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朱元璋的聲音依舊迴蕩著:“朕命你,即刻率兩萬騎兵,前往大寧城,協助朱楓突襲!”


    劉子安領命而去,背影決絕,徒留殿內一片沉寂。


    空氣中彌漫著凝重的氣氛,像一張無形的網,將每個人都籠罩其中。


    王誌、郭興、趙庸三人低著頭,龍袍下擺的陰影投射在他們臉上,更顯得臉色晦暗。


    皇帝這番話,無疑是在誇讚朱楓的勇武,同時也暗指他們不如朱楓,這讓他們這些沙場老將如何自處?


    羞愧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金鑾殿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反射的光芒卻刺得他們眼睛生疼。


    王誌率先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猛地抬起頭,卻不敢直視龍顏,隻是將目光投向一旁的金龍盤柱,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窘迫:“陛下,臣記得,劉將軍曾深入漠北,探查敵情,立下奇功……” 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語言,手不自覺地搓了搓衣角,殿內落針可聞,他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略顯急促的唿吸聲,“那漠北之地,風沙漫天,氣候惡劣……”


    王誌深吸一口氣,語氣逐漸鎮定下來,仿佛剛才的窘迫隻是錯覺。


    “漠北地形複雜,敵情詭譎,臣以為,當務之急是盡快與大寧城的朱楓侯爺合兵一處,內外夾擊,方能克敵製勝!”他頓了頓,目光堅定地看向朱元璋,“劉將軍深入漠北的經驗,此時正可派上用場!若能與朱楓侯爺裏應外合,突襲韃靼後方,定能扭轉戰局!”


    朱元璋的臉色依舊嚴肅,深邃的目光落在王誌身上,仿佛要將他看穿。


    大殿內靜得可怕,隻有王誌略顯急促的唿吸聲和朱元璋手指輕輕敲擊龍椅的聲音。


    半晌,朱元璋才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準奏。劉子安,朕命你即刻率兩萬騎兵,前往大寧城,協助朱楓突襲!不得有誤!” 他猛地站起身,龍袍下擺隨之鋪展開來,如同山嶽般巍峨,“此戰,關乎大明江山社稷!爾等,務必竭盡全力!”


    “臣,遵旨!” 王誌等人齊聲應道,聲音在金鑾殿內迴蕩。


    空氣中,一股肅殺之氣彌漫開來。


    朱元璋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殿門口,那裏,一道人影一閃而過……


    劉子安躬身領命,沉重的盔甲發出輕微的摩擦聲,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


    他低垂著頭,讓人看不清他的表情,隻能看到緊握的雙拳,指節泛白,仿佛要將什麽東西捏碎。


    “臣,遵旨。”


    聲音低沉而有力,聽不出絲毫異樣。


    他緩緩起身,轉身離去,步伐穩健,背影挺拔,仿佛一尊鋼鐵雕塑。


    然而,就在他轉身的那一刹那,一絲陰鷙的光芒從他低垂的眼眸中一閃而過,快得幾乎無人察覺。


    他眼角的餘光掃過王誌等人,嘴角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冷笑,轉瞬即逝。


    走出金鑾殿,刺眼的陽光照射下來,劉子安下意識地眯起了眼睛。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幹燥的空氣帶著一絲沙土的味道,讓他感到一陣煩悶。


    他猛地抬起頭,望向北方,那是大寧城的方向,也是朱楓的封地。


    “朱楓……哼!”他低聲念叨著這個名字,牙關咬得咯咯作響,仿佛要將這個名字嚼碎吞下。


    他緊握的拳頭緩緩鬆開,然後又猛地握緊,手背上青筋暴起,像一條條扭曲的蚯蚓。


    他用力地揮了揮衣袖,仿佛要將心中的怒火和不甘一同揮散。


    “將軍,末將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一個低沉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劉子安猛地轉過身,隻見自己的親兵隊長,一個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漢子正站在他身後,眼神中帶著一絲擔憂。


    “講!”


    劉子安語氣冰冷,仿佛一塊萬年不化的寒冰。


    那漢子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鼓起勇氣說道:“將軍,您……您真的要去大寧城嗎?”


    劉子安沒有說話,隻是冷冷地看著他,眼神銳利如刀。


    那漢子咽了口唾沫,繼續說道:“末將聽說,那朱楓……”


    “住口!”


    劉子安厲聲喝道,打斷了他的話。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壓製著心中的怒火,語氣低沉而陰冷,“不該問的,不要問!不該說的,不要說!”他猛地轉過身,大步流星地向遠處走去,隻留下一個挺拔而決絕的背影。


    親兵隊長看著劉子安遠去的背影,陽光刺得他眼睛生疼,他卻毫不在意,腦海中不斷迴響著金鑾殿上朱元璋宣布朱楓封爵時的情景。


    “……朱楓,侍疾有功,朕心甚慰,封為忠勇侯,食邑五百戶!”


    那聲音仿佛帶著金色的光芒,刺得他雙眼發疼。


    憑什麽?


    就憑他會紮幾根破針?


    他劉子安,當年跟隨藍玉將軍,出生入死,深入漠北,九死一生才探得敵情,立下汗馬功勞!


    漠北的風沙吹裂了他的皮膚,塞滿了他的牙縫,夜晚的寒冷凍僵了他的手腳,他啃著硬如石頭的幹糧,喝著腥臭的馬奶,在死人堆裏爬出來,才換來了今天的地位。


    可他呢?至今不過是個正三品的懷遠將軍!


    而那朱楓,不過是仗著會幾手醫術,給那老太婆紮了幾針,就搖身一變成了侯爺!


    這公平嗎?


    這合理嗎?


    劉子安越想越氣,胸中的怒火幾乎要將他點燃。


    他猛地停下腳步,迴頭望了一眼巍峨的金鑾殿,仿佛要將那金碧輝煌的宮殿燒出一個窟窿。


    “侯爺……哼,不過是個靠裙帶關係上位的廢物罷了!”他低聲咒罵著,聲音嘶啞而憤怒。


    親兵隊長小心翼翼地跟在他身後,大氣都不敢出。


    他知道劉子安的心情不好,這個時候最好不要去觸黴頭。


    劉子安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心中的怒火。


    他知道現在不是發作的時候,他還要忍,還要等。


    “傳令下去,整頓兵馬,一個時辰後出發!”他冷冷地吩咐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陰冷。


    “是,將軍!”親兵隊長連忙應道,如蒙大赦般轉身離去。


    劉子安望著親兵隊長離去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詭異的笑容。


    “朱楓,既然你想當這個侯爺,那就看看你有沒有這個命來當吧……”他低聲自語著,眼中閃爍著危險的光芒。


    他轉過身,大步走向自己的戰馬,翻身上馬,揚起馬鞭,朝著大寧城的方向疾馳而去。


    塵土飛揚,遮蔽了他的身影,也掩蓋了他心中洶湧的殺機。


    “將軍,咱們這是要去哪兒?”親兵隊長小心翼翼地問道,聲音壓得很低,生怕觸怒了劉子安。


    劉子安沒有迴答,隻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眼神如同寒冰般刺骨。


    親兵隊長頓時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連忙閉上了嘴,不敢再多問一句。


    戰馬疾馳,卷起漫天塵土,如同黃色的巨龍般在官道上奔騰。


    劉子安緊緊地抿著嘴唇,臉色陰沉得可怕。


    他的目光如同獵鷹般銳利,緊緊地盯著前方,仿佛要將一切都撕碎。


    他奉旨前往大寧城,協助朱楓突襲韃靼,可他心裏的怒火卻如同火山般即將爆發。


    憑什麽朱楓那個隻會舞文弄墨的家夥能夠封侯拜爵,而他劉子安卻隻能屈居人下?


    他不甘心,他不服氣!


    “朱楓,你等著,我一定會讓你知道,這侯爺的位子,不是那麽好坐的!”劉子安在心裏惡狠狠地想著,拳頭捏得咯咯作響。


    兩萬騎兵浩浩蕩蕩地跟在他的身後,如同鋼鐵洪流般,帶著一股肅殺之氣。


    戰馬的嘶鳴聲、士兵的呐喊聲、盔甲的摩擦聲,交織在一起,匯成了一曲死亡的樂章。


    劉子安的心中,一個陰險的計劃正在悄悄地醞釀著。


    他表麵上接受了朱元璋的命令,可實際上,他卻另有打算。


    幽州城與大寧城相距數百裏,快馬加鞭也得兩三日才能抵達。


    這兩三日的時間,足夠他做很多事情了……


    劉子安嘴角勾起一絲陰冷的笑容,他已經在心裏默默地打著自己的小算盤,盤算著如何才能讓朱楓吃個大虧,讓他知道知道,誰才是真正的主角。


    “傳令下去,加快速度,務必在明日午時趕到……”劉子安忽然勒住戰馬,迴頭對著親兵隊長吩咐道。


    “將軍,咱們不是要去大寧城嗎?那邊好像不是去大寧城的方向……”親兵隊長麵露疑惑,小心翼翼地問道。


    劉子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寒光,語氣冰冷地說道:“讓你做什麽就做什麽,哪來那麽多廢話!還不快去傳令!”


    親兵隊長頓時感到一股強大的壓迫感,連忙閉上了嘴,不敢再多問一句。


    他連忙調轉馬頭,朝著隊伍後方跑去,傳達劉子安的命令。


    劉子安望著親兵隊長離去的背影,嘴角勾起一絲詭異的笑容。


    他緩緩地轉過頭,望向遠方,


    他究竟要帶兵去哪裏?


    又到底想要做什麽?


    恐怕隻有他自己心裏最清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