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習手藝
重生70:從打漁開始致富,我把老婆寵上天 作者:倚樓聽風雨123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三個徒弟湊上去聞了聞。
\"這就是新鮮的味道,\"劉師傅說,\"要是有腥臭味,就說明壞了。第一步就是得會挑皮子。\"
他又指著其中一張皮子:\"你們看這毛色,油亮油亮的,這就是上等貨。要是發黃發暗的,那就是次品。\"
三個徒弟連連點頭。
\"來,都記本子上。\"老張掏出幾個小本子分給徒弟們。
這可是稀罕物,一般人家連紙都舍不得買。
\"記住了,\"劉師傅繼續說,\"製皮最重要的是''三看四摸''。\"
\"啥是三看四摸?\"王鐵柱問。
\"三看就是看毛色、看皮麵、看肉裏,\"劉師傅解釋道,\"四摸是摸厚度、摸韌性、摸油性、摸光滑度。\"
周大民在一旁補充:\"這都是老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一樣都不能少。\"
劉師傅點點頭:\"對!接下來說說工序。先泡鹽水,浸透了再脫毛。脫完毛再刮油脂,最後上鹽防腐。\"
他從懷裏掏出個小布包:\"你們聞聞,這是醃製用的鹽。\"
三個徒弟湊上去聞了聞,都皺起眉頭。
\"這鹽咋這麽臭?\"錢強捏著鼻子問。
\"這叫硝鹽,\"劉師傅說,\"是特製的,普通鹽根本不頂用。\"
周大民也是第一次見這種鹽:\"劉師傅,這得上哪買去?\"
\"供銷社就有,\"老張說,\"一斤三毛五,廠裏專門有指標。\"
劉師傅把布包收起來:\"今天先說這些,你們迴去好好記著。明天開始實操。\"
三個徒弟都有點躍躍欲試。
\"師傅,\"錢強問,\"咱們啥時候能獨當一麵?\"
\"慢慢來,\"周大民說,\"先把基本功練好。這活計可馬虎不得,一點差錯就得砸了一張皮子。\"
劉師傅滿意地看著周大民:\"說得對!這手藝啊,得一步一個腳印地學。\"
送走老張他們,三個徒弟還在院子裏研究著獸皮。
\"你們幾個,\"周大民喊道,\"明天一早來我這拿工具。記住,遲到一個打一個!\"
第二天一大早,三個徒弟就來了。
周大民給每人發了一把刮皮刀:\"這是我找鐵匠打的,你們先練練手感。\"
刀是用老鋤頭改的,磨得鋒利異常。
\"來,先練這個。\"周大民拿出幾張廢皮,\"從這開始。\"
三個人圍著木樁忙活起來。
\"輕點!\"周大民看見錢強用力過猛,趕緊喊,\"你這是刮皮子還是刨木頭?\"
\"師傅,這力道真不好把握。\"錢強抹著汗說。
\"得這樣,\"周大民示範道,\"刀要平,力要勻,一點一點來。\"
正忙活著,趙蘭香端來一鍋玉米粥。
\"吃完再幹,\"她說,\"這活計最費力氣。\"
幾個人剛要坐下,錢強突然喊道:\"不好!皮子裂了!\"
周大民過去一看,那張廢皮被劃出一道口子。
\"看見了吧?\"他說,\"這就是力道沒把握好。好在是廢皮,要是真貨可就麻煩了。\"
錢強懊惱地直拍腦袋:\"師傅,我再練練。\"
\"先吃飯!\"周大民喝道,\"餓著肚子幹活,手都得抖。\"
一碗粥下肚,幾個人又投入了訓練。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三個徒弟的手藝也在慢慢進步。
錢強最機靈,學得快,但有時候太急躁。
王鐵柱力氣大,但手笨,總把皮子弄破。
張來福最穩當,就是有點太謹慎,幹活慢。
\"你們各有各的毛病,\"周大民說,\"但隻要肯學,遲早能出師。\"
\"師傅,這迴您可滿意了?\"錢強舉著一張剛處理好的麅子皮問道。
天還沒亮,他們幾個就在周大民家的院子裏忙活。
周大民接過皮子,仔細打量著:\"毛色均勻,油脂刮得也幹淨,這次總算像個樣子了。\"
這半個月來,三個徒弟天天跟著他練手藝。雖說還是各有毛病,但總算有了起色。
王鐵柱在一旁犯愁:\"師傅,我這老是把皮子弄破,怎麽辦啊?\"
\"你啊,就是手上沒個輕重。\"周大民示範著,\"看好了,得這麽握刀,手腕要鬆,別總用蠻力。\"
\"來福,你也過來看看。\"周大民衝著角落裏慢騰騰處理皮子的張來福喊道,\"你是太認真了,這活計講究快準穩,光準不行,得快。\"
三個徒弟圍著周大民,看他手上的動作。
\"行了,\"周大民把刮皮刀放下,\"今天咱們有正事。\"
\"啥事啊師傅?\"錢強最先問道。
\"去縣城!\"周大民說,\"要想把這買賣做大,得先摸清行情。你們仨收拾收拾,一會跟我進城。\"
錢強一聽要進城,高興得直搓手:\"那敢情好!我還沒去過縣城呢!\"
\"去了可別瞎逛!\"周大民敲了他一記,\"這次是幹正事。\"
天色還早,趙蘭香已經起來準備早飯。鍋裏熱氣騰騰,煮著一鍋玉米粥。
\"娘,您太早起了。\"周大民心疼地說。
趙蘭香笑著擺擺手:\"你們要進城,得吃飽了才有力氣。\"她掀開鍋蓋,又加了把柴火。
周大民聞著玉米粥的香味,想起這些天的變化。自從和公社皮毛廠談成了長期合作,家裏的日子總算有了奔頭。
\"你說這皮毛生意,能做大嗎?\"趙蘭香小聲問道。她一邊說,一邊往周大民的粥碗裏夾了塊鹹菜。
周大民喝了口粥,認真地說:\"娘,您放心。這事我有把握。現在是個機會,聽說年底政策就要放開了。隻要咱們抓住了,日子肯定會好起來。\"
\"那就好,那就好。\"趙蘭香欣慰地點點頭,又往他碗裏添了些粥,\"你這孩子,比你爹。.\"說到這,她突然住了口。
周大民明白妻子的心思。
自從那天把穀大春趕走,這個家總算清靜了。
雖說生活很辛苦,但至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
\"吃完了!\"錢強放下碗,\"師傅,咱們啥時候走?\"
周大民看看天色:\"等會拖拉機就來了,咱們去村口等著。\"
\"路上當心點。\"趙蘭香往他懷裏塞了幾個烤紅薯,\"帶著路上吃。\"
東北的冬天天亮得晚,一行人往村口走的時候,天邊才露出一點魚肚白。寒風唿嘯,雪粒子打在臉上生疼。
\"這就是新鮮的味道,\"劉師傅說,\"要是有腥臭味,就說明壞了。第一步就是得會挑皮子。\"
他又指著其中一張皮子:\"你們看這毛色,油亮油亮的,這就是上等貨。要是發黃發暗的,那就是次品。\"
三個徒弟連連點頭。
\"來,都記本子上。\"老張掏出幾個小本子分給徒弟們。
這可是稀罕物,一般人家連紙都舍不得買。
\"記住了,\"劉師傅繼續說,\"製皮最重要的是''三看四摸''。\"
\"啥是三看四摸?\"王鐵柱問。
\"三看就是看毛色、看皮麵、看肉裏,\"劉師傅解釋道,\"四摸是摸厚度、摸韌性、摸油性、摸光滑度。\"
周大民在一旁補充:\"這都是老輩人總結出來的經驗,一樣都不能少。\"
劉師傅點點頭:\"對!接下來說說工序。先泡鹽水,浸透了再脫毛。脫完毛再刮油脂,最後上鹽防腐。\"
他從懷裏掏出個小布包:\"你們聞聞,這是醃製用的鹽。\"
三個徒弟湊上去聞了聞,都皺起眉頭。
\"這鹽咋這麽臭?\"錢強捏著鼻子問。
\"這叫硝鹽,\"劉師傅說,\"是特製的,普通鹽根本不頂用。\"
周大民也是第一次見這種鹽:\"劉師傅,這得上哪買去?\"
\"供銷社就有,\"老張說,\"一斤三毛五,廠裏專門有指標。\"
劉師傅把布包收起來:\"今天先說這些,你們迴去好好記著。明天開始實操。\"
三個徒弟都有點躍躍欲試。
\"師傅,\"錢強問,\"咱們啥時候能獨當一麵?\"
\"慢慢來,\"周大民說,\"先把基本功練好。這活計可馬虎不得,一點差錯就得砸了一張皮子。\"
劉師傅滿意地看著周大民:\"說得對!這手藝啊,得一步一個腳印地學。\"
送走老張他們,三個徒弟還在院子裏研究著獸皮。
\"你們幾個,\"周大民喊道,\"明天一早來我這拿工具。記住,遲到一個打一個!\"
第二天一大早,三個徒弟就來了。
周大民給每人發了一把刮皮刀:\"這是我找鐵匠打的,你們先練練手感。\"
刀是用老鋤頭改的,磨得鋒利異常。
\"來,先練這個。\"周大民拿出幾張廢皮,\"從這開始。\"
三個人圍著木樁忙活起來。
\"輕點!\"周大民看見錢強用力過猛,趕緊喊,\"你這是刮皮子還是刨木頭?\"
\"師傅,這力道真不好把握。\"錢強抹著汗說。
\"得這樣,\"周大民示範道,\"刀要平,力要勻,一點一點來。\"
正忙活著,趙蘭香端來一鍋玉米粥。
\"吃完再幹,\"她說,\"這活計最費力氣。\"
幾個人剛要坐下,錢強突然喊道:\"不好!皮子裂了!\"
周大民過去一看,那張廢皮被劃出一道口子。
\"看見了吧?\"他說,\"這就是力道沒把握好。好在是廢皮,要是真貨可就麻煩了。\"
錢強懊惱地直拍腦袋:\"師傅,我再練練。\"
\"先吃飯!\"周大民喝道,\"餓著肚子幹活,手都得抖。\"
一碗粥下肚,幾個人又投入了訓練。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三個徒弟的手藝也在慢慢進步。
錢強最機靈,學得快,但有時候太急躁。
王鐵柱力氣大,但手笨,總把皮子弄破。
張來福最穩當,就是有點太謹慎,幹活慢。
\"你們各有各的毛病,\"周大民說,\"但隻要肯學,遲早能出師。\"
\"師傅,這迴您可滿意了?\"錢強舉著一張剛處理好的麅子皮問道。
天還沒亮,他們幾個就在周大民家的院子裏忙活。
周大民接過皮子,仔細打量著:\"毛色均勻,油脂刮得也幹淨,這次總算像個樣子了。\"
這半個月來,三個徒弟天天跟著他練手藝。雖說還是各有毛病,但總算有了起色。
王鐵柱在一旁犯愁:\"師傅,我這老是把皮子弄破,怎麽辦啊?\"
\"你啊,就是手上沒個輕重。\"周大民示範著,\"看好了,得這麽握刀,手腕要鬆,別總用蠻力。\"
\"來福,你也過來看看。\"周大民衝著角落裏慢騰騰處理皮子的張來福喊道,\"你是太認真了,這活計講究快準穩,光準不行,得快。\"
三個徒弟圍著周大民,看他手上的動作。
\"行了,\"周大民把刮皮刀放下,\"今天咱們有正事。\"
\"啥事啊師傅?\"錢強最先問道。
\"去縣城!\"周大民說,\"要想把這買賣做大,得先摸清行情。你們仨收拾收拾,一會跟我進城。\"
錢強一聽要進城,高興得直搓手:\"那敢情好!我還沒去過縣城呢!\"
\"去了可別瞎逛!\"周大民敲了他一記,\"這次是幹正事。\"
天色還早,趙蘭香已經起來準備早飯。鍋裏熱氣騰騰,煮著一鍋玉米粥。
\"娘,您太早起了。\"周大民心疼地說。
趙蘭香笑著擺擺手:\"你們要進城,得吃飽了才有力氣。\"她掀開鍋蓋,又加了把柴火。
周大民聞著玉米粥的香味,想起這些天的變化。自從和公社皮毛廠談成了長期合作,家裏的日子總算有了奔頭。
\"你說這皮毛生意,能做大嗎?\"趙蘭香小聲問道。她一邊說,一邊往周大民的粥碗裏夾了塊鹹菜。
周大民喝了口粥,認真地說:\"娘,您放心。這事我有把握。現在是個機會,聽說年底政策就要放開了。隻要咱們抓住了,日子肯定會好起來。\"
\"那就好,那就好。\"趙蘭香欣慰地點點頭,又往他碗裏添了些粥,\"你這孩子,比你爹。.\"說到這,她突然住了口。
周大民明白妻子的心思。
自從那天把穀大春趕走,這個家總算清靜了。
雖說生活很辛苦,但至少不用整天提心吊膽。
\"吃完了!\"錢強放下碗,\"師傅,咱們啥時候走?\"
周大民看看天色:\"等會拖拉機就來了,咱們去村口等著。\"
\"路上當心點。\"趙蘭香往他懷裏塞了幾個烤紅薯,\"帶著路上吃。\"
東北的冬天天亮得晚,一行人往村口走的時候,天邊才露出一點魚肚白。寒風唿嘯,雪粒子打在臉上生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