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計謀落空


    乾隆五十三年,春日暖陽傾灑而下,給紫禁城的琉璃瓦披上一層璀璨的金黃薄紗。太和殿那雄渾的身姿,在這片光輝中更顯巍峨壯麗,朱紅色的牆壁與金色的琉璃相互映襯,宛如一位曆經歲月滄桑卻依舊威嚴莊重的老者,靜靜訴說著帝國的輝煌往昔與無上榮耀。


    此時的京城,宛如一台高速運轉的龐大機器,大街小巷處處洋溢著忙碌的氣息。隻因琉球國派遣使團前來朝貢,這一外事活動,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引得滿朝文武皆將目光聚焦於此。


    在乾清宮的朝堂之上,大臣們分列兩旁,身著色彩各異卻又不失莊重的朝服,神色間透著對此次琉球使團朝貢的重視。乾隆帝高坐龍椅,身著明黃色龍袍,袍上繡著的五爪金龍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他目光威嚴而深邃,掃視著殿下群臣,緩緩開口道:“琉球國遣使來朝,此乃彰顯我大清國威與懷柔遠邦之契機。諸位愛卿,可有良策以妥善接待?”


    話音剛落,領班軍機大臣阿桂率先出列,躬身行禮後說道:“皇上,琉球雖為藩屬,但此次朝貢意義重大。接待事宜需彰顯我大清禮儀風範,又要盡顯恩威並施。一應安排,當細致入微,不可有絲毫懈怠。” 乾隆微微點頭,以示認可。


    這時,和珅邁著輕快而不失穩重的步伐走出,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笑容,說道:“皇上,臣以為阿桂大人所言極是。接待琉球使團,不僅要展現我朝之昌盛,更要讓他們感受到皇上的恩澤。奴才願與紀曉嵐大人一同負責此事,定讓琉球使團賓至如歸,不負皇上所托。”


    紀曉嵐聽聞,也從容出列,拱手說道:“臣願與和大人齊心協力,做好接待諸事,為我大清揚威,為皇上分憂。” 乾隆帝看著這兩位得力臣子,眼中閃過一絲欣慰,說道:“好,朕命你二人負責接待琉球使團一應事宜,務必周全。”


    這日清晨,天色尚有些朦朧,紀曉嵐與和珅便身著華麗而莊重的朝服,早早來到了城外的驛站。驛站周圍,侍衛們整齊排列,身姿挺拔,宛如一棵棵蒼鬆,彰顯著大清的國威。


    不多時,遠處揚起一陣塵土,伴隨著清脆的馬蹄聲和車輪滾動聲,一支隊伍緩緩映入眼簾。為首的正是琉球國的正使鬆川一郎,他身材魁梧壯碩,身著的琉球服飾色彩斑斕,繡工精細,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頭上那高高的冠冕,更增添了他幾分莊重。他的眼神中透著精明與謹慎,仿佛在審視著周圍的一切。


    副使櫻木次郎則身形稍矮,麵容和善,透著一股文人的儒雅氣質。他身著一襲淡藍色的長袍,領口和袖口繡著精致的花紋,手持一把折扇,扇麵上繪著一幅琉球山水圖,盡顯文雅。


    鬆川一郎見到紀曉嵐與和珅,眼中閃過一絲敬意,趕忙快走幾步上前,恭敬地行了一個大禮,用流利的漢語說道:“久聞大清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威名遠揚四海。今日得見二位大人,實乃我等榮幸之至。” 那聲音洪亮而清晰,在清晨的空氣中迴蕩。


    紀曉嵐微笑著還禮,說道:“貴使一路舟車勞頓,不遠萬裏前來,著實辛苦。此次前來,想必是帶著琉球國對我大清的深厚友好情誼。” 言語間,盡顯大國風範與文人的儒雅。


    和珅則滿臉堆笑,熱情地說道:“各位遠來是客,我大清向來以禮待人。我們自會安排妥當,從衣食住行到一應活動,定讓各位在京城的日子舒心暢快,如同在家中一般自在。”


    隨後,紀曉嵐與和珅引領著琉球使團進入驛站。驛站內,早已布置得精致典雅。客房寬敞明亮,床鋪柔軟舒適,桌上擺放著新鮮的水果和香茗。使團成員們看到這般周到的安排,紛紛露出滿意的神情。


    安置好使團成員後,鬆川一郎與櫻木次郎隨紀曉嵐、和珅來到驛站的會客廳。廳內,桌椅擺放整齊,牆上掛著幾幅描繪大清山河壯麗景色的字畫。眾人分賓主落座,侍從們端上熱氣騰騰的香茶。


    和珅笑著說道:“鬆川大人、櫻木大人,不知此次朝貢,琉球國可有何特別期許?但說無妨,隻要是合理之事,我大清定會酌情考慮。”


    鬆川一郎微微欠身,說道:“我琉球國久沐大清聖恩,此次前來,一是為表對大清皇帝的忠心與敬意,二是希望能在貿易往來上,得到大清更多的支持與指導,以促進兩國友好交流,共同繁榮。”


    紀曉嵐輕撫胡須,點頭說道:“貿易往來,於兩國皆有益處。但此事需遵循我大清律法與相關章程,還望貴使理解。”


    櫻木次郎微笑著說道:“紀大人所言極是,我們自當遵守。琉球國向來對大清律法尊崇有加,此次也定會按照規矩行事。”


    一番交談後,氣氛愈發融洽。然而,在這看似平和友好的氛圍之下,和珅心中卻暗自打著自己的算盤,而這一切,紀曉嵐、鬆川一郎與櫻木次郎等人皆渾然不知,一場暗藏玄機的風雲,正悄然在這平靜的表象下湧動。


    接待完琉球使團,安排他們在驛站住下後,紀曉嵐與和珅匆匆趕迴朝中複命。


    在乾清宮,乾隆帝正坐在龍椅上,手中翻閱著奏章,等待著二人的消息。見到紀曉嵐與和珅進來,乾隆帝放下奏章,目光期許地問道:“琉球使團可已妥善安置?”


    和珅趕忙上前,躬身行禮,滿臉笑意地說道:“皇上放心,琉球使團已在驛站安置妥當。驛站內的一應設施與安排,皆讓使團成員頗為滿意。奴才與紀大人還與琉球國正使鬆川一郎、副使櫻木次郎進行了一番友好交談,他們對皇上的恩澤感激不已。”


    紀曉嵐也上前一步,說道:“皇上,琉球使團此次前來,態度誠懇,表達了對我大清的忠心以及加強貿易往來的意願。臣以為,若能在合理範圍內,適當支持琉球國的貿易發展,於兩國友好關係的鞏固,大有益處。”


    乾隆帝聽後,龍顏大悅,說道:“甚好,你二人此次辦事得力,朕心甚慰。琉球國乃我大清藩屬,向來恭順。此次朝貢,若能促成雙方貿易發展,實乃好事。但需謹記,一切皆要以我大清利益與律法為準,不可有絲毫馬虎。”


    紀曉嵐與和珅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然而,在這君臣和諧的氛圍背後,和珅那看似恭敬的笑容下,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在與琉球使團的接觸中,已然心生貪念,企圖利用此次接待之機,謀取私利,與琉球國私下達成一些不可告人的交易。而這一切,如同隱藏在黑暗中的毒蛇,正悄然等待著時機,準備給大清的朝堂帶來一場不小的風波。


    在之後的日子裏,和珅表麵上繼續與紀曉嵐一同有條不紊地安排著琉球使團在京城的各項活動,如參觀皇家園林、觀摩科舉考試等,讓使團成員充分領略大清的繁榮昌盛與文化底蘊。但暗地裏,他卻通過自己的心腹,與琉球使團的成員頻繁接觸,商議著那些見不得光的勾當。


    而紀曉嵐,雖察覺到和珅的一些行為有些異常,但一時間卻難以找到確鑿證據。他深知和珅在朝中勢力龐大,若貿然行事,不僅可能打草驚蛇,還可能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於是,他不動聲色,暗中留意著和珅的一舉一動,試圖揭開這背後隱藏的真相。


    與此同時,以剛正不阿、鐵麵無私聞名的劉墉,也從一些細微的線索中嗅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息。他找到同樣對和珅行徑不滿的王傑和福康安,三人秘密商議,決定一同調查和珅與琉球使團之間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陰謀,一場圍繞著和珅、琉球使團以及大清朝堂的明爭暗鬥,就此拉開了帷幕。


    劉墉,這位剛正不阿、鐵麵無私的大臣,不知從何處聽聞了一些風言風語,懷疑和珅與琉球使團之間有著不可告人的秘密。他找來我與甄平,商議此事。我跟隨劉墉這麽多年,也是朝中一位四品官員。雖官職不高,但深知和珅可能從接待琉球使節中獲取某種利益。出於一直胸懷報國之誌及對和珅的一些行徑早有不滿,我欣然接受參與調查。甄平則是跟隨劉墉身邊專門聽從劉墉指揮的粘杆處成員,擅長調查追蹤,心思縝密。


    劉墉麵色凝重地說道:“近日我聽聞一些傳言,和珅似有私通外邦之意,此次琉球使團前來,恐怕並非表麵這般簡單。” 我聽後,心中一驚,說道:“三哥,和珅平日裏雖有貪腐之舉,但私通外邦可是大罪,若無確鑿證據,萬不可輕易論斷。” 甄平沉思片刻,說道:“劉大人既有所聞,想必不是空穴來風,我們需暗中調查,尋得證據,方能揭開真相。”


    於是,我們三人開始了秘密調查。我們首先從琉球使團的行程安排入手,發現和珅在安排使團的活動中,有一些不尋常之處。按照慣例,使團在京期間的活動應由禮部詳細規劃,然而此次,和珅卻繞過禮部,親自安排了一些私密的會麵。


    我和甄平決定跟蹤琉球使團的成員,看看他們是否與和珅有私下接觸。一日傍晚,我們發現櫻木次郎悄悄出了驛站,朝著城西方向走去。我們二人遠遠跟隨,隻見櫻木次郎來到一處偏僻的宅院前,左右張望後,迅速閃身進入。


    我和甄平不敢貿然進入,便在附近找了個隱蔽之處等待。約莫過了一個時辰,隻見和珅的親信劉全鬼鬼祟祟地來到宅院門前,輕輕敲了敲門,門開後,他也走了進去。又過了許久,劉全和櫻木次郎一同出來,劉全手中還拿著一個沉甸甸的包裹,看那形狀,似乎是貴重之物。


    我和甄平對視一眼,心中明白了幾分。迴到劉墉府上,我們將所見之事詳細告知。劉墉聽後,眉頭緊皺,說道:“看來此事不假,和珅怕是想借助琉球使團謀取私利,甚至可能有更嚴重的通敵行為。但僅憑今日所見,還不足以定他的罪,我們還需找到更有力的證據。”


    經過一番商議,我們決定從和珅與琉球使團往來的書信入手。甄平利用他的人脈,找到了一位在驛站負責傳遞信件的小吏。經過一番勸說,小吏答應幫忙留意琉球使團與外界往來的信件。


    功夫不負有心人,幾日後,小吏偷偷找到我們,交給我們一封信件。信件是用琉球國的文字書寫,幸好甄平略通琉球文字,經過仔細辨認,信中內容讓我們大為震驚。信中竟然提到和珅答應為琉球國在邊境貿易上提供便利,作為交換,琉球國將每年向和珅進貢大量的金銀財寶和珍稀古玩。


    劉墉拿著信件,神情嚴肅地說道:“此乃和珅私通外邦的確鑿證據,我們必須盡快上奏皇上,揭露他的罪行。” 然而,就在我們準備上朝麵聖之時,和珅似乎察覺到了什麽,他搶先一步,在朝堂之上參了劉墉一本,汙蔑劉墉誣陷朝廷命官,意圖破壞大清與琉球國的友好關係。


    乾隆帝聽聞後,龍顏大怒,質問劉墉可有此事。劉墉不慌不忙,將我們調查所得的證據一一呈上,並詳細講述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乾隆帝看著桌上的信件等證據,臉色越發陰沉。


    和珅見狀,趕忙跪地磕頭,說道:“皇上,這都是劉墉等人的陰謀,他們嫉妒微臣深得皇上信任,故而編造這些謊言來陷害微臣。” 紀曉嵐在一旁沉思片刻後,說道:“皇上,此事關乎重大,且證據俱在,還請皇上明察。”


    乾隆帝看著和珅,眼中滿是失望與憤怒,說道:“和珅,朕如此信任你,你竟做出這等私通外邦、有損國體之事。如今,你還有何話可講!”


    和珅不愧是奸狡巨滑,隻見和珅聲淚俱下,磕頭如搗蒜地辯解道:“陛下!奴才這都是為了大清國!為了陛下呀!琉球國雖為藩屬,但實力不可小覷。此次他們提出的貿易請求,若能答應,既能讓他們對大清感恩戴德,又能從中獲取豐厚的利益,充盈國庫。而這些又不能放到台麵上去講。奴才隻好與他們私下接觸,實是為了探出他們的底線,好為大清爭取最大的好處。”


    他頓了頓,接著道:“至於那信件,不過是迷惑琉球使團的手段。奴才故意讓他們以為能通過賄賂獲取特權,等他們上鉤,便將其一網打盡,到時候不僅能懲治他們的不敬之心,還能彰顯陛下的英明神武,讓其他藩屬國不敢再有二心呐陛下!” 和珅一邊說著,一邊偷偷觀察乾隆的臉色 ,心中暗自祈禱自己的這番說辭能蒙混過關。


    而乾隆在和珅聲淚俱下的表演後,還真的相信了他的鬼話,用銳利的眼光看著他問道:“你說的可是事實?膽敢欺騙於朕!朕決不輕饒你和珅!”


    和珅磕頭如搗蒜一般邊磕邊說道:“奴才句句是實,不敢有半句假話!若有假話,甘願受任何懲罰!”


    “好吧!你且起來吧,朕今日就相信你和珅!”乾隆說道。和珅起身後掏出手帕哆哆嗦嗦地擦了擦頭上的汗,心想“真懸!差點就落入了萬劫不複的境地!我下麵該如何是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宰相劉羅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掩醜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掩醜陋並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