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兒來了?’
林允鴻愣了一下,有些開心,連忙道:“讓他進來!”
戶部尚書寧子民道:“陛下,那老臣先退……”
“先不急著迴去,正好林解元也來了,有什麽問題你也可以跟他好好說說。”
林允鴻想看看林迴能否應付得了寧子民,算是對他的一個考驗。
現在隻是一個朝廷大臣。
將來,他麵對的可就不是一個,而是朝堂百官,那才是最大的考驗。
“好!”
寧子民聽到陛下的話後,頓時就來了興致。
……
林迴進入禦書房,剛想開口,眼角的餘光看到了側站在一旁的寧子民。
他曾在陛下斬逆臣的那次大朝會上,見過此人。
“臣林迴,拜見陛下!”
林迴還沒拜下去,林允鴻便是一股柔和的力量托起,道:“免禮!”
“林解元入宮求見,所為何事?”
林迴從懷中將大詔的第一份周報,小心地拿了出來,遞給了林允鴻,輕笑道:“陛下,這是大詔周報印刷的第一份周報。”
戶部尚書寧子民,聞言伸長了脖子。
“哦?工部速度不慢啊!”
林允鴻眼睛一亮,張舉洞這家夥雖然在戶部鬧,但辦事果然不含糊。
他拿著那份周報仔細看了起來,眼中的欣慰掩飾不住。
這三篇文章他仔細看了一遍,情緒都還能產生巨大的波動,大詔官吏跟百姓,還有那些讀書人看了,效果無疑更大。
“好,好啊!”
林允鴻恨不得拍案驚起,他將周報小心翼翼地交給梅折仁,道:“給寧尚書瞧瞧。”
在寧子民鄭重接過周報的時候,林允鴻向林迴投去一個鼓勵與肯定的眼神。
林迴鬆了口氣。
陛下滿意了,他的心也穩了一大半。
寧子民本來並不太看好這個大詔周報,固然對朝廷有用。
運作起來實在麻煩,況且製造活字字模,更是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消耗。
甚至就是因為這件事,工部尚書張舉洞,都要拆了他戶部的衙門。
他已經在陛下的強壓下,撥付了幾十萬兩銀子,還有戶部從各地采購的宣紙和油墨……那都是錢。
但現在,寧子民看著手上這份周報,枯瘦的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了起來。
最後身體都在顫栗。
“陛下……”
撲咚!
寧子民震撼的不是周報本身,而是周報上的三篇文章。
他老淚縱橫。
那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
百姓。
俠義之士。
龍衛……
南府妖患事件,他身為戶部尚書自然知道,但鎮撫司跟刑部並沒有公布。
加上天津府女學士事件,他同樣有所耳聞,可萬沒想到天津府的官吏爛成這個樣子。
連書院都幹出了這種人神共憤的事。
這樣的事情如果不公開,那就是對罪惡的包容。
林迴看著跪下大哭的寧子民,自然知道他是為什麽所動容。
這就是信息閉塞的大詔,朝廷做了什麽,陛下做了什麽。
永遠都隻是在小圈子當中流傳。
外麵的人,也隻能通過一絲風吹草動去猜測,或者去打聽。
可他覺得,這位戶部尚書大人的反應有些誇張。
用力過猛?
“子民,起來吧!”
林允鴻柔聲道,他不是暴君,他的暴永遠隻針對屍位素餐的官吏們。
對於寧子民這種能幹實事的兩朝老臣,心裏也是很看重的。
能為他分擔很多事情。
“陛下,老臣羞愧啊!”
寧子民站起身,抹了把眼淚,道“老臣這才知道林解元的想法,也知曉大詔周報對朝廷的重大意義。”
說著。
寧子民朝著林解元躬身揖禮,道:“林解元,朝廷有你這等新秀,乃是朝廷之幸,戶部若有餘糧,一定全力支持你!”
‘說了等於沒說,真有錢了,希望您老還記得……’
林迴心中這般吐槽,但還是迴禮道:“多謝尚書,尚書大人有心了。”
寧子民連道慚愧。
“陛下!”
林迴見戶部尚書在這,正好可以商量下周報的定價,道:“如今工部的第一批活字版跟字模已經送去大詔周報,待明日招募的印刷工人到位,就可以開始大量印刷了。”
“正好戶部尚書大人也在,學生想知道這周報,定價多少比較合適呢?”
林允鴻微微頷首,看向寧子民道:“寧尚書怎麽看?”
戶部尚書心中盤算了下成本,很快便給出答案:“依臣之見,這周報版麵新奇,字跡與文章都屬上乘,老臣覺得哪怕讀書人參悟,都能夠增長些許才氣……”
“定價一兩銀子起,老臣覺得非常合適。”
這字太漂亮了,版麵也較為新穎。
他看了都心情愉悅,定價太低就有些糟蹋了,以那些讀書人的家底,一兩銀子根本不算什麽。
“不行!”
林迴果斷拒絕。
“呃?”
寧尚書錯愕地看著林迴,這賣出的銀子,最終都要上繳國庫。
這是增加大詔底蘊的事。
陛下牽頭興辦的大詔周報,大詔官吏誰敢不買?這七天一次。
一百萬份周報,那就是一百萬兩銀子。
若是印刷不夠一百萬份,他戶部的人去幫忙印刷,甚至官吏帶頭借錢給朝廷。
林允鴻沒有表態,看向林迴道:“林解元說說你的理由。”
“陛下,尚書大人定價實在太離譜。”
林迴搖了搖頭,正色道:“學生出身大詔底層,深知百姓生存不易,一兩銀子,這可是大詔五口之家一個月的全部開銷。”
“讓一個家庭不吃不喝一個月,去買一張這樣的紙墨,換成學生,學生自問是做不到。”
“學生很疑惑,尚書大人是如何做到,敢開口定價一兩銀子的?”
林迴不怕得罪人。
戶部尚書這麽大年紀,還能呆在朝堂,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大詔百姓的生活,過的有多苦。
“林解元,你……”
寧子民被林迴毫不留情的懟了一下,對林迴的好感也消了大半。
他正色道:“老夫很敬佩你,小小年紀就才華橫溢,有此想法跟作為,是朝廷之幸,這周報一旦發行給大詔官吏跟讀書人,定價一兩以上,對朝廷來說就是巨大的收益。”
“普通老百姓不識字,而識字的老百姓也拿得出一兩銀子。”
“戶部每年通過各地官府上繳的稅收,明明白白地算出,老百姓的年度平攤收入,每人高達十餘兩。”
“五口之家平攤就是五十兩,每年可餘三十餘兩銀子,花一兩銀子就能知曉朝廷大事小事,這有何離譜的!?”
寧子民身為戶部尚書,很清楚大詔的百姓,其實過的都挺好。
窮人,不過就是懶而已!
林允鴻愣了一下,有些開心,連忙道:“讓他進來!”
戶部尚書寧子民道:“陛下,那老臣先退……”
“先不急著迴去,正好林解元也來了,有什麽問題你也可以跟他好好說說。”
林允鴻想看看林迴能否應付得了寧子民,算是對他的一個考驗。
現在隻是一個朝廷大臣。
將來,他麵對的可就不是一個,而是朝堂百官,那才是最大的考驗。
“好!”
寧子民聽到陛下的話後,頓時就來了興致。
……
林迴進入禦書房,剛想開口,眼角的餘光看到了側站在一旁的寧子民。
他曾在陛下斬逆臣的那次大朝會上,見過此人。
“臣林迴,拜見陛下!”
林迴還沒拜下去,林允鴻便是一股柔和的力量托起,道:“免禮!”
“林解元入宮求見,所為何事?”
林迴從懷中將大詔的第一份周報,小心地拿了出來,遞給了林允鴻,輕笑道:“陛下,這是大詔周報印刷的第一份周報。”
戶部尚書寧子民,聞言伸長了脖子。
“哦?工部速度不慢啊!”
林允鴻眼睛一亮,張舉洞這家夥雖然在戶部鬧,但辦事果然不含糊。
他拿著那份周報仔細看了起來,眼中的欣慰掩飾不住。
這三篇文章他仔細看了一遍,情緒都還能產生巨大的波動,大詔官吏跟百姓,還有那些讀書人看了,效果無疑更大。
“好,好啊!”
林允鴻恨不得拍案驚起,他將周報小心翼翼地交給梅折仁,道:“給寧尚書瞧瞧。”
在寧子民鄭重接過周報的時候,林允鴻向林迴投去一個鼓勵與肯定的眼神。
林迴鬆了口氣。
陛下滿意了,他的心也穩了一大半。
寧子民本來並不太看好這個大詔周報,固然對朝廷有用。
運作起來實在麻煩,況且製造活字字模,更是人力物力財力的巨大消耗。
甚至就是因為這件事,工部尚書張舉洞,都要拆了他戶部的衙門。
他已經在陛下的強壓下,撥付了幾十萬兩銀子,還有戶部從各地采購的宣紙和油墨……那都是錢。
但現在,寧子民看著手上這份周報,枯瘦的雙手,忍不住微微顫抖了起來。
最後身體都在顫栗。
“陛下……”
撲咚!
寧子民震撼的不是周報本身,而是周報上的三篇文章。
他老淚縱橫。
那一個個觸目驚心的數字,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
百姓。
俠義之士。
龍衛……
南府妖患事件,他身為戶部尚書自然知道,但鎮撫司跟刑部並沒有公布。
加上天津府女學士事件,他同樣有所耳聞,可萬沒想到天津府的官吏爛成這個樣子。
連書院都幹出了這種人神共憤的事。
這樣的事情如果不公開,那就是對罪惡的包容。
林迴看著跪下大哭的寧子民,自然知道他是為什麽所動容。
這就是信息閉塞的大詔,朝廷做了什麽,陛下做了什麽。
永遠都隻是在小圈子當中流傳。
外麵的人,也隻能通過一絲風吹草動去猜測,或者去打聽。
可他覺得,這位戶部尚書大人的反應有些誇張。
用力過猛?
“子民,起來吧!”
林允鴻柔聲道,他不是暴君,他的暴永遠隻針對屍位素餐的官吏們。
對於寧子民這種能幹實事的兩朝老臣,心裏也是很看重的。
能為他分擔很多事情。
“陛下,老臣羞愧啊!”
寧子民站起身,抹了把眼淚,道“老臣這才知道林解元的想法,也知曉大詔周報對朝廷的重大意義。”
說著。
寧子民朝著林解元躬身揖禮,道:“林解元,朝廷有你這等新秀,乃是朝廷之幸,戶部若有餘糧,一定全力支持你!”
‘說了等於沒說,真有錢了,希望您老還記得……’
林迴心中這般吐槽,但還是迴禮道:“多謝尚書,尚書大人有心了。”
寧子民連道慚愧。
“陛下!”
林迴見戶部尚書在這,正好可以商量下周報的定價,道:“如今工部的第一批活字版跟字模已經送去大詔周報,待明日招募的印刷工人到位,就可以開始大量印刷了。”
“正好戶部尚書大人也在,學生想知道這周報,定價多少比較合適呢?”
林允鴻微微頷首,看向寧子民道:“寧尚書怎麽看?”
戶部尚書心中盤算了下成本,很快便給出答案:“依臣之見,這周報版麵新奇,字跡與文章都屬上乘,老臣覺得哪怕讀書人參悟,都能夠增長些許才氣……”
“定價一兩銀子起,老臣覺得非常合適。”
這字太漂亮了,版麵也較為新穎。
他看了都心情愉悅,定價太低就有些糟蹋了,以那些讀書人的家底,一兩銀子根本不算什麽。
“不行!”
林迴果斷拒絕。
“呃?”
寧尚書錯愕地看著林迴,這賣出的銀子,最終都要上繳國庫。
這是增加大詔底蘊的事。
陛下牽頭興辦的大詔周報,大詔官吏誰敢不買?這七天一次。
一百萬份周報,那就是一百萬兩銀子。
若是印刷不夠一百萬份,他戶部的人去幫忙印刷,甚至官吏帶頭借錢給朝廷。
林允鴻沒有表態,看向林迴道:“林解元說說你的理由。”
“陛下,尚書大人定價實在太離譜。”
林迴搖了搖頭,正色道:“學生出身大詔底層,深知百姓生存不易,一兩銀子,這可是大詔五口之家一個月的全部開銷。”
“讓一個家庭不吃不喝一個月,去買一張這樣的紙墨,換成學生,學生自問是做不到。”
“學生很疑惑,尚書大人是如何做到,敢開口定價一兩銀子的?”
林迴不怕得罪人。
戶部尚書這麽大年紀,還能呆在朝堂,能力肯定是有的。
但是他根本不知道大詔百姓的生活,過的有多苦。
“林解元,你……”
寧子民被林迴毫不留情的懟了一下,對林迴的好感也消了大半。
他正色道:“老夫很敬佩你,小小年紀就才華橫溢,有此想法跟作為,是朝廷之幸,這周報一旦發行給大詔官吏跟讀書人,定價一兩以上,對朝廷來說就是巨大的收益。”
“普通老百姓不識字,而識字的老百姓也拿得出一兩銀子。”
“戶部每年通過各地官府上繳的稅收,明明白白地算出,老百姓的年度平攤收入,每人高達十餘兩。”
“五口之家平攤就是五十兩,每年可餘三十餘兩銀子,花一兩銀子就能知曉朝廷大事小事,這有何離譜的!?”
寧子民身為戶部尚書,很清楚大詔的百姓,其實過的都挺好。
窮人,不過就是懶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