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改製推廣路,冷遇心不沮
科舉女狀元,我攪亂朝堂風 作者:小俊愛湯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1章改製推廣路,冷遇心不沮
慕容複的話將林詩雅從沉思中拉迴現實。
她定了定神,看向慕容複,語氣堅定:“明日便啟程。”
翌日清晨,林詩雅帶著吳丫鬟和改製計劃書,踏上了前往臨安書院的路。
她滿懷信心,仿佛昨日的阻力都隻是過眼雲煙。
然而,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臨安書院的李學監接待了她,態度雖然客氣,卻透著疏離。
他接過計劃書,草草翻閱了幾頁,便放在一旁,語氣平淡:“林狀元,你這改製,怕是不容易推行啊。”
林詩雅微微蹙眉,笑容也漸漸凝固:“李學監此話怎講?”
李學監抿了口茶,緩緩道:“這書院的教學方式,沿襲百年,豈能輕易更改?況且,這科舉考試的內容,也未曾改變,你這新式教學,教出來的學生,能適應科舉嗎?”
林詩雅耐心地解釋了改製的目的和好處,卻如同對牛彈琴。
李學監始終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
最後,他以事務繁忙為由,將林詩雅打發走了。
接下來的幾家書院,情況也大同小異。
書院的負責人要麽推脫搪塞,要麽直接拒絕,沒有一家願意嚐試改製。
林詩雅的熱情,被一盆盆冷水澆滅,她的心,也漸漸沉了下去。
傍晚時分,林詩雅來到了城西的文華書院。
這是她今天拜訪的最後一站。
文華書院曆史悠久,規模宏大,是城中數一數二的書院。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走進了書院。
書院的講堂裏,坐滿了白發蒼蒼的老夫子。
他們正襟危坐,神色嚴肅,仿佛在等待一場莊嚴的儀式。
林詩雅說明來意後,便開始講解改製計劃。
然而,她的話音未落,便被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夫子打斷。
“荒謬!簡直是荒謬!”老夫子怒目圓睜,吹胡子瞪眼,“女子入學,已是離經叛道,如今還要改製,豈不是要將我聖賢之道徹底顛覆?”
其他夫子也紛紛附和,指責林詩雅的改製是異端邪說,是huoguo殃民之舉。
講堂裏的氣氛,頓時劍拔弩張,仿佛一場風暴即將爆發。
林詩雅靜靜地聽著,沒有反駁。
她看著這些義憤填膺的老夫子,心中突然湧起一絲悲涼。
她知道,這場改革之路,比她想象的還要艱難。
“諸位夫子,”林詩雅緩緩開口,語氣平靜,“不知各位對如今的教學有何高見?”
林詩雅平靜的目光掃過一張張憤怒的麵孔,她沒有反駁,反而微微欠身,語氣誠懇:“諸位夫子學識淵博,經驗豐富,詩雅今日前來,並非要否定傳統,而是想請教各位,在如今的教學中,可有何處值得改進?”
突如其來的轉變讓老夫子們一時語塞。
他們原本準備好了一肚子抨擊新式教育的言辭,卻沒想到林詩雅會如此謙遜地請教。
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像是被戳破的氣球,泄了氣。
須發皆白的老夫子,也就是宋老夫子,捋了捋胡須,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林狀元,你這是什麽意思?”
林詩雅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從吳丫鬟手中接過一疊紙,遞上前去:“這是我之前任教的書院學生們的成績單,以及曆年來書院的平均成績對比。還請各位夫子過目。”
紙張在夫子們手中傳遞,上麵清晰的數字對比,讓原本還有些喧鬧的講堂逐漸安靜下來。
數據不會說謊,新式教育下的學生成績,明顯優於傳統教育。
一些老夫子不自覺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仔細地反複查看,眉頭緊鎖。
宋老夫子臉色陰沉,他翻看著手中的成績單,手指微微顫抖。
他不得不承認,這些數據確實令人震驚。
他原本以為林詩雅的改製不過是嘩眾取寵,卻沒有想到,竟然真的能提高學生的成績。
講堂裏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老夫子們不再言語,他們的目光在林詩雅和手中的成績單之間來迴遊移,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叩叩叩——”
敲門聲打破了沉默,一個略顯膽怯的聲音在門外響起:“請問,林狀元在嗎?我是城南新書院的錢家長……”
錢家長的出現,像是打破了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他身後,還跟著三三兩兩的家長,他們麵色焦急,這些人,都是城南新書院的家長,他們聽聞了林詩雅要推行改製的消息,坐不住了。
“林狀元,您說的改製,真的能讓孩子考上功名嗎?”一個穿著粗布麻衣的婦人,小心翼翼地問道,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仿佛生怕自己的孩子前途被耽誤。
“是啊,林狀元,我們這些當家長的,就指望著孩子能出人頭地,您這改製,我們心裏沒底啊!”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也跟著附和道,他的聲音洪亮,語氣中卻帶著一絲焦慮。
家長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己的擔憂,像一群炸開了鍋的麻雀,嘈雜的聲音在講堂裏迴蕩。
林詩雅看著他們,心中了然。
這些家長,和那些老夫子一樣,對新的事物充滿了不信任和排斥。
“諸位,”林詩雅提高了聲音,她清脆的聲音,像一股清泉,漸漸平息了講堂的喧鬧,“我理解各位的心情,我也不會拿各位孩子的未來開玩笑。這樣,我有一個提議,不知道各位是否願意嚐試?”
家長們麵麵相覷,他們對林詩雅的提議既好奇又忐忑,不知道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不如這樣,我邀請各位的孩子,來我這裏,試用新式教學一個月,一個月後,如果各位覺得不妥,隨時可以退出,如何?”林詩雅的聲音堅定而誠懇,她眼神中的自信,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家長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對未來的期盼戰勝了內心的不安。
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讓孩子嚐試一下。
接下來,林詩雅便讓吳丫鬟將早就準備好的學生名單拿出來,開始挑選學生。
出乎意料的是,當得知可以接觸新的教學方法,書院裏竟然有許多學生都躍躍欲試,就連平時比較內向的學生,也紛紛舉起了手。
其中,周學子也在其中,他悄悄地看了看宋老夫子的臉色,最終還是選擇加入了新式教學的行列。
很快,學生們便被安排到了新的教室。
林詩雅並沒有直接開始講課,而是先和他們玩了一些小遊戲,活躍氣氛。
她發現,這些孩子對新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求知的渴望。
很快,新教室裏便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連幾日,林詩雅都帶著學生們進行新式教學。
她發現,新式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生們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開始主動思考,積極提問。
他們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家長們也漸漸發現了孩子的變化。
他們開始主動詢問孩子在學校裏學了什麽,而孩子們也樂於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家長們臉上的擔憂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驚喜。
錢家長看著自己孩子眉飛色舞地講述著新學的知識,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慢慢舒展開了。
看著學生和家長態度的轉變,林詩雅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下來。
她知道,自己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夕陽西下,林詩雅獨自一人迴到房間,窗外傳來陣陣蟲鳴,她疲憊地揉了揉眉心,想要緩解一下連日來的奔波勞累。
正當她準備休息時,吳丫鬟匆匆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封信。
“小姐,宮裏來信了。”吳丫鬟將信遞給林詩雅,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林詩雅拆開信封,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這是來自慕容複的信。
信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言語,隻有一句,“勿忘初心,前路光明”。
林詩雅看著信,嘴角微微上揚,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她將信緊緊攥在手心,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希望。
夕陽餘暉透過半掩的窗欞,灑在信紙上的娟秀字跡上,林詩雅細細品味著慕容複的鼓勵。
信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溫暖的陽光,穿透了她連日來的疲憊,讓她的心中充滿了力量和希望。
她緊緊握住那封信,信紙的觸感細膩而熟悉,仿佛能傳遞慕容複的溫暖和信任。
她微微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難得的寧靜和溫暖。
“小姐,財房的孫財務找您。”吳丫鬟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林詩雅睜開眼,目光微凝
她站起身,信紙輕輕折好,放入袖中,緩步向財房走去。
沿途,書院裏傳來的書聲琅琅,學生們的聲音清脆悅耳,仿佛在訴說著新式教學的勃勃生機。
她心裏明白,這一切的美好來之不易,她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財房裏,孫財務正低頭整理著一遝厚厚的賬冊,手指快速翻動,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聽到林詩雅的腳步聲,他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難色:“林狀元,關於新式教學的財務問題……”
林詩雅微微皺眉,她早就預料到新式教學在財務上的複雜性,但沒想到問題會如此棘手。
孫財務將賬冊遞給她,輕聲說道:“這新式教學的開支,遠超我們的預算,而且很多費用沒有先例,我們也不知如何處理。”
林詩雅接過賬冊,手指輕輕摩挲著粗糙的紙張,心中迅速盤算著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財務問題,更關乎新式教學的可持續性。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心中已有初步的打算。
“孫財務,你先迴去,我會仔細研究這些問題。”她語氣平和而堅定,(sep這個詞如果是特定名稱可不翻譯,如果是拚寫錯誤,這裏可忽略不計)用信紙折成的小信箋在指尖輕輕轉動,仿佛在思索著每一個細節。
吳丫鬟站在一旁,見狀輕聲問道:“小姐,需要我幫您準備筆墨嗎?”林詩雅微微點頭,眼睛卻始終沒有離開手中的賬冊,全神貫注地研究起來。
她的心中充滿了堅定,但新的挑戰也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此時,她的表情凝重,仿佛在為下一刻的到來做足準備。
慕容複的話將林詩雅從沉思中拉迴現實。
她定了定神,看向慕容複,語氣堅定:“明日便啟程。”
翌日清晨,林詩雅帶著吳丫鬟和改製計劃書,踏上了前往臨安書院的路。
她滿懷信心,仿佛昨日的阻力都隻是過眼雲煙。
然而,現實卻給了她當頭一棒。
臨安書院的李學監接待了她,態度雖然客氣,卻透著疏離。
他接過計劃書,草草翻閱了幾頁,便放在一旁,語氣平淡:“林狀元,你這改製,怕是不容易推行啊。”
林詩雅微微蹙眉,笑容也漸漸凝固:“李學監此話怎講?”
李學監抿了口茶,緩緩道:“這書院的教學方式,沿襲百年,豈能輕易更改?況且,這科舉考試的內容,也未曾改變,你這新式教學,教出來的學生,能適應科舉嗎?”
林詩雅耐心地解釋了改製的目的和好處,卻如同對牛彈琴。
李學監始終不置可否,顧左右而言他。
最後,他以事務繁忙為由,將林詩雅打發走了。
接下來的幾家書院,情況也大同小異。
書院的負責人要麽推脫搪塞,要麽直接拒絕,沒有一家願意嚐試改製。
林詩雅的熱情,被一盆盆冷水澆滅,她的心,也漸漸沉了下去。
傍晚時分,林詩雅來到了城西的文華書院。
這是她今天拜訪的最後一站。
文華書院曆史悠久,規模宏大,是城中數一數二的書院。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衫,邁步走進了書院。
書院的講堂裏,坐滿了白發蒼蒼的老夫子。
他們正襟危坐,神色嚴肅,仿佛在等待一場莊嚴的儀式。
林詩雅說明來意後,便開始講解改製計劃。
然而,她的話音未落,便被一位須發皆白的老夫子打斷。
“荒謬!簡直是荒謬!”老夫子怒目圓睜,吹胡子瞪眼,“女子入學,已是離經叛道,如今還要改製,豈不是要將我聖賢之道徹底顛覆?”
其他夫子也紛紛附和,指責林詩雅的改製是異端邪說,是huoguo殃民之舉。
講堂裏的氣氛,頓時劍拔弩張,仿佛一場風暴即將爆發。
林詩雅靜靜地聽著,沒有反駁。
她看著這些義憤填膺的老夫子,心中突然湧起一絲悲涼。
她知道,這場改革之路,比她想象的還要艱難。
“諸位夫子,”林詩雅緩緩開口,語氣平靜,“不知各位對如今的教學有何高見?”
林詩雅平靜的目光掃過一張張憤怒的麵孔,她沒有反駁,反而微微欠身,語氣誠懇:“諸位夫子學識淵博,經驗豐富,詩雅今日前來,並非要否定傳統,而是想請教各位,在如今的教學中,可有何處值得改進?”
突如其來的轉變讓老夫子們一時語塞。
他們原本準備好了一肚子抨擊新式教育的言辭,卻沒想到林詩雅會如此謙遜地請教。
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像是被戳破的氣球,泄了氣。
須發皆白的老夫子,也就是宋老夫子,捋了捋胡須,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林狀元,你這是什麽意思?”
林詩雅微微一笑,從容不迫地從吳丫鬟手中接過一疊紙,遞上前去:“這是我之前任教的書院學生們的成績單,以及曆年來書院的平均成績對比。還請各位夫子過目。”
紙張在夫子們手中傳遞,上麵清晰的數字對比,讓原本還有些喧鬧的講堂逐漸安靜下來。
數據不會說謊,新式教育下的學生成績,明顯優於傳統教育。
一些老夫子不自覺地推了推鼻梁上的老花鏡,仔細地反複查看,眉頭緊鎖。
宋老夫子臉色陰沉,他翻看著手中的成績單,手指微微顫抖。
他不得不承認,這些數據確實令人震驚。
他原本以為林詩雅的改製不過是嘩眾取寵,卻沒有想到,竟然真的能提高學生的成績。
講堂裏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老夫子們不再言語,他們的目光在林詩雅和手中的成績單之間來迴遊移,似乎在權衡著什麽。
“叩叩叩——”
敲門聲打破了沉默,一個略顯膽怯的聲音在門外響起:“請問,林狀元在嗎?我是城南新書院的錢家長……”
錢家長的出現,像是打破了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他身後,還跟著三三兩兩的家長,他們麵色焦急,這些人,都是城南新書院的家長,他們聽聞了林詩雅要推行改製的消息,坐不住了。
“林狀元,您說的改製,真的能讓孩子考上功名嗎?”一個穿著粗布麻衣的婦人,小心翼翼地問道,她的聲音有些顫抖,仿佛生怕自己的孩子前途被耽誤。
“是啊,林狀元,我們這些當家長的,就指望著孩子能出人頭地,您這改製,我們心裏沒底啊!”一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也跟著附和道,他的聲音洪亮,語氣中卻帶著一絲焦慮。
家長們你一言我一語,七嘴八舌地表達著自己的擔憂,像一群炸開了鍋的麻雀,嘈雜的聲音在講堂裏迴蕩。
林詩雅看著他們,心中了然。
這些家長,和那些老夫子一樣,對新的事物充滿了不信任和排斥。
“諸位,”林詩雅提高了聲音,她清脆的聲音,像一股清泉,漸漸平息了講堂的喧鬧,“我理解各位的心情,我也不會拿各位孩子的未來開玩笑。這樣,我有一個提議,不知道各位是否願意嚐試?”
家長們麵麵相覷,他們對林詩雅的提議既好奇又忐忑,不知道她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不如這樣,我邀請各位的孩子,來我這裏,試用新式教學一個月,一個月後,如果各位覺得不妥,隨時可以退出,如何?”林詩雅的聲音堅定而誠懇,她眼神中的自信,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家長們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對未來的期盼戰勝了內心的不安。
他們紛紛表示,願意讓孩子嚐試一下。
接下來,林詩雅便讓吳丫鬟將早就準備好的學生名單拿出來,開始挑選學生。
出乎意料的是,當得知可以接觸新的教學方法,書院裏竟然有許多學生都躍躍欲試,就連平時比較內向的學生,也紛紛舉起了手。
其中,周學子也在其中,他悄悄地看了看宋老夫子的臉色,最終還是選擇加入了新式教學的行列。
很快,學生們便被安排到了新的教室。
林詩雅並沒有直接開始講課,而是先和他們玩了一些小遊戲,活躍氣氛。
她發現,這些孩子對新的事物充滿了好奇,他們的眼睛裏閃爍著求知的渴望。
很快,新教室裏便充滿了歡聲笑語。
一連幾日,林詩雅都帶著學生們進行新式教學。
她發現,新式教學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學生們不再是死記硬背,而是開始主動思考,積極提問。
他們的進步,是肉眼可見的。
家長們也漸漸發現了孩子的變化。
他們開始主動詢問孩子在學校裏學了什麽,而孩子們也樂於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
家長們臉上的擔憂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欣慰和驚喜。
錢家長看著自己孩子眉飛色舞地講述著新學的知識,原本緊鎖的眉頭也慢慢舒展開了。
看著學生和家長態度的轉變,林詩雅緊繃的神經也放鬆下來。
她知道,自己邁出了艱難的第一步。
夕陽西下,林詩雅獨自一人迴到房間,窗外傳來陣陣蟲鳴,她疲憊地揉了揉眉心,想要緩解一下連日來的奔波勞累。
正當她準備休息時,吳丫鬟匆匆走了進來,手裏拿著一封信。
“小姐,宮裏來信了。”吳丫鬟將信遞給林詩雅,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林詩雅拆開信封,娟秀的字跡映入眼簾,這是來自慕容複的信。
信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言語,隻有一句,“勿忘初心,前路光明”。
林詩雅看著信,嘴角微微上揚,一股暖流湧上心頭。
她將信緊緊攥在手心,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和希望。
夕陽餘暉透過半掩的窗欞,灑在信紙上的娟秀字跡上,林詩雅細細品味著慕容複的鼓勵。
信中的每一個字都仿佛是溫暖的陽光,穿透了她連日來的疲憊,讓她的心中充滿了力量和希望。
她緊緊握住那封信,信紙的觸感細膩而熟悉,仿佛能傳遞慕容複的溫暖和信任。
她微微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感受著這難得的寧靜和溫暖。
“小姐,財房的孫財務找您。”吳丫鬟的聲音打破了這份寧靜,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林詩雅睜開眼,目光微凝
她站起身,信紙輕輕折好,放入袖中,緩步向財房走去。
沿途,書院裏傳來的書聲琅琅,學生們的聲音清脆悅耳,仿佛在訴說著新式教學的勃勃生機。
她心裏明白,這一切的美好來之不易,她不能有絲毫的鬆懈。
財房裏,孫財務正低頭整理著一遝厚厚的賬冊,手指快速翻動,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聽到林詩雅的腳步聲,他抬起頭,臉上帶著一絲難色:“林狀元,關於新式教學的財務問題……”
林詩雅微微皺眉,她早就預料到新式教學在財務上的複雜性,但沒想到問題會如此棘手。
孫財務將賬冊遞給她,輕聲說道:“這新式教學的開支,遠超我們的預算,而且很多費用沒有先例,我們也不知如何處理。”
林詩雅接過賬冊,手指輕輕摩挲著粗糙的紙張,心中迅速盤算著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案。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財務問題,更關乎新式教學的可持續性。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堅定,心中已有初步的打算。
“孫財務,你先迴去,我會仔細研究這些問題。”她語氣平和而堅定,(sep這個詞如果是特定名稱可不翻譯,如果是拚寫錯誤,這裏可忽略不計)用信紙折成的小信箋在指尖輕輕轉動,仿佛在思索著每一個細節。
吳丫鬟站在一旁,見狀輕聲問道:“小姐,需要我幫您準備筆墨嗎?”林詩雅微微點頭,眼睛卻始終沒有離開手中的賬冊,全神貫注地研究起來。
她的心中充滿了堅定,但新的挑戰也讓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此時,她的表情凝重,仿佛在為下一刻的到來做足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