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 年乾隆元年的某天,陽光如同金紗般輕柔地灑在山東諸城劉墉老家的府宅裏,為這座古樸寧靜的府邸鍍上了一層溫暖而祥和的光輝。 後花園中,五彩斑斕的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低聲訴說著各自的秘密。我跟在劉墉祖母(老夫人)和母親(夫人)身後,一同沉浸在這收拾花草的美妙時光中。


    老夫人雖年事已高,又纏著小腳,但動作依舊透著幾分利落。她身著深青色的長衫,袖口微微挽起,手持一把精致的剪刀,修剪著過於繁茂的枝葉。“這花開得很好,隻是這枝葉太密,反倒搶了花兒的彩頭。”老夫人的聲音略顯滄桑,卻充滿了生活的智慧。她微微眯起眼睛,仔細地打量著每一株花草,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在對待最珍貴的寶物。


    夫人則溫婉端莊,身著淡粉色的裙裝,宛如春日裏盛開的桃花。她仔細地修剪著花枝,動作輕柔得仿佛在嗬護著最珍貴的寶貝。“母親,您看這株牡丹,今年開得格外嬌豔,想必是今年雨水豐沛的緣故。”夫人微笑著說道,她的臉上洋溢著滿足和安詳,那美麗的容顏在花叢的映襯下更加動人。


    “是啊,花兒也同人一樣,得天時地利,便能茁壯成長。”老夫人應和著,眼神中滿是慈愛。她伸手輕輕撫了撫夫人的頭發,那溫柔的動作充滿了對晚輩的關愛。


    正當我們沉浸在這安寧的氛圍中時,一個小丫鬟滿臉歡喜地跑了進來。她跑得太急,以至於腳步有些踉蹌,差點被地上的石子絆倒。她邊跑邊大聲喊道:“老夫人、夫人!小少爺迴來了!小少爺迴來了!”那聲音清脆而響亮,瞬間打破了花園中的寧靜。


    老夫人和夫人手中的剪刀同時微微一頓,臉上瞬間綻放出驚喜的笑容,連眼角的皺紋都仿佛舒展了許多。老夫人睜大眼睛說:“什麽?小少爺迴來了?你說的是真的?這孩子,可算迴來了!”她的聲音中帶著難以置信的驚喜,手中的剪刀差點掉落在地。


    尤其是夫人,她趕緊放下手中的花枝,顧不得拍去手上的塵土,急切地問道:“真的?快,快帶我們去迎接小少爺。”說完,便拉起老夫人的手,匆匆往前廳走去。她的腳步急促,裙擺在風中輕輕飄動,顯示出她內心的急切。


    我雖然沒見過小少爺,但是我也被這喜悅的氣氛所感染,趕緊跟在她們身後。一路上,夫人嘴裏不停地念叨著:“這孩子,已經十多年不見了。雖說常常有書信來往,但也不知道長成什麽樣了!”她的聲音中充滿了期待和牽掛,眼神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


    夫人的腳步愈發加快,裙擺在風中輕輕飄動,但老夫人因年齡和她的小腳走起路來顫顫巍巍走不快,被夫人拉的有些跌跌撞撞。


    我看到此景,趕忙上前蹲下說:“奶奶,你別慌,來,讓我背你!”我的聲音堅定而有力,充滿了對老夫人的關心。


    夫人這時才意識到有些失態,道:“母親,別太擔心,想來墉兒在外麵一切都好。”說完有點不好意思,臉上泛起一絲紅暈。


    於是我背上老夫人三步並作兩步趕往前廳。我們匆匆來到前廳,隻見劉墉風塵仆仆地站在那裏。他的衣衫略顯褶皺,發絲也有些淩亂,但臉上帶著倦意的同時,眼神中卻透著歸家的喜悅和親切。身邊攏了許多人正在圍著少爺噓寒問暖,七嘴八舌地說著關心的話語。


    原本少爺不太認識老夫人,夫人雖然也有十年未見,但畢竟是母親,印象還是比較深刻的。當少爺看到老夫人和夫人,就知道這老夫人是奶奶,趕緊上前說:“奶奶,母親,我迴來了,讓二老操心了。”劉墉的聲音帶著些許激動,他快步走上前屈膝跪地先向奶奶叩了三個響頭,那額頭觸地的聲音清脆而響亮,顯示出他的恭敬和虔誠。


    老夫人走上前,拉著劉墉的手,上下打量著,眼中滿是慈愛:“你是三兒?你就是三兒?哎喲我的孩兒呀!你可迴來了!迴來就好,迴來就好啊!快起來,讓祖母好好看看。”老夫人的聲音顫抖著,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咱這裏需要說明一點了,劉墉難道不認識他的祖母?他的祖母就不認識劉墉?


    這就從劉墉的祖父那兒說說了。劉墉祖父劉桀也是清朝官員,隻不過都在地方當官。當劉統勳做了京官後,就讓老夫人留在了京城府邸。1716年,其祖父劉桀因病辭官迴了老家,這樣老夫人也就隨丈夫迴了老家。1718年劉桀病逝,老夫人就一直待在老家沒迴過京城。劉墉1720年出生在老家,兩歲時跟隨夫人進京投奔他的父親劉統勳。劉墉四歲時因老夫人身體有恙,其母劉夫人迴老家照顧老夫人再也沒迴過北京,所以劉墉肯定對老夫人沒有印象。再加上雍正皇帝及後宮娘娘們對劉墉關愛有加。除了其夫人到京城探望過幾次外,劉墉沒迴過老家,也就不認識老夫人了。


    劉墉起身,夫人在一旁,眼中含著激動的淚花,且微笑著說:“三兒,一路上可還順利?”她的聲音中充滿了關切,目光緊緊地盯著劉墉,仿佛要從他的臉上看出這一路上的艱辛。


    劉墉點點頭:“母親放心,一路雖有些波折,但總算平安歸來。”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迴家的欣慰。


    老夫人拉著劉墉坐到椅子上那個看喲,看了上麵看下麵、看了左邊看右邊,可真是祖母見著孫一直看不夠。“孫兒呀,快跟祖母講講,你在京城長大都經曆了些什麽?給奶奶講講!”老夫人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那急切的樣子仿佛要一下子把劉墉這些年的經曆都裝進心裏。


    劉墉不好意思的笑著說道:“奶奶,孫兒京城見識了不少新奇的事物,也結交了許多誌同道合的朋友。隻是……,隻是……”劉墉低著頭尷尬的吞吞吐吐地不知說什麽好了,他的臉上泛起一絲紅暈,顯得有些難為情。


    “隻是沒想過家是嗎?隻是不知道還有我這麽一個老婆子對嗎?”老夫人這一句反問,嚇得劉墉趕緊撩衣跪在了老夫人麵前說:“孫兒有罪!孫兒不孝!請奶奶責罰!”劉墉的聲音中充滿了惶恐和愧疚,他的身體微微顫抖著,不敢抬頭看老夫人。


    “起來吧!起來吧!如果說有罪,也是你那不孝順的爹有罪!與孫兒何幹?”於是老夫人伸手將劉墉拉了起來,她的眼神中雖然有責備,但更多的是對孫子的疼愛。


    夫人在一旁插話道:“你這孩子,長這麽大了也不知道多寫些信迴來,讓我們知道一些情況。”夫人的語氣中帶著一絲埋怨,但更多的是對兒子的思念。


    “孩兒……”劉墉頓了頓略帶愧疚地說:“母親,是兒子不孝,讓您和祖母操心了。”劉墉的聲音中充滿了自責,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懊悔。


    祖孫三人你一言我一語,溫馨的話語在廳中迴蕩。


    我站在一旁仔細地端詳著這位小少爺。小少爺十七八歲的樣子,長相端正、濃眉大眼、唇紅齒白,身高足有八尺開外。在當時來說,可謂俊男一枚。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藏著無盡的智慧和故事。他的鼻梁挺直,嘴唇微微上揚,帶著一抹自信的微笑。他的臉龐輪廓分明,線條硬朗,卻又不失柔和。他的辮子整齊地束在身後,用一根紅繩係定,雖然稍有發絲散出,倒也顯得幹淨利落。他的身姿挺拔,舉止優雅,一舉一動都透著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正在我仔細揣摩和端詳少爺時,夫人突然喊我“安兒,過來!來見見你的哥哥!這就是奶奶嘴裏經常嘮叨的劉墉。快過來!”我趕忙邁步上前躬身施禮說:“小弟劉安見過哥哥!”


    “小弟劉安?”劉墉扭頭看向夫人,一臉疑惑的問道:“我何時有了個弟弟?一直也沒聽父親說過呀?”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好奇和驚訝。


    旁邊的老夫人拉住劉墉的手緩緩地說道:“劉安是我在咱家大門口撿來的,不是你娘給你生的的弟弟!”老夫人的聲音緩慢而慈祥,她的目光在劉墉和我之間來迴移動。


    老夫人緩了緩繼續說道:“應該是你五歲那年的初冬,管家開門打掃門庭,發現了他。他那時隻有三歲,一身破衣爛衫睡在咱家門口。當我去看他的時候,他已經被凍的沒有了唿吸。我便叫管家將他抱迴了屋內,看他還有脈搏,就熬了薑湯把他暖了過來。看他長相清秀,就留下來認作孫子了,和你娘無關。”老夫人一口氣將我的來曆講了一遍,她的臉上帶著迴憶的神情,仿佛又迴到了那個寒冷的冬天。


    講完後說道:“孫兒呀!你可認這個弟弟?”老夫人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緊緊地盯著劉墉。


    劉墉聽後說道:“原來如此,我當然得認!這些年恐怕隻有這個弟弟可以代替我這個孫子了!”說罷朝我深施一禮。劉墉的目光真誠而友善,他的動作充滿了對我的尊重。


    我趕緊兩手相扶,還禮並且說道:“哥哥說哪兒的話,奶奶若不救我,我恐怕早已喝過孟婆湯了!奶奶是我的親奶奶,小弟理當在奶奶跟前行孝!”我的聲音堅定而誠懇,眼神中充滿了對老夫人的感激和對劉墉的尊敬。


    這時,府中的下人們也都圍了過來,臉上洋溢著喜悅。管家李伯笑著說:“今天小少爺迴來,咱這府裏可要好好熱鬧熱鬧。”他的臉上堆滿了笑容,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眾人都點頭附和道:“是呀是呀,咱們得好好熱鬧上三天!好好高興高興”大家的臉上都充滿了期待和興奮,仿佛要把這喜悅的氣氛傳遍整個府邸。


    李伯又喊到:“那個那個誰!趕緊通知夥房,多準備吃食!要好的,給小少爺接風洗塵。”說完又喊到“張媽媽,讓小丫頭趕緊到沐浴房燒水,讓小少爺好好洗個熱水澡!”於是大家趕緊動了起來,燒火的燒火、買菜的買菜、做飯的做飯、燒水的燒水去了。大家忙碌的身影穿梭在府中,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眾人開始紛紛的忙碌。劉墉跟著老夫人和夫人走進內宅,一路上仔細地觀察著府中一切。顯得那麽生疏又那麽親切。我也不聲不響地跟在其後,繼續端詳我的這位少爺“哥哥”。


    走到一棵桂花樹跟前,這桂花樹像是知道少爺迴家似的。兩天前就爆出了花蕾,這時半開半遮的桂花散發出沁人的香氣,讓人不由得多吸上兩口。


    “這桂花樹好香啊!”劉墉邊走邊說,他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仿佛要把這香氣都吸進心裏。


    夫人笑著說:“是啊,每年秋天,這桂花的香氣能飄滿整個院子。”夫人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這桂花一般甜美。


    劉墉洗漱完畢,跟隨老夫人和夫人走進自己的房間,一切都收拾的幹淨整潔。祖母輕輕撫摸著書案上的書籍:“孫兒,如今迴到家裏可別荒廢了學業。”老夫人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鼓勵。


    劉墉點頭:“祖母放心,孫兒在外也不曾懈怠。”劉墉的目光堅定,顯示出他的決心和毅力。


    這時飯菜已經準備妥當,一家人再次迴到前廳圍坐在餐桌旁,滿桌的佳肴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劉墉為老夫人和夫人夾菜,歡聲笑語不斷。我站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他們,心中充滿了溫暖和感動。


    飯後,劉墉陪著祖母和母親在花園中散步,講述著外麵的奇聞趣事。夕陽的餘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幅溫暖而美好的畫麵。管家給我端上飯菜,我坐在飯桌旁,默默地品著這其中的酸甜苦辣。


    夜晚,劉墉躺在熟悉的床上,聞著淡淡的薰香,心中滿是歸家的安寧與幸福。他知道,無論外麵的世界如何變幻,這裏永遠是他最溫暖的港灣。


    我開始努力追憶我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和宰相劉羅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虛掩醜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虛掩醜陋並收藏我和宰相劉羅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