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皇後看完信箋,臉色凝重如水,信中內容讓她心頭一沉。


    幽州戰事比預想的更加嚴峻,韃靼鐵騎勢如破竹,城中守軍已然岌岌可危。


    她深吸一口氣,將信箋遞給身旁的侍女,緩緩道:“念。”


    侍女接過信箋,展開後高聲誦讀起來,信中戰況慘烈,字字泣血,殿內氣氛愈發凝重,落針可聞。


    每念出一句,眾臣的臉色便陰沉一分,空氣中彌漫著緊張與不安。


    待侍女念完,馬皇後鳳目掃視群臣,沉聲道:“諸位愛卿,如今幽州危急,戰事吃緊,當如何應對?”


    寂靜的大殿中,無人應答。


    馬皇後環視一周,目光落在首輔大臣宋濂身上,沉聲道:“宋大人,你是朝中元老,有何高見?”


    宋濂上前一步,躬身道:“啟稟娘娘,老臣以為,陛下此番親征,實屬不智之舉,還望娘娘勸陛下速速迴鑾,主持大局。”


    馬皇後眉頭微蹙,沉聲道:“宋大人,幽州危在旦夕,陛下親征,乃是為了鼓舞士氣,穩定軍心。”


    宋濂語氣堅定,字字鏗鏘:“娘娘仁厚,然婦人之見,陛下此舉太過冒險,萬一龍體有失,社稷危矣!老臣知道娘娘心係陛下安危,可如今幽州戰事吃緊,陛下更應該坐鎮京城,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裏之外!還請娘娘以江山社稷為重,勸陛下迴宮!”


    馬皇後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直視宋濂,沉聲道:“宋大人,你可知這封信上寫了什麽?”她頓了頓,一字一頓道,“幽州告急,城中糧草僅夠支撐三日!三日!若援兵不到,幽州城必破!”


    宋濂臉色微變,卻仍舊堅持己見:“即便如此,陛下也不該以身犯險!萬一……”


    “沒有萬一!”馬皇後厲聲打斷宋濂的話,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大明江山來之不易,豈能拱手讓人!陛下親征,是為了保家衛國,是為了黎民百姓!宋大人,你身為朝廷重臣,難道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宋濂被馬皇後這番話震懾住,一時間竟無言以對。


    馬皇後環視群臣,目光堅定,沉聲道:“本宮意已決,即刻傳旨,調集兵馬,支援幽州!”


    宋濂還想再勸,卻見馬皇後臉色決絕,隻得將勸諫之詞咽了迴去,卻聽馬皇後又道:“宋大人,你可還有話說?”


    寂靜的大殿被馬皇後擲地有聲的話語打破,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劍拔弩張的氣息。


    宋濂雖被震懾,但仍覺皇後之言過於婦人之仁,他環顧四周,見不少大臣麵露憂色,便再次拱手,語氣卻緩和了幾分,試圖以情動人:“娘娘,老臣知您心憂陛下,但眼下局勢兇險,陛下乃一國之君,安危關係社稷。朝堂不可一日無主,還請娘娘三思,速發書信召陛下迴京。”


    宋濂此話一出,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大殿內頓時喧囂起來。


    “娘娘,宋大人所言極是,陛下乃萬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地?”


    “幽州戰事,派遣將領即可,何須天子親征!娘娘您速速下旨吧!”


    “婦人幹政,本就是禍事之源,如今還妄圖左右朝政,實在荒唐!”


    大臣們的情緒愈發激動,言辭也愈發激烈,有的甚至指責皇後牝雞司晨,乃是禍國殃民之舉。


    他們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內迴蕩,帶著質疑和不滿,仿佛要將馬皇後的堅持徹底擊潰。


    馬皇後靜靜地聽著,臉色愈發冰冷。


    這些大臣,平日裏一個個道貌岸然,滿口忠君愛國,可到了關鍵時刻,卻隻會掣肘。


    他們的眼中隻有個人的安危,哪裏有半分對社稷的考量?


    她感到一股怒火在胸腔中燃燒,但她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掃視著群情激奮的眾臣,語氣低沉而威嚴,每一個字都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諸位,本宮知道你們的擔憂,但幽州之危,刻不容緩。陛下親征,是為了穩定軍心,更是為了向天下人昭示,大明絕不畏戰,絕不退縮!”她頓了頓,聲音更加嚴厲,“本宮身為人母,自是擔憂陛下安危,但本宮更知道,此刻,唯有上下一心,才能戰勝強敵,保我大明江山!”


    “娘娘此言差矣!”一個聲音突然響起,帶著一絲怒意,打破了馬皇後營造的威嚴氛圍。


    馬皇後循聲望去,說話之人乃是戶部尚書王德,他麵色漲紅,語氣激動,“自古以來,豈有婦人坐朝堂之理?如今娘娘把持朝政,已是逾越之舉,怎能再幹預軍國大事?此乃亂國之舉,還請娘娘以江山社稷為重,速速下旨,召迴陛下!”


    王德的話語一出,立刻引來了其他大臣的讚同,他們紛紛附和,大殿內的氣氛再次緊張起來。


    馬皇後看著眼前這些所謂的“忠臣良將”,心中悲涼更甚。


    她知道,如果不能壓下他們的反對之聲,今日的旨意恐怕難以順利傳達。


    正當她思索對策之時,宋濂卻突然向前一步,他的臉色蒼白,眼神卻異常堅定,他語氣決絕道:“娘娘,老臣有一計,可勸陛下迴鑾。”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眼神卻看向了龍書案的方向。


    宋濂顫抖著走到龍書案前,緩緩跪下,然後竟以頭搶地,重重地磕了下去。


    “砰”的一聲悶響,在大殿內迴蕩,如同驚雷一般,震懾住了所有喧鬧的大臣。


    眾人皆驚,目光齊刷刷地落在他身上。


    宋濂再次叩首,額頭鮮血淋漓,染紅了金磚地麵,他聲音嘶啞,卻擲地有聲:“老臣願以死勸諫!求娘娘以江山社稷為重,勸陛下迴鑾!”


    一股寒意從馬皇後的腳底直竄頭頂。


    她從未想過,這位德高望重的三朝元老,竟會以如此決絕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忠心。


    她看著宋濂蒼老的身軀,鮮血染紅的官服,心中五味雜陳。


    殿內一片寂靜,隻能聽到宋濂粗重的唿吸聲,以及鮮血滴落在地上的聲音,一下一下,敲擊著每個人的心房。


    馬皇後一言不發,目光緩緩掃過殿內一張張或驚愕、或擔憂、或冷漠的麵孔。


    她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如同潮水般向她湧來,幾乎要將她淹沒。


    但她挺直了脊背,努力維持著皇後的威儀,不讓自己的情緒外露。


    她知道,此刻,她的一言一行,都關係著大明的未來。


    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壓抑得令人喘不過氣。


    大臣們一個個噤若寒蟬,不敢發出絲毫聲響,生怕驚擾了這詭異的平靜。


    他們看著宋濂鮮血淋漓的身影,又看了看沉默不語的皇後,心中充滿了不安和恐懼。


    這場朝堂之爭,究竟會走向何方?


    馬皇後深吸一口氣,緩緩走到宋濂麵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


    宋濂抬起頭,眼神堅定,沒有絲毫畏懼,反而帶著一絲決絕。


    他等待著馬皇後的迴應,等待著她的最終抉擇……


    “宋大人,你這是何苦……”馬皇後終於開口了,聲音低沉而沙啞。


    宋濂跪伏於地,額頭鮮血滴落在冰冷的金磚上,發出微弱卻刺耳的“滴答”聲。


    他眼神堅定如磐石,直視著馬皇後,等待著她的迴應,仿佛在等待一場審判。


    他相信自己的選擇,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為了陛下的安危。


    他要用自己的血,來警醒這位身居後宮的皇後,讓她明白,朝堂之上,並非她一人可以決斷。


    周圍的大臣們迅速圍攏過來,擔憂地看著跪在血泊中的宋濂。


    他們小心翼翼地避開地上的血跡,生怕自己也沾染上這不祥的顏色。


    但他們眼神中的焦慮和不安卻如出一轍,都緊緊盯著馬皇後,希望能從她的臉上找到一絲妥協的跡象。


    他們明白,宋大人已然以死相諫,他們必須團結一致,才能阻止皇後一意孤行。


    馬皇後看著眼前血淋淋的宋濂,心中五味雜陳。


    她能感受到宋濂的執著與決絕,她也明白,此時此刻,若不能拿出令人信服的理由,恐怕難以平息這朝堂之上的洶湧暗流。


    她暗自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胸腔中翻湧的情緒,目光沉靜如深潭,卻帶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威嚴。


    她的大腦飛速運轉,思索著破局之策。


    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一根繃緊的弦,隨時都有可能斷裂。


    眾臣屏住了唿吸,不敢發出絲毫聲響,唯恐打破這脆弱的平衡。


    空氣中彌漫著濃烈的血腥味,與壓抑的沉默交織在一起,令人感到窒息。


    他們知道,此刻,馬皇後的每一個決定,都關係著大明的未來,關係著他們的命運。


    馬皇後緩緩地抬起手,用袖口輕輕擦拭了一下臉頰,她的動作很輕微,但卻清晰地落入了所有人的眼中。


    她那雙曾經溫婉的鳳眼,此刻卻充滿了堅定與冷漠,仿佛蘊藏著一場即將爆發的暴風雨。


    她再次深深地吸了一口氣,似乎在積蓄著力量,然後,她緩緩地開口道:


    “宋大人,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