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阿桂與和珅的朝堂政治風雲鬧的不可開交,乾隆為了穩定朝局,悄悄的組織了另外一個勢力團體來平衡阿桂及和珅的兩大勢力。
這個勢力團體,就是以劉墉為中心,包含了紀曉嵐、錢灃、朱珪等幾個重要人物。他們中間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這位重要人物就是皇十五子顒琰。而二十五歲的顒琰,這時候並沒有什麽官職在身,隻是被乾隆秘密定為了皇儲而已。這件事,除了乾隆知道,就隻有劉墉知道了。可能有人問,你是怎麽知道的?我也是在顒琰登基後才知道這件事的。
話說正當此時,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山東諸城逄戈莊老家傳來了不幸的消息說,劉統勳的夫人,劉墉(和我)的母親因病不治去世了。劉墉和我得到消息痛不欲生。當我們稟明乾隆後,乾隆特旨,允許我們迴家奔喪。而也正是這個時候,山東卻傳來了大旱的災情,急需抗旱救災。
劉墉聽到山東大旱的消息,更是心急如焚。他想領命抗旱,但是我們已經向乾隆告假。於是他隻有自己籌集糧款為山東盡一份力了。
劉墉想到了就開始做,他讓府上的家丁們出去募捐,還讓張成把家裏的一些用不著的值錢的東西擺到大街上去賣,並且張貼告示要把老爺劉統勳在京給他留下的宅子也要賣掉換成銀子。
劉墉籌錢的事兒很快傳遍了整個京城,由於我們一家子都身穿素縞,全京城的人都認為我們為了迴山東給老夫人辦理喪事籌錢……
我們帶著滿心的焦急與哀傷,穿梭在京城的街巷之中。家丁們已被劉墉打發出去募捐,而他自己則忙著四處奔波借錢,我也沒閑著,跟著張成將家中那些用不著的值錢物件搬到大街上售賣。
張成手腳麻利地在街邊支起一個簡易攤位,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物品擺放整齊。我拿起一件成色上好的青花瓷瓶,輕輕擦拭著上麵的灰塵,心中滿是不舍。這瓶子在劉家多年,承載著無數迴憶,可如今為了山東的災情,也隻能忍痛割愛。
“這青花瓷瓶,質地細膩,花紋精美,是我家老爺珍藏多年之物,如今為了山東受災的百姓,不得已拿出來售賣,各位走過路過,可千萬不要錯過。”我揚聲叫賣著,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
不一會兒,便有幾個路人圍了過來,對著攤位上的物件指指點點。一個身著綢緞的中年男子拿起那隻青花瓷瓶,仔細端詳著,問道:“這瓶子,你打算賣多少銀子?”
我思索片刻,想著既要能多籌些錢,又不能價格過高嚇跑買家,便說道:“客官,這瓶子少說也值二百兩銀子,不過如今情況特殊,您若真心想要,一百五十兩銀子拿走,就當是為山東百姓做份善事了。”
中年男子微微皺眉,似乎覺得價格還是有些高,猶豫了一下說道:“一百兩,再多我可出不起了。”
我心中一緊,這價格與我預期相差不少,但想到山東百姓正在受苦,咬咬牙說道:“行吧,客官,一百兩就一百兩,您拿好。”
男子付了銀子,拿著瓶子滿意地離開了。我接過銀子,仔細地將它收好,心中默默想著,這一百兩銀子,能為山東的百姓多買些糧食和水。
接著,我又拿起一幅劉統勳生前的字畫,展開給眾人看,字畫保存得相當完好,筆鋒剛勁有力,盡顯大家風範。“這是我家老爺劉統勳的真跡,平日裏都妥善收藏,如今為了救災,不得不賣,各位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人群中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眼睛一亮,走上前說道:“這字畫確實不錯,隻是我一介書生,沒什麽銀子,你看這五十兩銀子如何?”
我看著年輕人誠懇的模樣,心中有些不忍拒絕,況且能多賣一點是一點,便點頭應允:“好吧,公子,這字畫就歸您了。”
我們就這樣一件一件地售賣著家中的物件,每賣出一件,心中便多一分欣慰,也多一分對山東百姓的牽掛。隨著時間的推移,攤位上的東西越來越少,而我們籌集到的銀子也漸漸多了起來。可劉墉還是覺得不夠,他想著,一定要再想辦法多籌些錢,好讓山東的百姓能早日渡過難關。
這時,張成又從家中搬來一箱物件,我打開一看,裏麵有一些精致的玉器和幾件上好的綢緞衣裳。我拿起一件翠綠色的玉佩,那玉佩色澤溫潤,雕工精細,是劉家的傳家之物。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它擺到了攤位上,心想,為了山東的百姓,哪怕是傳家之寶,也顧不得了。
“這玉佩,可是我家的傳家之物,如今為了山東受災百姓,無奈出售,各位看看,出個價吧。”我再次大聲叫賣起來,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
一個富態的商人模樣的人走了過來,拿起玉佩,眼中滿是喜愛:“這玉佩確實是個好東西,我出三百兩銀子,賣不賣?”
我心中一陣驚喜,這可是目前賣得最貴的一件了,連忙說道:“賣,當然賣,多謝客官慷慨解囊。”
商人付了銀子,拿著玉佩離去。我緊緊握著那三百兩銀子,仿佛看到了山東百姓因為這些錢而能吃上一口飽飯,喝上一口幹淨水的情景。
太陽漸漸西斜,我們的攤位也差不多賣空了。我和張成收拾好東西,帶著籌集到的銀子,滿心期待地迴到家中,想著趕緊把這些錢交給劉墉,讓他能盡快安排送往山東,幫助那些正在飽受旱災之苦的百姓。
然而,我們籌錢的事兒很快便傳到了阿桂的耳中。阿桂知道後心想“好你個劉墉,若不是在海昇殺妻暗中你插了一杠子,老夫絕不能輸給那小兒和珅。如今看老夫如何收拾你!”
於是,阿桂便進宮去見了乾隆。見到乾隆後,阿桂裝作誠懇地說道:“陛下!原大學士劉統勳的夫人謝世,劉墉因舉辦喪事而缺銀兩!陛下不如追封劉統勳夫人為誥命夫人,賞劉墉一萬兩銀子讓其迴家奔喪,這也能體現出陛下皇恩浩蕩不是?”
乾隆一聽,覺著阿桂的話在理就答應了。可是阿桂又補充說道:“陛下!為了證明劉墉的忠心,陛下明旨是一萬兩,實際上給他送去兩萬兩。劉墉若是手下了,他就不是人們傳說的清官,陛下可治他個貪贓王法治罪。如果他拒收,那就治他個抗旨不尊之罪。看他劉墉如何處置?”
乾隆心想“哦——!好你個阿桂,原來你的目的在此!想借此把劉墉扳倒!哈哈——!就憑你的智慧,恐怕能扳倒劉墉?門也沒有!不過這另外一萬兩銀子,我不能出,得你阿桂出才是!”於是詭異地看著阿桂說:“桂中堂說的不無道理,不過這另外一萬兩銀子得由你桂中堂想辦法。事成之後,朕再賞你一萬兩,去吧!”
阿桂得到了乾隆的首肯,就帶了聖旨及他自己拿出的一萬兩銀子和乾隆賞賜給劉墉的一萬兩銀子,總共兩萬兩銀子由兩位軍機大臣陪著來到了劉府。
阿桂他們進門就宣讀了聖旨,劉墉謝過皇恩之後就把阿桂他們請到了客廳待茶,隨後就讓張成清點銀子數目。當張成清點完後來到我跟前悄悄說道:“四老爺,這銀子和聖旨上的數目不對,聖旨上說的是一萬兩,可這實際數量是兩萬兩。”
我一聽腦袋就大了,心想“這是怎麽迴事?難道內務府就這麽粗心?這要是收了,就是貪汙之罪!這要是不收就是抗旨不尊之罪!”沒辦法,我趕緊把劉墉從客廳叫了出來,並且把張成剛才說的告訴了劉墉。
劉墉聽後想了一想,嗬嗬一笑說道:“這種小把戲還能難住我劉墉?張成、劉安你們倆聽好嘍!我現在就去見皇上,你們倆給我把阿桂他們看住嘍!無論采取什麽措施絕不能讓他們離開!等我迴來再說!”
“那那他們可都是君機大成啊!他們要走我們也攔不住啊!”張成哭喪著臉說道。
“你們不能把他們鎖起來呀!”劉墉說道。
“鎖起來?我們把軍機大臣鎖起來?那不要了我們的小命了?”張成一臉驚恐地說道。
“讓劉安去做!劉安既是皇親國戚,又是四品武官。到時候,隻不過受皇上申飭幾句罷了!”劉墉輕描淡寫地說道。
啊哈!劉墉竟然把這種差事交給了我,看我這倒黴不倒黴。
我和張成麵麵相覷,心裏都犯起了嘀咕。這可是軍機大臣啊,平日裏在朝堂上威風八麵,如今要把他們鎖在府裏,這事兒簡直不敢想象。可劉墉的命令又不能不聽,我倆隻能硬著頭皮商量對策。
“張成,這可如何是好呀?咱真要把他們鎖起來?這要是出了岔子,咱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我焦急地看著張成,希望他能想出個更好的主意。
張成皺著眉頭,來迴踱步,嘴裏嘟囔著:“四老爺,您說劉大人咋就想出這麽個法子呢。可既然大人吩咐了,咱也隻能照辦。要不,咱先試試軟的,想法子拖住他們?”
我點點頭,覺得這主意倒也可行。於是,我倆整理了一下情緒,強裝鎮定地迴到客廳。
“阿桂大人,幾位軍機大人,一路奔波辛苦了。我家老爺去宮裏謝恩,很快就迴來。這期間,小的們一定好好招待各位大人。”我滿臉堆笑,給阿桂等人添茶。
阿桂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劉墉去宮裏了?怎麽如此匆忙,莫不是出了什麽事?”
我心裏“咯噔”一下,忙解釋道:“大人放心,我家老爺向來行事穩重,定是有要事向皇上稟明。大人一路勞頓,不如在此稍作休息,品嚐一下我家老爺珍藏的好茶。”
為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張成也在一旁說道:“各位大人,我們劉府雖比不上各位大人府邸奢華,但也有幾樣稀罕玩意兒。要不,小的帶各位大人四處瞧瞧?”
阿桂等人對視了一眼,似乎有些心動。我見狀,心中一喜,趕忙趁熱打鐵:“大人,我家老爺書房裏有一幅前朝名家的字畫,那可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大人定要去鑒賞一番。”
在我們的極力勸說下,阿桂等人終於起身,跟著張成往書房走去。我則跟在後麵,心裏默默祈禱劉墉能快點迴來。
到了書房,阿桂等人果然被那幅字畫吸引,紛紛圍上去仔細觀賞。我站在一旁,時刻留意著他們的舉動,生怕他們突然提出要離開。
過了一會兒,阿桂突然轉身問道:“這字畫確實不錯,不過,劉墉去宮裏這麽久了,怎麽還不迴來?我等還有要事在身,不能在此久留。”
我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忙說道:“大人莫急,我家老爺定是在宮裏與皇上詳談要事,耽擱了些時間。要不,小的再去催催?”
阿桂臉色一沉,說道:“不必了,我等不能再等,這就告辭。”說著,便要往外走。
我和張成這下慌了神,眼看軟的不行,隻能來硬的了。張成使了個眼色,我心領神會,兩人一左一右,擋在了門口。
“阿桂大人,兩位位軍機大人,實在對不住了。我家老爺吩咐過,在他迴來之前,不能讓各位大人離開。還請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再等片刻。”我鼓起勇氣說道。
阿桂等人臉色大變,怒目而視:“你們這是何意?竟敢阻攔我等!你們可知這是什麽罪過?”
張成也豁出去了,說道:“大人,我們也是奉命行事。若大人非要離開,就從我們身上踏過去吧。”
阿桂等人被我們的舉動氣得不輕,在書房裏來迴踱步,嘴裏不停地咒罵著。我和張成則緊緊守在門口,大氣都不敢出。
就在我們僵持不下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劉墉的聲音傳來:“阿桂大人,讓各位久等了,劉某迴來了。”
我和張成如釋重負,連忙打開門。劉墉滿臉笑容地走進來,向阿桂等人拱手致歉:“劉某失禮了,讓各位大人受驚了。”
阿桂冷哼一聲:“劉墉,你這唱的是哪出?為何要阻攔我等離開?”
劉墉不慌不忙地說道:“阿桂大人,此事說來話長。劉某去宮裏向皇上稟明了一件關乎朝廷顏麵的大事,皇上聽後龍顏大悅,特命劉某迴來向各位大人解釋。”
說著,劉墉從懷中掏出一份奏折,遞給阿桂:“大人請看,這是劉某呈給皇上的奏折,上麵詳細說明了山東旱災的情況以及劉某籌集善款救災的經過。皇上看後,對劉某的做法讚賞有加,還說要對那些慷慨解囊的仁人誌士進行嘉獎。”
阿桂接過奏折,仔細看了起來。看完後,臉色更加難看,不過還是客氣地說:“原來如此,劉墉,你倒是有心了。不過,你為何要讓下人阻攔我等離開?”
劉墉笑著說道:“大人誤會了,劉某並非有意阻攔。隻是此事關乎重大,劉某擔心在迴來之前,各位大人離開,會錯過皇上的旨意。所以才讓下人暫時留住各位大人,還望大人海涵。”
阿桂聽了,無奈地搖了搖頭:“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告辭了。”
劉墉將阿桂等人送出府門,等他們走遠後,才轉身迴到府裏。我和張成趕緊迎上去,劉墉笑著對我們說:“這次多虧了你們倆,不然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原來,劉墉進宮給乾隆說明了事實情況,乾隆笑了笑說“我就說阿桂沒有你這兩下子,肯定會被你拉到陷阱之中,哈哈哈哈!那你就都收下吧!正好也讓阿桂這個小氣鬼出點血!”阿桂就這麽著吃了一個悶頭虧……
這個勢力團體,就是以劉墉為中心,包含了紀曉嵐、錢灃、朱珪等幾個重要人物。他們中間還有一位重要人物,這位重要人物就是皇十五子顒琰。而二十五歲的顒琰,這時候並沒有什麽官職在身,隻是被乾隆秘密定為了皇儲而已。這件事,除了乾隆知道,就隻有劉墉知道了。可能有人問,你是怎麽知道的?我也是在顒琰登基後才知道這件事的。
話說正當此時,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山東諸城逄戈莊老家傳來了不幸的消息說,劉統勳的夫人,劉墉(和我)的母親因病不治去世了。劉墉和我得到消息痛不欲生。當我們稟明乾隆後,乾隆特旨,允許我們迴家奔喪。而也正是這個時候,山東卻傳來了大旱的災情,急需抗旱救災。
劉墉聽到山東大旱的消息,更是心急如焚。他想領命抗旱,但是我們已經向乾隆告假。於是他隻有自己籌集糧款為山東盡一份力了。
劉墉想到了就開始做,他讓府上的家丁們出去募捐,還讓張成把家裏的一些用不著的值錢的東西擺到大街上去賣,並且張貼告示要把老爺劉統勳在京給他留下的宅子也要賣掉換成銀子。
劉墉籌錢的事兒很快傳遍了整個京城,由於我們一家子都身穿素縞,全京城的人都認為我們為了迴山東給老夫人辦理喪事籌錢……
我們帶著滿心的焦急與哀傷,穿梭在京城的街巷之中。家丁們已被劉墉打發出去募捐,而他自己則忙著四處奔波借錢,我也沒閑著,跟著張成將家中那些用不著的值錢物件搬到大街上售賣。
張成手腳麻利地在街邊支起一個簡易攤位,小心翼翼地把一件件物品擺放整齊。我拿起一件成色上好的青花瓷瓶,輕輕擦拭著上麵的灰塵,心中滿是不舍。這瓶子在劉家多年,承載著無數迴憶,可如今為了山東的災情,也隻能忍痛割愛。
“這青花瓷瓶,質地細膩,花紋精美,是我家老爺珍藏多年之物,如今為了山東受災的百姓,不得已拿出來售賣,各位走過路過,可千萬不要錯過。”我揚聲叫賣著,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與無奈。
不一會兒,便有幾個路人圍了過來,對著攤位上的物件指指點點。一個身著綢緞的中年男子拿起那隻青花瓷瓶,仔細端詳著,問道:“這瓶子,你打算賣多少銀子?”
我思索片刻,想著既要能多籌些錢,又不能價格過高嚇跑買家,便說道:“客官,這瓶子少說也值二百兩銀子,不過如今情況特殊,您若真心想要,一百五十兩銀子拿走,就當是為山東百姓做份善事了。”
中年男子微微皺眉,似乎覺得價格還是有些高,猶豫了一下說道:“一百兩,再多我可出不起了。”
我心中一緊,這價格與我預期相差不少,但想到山東百姓正在受苦,咬咬牙說道:“行吧,客官,一百兩就一百兩,您拿好。”
男子付了銀子,拿著瓶子滿意地離開了。我接過銀子,仔細地將它收好,心中默默想著,這一百兩銀子,能為山東的百姓多買些糧食和水。
接著,我又拿起一幅劉統勳生前的字畫,展開給眾人看,字畫保存得相當完好,筆鋒剛勁有力,盡顯大家風範。“這是我家老爺劉統勳的真跡,平日裏都妥善收藏,如今為了救災,不得不賣,各位看看,有沒有喜歡的。”
人群中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眼睛一亮,走上前說道:“這字畫確實不錯,隻是我一介書生,沒什麽銀子,你看這五十兩銀子如何?”
我看著年輕人誠懇的模樣,心中有些不忍拒絕,況且能多賣一點是一點,便點頭應允:“好吧,公子,這字畫就歸您了。”
我們就這樣一件一件地售賣著家中的物件,每賣出一件,心中便多一分欣慰,也多一分對山東百姓的牽掛。隨著時間的推移,攤位上的東西越來越少,而我們籌集到的銀子也漸漸多了起來。可劉墉還是覺得不夠,他想著,一定要再想辦法多籌些錢,好讓山東的百姓能早日渡過難關。
這時,張成又從家中搬來一箱物件,我打開一看,裏麵有一些精致的玉器和幾件上好的綢緞衣裳。我拿起一件翠綠色的玉佩,那玉佩色澤溫潤,雕工精細,是劉家的傳家之物。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將它擺到了攤位上,心想,為了山東的百姓,哪怕是傳家之寶,也顧不得了。
“這玉佩,可是我家的傳家之物,如今為了山東受災百姓,無奈出售,各位看看,出個價吧。”我再次大聲叫賣起來,聲音中帶著一絲決絕。
一個富態的商人模樣的人走了過來,拿起玉佩,眼中滿是喜愛:“這玉佩確實是個好東西,我出三百兩銀子,賣不賣?”
我心中一陣驚喜,這可是目前賣得最貴的一件了,連忙說道:“賣,當然賣,多謝客官慷慨解囊。”
商人付了銀子,拿著玉佩離去。我緊緊握著那三百兩銀子,仿佛看到了山東百姓因為這些錢而能吃上一口飽飯,喝上一口幹淨水的情景。
太陽漸漸西斜,我們的攤位也差不多賣空了。我和張成收拾好東西,帶著籌集到的銀子,滿心期待地迴到家中,想著趕緊把這些錢交給劉墉,讓他能盡快安排送往山東,幫助那些正在飽受旱災之苦的百姓。
然而,我們籌錢的事兒很快便傳到了阿桂的耳中。阿桂知道後心想“好你個劉墉,若不是在海昇殺妻暗中你插了一杠子,老夫絕不能輸給那小兒和珅。如今看老夫如何收拾你!”
於是,阿桂便進宮去見了乾隆。見到乾隆後,阿桂裝作誠懇地說道:“陛下!原大學士劉統勳的夫人謝世,劉墉因舉辦喪事而缺銀兩!陛下不如追封劉統勳夫人為誥命夫人,賞劉墉一萬兩銀子讓其迴家奔喪,這也能體現出陛下皇恩浩蕩不是?”
乾隆一聽,覺著阿桂的話在理就答應了。可是阿桂又補充說道:“陛下!為了證明劉墉的忠心,陛下明旨是一萬兩,實際上給他送去兩萬兩。劉墉若是手下了,他就不是人們傳說的清官,陛下可治他個貪贓王法治罪。如果他拒收,那就治他個抗旨不尊之罪。看他劉墉如何處置?”
乾隆心想“哦——!好你個阿桂,原來你的目的在此!想借此把劉墉扳倒!哈哈——!就憑你的智慧,恐怕能扳倒劉墉?門也沒有!不過這另外一萬兩銀子,我不能出,得你阿桂出才是!”於是詭異地看著阿桂說:“桂中堂說的不無道理,不過這另外一萬兩銀子得由你桂中堂想辦法。事成之後,朕再賞你一萬兩,去吧!”
阿桂得到了乾隆的首肯,就帶了聖旨及他自己拿出的一萬兩銀子和乾隆賞賜給劉墉的一萬兩銀子,總共兩萬兩銀子由兩位軍機大臣陪著來到了劉府。
阿桂他們進門就宣讀了聖旨,劉墉謝過皇恩之後就把阿桂他們請到了客廳待茶,隨後就讓張成清點銀子數目。當張成清點完後來到我跟前悄悄說道:“四老爺,這銀子和聖旨上的數目不對,聖旨上說的是一萬兩,可這實際數量是兩萬兩。”
我一聽腦袋就大了,心想“這是怎麽迴事?難道內務府就這麽粗心?這要是收了,就是貪汙之罪!這要是不收就是抗旨不尊之罪!”沒辦法,我趕緊把劉墉從客廳叫了出來,並且把張成剛才說的告訴了劉墉。
劉墉聽後想了一想,嗬嗬一笑說道:“這種小把戲還能難住我劉墉?張成、劉安你們倆聽好嘍!我現在就去見皇上,你們倆給我把阿桂他們看住嘍!無論采取什麽措施絕不能讓他們離開!等我迴來再說!”
“那那他們可都是君機大成啊!他們要走我們也攔不住啊!”張成哭喪著臉說道。
“你們不能把他們鎖起來呀!”劉墉說道。
“鎖起來?我們把軍機大臣鎖起來?那不要了我們的小命了?”張成一臉驚恐地說道。
“讓劉安去做!劉安既是皇親國戚,又是四品武官。到時候,隻不過受皇上申飭幾句罷了!”劉墉輕描淡寫地說道。
啊哈!劉墉竟然把這種差事交給了我,看我這倒黴不倒黴。
我和張成麵麵相覷,心裏都犯起了嘀咕。這可是軍機大臣啊,平日裏在朝堂上威風八麵,如今要把他們鎖在府裏,這事兒簡直不敢想象。可劉墉的命令又不能不聽,我倆隻能硬著頭皮商量對策。
“張成,這可如何是好呀?咱真要把他們鎖起來?這要是出了岔子,咱們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我焦急地看著張成,希望他能想出個更好的主意。
張成皺著眉頭,來迴踱步,嘴裏嘟囔著:“四老爺,您說劉大人咋就想出這麽個法子呢。可既然大人吩咐了,咱也隻能照辦。要不,咱先試試軟的,想法子拖住他們?”
我點點頭,覺得這主意倒也可行。於是,我倆整理了一下情緒,強裝鎮定地迴到客廳。
“阿桂大人,幾位軍機大人,一路奔波辛苦了。我家老爺去宮裏謝恩,很快就迴來。這期間,小的們一定好好招待各位大人。”我滿臉堆笑,給阿桂等人添茶。
阿桂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疑惑:“劉墉去宮裏了?怎麽如此匆忙,莫不是出了什麽事?”
我心裏“咯噔”一下,忙解釋道:“大人放心,我家老爺向來行事穩重,定是有要事向皇上稟明。大人一路勞頓,不如在此稍作休息,品嚐一下我家老爺珍藏的好茶。”
為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張成也在一旁說道:“各位大人,我們劉府雖比不上各位大人府邸奢華,但也有幾樣稀罕玩意兒。要不,小的帶各位大人四處瞧瞧?”
阿桂等人對視了一眼,似乎有些心動。我見狀,心中一喜,趕忙趁熱打鐵:“大人,我家老爺書房裏有一幅前朝名家的字畫,那可是難得一見的珍品,大人定要去鑒賞一番。”
在我們的極力勸說下,阿桂等人終於起身,跟著張成往書房走去。我則跟在後麵,心裏默默祈禱劉墉能快點迴來。
到了書房,阿桂等人果然被那幅字畫吸引,紛紛圍上去仔細觀賞。我站在一旁,時刻留意著他們的舉動,生怕他們突然提出要離開。
過了一會兒,阿桂突然轉身問道:“這字畫確實不錯,不過,劉墉去宮裏這麽久了,怎麽還不迴來?我等還有要事在身,不能在此久留。”
我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忙說道:“大人莫急,我家老爺定是在宮裏與皇上詳談要事,耽擱了些時間。要不,小的再去催催?”
阿桂臉色一沉,說道:“不必了,我等不能再等,這就告辭。”說著,便要往外走。
我和張成這下慌了神,眼看軟的不行,隻能來硬的了。張成使了個眼色,我心領神會,兩人一左一右,擋在了門口。
“阿桂大人,兩位位軍機大人,實在對不住了。我家老爺吩咐過,在他迴來之前,不能讓各位大人離開。還請各位大人稍安勿躁,再等片刻。”我鼓起勇氣說道。
阿桂等人臉色大變,怒目而視:“你們這是何意?竟敢阻攔我等!你們可知這是什麽罪過?”
張成也豁出去了,說道:“大人,我們也是奉命行事。若大人非要離開,就從我們身上踏過去吧。”
阿桂等人被我們的舉動氣得不輕,在書房裏來迴踱步,嘴裏不停地咒罵著。我和張成則緊緊守在門口,大氣都不敢出。
就在我們僵持不下的時候,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緊接著,劉墉的聲音傳來:“阿桂大人,讓各位久等了,劉某迴來了。”
我和張成如釋重負,連忙打開門。劉墉滿臉笑容地走進來,向阿桂等人拱手致歉:“劉某失禮了,讓各位大人受驚了。”
阿桂冷哼一聲:“劉墉,你這唱的是哪出?為何要阻攔我等離開?”
劉墉不慌不忙地說道:“阿桂大人,此事說來話長。劉某去宮裏向皇上稟明了一件關乎朝廷顏麵的大事,皇上聽後龍顏大悅,特命劉某迴來向各位大人解釋。”
說著,劉墉從懷中掏出一份奏折,遞給阿桂:“大人請看,這是劉某呈給皇上的奏折,上麵詳細說明了山東旱災的情況以及劉某籌集善款救災的經過。皇上看後,對劉某的做法讚賞有加,還說要對那些慷慨解囊的仁人誌士進行嘉獎。”
阿桂接過奏折,仔細看了起來。看完後,臉色更加難看,不過還是客氣地說:“原來如此,劉墉,你倒是有心了。不過,你為何要讓下人阻攔我等離開?”
劉墉笑著說道:“大人誤會了,劉某並非有意阻攔。隻是此事關乎重大,劉某擔心在迴來之前,各位大人離開,會錯過皇上的旨意。所以才讓下人暫時留住各位大人,還望大人海涵。”
阿桂聽了,無奈地搖了搖頭:“罷了罷了,既然如此,那我等就告辭了。”
劉墉將阿桂等人送出府門,等他們走遠後,才轉身迴到府裏。我和張成趕緊迎上去,劉墉笑著對我們說:“這次多虧了你們倆,不然這事兒還真不好辦。”
原來,劉墉進宮給乾隆說明了事實情況,乾隆笑了笑說“我就說阿桂沒有你這兩下子,肯定會被你拉到陷阱之中,哈哈哈哈!那你就都收下吧!正好也讓阿桂這個小氣鬼出點血!”阿桂就這麽著吃了一個悶頭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