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大夫是個好職業
醫生,不僅看病救命還可以殺鬼子 作者:吃貨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新書持續更新,我在快馬加鞭的碼字,各位看官老爺多多支持,催更,評論,或者發個電,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
以前老黃拿命賺錢,現在惜命的老黃開始拿錢買命。
他終於有點理解為什麽老叔當時人都有點糊塗了還要督促兒子好好學習。
當先生或者師傅,遇到一個好徒弟,那是何其幸運。
兒子很聰明,學什麽都快,一點就通,一學就會。
老黃半輩子練就的木匠手藝,兒子三個月給他掏空了。
除了因為兒子年齡小,力氣小,很多手藝絕活他還沒辦法自己上手嚐試,其他的兒子都說的頭頭是道,理解的清楚明白,還能舉一反三,現在他的能力不比自己差了。
隻要等兒子在長大幾歲,一定會是一個好木匠手藝人。
可惜老叔想將兒子培養成文化人,自己卻沒有這個能力繼續培養兒子。
每每想到這些老黃都獨自歎氣!
一個月服藥治療,老黃身體狀態好了很多。
按照大夫的要求他需要再繼續治療半年到一年,能不能完全康複不確定,但是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咬牙堅持治療三個月的老黃還是放棄了,不是他不惜命,是家裏的經濟支撐不住了。
指望媳婦的雜貨鋪和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的活,養家糊口都是問題,吃藥治病就更力不從心了。
老黃走出家門去幹活了,他是個男人,不能把全部的生活壓力都交給自己媳婦。
兒子很聰明,老黃希望可以好好培養一下兒子,但是所有的培養都需要自己花錢,哪怕拜師自己也得有閑錢給兒子準備拜師禮。
大半年過去了,兒子快滿七歲了。
現代社會十八歲成年的孩子還能理所應當的在家裏啃老,但是這個年代七八歲的孩子就開始幫著父母操心家務了。
十二歲的男孩就可以定親,十四歲的男孩可能就開始準備為人父養家糊口了。
老黃一邊努力工作賺錢,一邊琢磨怎麽培養兒子,自己的木匠手藝已經被兒子學走了七七八八,甚至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族叔去世了,自己吃藥治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兒子學業上自己也是無能為力。
還有哪方麵可以培養兒子,老黃每天都用心的琢磨著。
他現在一邊努力幹活掙錢一邊努力給兒子尋覓良師。
“哎!吃藥治病可真花錢!”
老黃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哎!我兒這麽聰明,要是讓我兒學習醫術將來是不是就可以看病不花錢了。”
老黃越想越感覺這個事情靠譜,憑借兒子的聰明才智相信不需要學到頭發胡子花白。
他老黃沒有大本事,沒辦法供兒子讀書,沒辦法讓兒子學習更好的木匠手藝,但是讓兒子成為一名大夫也不錯。
把兒子送到哪裏學習老黃第一個想到了他看病的醫館。
那老中醫大夫醫術精湛,自己的毛病可以說是藥到病除,要是讓兒子跟他學習醫術肯定能有大出息。
說幹就幹,老黃也不在街邊等活了,他腳步匆匆的往醫館走,先得確定一下老大夫收不收徒弟,要是不收徒弟自己不是空歡喜了。
醫館依舊是人來人往。
“何惜架上藥蒙塵,隻願人間少病身。”
大夫的這個美好願望很難實現,人吃五穀雜糧怎麽能不生病呢!
老黃站在門外看著,他不敢打擾大夫給病人診斷,這位老中醫是醫館醫術最好的大夫,人們都願意到他這裏看病。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直到老中醫忙完老黃才敢上前。
“你來了!坐下我給你把把脈!”
老黃也算是大夫的老患者了,看他來找自己,老大夫還以為他來複診。
指著前邊的椅子讓老黃坐,他喝了一口水就要給老黃把脈。
“大夫,我今天不是來給自己看病的!”
“不看病?你這個療程的藥應該吃完了,這幾天就該來複診,你今天不複診有其他事情嗎?”
沒等老黃接話,老中醫又繼續開口。
“不管你今天來幹什麽,都先把把脈,檢查一下這個階段病情恢複的怎麽樣,其他事情等我把完脈再說。”
旁邊的小徒弟直接將老黃按到椅子上坐好,老中醫伸手將老黃的胳膊拉過來搭手把脈。
“嗯,不錯,確實不錯,恢複的很好”
不過在讚同老黃咳嗽恢複不錯的同時,老中醫的眉頭並沒有多少舒展,他還是沒有查出來老黃身體消瘦的原因。
他感覺老黃身體是外邪入侵,但是這外邪到底是什麽他不清楚。
老大夫感覺可以換一種藥試試,不過這種藥價格非常昂貴,他不確定老黃能不能支付得起。
看了看老黃,老大夫無奈的直搖頭,看慣了人間疾苦,老大夫知道,老黃沒有能力繼續治療了。
“你今天來找老夫有什麽事情?”
“大夫,我家裏有一個小兒子,馬上七歲,非常聰明。從小跟著我族叔學文識字,今年族叔去世了,孩子沒有人在教他了。”
想到去世的族叔老黃有些哽咽,眼睛微微有些發紅。
他輕輕揉了一下眼睛繼續說道。
“我是一個木匠,手藝一般,跟您治病的這幾個月,在家裏把自己手藝教給了小兒,沒想到我幾十年打磨的手藝,孩子幾個月學會了。”
老黃用盡自己能想到的語言來誇讚和推薦自己兒子,他也在想著怎麽說能讓大夫願意接受兒子。
“小兒聰慧,但是年齡畢竟太小,不能跟我從事木匠手藝工作,所以我厚顏想問一下大夫您收不收徒弟,讓我兒拜您為師,跟您學習治病救人的本事。”
老大夫年齡大精力大不如從前,他本身也收了幾個徒弟,雖然徒弟們都不怎麽出彩,但是也中規中矩。
原本他身邊伺候的這個他計劃做為關門弟子培養的,但是這孩子性格有些跳脫,他對治病救人興趣一般,但是對經營醫館藥鋪卻非常感興趣。
雖然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但是同樣跟杏林行業相關,老大夫並沒有過多約束自己身邊這個徒弟。
今天聽到老黃介紹,他還真對這個孩子感興趣了,識文認字,避免了自己還得從頭教學的難題。隻要這孩子願意學醫,跟在自己身邊幾年很容易成才。
“明天把孩子帶來,老夫要見見你兒,也要看看你兒是否跟杏林有緣,跟我有師徒緣份。”
聽老大夫答應了,老黃連連作揖道謝。
“去吧!明天老夫在醫館等你們父子。”
以前老黃拿命賺錢,現在惜命的老黃開始拿錢買命。
他終於有點理解為什麽老叔當時人都有點糊塗了還要督促兒子好好學習。
當先生或者師傅,遇到一個好徒弟,那是何其幸運。
兒子很聰明,學什麽都快,一點就通,一學就會。
老黃半輩子練就的木匠手藝,兒子三個月給他掏空了。
除了因為兒子年齡小,力氣小,很多手藝絕活他還沒辦法自己上手嚐試,其他的兒子都說的頭頭是道,理解的清楚明白,還能舉一反三,現在他的能力不比自己差了。
隻要等兒子在長大幾歲,一定會是一個好木匠手藝人。
可惜老叔想將兒子培養成文化人,自己卻沒有這個能力繼續培養兒子。
每每想到這些老黃都獨自歎氣!
一個月服藥治療,老黃身體狀態好了很多。
按照大夫的要求他需要再繼續治療半年到一年,能不能完全康複不確定,但是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咬牙堅持治療三個月的老黃還是放棄了,不是他不惜命,是家裏的經濟支撐不住了。
指望媳婦的雜貨鋪和洗洗涮涮縫縫補補的活,養家糊口都是問題,吃藥治病就更力不從心了。
老黃走出家門去幹活了,他是個男人,不能把全部的生活壓力都交給自己媳婦。
兒子很聰明,老黃希望可以好好培養一下兒子,但是所有的培養都需要自己花錢,哪怕拜師自己也得有閑錢給兒子準備拜師禮。
大半年過去了,兒子快滿七歲了。
現代社會十八歲成年的孩子還能理所應當的在家裏啃老,但是這個年代七八歲的孩子就開始幫著父母操心家務了。
十二歲的男孩就可以定親,十四歲的男孩可能就開始準備為人父養家糊口了。
老黃一邊努力工作賺錢,一邊琢磨怎麽培養兒子,自己的木匠手藝已經被兒子學走了七七八八,甚至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趨勢。
族叔去世了,自己吃藥治病花光了家裏的積蓄,兒子學業上自己也是無能為力。
還有哪方麵可以培養兒子,老黃每天都用心的琢磨著。
他現在一邊努力幹活掙錢一邊努力給兒子尋覓良師。
“哎!吃藥治病可真花錢!”
老黃長長的歎了一口氣!
“哎!我兒這麽聰明,要是讓我兒學習醫術將來是不是就可以看病不花錢了。”
老黃越想越感覺這個事情靠譜,憑借兒子的聰明才智相信不需要學到頭發胡子花白。
他老黃沒有大本事,沒辦法供兒子讀書,沒辦法讓兒子學習更好的木匠手藝,但是讓兒子成為一名大夫也不錯。
把兒子送到哪裏學習老黃第一個想到了他看病的醫館。
那老中醫大夫醫術精湛,自己的毛病可以說是藥到病除,要是讓兒子跟他學習醫術肯定能有大出息。
說幹就幹,老黃也不在街邊等活了,他腳步匆匆的往醫館走,先得確定一下老大夫收不收徒弟,要是不收徒弟自己不是空歡喜了。
醫館依舊是人來人往。
“何惜架上藥蒙塵,隻願人間少病身。”
大夫的這個美好願望很難實現,人吃五穀雜糧怎麽能不生病呢!
老黃站在門外看著,他不敢打擾大夫給病人診斷,這位老中醫是醫館醫術最好的大夫,人們都願意到他這裏看病。
這一等就是一個時辰,直到老中醫忙完老黃才敢上前。
“你來了!坐下我給你把把脈!”
老黃也算是大夫的老患者了,看他來找自己,老大夫還以為他來複診。
指著前邊的椅子讓老黃坐,他喝了一口水就要給老黃把脈。
“大夫,我今天不是來給自己看病的!”
“不看病?你這個療程的藥應該吃完了,這幾天就該來複診,你今天不複診有其他事情嗎?”
沒等老黃接話,老中醫又繼續開口。
“不管你今天來幹什麽,都先把把脈,檢查一下這個階段病情恢複的怎麽樣,其他事情等我把完脈再說。”
旁邊的小徒弟直接將老黃按到椅子上坐好,老中醫伸手將老黃的胳膊拉過來搭手把脈。
“嗯,不錯,確實不錯,恢複的很好”
不過在讚同老黃咳嗽恢複不錯的同時,老中醫的眉頭並沒有多少舒展,他還是沒有查出來老黃身體消瘦的原因。
他感覺老黃身體是外邪入侵,但是這外邪到底是什麽他不清楚。
老大夫感覺可以換一種藥試試,不過這種藥價格非常昂貴,他不確定老黃能不能支付得起。
看了看老黃,老大夫無奈的直搖頭,看慣了人間疾苦,老大夫知道,老黃沒有能力繼續治療了。
“你今天來找老夫有什麽事情?”
“大夫,我家裏有一個小兒子,馬上七歲,非常聰明。從小跟著我族叔學文識字,今年族叔去世了,孩子沒有人在教他了。”
想到去世的族叔老黃有些哽咽,眼睛微微有些發紅。
他輕輕揉了一下眼睛繼續說道。
“我是一個木匠,手藝一般,跟您治病的這幾個月,在家裏把自己手藝教給了小兒,沒想到我幾十年打磨的手藝,孩子幾個月學會了。”
老黃用盡自己能想到的語言來誇讚和推薦自己兒子,他也在想著怎麽說能讓大夫願意接受兒子。
“小兒聰慧,但是年齡畢竟太小,不能跟我從事木匠手藝工作,所以我厚顏想問一下大夫您收不收徒弟,讓我兒拜您為師,跟您學習治病救人的本事。”
老大夫年齡大精力大不如從前,他本身也收了幾個徒弟,雖然徒弟們都不怎麽出彩,但是也中規中矩。
原本他身邊伺候的這個他計劃做為關門弟子培養的,但是這孩子性格有些跳脫,他對治病救人興趣一般,但是對經營醫館藥鋪卻非常感興趣。
雖然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發展,但是同樣跟杏林行業相關,老大夫並沒有過多約束自己身邊這個徒弟。
今天聽到老黃介紹,他還真對這個孩子感興趣了,識文認字,避免了自己還得從頭教學的難題。隻要這孩子願意學醫,跟在自己身邊幾年很容易成才。
“明天把孩子帶來,老夫要見見你兒,也要看看你兒是否跟杏林有緣,跟我有師徒緣份。”
聽老大夫答應了,老黃連連作揖道謝。
“去吧!明天老夫在醫館等你們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