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劉墉在江寧知府任上,把自己的才能展現得淋漓盡致,使江寧府一片升平。再加上協助阿楊阿和吳玉綸兩位欽差及兩江總督高晉,破獲了盱眙懸疑案子而名揚朝廷內外。於是在乾隆三十四年冬,一道聖旨,將劉墉調任到江西鹽驛道擔任道員一職。
在大清朝的行政體係中,江西鹽驛道是一個別具特色的機構,它並非傳統單一功能的衙門,而是集鹽務與驛傳管理等多種職能於一體,在當時的社會運行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江西鹽驛道負責江西地區食鹽從生產地到銷售點的運輸調度,確保食鹽供應的穩定性。同時,對食鹽的銷售環節嚴格把控,監督鹽商的經營行為,保證食鹽質量合格。通過一係列措施,打擊私鹽販賣,維護官方對鹽利的掌控,保障朝廷在鹽務方麵的經濟收益。
江西鹽驛道的主官為道員,官階一般為正四品。道員全麵負責鹽驛道的各項事務,統籌管理鹽務與驛傳工作。其下設有眾多屬官和吏員,他們分工明確,協助道員處理日常繁雜的事務,如賬目核算、文件起草與傳遞等。另外,還設有巡檢等官員,他們分布在重要關卡和交通要道,重點巡查私鹽販賣等違法活動,維護鹽務與驛道的正常秩序。
經濟層麵,鹽課是大清國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江西鹽驛道對鹽務的有效管理,保障了鹽課的穩定征收,為大清國財政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驛道係統是大清國信息傳遞和人員物資流動的關鍵通道。江西鹽驛道保障了江西與其他地區的緊密聯係,對於大清國的政治指令傳達、軍事行動部署以及經濟貿易往來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是大清國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一環。
綜上所述,鹽驛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劉墉被調任江西鹽驛道,是朝廷或者說是乾隆對劉墉的莫大信任,這也給劉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劉墉帶著我們一行人二十多人到任的第二天,就著手查看各種記錄和資料、賬目。直到夜幕深沉,南昌城的江西鹽驛道衙門內,燈火依舊通明。劉墉仍然坐在案前,眉頭緊鎖,手中的毛筆不時在公文上圈圈點點。
師爺李福站在一旁,輕聲說道:“大人,這鹽務和驛傳的事兒,可都不省心呐。”
劉墉放下筆,靠在椅背上,歎了口氣:“這鹽務,關乎民生,更關乎朝廷的錢袋子。咱得確保江西地區的食鹽運輸、銷售順暢,鹽課征收分毫不差。那些鹽商,一個個精明得很,稍有不慎,就可能讓私鹽鑽了空子,壞了規矩。”
李福點頭稱是:“大人所言極是,這段時間,咱們加大了對鹽商的監督,市場上的食鹽供應倒是穩定,質量也有保障。可私鹽販子實屬可惡,總能在一些偏遠的關卡找到機會。”
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所以,驛傳這塊也不能鬆懈。驛道、驛站是咱們的眼線和脈絡,必須保證公文傳遞及時,官員往來便利,物資運輸安全。”
這時,一名巡檢匆匆走進來,行禮後說道:“大人,我們在邊境的一個關卡發現了一夥私鹽販子,正準備偷運私鹽入境。”
劉墉猛地站起身:“立刻派人去抓,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巡檢領命而去。劉墉轉頭對李福說:“咱們這鹽驛道衙門,雖隻是個地方機構,卻身負重任。鹽課是朝廷財政的重要來源,驛道係統是朝廷的命脈。咱們做好了,江西地區才能安穩,我大清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交流才能順暢。”
李福感慨道:“大人一心為民,為朝廷分憂,實乃百姓之福。”
劉墉擺了擺手:“這不是我一人之功,咱們衙門上下,道員、屬官、吏員、巡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隻有齊心協力,才能把這複雜的事兒辦好。”
說完,劉墉又坐迴案前,繼續審閱公文,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挑戰,守護江西鹽驛道的平穩運轉 。
那麽劉墉在江西鹽驛道上是如何整頓和管理這鹽驛道呢?
第一,劉墉嚴查鹽課。劉墉深知鹽課一事幹係重大,不僅關乎朝廷的財政收入,更直接影響著百姓的生活。這日清晨,他便帶著我和付鈺及幾位得力屬官,親自前往鹽稅征收點查看情況。
剛踏入征收點,嘈雜喧鬧的聲音便撲麵而來。鹽商們排著長隊,臉上滿是焦急與不耐煩,有的在小聲抱怨著手續繁瑣,有的則在與征收人員爭論稅額。劉墉眉頭緊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大人,這些鹽商每日都這般,總想著能少交點稅,能蒙混過關就蒙混過關。”一位征收人員見到劉墉,趕忙上前悄悄訴苦。
劉墉微微點頭,沒有說話,而是徑直走到賬房先生麵前,要求查看近期的鹽課賬目。賬房先生手忙腳亂地搬出一摞摞賬本,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劉墉仔細翻閱著賬本,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犀利。他發現,賬本上的記錄看似清晰明了,但實則存在諸多疑點。一些鹽商的納稅記錄與實際運鹽量嚴重不符,還有的賬目日期前後矛盾,漏洞百出。
“這是怎麽迴事?”劉墉將賬本重重地摔在桌上,怒目注視著賬房先生。
賬房先生嚇得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結結巴巴地說道:“大……大人,小的知錯了。這些都是下麵的人辦事不力,胡亂記錄的,小的實在是監管不嚴。”
劉墉冷哼一聲:“監管不嚴?我看是你們故意為之,與那些鹽商勾結,中飽私囊吧!”
賬房先生拚命磕頭,哭喊道:“大人明察,小的不敢啊。都是那些鹽商給了好處,小的一時糊塗,才犯下了這等大錯。”
劉墉當即下令,將賬房先生及涉嫌貪汙的征收人員全部扣押,等待進一步審訊。同時,他對征收點進行了全麵整頓,重新製定了嚴格的稅收製度和監管流程。
為了確保鹽課征收的公正透明,劉墉還親自挑選了一批清正廉潔、責任心強的官員,負責監督鹽商的運鹽和納稅情況。他要求這些官員深入到鹽場、碼頭等各個環節,對鹽的生產、運輸、銷售進行全程監控,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
第二、嚴懲私鹽販賣。劉墉深知私鹽販賣猶如一顆毒瘤,不僅嚴重損害朝廷的財政收入,更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致使百姓可能會買到劣質私鹽,危害身體健康。在處理完鹽課征收點的事情後,他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打擊私鹽販賣的工作中。
劉墉仔細研究了江西境內的地形地貌以及交通要道,發現私鹽販子常常利用一些偏遠、隱蔽的小路進行偷運,以避開官府的常規檢查。他召集了所有巡檢和得力屬官,在鹽驛道衙門的大堂內,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諸位,私鹽屢禁不止,長此以往,必將後患無窮。我們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徹底斬斷這股惡勢力。”劉墉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一字一句地說道。
一位巡檢站起身來,憂心忡忡地說:“大人,那些私鹽販子十分狡猾,他們行蹤不定,而且消息靈通,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藏匿起來。我們多次圍捕,都讓他們給逃脫了。”
劉墉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這說明我們的情報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從現在起,我們要廣布眼線,深入到各個村落、集市,收集私鹽販子的活動信息。同時,加強對邊境關卡和交通要道的巡查力度,做到日夜不間斷。”
為了獲取更準確的情報,劉墉還親自喬裝打扮,混入民間。他穿著一身道袍,扮成一位道長,我扮成一個小道士跟在劉墉身後。一路上,他與百姓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不動聲色地打聽私鹽的消息。
一天,劉墉來到一個偏遠的山村。他在村口的一棵大樹下停下,放下竹簍,吆喝起來:“賣貨咯,賣貨咯,有針頭線腦、胭脂水粉,還有各種小玩意兒。”
村民們聽到吆喝聲,紛紛圍了過來。劉墉一邊熱情地招唿著大家,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這時,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湊到他跟前,小聲問道:“你這有便宜的鹽賣嗎?官鹽太貴了,我們老百姓都吃不起。”
劉墉心中一動,臉上卻不動聲色,笑著說:“小兄弟,我這可都是正經的官鹽,價錢雖然貴了點,但質量有保證啊。你要是想要便宜的鹽,怕是隻能去找那些私鹽販子了。”
小夥子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注意他們,便壓低聲音說:“我聽說村後麵的山裏,經常有一夥人偷偷運鹽過來。他們的鹽比官鹽便宜多了,就是不敢明目張膽地賣。”
劉墉心中暗喜,他假裝不經意地問道:“哦?還有這等事?那你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再來嗎?”
小夥子搖了搖頭說:“這我就不清楚了,不過他們隔三岔五就會來一趟。你要是想買便宜鹽,就在這附近多等等,說不定能碰上。”
劉墉謝過小夥子後,便在村子裏住了下來。他一邊繼續賣貨,一邊密切關注著村子後麵山裏的動靜。幾天後的一個深夜,劉墉正在客棧裏休息,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他急忙起身,透過窗戶向外望去,隻見一群黑影正趁著夜色,鬼鬼祟祟地朝村子後麵的山裏走去。
劉墉心中一緊,他知道,機會來了。他迅速穿好衣服,帶著我和付鈺悄悄地跟在那群黑影後麵。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他們來到了一個隱蔽的山洞前。隻見山洞裏堆滿了一袋袋的食鹽,幾個私鹽販子正在忙碌地搬運著。
劉墉不敢貿然行動,他悄悄地退了迴去,然後騎馬趕迴鹽驛道衙門,召集了所有的巡檢和官兵。他帶領著隊伍,迅速返迴山洞。當他們趕到時,私鹽販子們還在熟睡中。劉墉一聲令下,官兵們如猛虎下山一般,衝進山洞,將私鹽販子們一網打盡。
迴到衙門後,劉墉對抓獲的私鹽販子進行了嚴厲的審訊。在他的威嚴之下,私鹽販子們不得不交代了他們的幕後主使和整個販鹽網絡。劉墉根據他們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又接連破獲了幾起重大的私鹽販賣案件,將那些隱藏在暗處的不法分子一一揪了出來。
在劉墉的不懈努力下,江西地區的私鹽販賣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製,市場秩序逐漸恢複正常,百姓們也能夠買到價格合理、質量合格的食鹽了。劉墉的威名在江西地區廣為傳頌,百姓們對他讚不絕口。
第三,完善驛站、驛道的管理。
劉墉深知,驛站、驛道作為朝廷的交通通信命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不僅關係到公文的及時傳遞、官員的順暢往來,更對物資的運輸起著關鍵作用。若這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江西地區乃至大清國的運轉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於是,在處理完鹽務方麵的諸多棘手事務後,他便將目光聚焦到了驛站、驛道的整頓工作上。
劉墉帶著我和付鈺及幾名親信屬官,開啟了對江西境內驛道的實地巡查之行。我們一行人騎著馬,沿著蜿蜒曲折的驛道前行。劉墉看著眼前破敗不堪的驛道,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憂慮。
“這驛道如此破舊,不要說快速傳遞公文、運送物資,就是普通行人走在上麵,也得小心翼翼,生怕摔倒受傷。長此以往,如何能保證朝廷的政令暢通?”劉墉語氣沉重地說道。
隨行的屬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臉上也露出了擔憂的神情。
我們來到了一個驛站。隻見驛站的房屋破舊不堪,門窗損壞,院子裏雜草叢生,竟無人修繕。驛卒無精打采,看到我們到來,才勉強打起精神行禮。
劉墉走進驛站的房間,裏麵昏暗潮濕,桌椅板凳殘缺不全,公文隨意堆放,毫無秩序可言。
“你們就是這樣管理驛站的嗎?公文如此隨意放置,若是遇到緊急軍情,如何能在第一時間找到並傳遞出去?”劉墉憤怒地責問驛站的負責人。
驛站負責人嚇得渾身發抖,連忙跪地求饒:“大人息怒,小的們實在是有心無力啊。驛站經費短缺,多年來都沒有修繕過,人手也不足,我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實在是顧不過來。”
劉墉聽後,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知道,這些驛站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其中既有朝廷撥款不足的原因,也有地方官員貪汙腐敗、挪用經費的問題。
“我不管你們有什麽困難,從現在起,必須立刻整頓驛站。該修繕的房屋要盡快修繕,該補充的物資要盡快補充,公文要分類整理,妥善保管。同時,要加強對驛卒的管理和培訓,提高他們的辦事效率和責任心。”劉墉嚴肅地說道。驛站負責人連連點頭,表示一定照辦。
離開這個驛站後,劉墉又帶領我們走訪了多個驛站和驛道。每到一處,他都仔細查看,發現問題後,立即與當地的官員和驛卒們商討解決辦法。
迴到鹽驛道衙門後,劉墉立即召集所有負責驛傳管理的屬官,他將自己在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一一列出,並提出了一係列整改措施。
“首先,我們要重新梳理驛站、驛道的經費使用情況。對於那些貪汙挪用經費的官員,嚴懲不貸。同時,要向朝廷申請增加撥款,確保經費充足。”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屬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在大清朝的行政體係中,江西鹽驛道是一個別具特色的機構,它並非傳統單一功能的衙門,而是集鹽務與驛傳管理等多種職能於一體,在當時的社會運行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江西鹽驛道負責江西地區食鹽從生產地到銷售點的運輸調度,確保食鹽供應的穩定性。同時,對食鹽的銷售環節嚴格把控,監督鹽商的經營行為,保證食鹽質量合格。通過一係列措施,打擊私鹽販賣,維護官方對鹽利的掌控,保障朝廷在鹽務方麵的經濟收益。
江西鹽驛道的主官為道員,官階一般為正四品。道員全麵負責鹽驛道的各項事務,統籌管理鹽務與驛傳工作。其下設有眾多屬官和吏員,他們分工明確,協助道員處理日常繁雜的事務,如賬目核算、文件起草與傳遞等。另外,還設有巡檢等官員,他們分布在重要關卡和交通要道,重點巡查私鹽販賣等違法活動,維護鹽務與驛道的正常秩序。
經濟層麵,鹽課是大清國財政的重要收入來源。江西鹽驛道對鹽務的有效管理,保障了鹽課的穩定征收,為大清國財政的穩定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另外,驛道係統是大清國信息傳遞和人員物資流動的關鍵通道。江西鹽驛道保障了江西與其他地區的緊密聯係,對於大清國的政治指令傳達、軍事行動部署以及經濟貿易往來都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是大清國正常運轉不可或缺的一環。
綜上所述,鹽驛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劉墉被調任江西鹽驛道,是朝廷或者說是乾隆對劉墉的莫大信任,這也給劉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劉墉帶著我們一行人二十多人到任的第二天,就著手查看各種記錄和資料、賬目。直到夜幕深沉,南昌城的江西鹽驛道衙門內,燈火依舊通明。劉墉仍然坐在案前,眉頭緊鎖,手中的毛筆不時在公文上圈圈點點。
師爺李福站在一旁,輕聲說道:“大人,這鹽務和驛傳的事兒,可都不省心呐。”
劉墉放下筆,靠在椅背上,歎了口氣:“這鹽務,關乎民生,更關乎朝廷的錢袋子。咱得確保江西地區的食鹽運輸、銷售順暢,鹽課征收分毫不差。那些鹽商,一個個精明得很,稍有不慎,就可能讓私鹽鑽了空子,壞了規矩。”
李福點頭稱是:“大人所言極是,這段時間,咱們加大了對鹽商的監督,市場上的食鹽供應倒是穩定,質量也有保障。可私鹽販子實屬可惡,總能在一些偏遠的關卡找到機會。”
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所以,驛傳這塊也不能鬆懈。驛道、驛站是咱們的眼線和脈絡,必須保證公文傳遞及時,官員往來便利,物資運輸安全。”
這時,一名巡檢匆匆走進來,行禮後說道:“大人,我們在邊境的一個關卡發現了一夥私鹽販子,正準備偷運私鹽入境。”
劉墉猛地站起身:“立刻派人去抓,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巡檢領命而去。劉墉轉頭對李福說:“咱們這鹽驛道衙門,雖隻是個地方機構,卻身負重任。鹽課是朝廷財政的重要來源,驛道係統是朝廷的命脈。咱們做好了,江西地區才能安穩,我大清國的政治、軍事和經濟交流才能順暢。”
李福感慨道:“大人一心為民,為朝廷分憂,實乃百姓之福。”
劉墉擺了擺手:“這不是我一人之功,咱們衙門上下,道員、屬官、吏員、巡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隻有齊心協力,才能把這複雜的事兒辦好。”
說完,劉墉又坐迴案前,繼續審閱公文,準備迎接新一天的挑戰,守護江西鹽驛道的平穩運轉 。
那麽劉墉在江西鹽驛道上是如何整頓和管理這鹽驛道呢?
第一,劉墉嚴查鹽課。劉墉深知鹽課一事幹係重大,不僅關乎朝廷的財政收入,更直接影響著百姓的生活。這日清晨,他便帶著我和付鈺及幾位得力屬官,親自前往鹽稅征收點查看情況。
剛踏入征收點,嘈雜喧鬧的聲音便撲麵而來。鹽商們排著長隊,臉上滿是焦急與不耐煩,有的在小聲抱怨著手續繁瑣,有的則在與征收人員爭論稅額。劉墉眉頭緊鎖,不動聲色地觀察著周圍的一切。
“大人,這些鹽商每日都這般,總想著能少交點稅,能蒙混過關就蒙混過關。”一位征收人員見到劉墉,趕忙上前悄悄訴苦。
劉墉微微點頭,沒有說話,而是徑直走到賬房先生麵前,要求查看近期的鹽課賬目。賬房先生手忙腳亂地搬出一摞摞賬本,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
劉墉仔細翻閱著賬本,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犀利。他發現,賬本上的記錄看似清晰明了,但實則存在諸多疑點。一些鹽商的納稅記錄與實際運鹽量嚴重不符,還有的賬目日期前後矛盾,漏洞百出。
“這是怎麽迴事?”劉墉將賬本重重地摔在桌上,怒目注視著賬房先生。
賬房先生嚇得臉色煞白,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結結巴巴地說道:“大……大人,小的知錯了。這些都是下麵的人辦事不力,胡亂記錄的,小的實在是監管不嚴。”
劉墉冷哼一聲:“監管不嚴?我看是你們故意為之,與那些鹽商勾結,中飽私囊吧!”
賬房先生拚命磕頭,哭喊道:“大人明察,小的不敢啊。都是那些鹽商給了好處,小的一時糊塗,才犯下了這等大錯。”
劉墉當即下令,將賬房先生及涉嫌貪汙的征收人員全部扣押,等待進一步審訊。同時,他對征收點進行了全麵整頓,重新製定了嚴格的稅收製度和監管流程。
為了確保鹽課征收的公正透明,劉墉還親自挑選了一批清正廉潔、責任心強的官員,負責監督鹽商的運鹽和納稅情況。他要求這些官員深入到鹽場、碼頭等各個環節,對鹽的生產、運輸、銷售進行全程監控,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出現問題的地方。
第二、嚴懲私鹽販賣。劉墉深知私鹽販賣猶如一顆毒瘤,不僅嚴重損害朝廷的財政收入,更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致使百姓可能會買到劣質私鹽,危害身體健康。在處理完鹽課征收點的事情後,他便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打擊私鹽販賣的工作中。
劉墉仔細研究了江西境內的地形地貌以及交通要道,發現私鹽販子常常利用一些偏遠、隱蔽的小路進行偷運,以避開官府的常規檢查。他召集了所有巡檢和得力屬官,在鹽驛道衙門的大堂內,展開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諸位,私鹽屢禁不止,長此以往,必將後患無窮。我們必須想出一個萬全之策,徹底斬斷這股惡勢力。”劉墉目光堅定地看著眾人,一字一句地說道。
一位巡檢站起身來,憂心忡忡地說:“大人,那些私鹽販子十分狡猾,他們行蹤不定,而且消息靈通,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立刻藏匿起來。我們多次圍捕,都讓他們給逃脫了。”
劉墉微微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這說明我們的情報工作做得還不夠到位。從現在起,我們要廣布眼線,深入到各個村落、集市,收集私鹽販子的活動信息。同時,加強對邊境關卡和交通要道的巡查力度,做到日夜不間斷。”
為了獲取更準確的情報,劉墉還親自喬裝打扮,混入民間。他穿著一身道袍,扮成一位道長,我扮成一個小道士跟在劉墉身後。一路上,他與百姓們親切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同時不動聲色地打聽私鹽的消息。
一天,劉墉來到一個偏遠的山村。他在村口的一棵大樹下停下,放下竹簍,吆喝起來:“賣貨咯,賣貨咯,有針頭線腦、胭脂水粉,還有各種小玩意兒。”
村民們聽到吆喝聲,紛紛圍了過來。劉墉一邊熱情地招唿著大家,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情況。這時,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湊到他跟前,小聲問道:“你這有便宜的鹽賣嗎?官鹽太貴了,我們老百姓都吃不起。”
劉墉心中一動,臉上卻不動聲色,笑著說:“小兄弟,我這可都是正經的官鹽,價錢雖然貴了點,但質量有保證啊。你要是想要便宜的鹽,怕是隻能去找那些私鹽販子了。”
小夥子左右看了看,見沒人注意他們,便壓低聲音說:“我聽說村後麵的山裏,經常有一夥人偷偷運鹽過來。他們的鹽比官鹽便宜多了,就是不敢明目張膽地賣。”
劉墉心中暗喜,他假裝不經意地問道:“哦?還有這等事?那你知道他們什麽時候會再來嗎?”
小夥子搖了搖頭說:“這我就不清楚了,不過他們隔三岔五就會來一趟。你要是想買便宜鹽,就在這附近多等等,說不定能碰上。”
劉墉謝過小夥子後,便在村子裏住了下來。他一邊繼續賣貨,一邊密切關注著村子後麵山裏的動靜。幾天後的一個深夜,劉墉正在客棧裏休息,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音。他急忙起身,透過窗戶向外望去,隻見一群黑影正趁著夜色,鬼鬼祟祟地朝村子後麵的山裏走去。
劉墉心中一緊,他知道,機會來了。他迅速穿好衣服,帶著我和付鈺悄悄地跟在那群黑影後麵。走了大約半個時辰,他們來到了一個隱蔽的山洞前。隻見山洞裏堆滿了一袋袋的食鹽,幾個私鹽販子正在忙碌地搬運著。
劉墉不敢貿然行動,他悄悄地退了迴去,然後騎馬趕迴鹽驛道衙門,召集了所有的巡檢和官兵。他帶領著隊伍,迅速返迴山洞。當他們趕到時,私鹽販子們還在熟睡中。劉墉一聲令下,官兵們如猛虎下山一般,衝進山洞,將私鹽販子們一網打盡。
迴到衙門後,劉墉對抓獲的私鹽販子進行了嚴厲的審訊。在他的威嚴之下,私鹽販子們不得不交代了他們的幕後主使和整個販鹽網絡。劉墉根據他們提供的線索,順藤摸瓜,又接連破獲了幾起重大的私鹽販賣案件,將那些隱藏在暗處的不法分子一一揪了出來。
在劉墉的不懈努力下,江西地區的私鹽販賣現象得到了有效的遏製,市場秩序逐漸恢複正常,百姓們也能夠買到價格合理、質量合格的食鹽了。劉墉的威名在江西地區廣為傳頌,百姓們對他讚不絕口。
第三,完善驛站、驛道的管理。
劉墉深知,驛站、驛道作為朝廷的交通通信命脈,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們不僅關係到公文的及時傳遞、官員的順暢往來,更對物資的運輸起著關鍵作用。若這一環節出現問題,整個江西地區乃至大清國的運轉都會受到嚴重影響。於是,在處理完鹽務方麵的諸多棘手事務後,他便將目光聚焦到了驛站、驛道的整頓工作上。
劉墉帶著我和付鈺及幾名親信屬官,開啟了對江西境內驛道的實地巡查之行。我們一行人騎著馬,沿著蜿蜒曲折的驛道前行。劉墉看著眼前破敗不堪的驛道,眉頭緊鎖,心中滿是憂慮。
“這驛道如此破舊,不要說快速傳遞公文、運送物資,就是普通行人走在上麵,也得小心翼翼,生怕摔倒受傷。長此以往,如何能保證朝廷的政令暢通?”劉墉語氣沉重地說道。
隨行的屬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臉上也露出了擔憂的神情。
我們來到了一個驛站。隻見驛站的房屋破舊不堪,門窗損壞,院子裏雜草叢生,竟無人修繕。驛卒無精打采,看到我們到來,才勉強打起精神行禮。
劉墉走進驛站的房間,裏麵昏暗潮濕,桌椅板凳殘缺不全,公文隨意堆放,毫無秩序可言。
“你們就是這樣管理驛站的嗎?公文如此隨意放置,若是遇到緊急軍情,如何能在第一時間找到並傳遞出去?”劉墉憤怒地責問驛站的負責人。
驛站負責人嚇得渾身發抖,連忙跪地求饒:“大人息怒,小的們實在是有心無力啊。驛站經費短缺,多年來都沒有修繕過,人手也不足,我們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實在是顧不過來。”
劉墉聽後,心中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他知道,這些驛站的困境並非一朝一夕造成的,其中既有朝廷撥款不足的原因,也有地方官員貪汙腐敗、挪用經費的問題。
“我不管你們有什麽困難,從現在起,必須立刻整頓驛站。該修繕的房屋要盡快修繕,該補充的物資要盡快補充,公文要分類整理,妥善保管。同時,要加強對驛卒的管理和培訓,提高他們的辦事效率和責任心。”劉墉嚴肅地說道。驛站負責人連連點頭,表示一定照辦。
離開這個驛站後,劉墉又帶領我們走訪了多個驛站和驛道。每到一處,他都仔細查看,發現問題後,立即與當地的官員和驛卒們商討解決辦法。
迴到鹽驛道衙門後,劉墉立即召集所有負責驛傳管理的屬官,他將自己在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一一列出,並提出了一係列整改措施。
“首先,我們要重新梳理驛站、驛道的經費使用情況。對於那些貪汙挪用經費的官員,嚴懲不貸。同時,要向朝廷申請增加撥款,確保經費充足。”劉墉目光堅定地說道。屬官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