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迴都,發難
崇禎:讓你監國,你重造大明? 作者:町嚀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還未亮,錦州城內就分出兩隊人馬。
其一是王振國範文程,前往登州城鎮壓叛亂。
其二則是朱慈煊朱媺娖,隻帶了幾個侍衛,奔襲京都。
“殿下,將錦州的兵權交給範文程他們真的沒問題嗎?”
朱媺娖有些放心不下。
“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振國和範文程絕對是值得信任的人。”
朱慈煊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
“我當然相信殿下的眼光,我是怕沒了殿下,隻怕他們若遇到變故,臨時會起爭端。”
朱媺娖眼中閃過憂色,畢竟昨天兩個人還針鋒相對,萬一到了戰場之上又意見不合,沒有朱慈煊這個主心骨,難免會出現問題。
“戰場之上將領意見分歧乃兵家大忌,不過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本王早有安排。”
“更何況,如果他們不帶兵,前去登州城平叛,本王又如何迴朝中殺那群人一個措手不及呢!”
朱慈煊冷冷說道。
對於朝中那群一直反對朱慈煊,拖後腿的人,朱慈煊的耐心早就耗盡了。
隻是被其他事情牽扯,加上國家尚且沒有穩定,才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
現如今,周皇後已經倒台,最大的靠山已經沒了,他們的勢力也大不如從前。
加之張可大已經伏誅,整個遼東亂作一團,那些叛軍搶地盤都來不及呢,怎麽可能聯合起來反攻大明,所以短時間內不會對朝廷有特別大的威脅。
這對於朱慈煊來說已經是最好的時機了。
經過日夜不停的奔波,眾人也是重新進入到了京都的地界。
當然,朱慈煊迴京的消息也立刻傳遍了整個朝廷。
還未迴宮,崇禎帝就派人尋到朱慈煊。
“殿下,監國殿下!”
來人是崇禎帝身邊的太監。
“陛下有口諭,讓殿下即刻到偏殿參與庭會,諸位大臣都在那。”
太監傳來的話讓朱慈煊愣了一下,隨即嘴角玩味。
轉過頭看著朱媺娖笑道:“看看,本王才迴到京城,就把這些人嚇成什麽樣了。”
說著張開衣袖,“你先迴去,等本王換一身衣服就來,殿前議事,總不能這樣就去。”
太監本想搬出崇禎帝,可看著朱慈煊那淩厲的眼神,連忙道了聲是,逃也似的迴宮去了。
看著太監離去的背影,朱媺娖的神色上盡是擔憂,不免皺著眉看向朱慈煊。
“殿下,此行恐怕兇多吉少,那些大臣在這個時候逼迫皇上議事,隻怕早就已經想到怎麽對付你了。”
朱媺娖說的,朱慈煊當然知道,但他又有何懼怕的道理。
“放寬心,區區幾個小人,還奈何不了本王。”
朱慈煊自信道。
等到朱慈煊換好衣服,洗去身上的風塵來到偏殿之中時,大臣們早已經是等的不耐煩了。
至於崇禎帝,則是高作龍椅上,麵色平靜,但是那蒼白的臉色,已經說明了崇禎帝此刻的狀態。
一見到朱慈煊進門,就立刻有人發難。
“監國殿下真是好大的威風,想不到隻是去遼東轉了一圈迴來,既不跟陛下稟報,也不將群臣看在眼裏!”
朱慈煊瞥了這人一眼,隨後看向崇禎帝。
如今的崇禎帝,身上穿著龍袍,但是整個人也無比削瘦,殿內之內刮過一陣微風,竟吹的他的衣袍作響,可見崇禎帝現如今的身子骨究竟有多差。
可即便如此,今日崇禎帝也現身了,而且目光灼灼的看著朱慈煊。
他,也想聽聽朱慈煊的解釋,為什麽突然迴京!
“兒臣拜見父皇。”
朱慈煊朝崇禎帝行禮,看著崇禎帝這幅模樣,心裏也不由歎氣。
自古無情帝王家,雖話是這樣說,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看到這風年殘燭的樣子,有不忍,更多的是心疼。
“起來吧,今日諸臣有事和你商議。”
崇禎強打起精神說完這句話後,身子往後一仰靠在龍椅上,閉上了眼睛。
朱慈煊緩緩起身,這才將目光落在剛才發言那人的臉上。
“本王對你很是陌生,你是何人?”
“這大殿之上,什麽阿貓阿狗也能進來議事了嗎?”
朱慈煊語氣淡漠。
短短兩句,就讓那人羞憤都麵色通紅。
“殿下有所不知,這位是剛剛提拔上來的戶部郎中胡乃良,因為當時殿下還在遼東,所以並不認識。”
說話之人是戶部尚書畢自嚴。
隨後,畢自嚴又對著胡乃良訓斥道:“殿前議事,什麽時候輪到你說話了,若不是殿下開恩,你這個小小的五品官根本就沒有資格進這裏。”
“嗯?”
朱慈煊在畢自嚴和胡乃良兩人間來迴打量幾眼,看向畢自嚴的神色多了些幸災樂禍。
敢這麽明目張膽,在偏殿上對朱慈煊發難,說明這個胡乃良乃是楚國公那一個派係的人,但居然被安插到了畢自嚴的麾下。
看畢自嚴這個樣子,明顯是和胡乃良十分不對付。
不然也不可能借自己的威風,在朝堂上這樣訓斥自己的麾下,完全一點麵子都不給。
但同時朱慈煊心裏也打起幾分警惕。
整個朝堂上下,誰不知道自己重用畢自嚴,然而自己前腳剛走,就立馬塞了一個胡乃良進去,這不僅僅是個自己上眼藥,應該還有別的圖謀。
想到這裏,朱慈煊暫時斷絕了發難的想法,想看看放長線能不能釣到幾條大魚。
胡乃良被畢自嚴訓斥的體無完膚,麵紅耳赤,正準備繼續開口,卻察覺到一道淩厲的目光,立刻閉上了嘴巴。
朱慈煊同樣也感受到了那道目光,順著目光看去,一道身影映入眼簾。
“原來是他。”
朱慈煊眼睛微眯,心裏已經有了打算。
劍殿內氣氛開始沉默,於是,朱慈煊主動開口說道:“不知諸位大臣,有什麽事情要與本王協商,本王還有要事要迴遼東,若是無事,那本王可就不奉陪了。”
朱慈煊話裏的意思很明確,若是你們再不說話,那我可就走了,到時候想要針對我可就沒機會了。
這些群臣當然不會就這樣讓朱慈煊離開,要知道,他們可是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崇禎帝請出來的,沒有崇禎帝在,誰敢堂而皇之的對朱慈煊發難。
其一是王振國範文程,前往登州城鎮壓叛亂。
其二則是朱慈煊朱媺娖,隻帶了幾個侍衛,奔襲京都。
“殿下,將錦州的兵權交給範文程他們真的沒問題嗎?”
朱媺娖有些放心不下。
“正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王振國和範文程絕對是值得信任的人。”
朱慈煊相信自己不會看錯人。
“我當然相信殿下的眼光,我是怕沒了殿下,隻怕他們若遇到變故,臨時會起爭端。”
朱媺娖眼中閃過憂色,畢竟昨天兩個人還針鋒相對,萬一到了戰場之上又意見不合,沒有朱慈煊這個主心骨,難免會出現問題。
“戰場之上將領意見分歧乃兵家大忌,不過這一點你不用擔心,本王早有安排。”
“更何況,如果他們不帶兵,前去登州城平叛,本王又如何迴朝中殺那群人一個措手不及呢!”
朱慈煊冷冷說道。
對於朝中那群一直反對朱慈煊,拖後腿的人,朱慈煊的耐心早就耗盡了。
隻是被其他事情牽扯,加上國家尚且沒有穩定,才給了他們喘息的機會。
現如今,周皇後已經倒台,最大的靠山已經沒了,他們的勢力也大不如從前。
加之張可大已經伏誅,整個遼東亂作一團,那些叛軍搶地盤都來不及呢,怎麽可能聯合起來反攻大明,所以短時間內不會對朝廷有特別大的威脅。
這對於朱慈煊來說已經是最好的時機了。
經過日夜不停的奔波,眾人也是重新進入到了京都的地界。
當然,朱慈煊迴京的消息也立刻傳遍了整個朝廷。
還未迴宮,崇禎帝就派人尋到朱慈煊。
“殿下,監國殿下!”
來人是崇禎帝身邊的太監。
“陛下有口諭,讓殿下即刻到偏殿參與庭會,諸位大臣都在那。”
太監傳來的話讓朱慈煊愣了一下,隨即嘴角玩味。
轉過頭看著朱媺娖笑道:“看看,本王才迴到京城,就把這些人嚇成什麽樣了。”
說著張開衣袖,“你先迴去,等本王換一身衣服就來,殿前議事,總不能這樣就去。”
太監本想搬出崇禎帝,可看著朱慈煊那淩厲的眼神,連忙道了聲是,逃也似的迴宮去了。
看著太監離去的背影,朱媺娖的神色上盡是擔憂,不免皺著眉看向朱慈煊。
“殿下,此行恐怕兇多吉少,那些大臣在這個時候逼迫皇上議事,隻怕早就已經想到怎麽對付你了。”
朱媺娖說的,朱慈煊當然知道,但他又有何懼怕的道理。
“放寬心,區區幾個小人,還奈何不了本王。”
朱慈煊自信道。
等到朱慈煊換好衣服,洗去身上的風塵來到偏殿之中時,大臣們早已經是等的不耐煩了。
至於崇禎帝,則是高作龍椅上,麵色平靜,但是那蒼白的臉色,已經說明了崇禎帝此刻的狀態。
一見到朱慈煊進門,就立刻有人發難。
“監國殿下真是好大的威風,想不到隻是去遼東轉了一圈迴來,既不跟陛下稟報,也不將群臣看在眼裏!”
朱慈煊瞥了這人一眼,隨後看向崇禎帝。
如今的崇禎帝,身上穿著龍袍,但是整個人也無比削瘦,殿內之內刮過一陣微風,竟吹的他的衣袍作響,可見崇禎帝現如今的身子骨究竟有多差。
可即便如此,今日崇禎帝也現身了,而且目光灼灼的看著朱慈煊。
他,也想聽聽朱慈煊的解釋,為什麽突然迴京!
“兒臣拜見父皇。”
朱慈煊朝崇禎帝行禮,看著崇禎帝這幅模樣,心裏也不由歎氣。
自古無情帝王家,雖話是這樣說,但畢竟是自己的父親,看到這風年殘燭的樣子,有不忍,更多的是心疼。
“起來吧,今日諸臣有事和你商議。”
崇禎強打起精神說完這句話後,身子往後一仰靠在龍椅上,閉上了眼睛。
朱慈煊緩緩起身,這才將目光落在剛才發言那人的臉上。
“本王對你很是陌生,你是何人?”
“這大殿之上,什麽阿貓阿狗也能進來議事了嗎?”
朱慈煊語氣淡漠。
短短兩句,就讓那人羞憤都麵色通紅。
“殿下有所不知,這位是剛剛提拔上來的戶部郎中胡乃良,因為當時殿下還在遼東,所以並不認識。”
說話之人是戶部尚書畢自嚴。
隨後,畢自嚴又對著胡乃良訓斥道:“殿前議事,什麽時候輪到你說話了,若不是殿下開恩,你這個小小的五品官根本就沒有資格進這裏。”
“嗯?”
朱慈煊在畢自嚴和胡乃良兩人間來迴打量幾眼,看向畢自嚴的神色多了些幸災樂禍。
敢這麽明目張膽,在偏殿上對朱慈煊發難,說明這個胡乃良乃是楚國公那一個派係的人,但居然被安插到了畢自嚴的麾下。
看畢自嚴這個樣子,明顯是和胡乃良十分不對付。
不然也不可能借自己的威風,在朝堂上這樣訓斥自己的麾下,完全一點麵子都不給。
但同時朱慈煊心裏也打起幾分警惕。
整個朝堂上下,誰不知道自己重用畢自嚴,然而自己前腳剛走,就立馬塞了一個胡乃良進去,這不僅僅是個自己上眼藥,應該還有別的圖謀。
想到這裏,朱慈煊暫時斷絕了發難的想法,想看看放長線能不能釣到幾條大魚。
胡乃良被畢自嚴訓斥的體無完膚,麵紅耳赤,正準備繼續開口,卻察覺到一道淩厲的目光,立刻閉上了嘴巴。
朱慈煊同樣也感受到了那道目光,順著目光看去,一道身影映入眼簾。
“原來是他。”
朱慈煊眼睛微眯,心裏已經有了打算。
劍殿內氣氛開始沉默,於是,朱慈煊主動開口說道:“不知諸位大臣,有什麽事情要與本王協商,本王還有要事要迴遼東,若是無事,那本王可就不奉陪了。”
朱慈煊話裏的意思很明確,若是你們再不說話,那我可就走了,到時候想要針對我可就沒機會了。
這些群臣當然不會就這樣讓朱慈煊離開,要知道,他們可是花了好大的力氣才把崇禎帝請出來的,沒有崇禎帝在,誰敢堂而皇之的對朱慈煊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