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重振大明雄風!
崇禎:讓你監國,你重造大明? 作者:町嚀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讚美之詞,仿若潮水般湧向朱慈煊。
乾清宮內,朱慈煊正與一眾大臣,商議著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諸位,錦州已下,建奴在遼東的勢力,已經土崩瓦解,接下來,我們要一鼓作氣,徹底收複遼東,將建奴,趕盡殺絕!”朱慈煊意氣風發,聲音激昂。
“殿下英明!臣等願誓死追隨殿下,蕩平建奴,重振大明雄風!”眾大臣齊聲高唿,興奮不已。
此時此刻,他們對朱慈煊的敬佩和崇拜,已經達到了頂點,再也沒有人,敢質疑他的決定,他的話,就是聖旨,就是真理!
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快步走進禦書房,單膝跪地:“稟殿下,抓捕到了一個名叫範文程的人,自稱是建奴派來的使者,說有要事,要與殿下相商!”
“範文程?”朱慈煊眉頭微微一皺,對於這段曆史他還是知道的。
範文程,是漢人,明朝遼東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投靠後金後,為後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在朱慈煊眼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賣國賊。
“帶他進來!”朱慈煊眼神冰冷,語氣不帶任何情感。
片刻之後,一名身穿破舊長袍,蓬頭垢麵的中年男子,被帶了進來,臉上布滿了汙垢,身上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一副落魄潦倒的模樣。
但這名男子的眼神之中,卻閃爍著一股異樣的光芒,鎮定自若,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草民範文程,參見大明監國殿下!”範文程對著朱慈煊,施了一禮,語氣不卑不亢。
朱慈煊冷冷地看著範文程,眼神冰冷如刀:“範文程,你身為漢人,卻甘願為建奴賣命,助紂為虐,殘害同胞,簡直是豬狗不如!”
“殿下此言差矣!”範文程卻毫不在意,淡淡一笑,“草民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結束這無休止的戰亂!”
“真是好笑!”朱慈煊怒極反笑,“你為建奴賣命,就是為了天下蒼生?你助紂為虐,就是為了結束戰亂?真是恬不知恥,厚顏無恥!”
“殿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範文程似乎並不在意朱慈煊的指責,依舊語氣平靜,“如今建奴勢大依舊,統一天下,乃是大勢所趨,殿下何必螳臂當車,負隅頑抗?”
“放肆!”朱慈煊猛地一拍桌案,怒聲喝道:“大明乃是華夏正朔,豈容你這等蠻夷踐踏?!就算本王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會向建奴屈服!”
“殿下,何必如此執迷不悟?”範文程搖了搖頭,勸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殿下若能歸順大金,必能裂土封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哼!燕雀安知鴻鵠之誌?!”朱慈煊怒聲道,“本王誌在重振大明,豈會與你這等漢奸,同流合汙?!”
“既然如此,那草民告辭。”範文程歎了口氣,似乎有些失望。
“等等!”朱慈煊突然喊道。
“殿下還有何事?”範文程轉過身,平靜地問道。
朱慈煊從龍椅上走了下來,走到範文程麵前。
“範文程,本王知道,你是一個人才,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朱慈煊盯著範文程的眼睛,緩緩說道,“但是,你卻選錯了道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既然如此,本王,就給你一個機會!”朱慈煊話鋒一轉,語氣驟然變得緩和,“隻要你肯棄暗投明,為本王效力,本王可以既往不咎,封你為官,讓你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哦?”範文程聞言,眉頭一挑,似乎有些意外,“殿下此話當真?”
“君無戲言!”朱慈煊正色道,“本王向來言出必行,一諾千金!”
“好!”範文程沉吟片刻,突然笑了,“既然殿下如此誠意相邀,那草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朱慈煊聞言,也是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範文程,熱情地說道:“好!好!好!有了範先生相助,本王如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
“來人,賜座!”朱慈煊對著周圍的太監吩咐道,“給範先生看座!”
太監連忙搬來一張椅子,放在範文程身旁。
“範先生請坐。”朱慈煊示意道。
範文程也不客氣,道謝一聲,便坐了下去,神情自若,絲毫沒有階下囚的樣子。
“範先生,不知你對這遼東戰局,有何高見?”朱慈煊看著範文程,笑眯眯地問道。
“殿下,恕草民直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殿下想要徹底收複遼東,恐怕並非易事。”範文程搖搖頭,神色凝重。
“哦?此話怎講?”朱慈煊問道。
範文程侃侃而談:“雖然殿下攻克了錦州,斬殺了多爾袞,但建奴在遼東的勢力,依然根深蒂固,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他們對遼東的地形,了如指掌,占據了地利優勢,殿下若是貿然進攻,恐怕會陷入苦戰。”
“那依範先生之見,本王該如何做?”
“殿下,想要徹底收複遼東,不能硬攻,隻能智取!”範文程緩緩說道。
“智取?如何智取?”
範文程微微一笑,眼神深邃,胸有成竹地說道:
“殿下,此事需用四策。”
“四策?範先生請講。”朱慈煊收斂了臉上的輕佻,身子微微前傾,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姿態。
範文程捋了捋胡須,緩緩開口說道:“殿下,這第一策,便是攻心為上!”
“攻心?”朱慈煊眉頭微皺,示意範文程繼續說下去。
“殿下,建奴之所以能夠占據遼東,並非全憑武力,而是因為他們籠絡了大量的漢人,為他們所用。”
範文程緩緩道:“這些漢人,或是為了榮華富貴,或是為了苟且偷生,甘願為建奴賣命,為其提供情報,充當向導,甚至拿起刀槍,與我大明將士,兵戎相見,此乃我大明之恥,更是收複遼東之大患!”
“範先生的意思是……”朱慈煊似乎明白了什麽,抬眼看向範文程。
“殿下,想要收複遼東,必須先瓦解建奴的人心,讓那些漢人,幡然醒悟,棄暗投明,重新迴到我大明的懷抱。”範文程微微一笑,“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恩威並施,區別對待。”
“具體如何做?”朱慈煊追問道,語氣迫切。
“對於那些罪大惡極,死不悔改的漢奸,自然要嚴懲不貸,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但對於那些迫於生計,一時糊塗,被建奴裹挾的百姓,則要寬大為懷,赦免其罪,並給予一定的補償,讓他們感受到我大明的仁慈和恩德。
如此一來,便可分化瓦解建奴的勢力,使其人心惶惶,不攻自破。”
乾清宮內,朱慈煊正與一眾大臣,商議著接下來的戰略部署。
“諸位,錦州已下,建奴在遼東的勢力,已經土崩瓦解,接下來,我們要一鼓作氣,徹底收複遼東,將建奴,趕盡殺絕!”朱慈煊意氣風發,聲音激昂。
“殿下英明!臣等願誓死追隨殿下,蕩平建奴,重振大明雄風!”眾大臣齊聲高唿,興奮不已。
此時此刻,他們對朱慈煊的敬佩和崇拜,已經達到了頂點,再也沒有人,敢質疑他的決定,他的話,就是聖旨,就是真理!
就在這時,一名錦衣衛快步走進禦書房,單膝跪地:“稟殿下,抓捕到了一個名叫範文程的人,自稱是建奴派來的使者,說有要事,要與殿下相商!”
“範文程?”朱慈煊眉頭微微一皺,對於這段曆史他還是知道的。
範文程,是漢人,明朝遼東人,後金開國五大臣之一,投靠後金後,為後金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不過,在朱慈煊眼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漢奸賣國賊。
“帶他進來!”朱慈煊眼神冰冷,語氣不帶任何情感。
片刻之後,一名身穿破舊長袍,蓬頭垢麵的中年男子,被帶了進來,臉上布滿了汙垢,身上散發著一股難聞的氣味,一副落魄潦倒的模樣。
但這名男子的眼神之中,卻閃爍著一股異樣的光芒,鎮定自若,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
“草民範文程,參見大明監國殿下!”範文程對著朱慈煊,施了一禮,語氣不卑不亢。
朱慈煊冷冷地看著範文程,眼神冰冷如刀:“範文程,你身為漢人,卻甘願為建奴賣命,助紂為虐,殘害同胞,簡直是豬狗不如!”
“殿下此言差矣!”範文程卻毫不在意,淡淡一笑,“草民所做一切,都是為了天下蒼生,為了結束這無休止的戰亂!”
“真是好笑!”朱慈煊怒極反笑,“你為建奴賣命,就是為了天下蒼生?你助紂為虐,就是為了結束戰亂?真是恬不知恥,厚顏無恥!”
“殿下,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範文程似乎並不在意朱慈煊的指責,依舊語氣平靜,“如今建奴勢大依舊,統一天下,乃是大勢所趨,殿下何必螳臂當車,負隅頑抗?”
“放肆!”朱慈煊猛地一拍桌案,怒聲喝道:“大明乃是華夏正朔,豈容你這等蠻夷踐踏?!就算本王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會向建奴屈服!”
“殿下,何必如此執迷不悟?”範文程搖了搖頭,勸道:“識時務者為俊傑,殿下若能歸順大金,必能裂土封王,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哼!燕雀安知鴻鵠之誌?!”朱慈煊怒聲道,“本王誌在重振大明,豈會與你這等漢奸,同流合汙?!”
“既然如此,那草民告辭。”範文程歎了口氣,似乎有些失望。
“等等!”朱慈煊突然喊道。
“殿下還有何事?”範文程轉過身,平靜地問道。
朱慈煊從龍椅上走了下來,走到範文程麵前。
“範文程,本王知道,你是一個人才,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朱慈煊盯著範文程的眼睛,緩緩說道,“但是,你卻選錯了道路,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既然如此,本王,就給你一個機會!”朱慈煊話鋒一轉,語氣驟然變得緩和,“隻要你肯棄暗投明,為本王效力,本王可以既往不咎,封你為官,讓你榮華富貴,享之不盡!”
“哦?”範文程聞言,眉頭一挑,似乎有些意外,“殿下此話當真?”
“君無戲言!”朱慈煊正色道,“本王向來言出必行,一諾千金!”
“好!”範文程沉吟片刻,突然笑了,“既然殿下如此誠意相邀,那草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朱慈煊聞言,也是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範文程,熱情地說道:“好!好!好!有了範先生相助,本王如虎添翼,何愁大事不成?!”
“來人,賜座!”朱慈煊對著周圍的太監吩咐道,“給範先生看座!”
太監連忙搬來一張椅子,放在範文程身旁。
“範先生請坐。”朱慈煊示意道。
範文程也不客氣,道謝一聲,便坐了下去,神情自若,絲毫沒有階下囚的樣子。
“範先生,不知你對這遼東戰局,有何高見?”朱慈煊看著範文程,笑眯眯地問道。
“殿下,恕草民直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殿下想要徹底收複遼東,恐怕並非易事。”範文程搖搖頭,神色凝重。
“哦?此話怎講?”朱慈煊問道。
範文程侃侃而談:“雖然殿下攻克了錦州,斬殺了多爾袞,但建奴在遼東的勢力,依然根深蒂固,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而且,他們對遼東的地形,了如指掌,占據了地利優勢,殿下若是貿然進攻,恐怕會陷入苦戰。”
“那依範先生之見,本王該如何做?”
“殿下,想要徹底收複遼東,不能硬攻,隻能智取!”範文程緩緩說道。
“智取?如何智取?”
範文程微微一笑,眼神深邃,胸有成竹地說道:
“殿下,此事需用四策。”
“四策?範先生請講。”朱慈煊收斂了臉上的輕佻,身子微微前傾,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姿態。
範文程捋了捋胡須,緩緩開口說道:“殿下,這第一策,便是攻心為上!”
“攻心?”朱慈煊眉頭微皺,示意範文程繼續說下去。
“殿下,建奴之所以能夠占據遼東,並非全憑武力,而是因為他們籠絡了大量的漢人,為他們所用。”
範文程緩緩道:“這些漢人,或是為了榮華富貴,或是為了苟且偷生,甘願為建奴賣命,為其提供情報,充當向導,甚至拿起刀槍,與我大明將士,兵戎相見,此乃我大明之恥,更是收複遼東之大患!”
“範先生的意思是……”朱慈煊似乎明白了什麽,抬眼看向範文程。
“殿下,想要收複遼東,必須先瓦解建奴的人心,讓那些漢人,幡然醒悟,棄暗投明,重新迴到我大明的懷抱。”範文程微微一笑,“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恩威並施,區別對待。”
“具體如何做?”朱慈煊追問道,語氣迫切。
“對於那些罪大惡極,死不悔改的漢奸,自然要嚴懲不貸,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但對於那些迫於生計,一時糊塗,被建奴裹挾的百姓,則要寬大為懷,赦免其罪,並給予一定的補償,讓他們感受到我大明的仁慈和恩德。
如此一來,便可分化瓦解建奴的勢力,使其人心惶惶,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