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飛機緩緩下降,準備在魔都國際機場降落,凱莉從公務艙的舷窗向外望去,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超大規模的現代都市。


    高樓大廈如森林般聳立,玻璃幕牆在陽光下閃爍著刺眼的光芒。


    縱橫交錯的高架橋上車流如織,猶如一條條流動的血管,將這座城市的生命力輸送到每一個角落。


    凱莉不是第一次來“東方大都會”了,但距離上一次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這十年間,她幾乎走遍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她去過繁華熱鬧的東京和首爾,漫步過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和羅馬的古鬥獸場;


    她曾在非洲的草原上追逐落日,在南美的雨林中探尋古老的遺跡,在東南亞關切當地土著的苦難。


    十年前,世界還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黃毛地產商沒上台,米國依然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全球經濟蒸蒸日上,每個人都對未來充滿希望。


    那時的凱莉還年輕,沒結婚,沒生孩子。


    她滿懷激情,以為自己可以擺脫父親的控製,過上真正獨立的生活。


    可十年過去了,世界出現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經濟不是停滯就是下滑,民眾情緒越來越極端,政客為討好選民,不得不像演員似的表現自己。


    凱莉對父親最大的反抗,不過是拒絕了他挑選的聯姻對象,選擇嫁給了一個事業剛剛起步的小牙醫。


    然而,這段婚姻並沒有讓她擺脫對父親的依賴。


    相反,她的牙醫丈夫靠著身價億萬的父親開了三家牙科診所,才實現了年入百萬美元的“成功”。


    每當父親傑夫·康納利提起這件事,總是帶著幾分嘲諷的語氣:“凱莉,你選了個廢物當丈夫。


    要是聽我的,嫁給某個青年才俊,家庭年收入至少三四千萬美元,破億也不是不可能。”


    凱莉隻能沉默以對。她知道,父親說得沒錯。如果不是出生在富裕家庭,她將一無是處。


    父女之間的矛盾,根源在於凱莉十二歲那年。


    那時,她的父母還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完美夫妻”,家庭幸福美滿,生活無憂無慮。


    凱莉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公主。


    直到那一天,父母毫無預兆地宣布離婚,理由是對彼此厭煩了。


    那一刻,她的世界崩塌了。


    從那以後,凱莉對父親的感情變得複雜而矛盾——既依賴,又憎恨;既渴望得到他的認可,又拚命想要逃離他的掌控。


    當飛機緩緩降落在跑道上,凱莉深吸一口氣,將思緒拉迴現實。


    她知道,這次來到魔都,不僅僅是為了參觀“電力飛行”,更是為了尋找一種新的可能性。


    她選了一個新的男人,一個年輕、富有、衝動且沒經驗的異類。她期盼這個異類能將棋局攪的天翻地覆。


    ——


    當凱莉要來,‘電力飛行’的法務在做‘背調’時發現這大洋馬的履曆和背景實在叫人咋舌。


    名牌大學出身,‘jp摩根’的高級經理,有個身價億萬的爹,特別是她爹控製一家叫‘先鋒控股’的專業投資機構。


    關鍵是投資規模上百億美元——雖然不是什麽大投行,也不小了。


    ‘電力飛行’上下立馬把之前所有疑惑拋之腦後——這是財神爺喂飯來了,要是吃不飽,真活該餓死。


    初創團隊大多是理工科宅男,公司管理也寬鬆,大家平日穿拖鞋,頂著雞窩頭,不修邊幅,壓根沒誰說啥。


    為了給凱莉接機,‘電力飛行’上下幾十號人可謂是‘絞盡腦汁’——所有人必須把自己打理的精神點,把最好的行頭拿出來。


    於是當凱莉走出接機大廳,就看到公司老總帶著七八個人模狗樣的技術骨幹在外頭傻笑。


    “你們真不愧是維克多的同胞,在衣品上毫不意外的差勁。”凱莉見多了金融圈的職場精英,真沒接觸過幾個搞實業的。


    她的開口差評讓‘電力飛行’的幾位都無所適從,以為得罪了這位豪門嬌女。


    ——


    接機當天,凱莉入住了一家位於市中心的五星級酒店。


    隔天上午,凱莉在“電力飛行”公司副總馬可世的陪同下,參觀了公司總部。


    當初為了省錢,公司開在郊區一棟改造的辦公樓內,原址其實是一座廢棄廠房。


    雖說經過大掃除,辦公環境整潔明亮,但裝飾上卻簡陋的很。


    員工們坐在一個個小格子裏,忙碌而有序。


    凱莉邊走邊觀察,時不時點點頭,似乎很滿意。


    當她走進研發部門,朝陪同參觀馬可世拋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你們這裏的員工,年薪是多少?”


    馬可世一愣,沒想到凱莉會問得這麽直接。


    他猶豫了一下,正想著如何委婉迴答,凱莉卻已經自顧自地說了下去:


    “我看了你們的網站招聘信息,本科生年薪不到十五萬,碩士也就二十萬出頭,哪怕是博士,能有三四十萬就不錯了。


    百萬年薪對你們來說,真是極少見。”


    她頓了頓,調侃道:“按中美匯率,除以七,你們的本科生年收入也就兩萬美元出頭。


    在米國,去餐廳當服務員都能比這強。你們的人力真不值錢。”


    馬可世感到一陣尷尬,臉上火辣辣的。自家高等學曆的畢業生,賺得還不如別家高中輟學的多,這確實不是什麽光彩的事。


    他正想解釋幾句,凱莉卻話鋒一轉,語氣變得認真。“但是.比你們人力成本低的,人才素質沒你們高;


    人才素質高的,成本沒你們低。素質高,成本低的,沒你們勤快。難怪你們的產品能橫掃全球。”


    凱莉狡黠笑道:“如果我給雙倍或三倍薪水,能把你們整個研發團隊全部挖走嗎?”


    馬可世一時語塞,隻能苦笑。


    別說雙倍薪水,就是多個千把塊,或者加班費給足,都能把“電力飛行”的團隊一鍋端了。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凱莉女士,您說得沒錯。我們的薪資水平確實不高,但我們為員工提供了更多的成長機會和發展空間。”


    凱莉毫不客氣的打斷道:“維克多若是聽到你這話,一定給你打負分,絕不會聘用你。”


    馬可世一愣,唯有正色道:“年輕人太多了,好工作太少。薪資水平低,勞動強度大,這是我們國家無法迴避的現狀。”


    “六十分。”凱莉說道。


    ——


    下午,凱莉參觀了‘電力飛行’的代工廠。


    工廠內機器轟鳴,生產線上的工人們忙碌而專注,工作環境更惡劣,薪資水平更低。


    目前還沒有哪家公司的低空飛行器大量出貨。沒有訂單也就談不上什麽產能,單價自然很高。


    哪怕是米國公司,也要來東亞找代工,否則成本會無限膨脹。


    參觀隻持續不到十分鍾,凱莉就受不了工廠的吵雜和混亂,不得不退出。


    馬可世擔心這位副總裁了解的不夠透徹,隻能口頭進行敘述,“雖然我們工廠不夠先進,但我們這邊的產業鏈是很完整的。


    電機、電池、電控、外殼.所有部件都屬於貨架產品,可以在一百公裏範圍內解決。


    就算是芯片,如果不要求無人駕駛的話,我們也有國產替代方案。


    現在的成品是靠技術人員手工組裝的,但隻要有足夠訂單,完全可以上生產線。


    我們隨時可以招募幾百名熟練工進行裝配,完全按照標準化進行測試,確保安全。


    必要的話,我們可以安排工程師直接去邁阿密,進行現場二十四小時的問題處理,保證隨叫隨到。”


    為了拉到大單,馬可世可謂是費盡心力,因為這關係到公司生死。然後凱莉一句話又把他整不會了,“買下你們公司,要多少錢?”


    啊.怎麽突然又要買我們公司呢?


    凱莉繼續道:“我知道維克多曾說要用雙倍價格買你們的產品,或者用五億人民幣買下你們公司。


    但你當他開玩笑就好了。


    我在專業投行工作了十多年,很清楚初創公司要麵臨多少困難。參觀你們公司後,我更是意識到,你們其實快破產了。”


    馬可世迅速調整心態,試圖挽迴局麵:“女士,我們確實麵臨一些挑戰,但我們的技術和團隊是無可替代的。”


    “無可替代?”凱莉嗤笑道:“這世上做低空飛行器的有很多家,知道為什麽選擇你們‘電力飛行’嗎?”


    馬可世哪裏知道?其實他對此也很困惑。


    “因為你們的方案讓維克多滿意。別家都在用大電機大旋翼,垂直起降,完全就是小型多軸無人機的放大。


    你們用的是飛機構型,幾十台小電機裝在機翼上,既能垂直起降,又能快速飛行。


    這樣的好處是速度快,載重大,航程遠。


    別家低空飛行器隻能飛不到一百公裏,你們已經做到載重半噸的情況下,有兩百五十公裏航程。”


    凱莉誇獎完,又嘲諷道:“你們的工程師真的很努力,為了微薄的薪水,努力工作,但他們的付出和迴報相差太遠。


    我抵達後就跟你們的技術總監聯係過,他表示薪水翻倍的話,可以把研發團隊集體拉過來。


    隻要資金足夠,半年內,他能研發出更好的產品。


    不過維克多不想等半年,他還是願意收購。


    作為副總裁,我不會允許維克多當冤大頭,花五億人民幣買‘電力飛行’實在太虧了。


    但如果價格降低到一億的話,我認為還是值得的。


    你是公司副總,願意過來的話,給你升職,薪資至少翻倍。考慮一下。”


    馬可世頓覺頹然,他就知道五百萬一台是個噱頭,專門用來釣魚的——魚果然上鉤。


    ‘電力飛行’確實已經到了資金耗盡的狀況,沒有訂單,沒有風投,沒有故事可講。


    這一天的參觀雖然短暫,但凱莉基本把‘電力飛行’的老底摸清。特別是看過代工廠後,她更是確定這個產品的技術含量並不高。


    要麽賣公司,要麽挖你的人,這招太狠了。


    ——


    凱莉抵達的第三天,終於迎來了“電力飛行”的實機表演。在一片開闊的試飛場上,一架重達一點五噸的驗證機靜靜地停在地麵。


    隨著三十六台小型電機風扇的啟動,機身緩緩升空,發出低沉的嗡鳴聲。


    驗證機的表現令人驚豔——它不僅能原地掉頭,完成一百八十度的急轉彎,還能通過調整風扇角度,以最高三百公裏的時速飛行。


    如果將時速降至一百五十公裏,其最大航程可突破三百公裏,完全能夠滿足城際間的交通需求。


    通過現場直播,遠在邁阿密的周青峰全程觀看了試飛過程。他對驗證機的性能表示滿意,但隻提出了兩點要求:


    第一,把碳纖維機身換成玻璃鋼。普通級碳纖維每公斤價格上百元,而玻璃鋼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第二,取消那個漂亮的大圓弧艙蓋,改為封閉式設計。駕駛艙的玻璃也不需要那麽大塊,改用框架結構,換成小塊玻璃即可。


    我們的產品首先是用來運貨的,必須把造價降下來,然後是使用成本必須降低。”


    周青峰在視頻中強調,“激光雷達什麽的可以先不裝,反正初期是有人駕駛,沒雷達一樣能用。”


    最後,他要求“電力飛行”盡快投產,並派人到邁阿密進行調試。


    因為飛行器必須接入米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空管係統,後續還有大量的測試工作要做。


    ‘電力飛行’的老總聽到這話,臉上笑開了花。然而,他的笑容還沒持續多久,凱莉就拋出了一份收購提議:


    五千萬人民幣買下公司,同時接手大約三千萬的銀行貸款和供應商貨款。


    老總的臉色瞬間變得通紅,像隻煮熟的紅蝦,差點當場罵娘,直接拒絕了凱莉的提議。


    可事情還沒完。


    當晚,馬可世就遞交了辭職報告。


    威廉·康格斯已經擔任“聖光”飛行子公司的ceo,急需一名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副手。


    周青峰給馬可世開出了二十五萬美元的年薪,相當於他原工資的三倍。馬可世隻猶豫了一晚,便痛快答應前往米國。


    馬可世的辭職引發了“電力飛行”內部的動蕩。公司上下幾十號人早就知道老總資金鏈緊張,紛紛開始尋找退路。


    畢竟,國內競爭太激烈了,好職位不等人,被搶了就沒了。


    僅僅兩天時間,“電力飛行”的老總就扛不住了。


    因為銀行聽到風聲,也上門催債。他們擔心,如果外商另立門戶,‘電力飛行’的銀行貸款就會變成爛賬。


    與其如此,不如趁公司現在還值點錢,趕緊賣掉。


    在多方施壓下,凱莉又將收購價提升到六千萬人民幣,老總無奈地接受了現實,將公司賣給‘聖光’。


    明麵上,凱莉此次的工作已經完成,直到一名叫蕭金浪的省科技廳處長登門拜訪。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入侵美利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通吃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通吃並收藏入侵美利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