,戚家軍和馬家軍還因為糧草分配在通州幹了一架,死傷不少,兩家生隙。”


    “但到了遼東,因為天啟初年黨爭,派係之爭,戚家軍和馬家軍被圍攻,建奴四萬多騎兵,硬是付出一萬多具屍體才圍殲了7000人的戚家軍和馬家軍,是我大明的軍隊真的不行嗎?不見得,唉...總而言之啊,司禮監以後要賺錢,爺我要養兵,你要是和王大伴一樣賺不到錢你就自己滾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中祖:朱慈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斌斌有理被注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斌斌有理被注冊並收藏明中祖:朱慈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