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家庭倫理劇
重返七零:天才工具人爆改劇情 作者:雪鳳凰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怎麽可能?!”張嫂子瞪大眼睛道:“你該不會是跟我婆婆聯合起來騙我的吧?”
她瞪著眼睛看向簡淑敏,“媽,你是不是想要讓我不再怪你,所以才跟這位顧同誌聯合起來拿這種說辭騙我的?”
什麽?
別說簡淑敏,連顧拙也驚呆了,這是什麽腦迴路?
“小蕾!”馬政委實在看不過去了,冷下臉來道:“我媽在你心裏就是這種人?你忘了當初迴老家,族裏的人為難你,是誰為你說話的了?還是你忘了家屬院裏每次其他嫂子奚落你沒兒子,是誰站出來把她們罵走的了?”
“誰要她做好人了?”張小蕾漲紅著臉道:“是,她是好婆婆,誰都跟我這麽說,誰都跟我說要孝順婆婆。我好不容易攢了工資想要買條喜歡的布拉吉,她一句閨女都要上高中了還穿什麽布拉吉我就不能買了;我帶閨女吃頓好的,人家就要指責我自私,吃好吃的不帶婆婆;上迴我媽摔到腿我迴去照顧了一個月,旁人就說閑話,說我隻顧娘家不顧婆家,說婆婆對兒媳婦再好也沒用!”
“我難道就對她不好了嗎?平日裏我上班那麽忙,家裏的飯菜卻還是我做的,衣服也是我在洗,我這樣還不算孝順她嗎?”
顧拙有點懵,怎麽一下子變成了家庭倫理劇了?
簡淑敏的臉刷地白了,她沒想到兒媳婦居然是這樣想的,也難怪,這次瓜寶犯了癲癇之後,她的態度就急轉直下。
卻原來,兒媳婦心裏一直對自己有不滿,隻是有了正當理由能夠表現出來罷了。
簡淑敏垂頭喪氣,根本就忘了給自己辯解,好在她兒子雖然是個男人,但當政委的就沒有嘴皮子不利落的。
馬政委一臉失望地看著張小蕾,“你這話說得虧不虧心?我媽是不做飯不洗衣服,但花寶、葉寶和果寶哪一個不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你自來沒有奶水,三個閨女吃的都是奶粉,月子裏你舒舒服服,我媽白天忙晚上忙都睡不到一個囫圇覺。三四歲的孩子,晚上也吭吭唧唧不安生的,三個帶下來,我媽可以說是八九年都沒睡過整覺,便是她們大了,我媽晚上也要起來兩次,看看她們有沒有蓋好被子。我媽衣服做得好,咱一家五口人,哪個的衣服不是她做的?一年哪怕一人隻添置一身新衣服,她也要做五身。我媽節儉,舍不得買縫紉機,一直都是手縫的,一身衣服沒有小半個月根本做不下來。還有家裏的被子、窗簾、鞋子,哪個不是我媽做的?還有自留地裏的蔬菜瓜果,不也是我媽在打理嗎?你是做飯了,但哪次做飯不是我媽揉好發好麵,菜給你摘好,洗好切好?家裏上上下下的衛生也是我媽在搞,仨孩子學校但凡有點事都是我媽去,被欺負了也隻找奶奶,你這個甩手掌櫃當媽當得難道不輕鬆?你要是覺得我媽輕鬆,你可以跟她換換。”
不愧是當政委的,一開口那是滔滔不絕,根本不給旁人插話的機會。
顧拙覺得尷尬極了,這種家庭內部矛盾,她一點也不想參與啊。
簡淑敏也不是麵團,這會迴過神來,她看著張小蕾道:“我早就覺得了,你對花寶她們向來也不是特別親熱,我隻當你天生這樣的性子,但瓜寶一出生,你的態度截然不同。說到底,你也是個重男輕女的。所以旁人嘲笑你生不出兒子你不去記恨,反倒記恨上了我這個寬慰你生男生女都一樣的婆婆。你以前溫順,也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別人都讓你孝順我,而是你沒生出兒子自覺沒底氣,所以縮著。如今兒子有了,又抓住了我那樣的‘把柄’,你自是要耍起威風來了。”
“再有,你很清楚我跟顧同誌並沒有串通起來騙你。你之所以不願意相信顧同誌的話,是因為你不想背上‘害’了兒子這樣的罵名。畢竟,當初是你胡吃海塞把瓜寶吃得這麽胖,也是你堅持不肯剖腹產,要順產的。”
她看向顧拙,“顧同誌,要是剖腹產,瓜寶是不是就不會得這毛病了?”
顧拙其實不想在這種場合開口,但都問到她頭上了,她也隻能硬著頭皮道:“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剖腹產的話,嫂子自己就要承擔風險了。”
上輩子臨近八十年代的時候,她曾因為董貞的拜托去幫她護航一位要做剖腹產的姐妹。當時她就待在手術室裏,預備著一旦出現問題就上前兜底。
然後她就圍觀了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剖腹產手術。
你能想象嗎?羊水和鮮血混合而成的血水在手術台下滴滴答答漫了一大灘的場景。
後來產婦鮮血不止,是她用針灸幫她止了血。
自己內心最真實不堪的一麵被丈夫和婆婆揭露,張小蕾的麵色都有些猙獰,她看著顧拙問道:“難道真的是因為我,瓜寶才會得這種毛病的?”
看出她情緒已經在崩潰的邊緣,顧拙歎了口氣安撫道:“這當然不是你的錯。你想多吃一點讓孩子長得好一點不是錯,你拒絕剖腹產也不是錯。作為高齡產婦,本來遇到問題的幾率就比較大一點,我沒有參與你的生產,所以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會發生嬰兒窒息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有臍帶繞頸以及胎位不正的情況。要是這樣的話,便是孩子不是巨大兒,也是有窒息風險的。”
“對對對!”張小蕾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連忙道:“我當時胎位不太正,是當時一位醫生用手幫我把胎位推正的。但是她也說了,這樣很容易引起臍帶繞頸,結果後來果然臍帶繞頸了。”
她喜極而泣,“不能怪我的,我也不想的,這些都是意外。”
看到張小蕾大受打擊的模樣,馬政委和簡淑敏其實都有些後悔說那些話了,這會紛紛感激地看向了顧拙。
顧拙不太適應他們的“熱情”,輕咳了聲道:“情況我已經說明了,你們是怎樣的想法?”
她瞪著眼睛看向簡淑敏,“媽,你是不是想要讓我不再怪你,所以才跟這位顧同誌聯合起來拿這種說辭騙我的?”
什麽?
別說簡淑敏,連顧拙也驚呆了,這是什麽腦迴路?
“小蕾!”馬政委實在看不過去了,冷下臉來道:“我媽在你心裏就是這種人?你忘了當初迴老家,族裏的人為難你,是誰為你說話的了?還是你忘了家屬院裏每次其他嫂子奚落你沒兒子,是誰站出來把她們罵走的了?”
“誰要她做好人了?”張小蕾漲紅著臉道:“是,她是好婆婆,誰都跟我這麽說,誰都跟我說要孝順婆婆。我好不容易攢了工資想要買條喜歡的布拉吉,她一句閨女都要上高中了還穿什麽布拉吉我就不能買了;我帶閨女吃頓好的,人家就要指責我自私,吃好吃的不帶婆婆;上迴我媽摔到腿我迴去照顧了一個月,旁人就說閑話,說我隻顧娘家不顧婆家,說婆婆對兒媳婦再好也沒用!”
“我難道就對她不好了嗎?平日裏我上班那麽忙,家裏的飯菜卻還是我做的,衣服也是我在洗,我這樣還不算孝順她嗎?”
顧拙有點懵,怎麽一下子變成了家庭倫理劇了?
簡淑敏的臉刷地白了,她沒想到兒媳婦居然是這樣想的,也難怪,這次瓜寶犯了癲癇之後,她的態度就急轉直下。
卻原來,兒媳婦心裏一直對自己有不滿,隻是有了正當理由能夠表現出來罷了。
簡淑敏垂頭喪氣,根本就忘了給自己辯解,好在她兒子雖然是個男人,但當政委的就沒有嘴皮子不利落的。
馬政委一臉失望地看著張小蕾,“你這話說得虧不虧心?我媽是不做飯不洗衣服,但花寶、葉寶和果寶哪一個不是她一把屎一把尿帶大的?你自來沒有奶水,三個閨女吃的都是奶粉,月子裏你舒舒服服,我媽白天忙晚上忙都睡不到一個囫圇覺。三四歲的孩子,晚上也吭吭唧唧不安生的,三個帶下來,我媽可以說是八九年都沒睡過整覺,便是她們大了,我媽晚上也要起來兩次,看看她們有沒有蓋好被子。我媽衣服做得好,咱一家五口人,哪個的衣服不是她做的?一年哪怕一人隻添置一身新衣服,她也要做五身。我媽節儉,舍不得買縫紉機,一直都是手縫的,一身衣服沒有小半個月根本做不下來。還有家裏的被子、窗簾、鞋子,哪個不是我媽做的?還有自留地裏的蔬菜瓜果,不也是我媽在打理嗎?你是做飯了,但哪次做飯不是我媽揉好發好麵,菜給你摘好,洗好切好?家裏上上下下的衛生也是我媽在搞,仨孩子學校但凡有點事都是我媽去,被欺負了也隻找奶奶,你這個甩手掌櫃當媽當得難道不輕鬆?你要是覺得我媽輕鬆,你可以跟她換換。”
不愧是當政委的,一開口那是滔滔不絕,根本不給旁人插話的機會。
顧拙覺得尷尬極了,這種家庭內部矛盾,她一點也不想參與啊。
簡淑敏也不是麵團,這會迴過神來,她看著張小蕾道:“我早就覺得了,你對花寶她們向來也不是特別親熱,我隻當你天生這樣的性子,但瓜寶一出生,你的態度截然不同。說到底,你也是個重男輕女的。所以旁人嘲笑你生不出兒子你不去記恨,反倒記恨上了我這個寬慰你生男生女都一樣的婆婆。你以前溫順,也不是像你說的那樣,別人都讓你孝順我,而是你沒生出兒子自覺沒底氣,所以縮著。如今兒子有了,又抓住了我那樣的‘把柄’,你自是要耍起威風來了。”
“再有,你很清楚我跟顧同誌並沒有串通起來騙你。你之所以不願意相信顧同誌的話,是因為你不想背上‘害’了兒子這樣的罵名。畢竟,當初是你胡吃海塞把瓜寶吃得這麽胖,也是你堅持不肯剖腹產,要順產的。”
她看向顧拙,“顧同誌,要是剖腹產,瓜寶是不是就不會得這毛病了?”
顧拙其實不想在這種場合開口,但都問到她頭上了,她也隻能硬著頭皮道:“確實是這樣,但是如果剖腹產的話,嫂子自己就要承擔風險了。”
上輩子臨近八十年代的時候,她曾因為董貞的拜托去幫她護航一位要做剖腹產的姐妹。當時她就待在手術室裏,預備著一旦出現問題就上前兜底。
然後她就圍觀了一場讓人印象深刻的剖腹產手術。
你能想象嗎?羊水和鮮血混合而成的血水在手術台下滴滴答答漫了一大灘的場景。
後來產婦鮮血不止,是她用針灸幫她止了血。
自己內心最真實不堪的一麵被丈夫和婆婆揭露,張小蕾的麵色都有些猙獰,她看著顧拙問道:“難道真的是因為我,瓜寶才會得這種毛病的?”
看出她情緒已經在崩潰的邊緣,顧拙歎了口氣安撫道:“這當然不是你的錯。你想多吃一點讓孩子長得好一點不是錯,你拒絕剖腹產也不是錯。作為高齡產婦,本來遇到問題的幾率就比較大一點,我沒有參與你的生產,所以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會發生嬰兒窒息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有臍帶繞頸以及胎位不正的情況。要是這樣的話,便是孩子不是巨大兒,也是有窒息風險的。”
“對對對!”張小蕾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連忙道:“我當時胎位不太正,是當時一位醫生用手幫我把胎位推正的。但是她也說了,這樣很容易引起臍帶繞頸,結果後來果然臍帶繞頸了。”
她喜極而泣,“不能怪我的,我也不想的,這些都是意外。”
看到張小蕾大受打擊的模樣,馬政委和簡淑敏其實都有些後悔說那些話了,這會紛紛感激地看向了顧拙。
顧拙不太適應他們的“熱情”,輕咳了聲道:“情況我已經說明了,你們是怎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