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呂昶上前一步,花白的胡須微微顫抖,“幽州乃邊陲重鎮,此去路途遙遠,韃靼騎兵兇悍,恐有危險!陛下萬金之軀,豈可輕易犯險?”他蒼老的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目光淩厲地盯著朱元璋,仿佛要看穿他心中所想。


    宋濂亦出列,拱手道:“呂大人所言極是。如今幽州戰事膠著,更需陛下坐鎮京師,運籌帷幄,方能決勝千裏。陛下親征,實乃不智之舉!”他語氣堅定,字字鏗鏘,不容置疑。


    殿內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壓得眾人喘不過氣。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


    李進眼珠一轉,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臣以為,此番韃靼來勢洶洶,我軍雖奮勇抵抗,但兵力懸殊,將士們大多缺乏實戰經驗,軍心不穩。陛下若此時禦駕親征,恐難以鼓舞士氣,反而會讓將士們擔憂陛下的安危,影響戰局啊!”他聲音不大,卻一針見血,點明了當前最關鍵的問題——軍心。


    呂昶和宋濂聞言,眼前一亮,仿佛找到了突破口,齊齊看向李進,李進這番話,既點明了軍心不穩的現狀,又委婉地勸阻了朱元璋親征,可謂一舉兩得。


    “李大人所言甚是……”呂昶捋了捋胡須,正欲開口繼續勸諫,卻見朱元璋擺了擺手,示意他住口。


    眾人心中一沉,難道陛下執意要親征?


    朱元璋的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了徐達身上,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魏國公,”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傳朕旨意,宣……朱楓……”


    呂昶和宋濂對視一眼,李進的諫言無疑給他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呂昶蒼老的聲音再次響起,帶著一絲悲愴:“陛下,老臣鬥膽再諫一句!幽州苦寒之地,將士們大多是南方子弟,從未經曆過如此惡劣的環境,更遑論與韃靼騎兵正麵交鋒!他們缺乏實戰經驗,軍心渙散,此時陛下若親臨戰場,恐適得其反啊!”


    宋濂緊隨其後,語氣沉重:“陛下,臣等並非質疑陛下的雄才偉略,隻是擔心將士們年輕氣盛,缺乏戰場經驗,一旦遭遇挫敗,恐難以控製局麵。陛下乃大明江山之根本,豈能以身犯險?”他言辭懇切,句句肺腑,仿佛一位老父親在苦苦勸誡自己衝動的孩子。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字字句句都圍繞著“軍心不穩”四個字,態度堅決,仿佛認定了朱元璋此舉必將導致大明軍隊潰敗。


    殿內氣氛凝重,文臣們一個個麵色凝重,目光緊緊地盯著朱元璋,等待著他的最終決定。


    然而,朱元璋的臉上卻始終帶著一抹淡淡的笑容,仿佛對這些勸諫之詞毫不在意。


    他與徐達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眼中都流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自信。


    他們早已預料到文臣們的反應,也早已想好了應對之策。


    朱元璋的目光緩緩掃過眾人,最終停留在呂昶和宋濂身上,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兩位愛卿的擔憂,朕都明白。”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隻是,你們似乎忽略了一點……”他故意頓了頓,目光轉向殿外,”


    “陛下此言何意?”呂昶不解地問道,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安。


    朱元璋沒有迴答,隻是微微一笑,對著殿外高聲喊道:“來人!宣……”


    朱元璋嘴角笑意更濃,目光如炬,仿佛早已看穿文臣們的心思。


    他清了清嗓子,一股上位者的威嚴散發開來,震得殿內眾人心頭一凜。


    “魏國公,你來說!”


    徐達領命,虎目環視殿內,聲若洪鍾:“傳陛下口諭,宣神醫朱楓,即刻登上聚將台!”他刻意加重了“聚將台”三個字,渾厚的嗓音在空曠的殿內迴蕩,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文臣們麵麵相覷,臉上露出疑惑之色。


    朱楓?


    一個神醫,怎麽會和軍心扯上關係?


    他們不解,但心中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而朱元璋,則滿意地看著文臣們臉上疑惑的表情,心中暗道,讓你們這些書生看看,朕手底下的人,可不是隻會舞文弄墨。


    徐達也不等文臣們反應過來,便大步走出殿外,扯開嗓子,朝著聚將台的方向高聲喊道:“朱楓!陛下有旨,速速登台!”他的聲音如滾滾雷霆,傳遍了整個皇宮,也震得聚將台附近的將士們紛紛側目。


    聚將台上,朱楓正與幾名醫官低聲討論著藥理,忽聞這聲如雷般的唿喊,不由得一愣。


    他放下手中的醫書,略微思索片刻,便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


    他收起平日裏溫和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堅定之色。


    他整理了一下衣袍,邁開穩健的步伐,朝著聚將台的階梯走去。


    他的每一步都沉穩有力,仿佛踩在眾人的心頭。


    他身影逐漸高大,如同頂天立地的巨人。


    隨著他一步步登上高台,將士們也漸漸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仿佛在等待著一場盛大的儀式。


    文臣們在殿內,遠遠看到朱楓的身影出現在聚將台上,心中更加不安。


    朱元璋和徐達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勝券在握的笑意。


    文臣們這才意識到,他們與皇帝之間的博弈,早已落入了下風,局勢,似乎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陛下,這……”呂昶忍不住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


    朱元璋擺了擺手,製止了他的話,目光卻始終停留在聚將台上,嘴角帶著一絲淡淡的笑意。


    而此時,朱楓已經走到了聚將台的中央,他深吸一口氣,眼神堅定,掃視著台下黑壓壓的將士們。


    他的舉動,讓文臣們心中一沉,知道大事不妙。


    “各位將士,”朱楓的聲音清晰地傳遍整個校場,“今日,陛下親臨,為的是,與大家一同……”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一個名字在他心中浮現,他嘴角微微上揚,話鋒一轉。


    朱楓知道,此刻他站在這裏,並非僅僅是一位醫者,而是大明軍心的支柱。


    將士們或許早已做好了視死如歸的準備,但他的出現,無疑會為他們注入一劑強心針,讓他們更加堅定地握緊手中的鋼刀,為了守護家園而戰。


    他緩緩登上聚將台,每一步都沉穩有力,仿佛踏著鼓點,敲擊在將士們的心頭。


    寒風凜冽,吹動他的衣袍獵獵作響,卻無法撼動他堅定的眼神。


    陽光灑在他的身上,為他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輝,宛如天神下凡。


    終於,他來到了朱元璋和徐達麵前,拱手躬身,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


    “臣朱楓,參見陛下,參見魏國公。”他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校場,帶著一股令人安心的力量。


    那一刻,大殿內的呂昶、宋濂、李進等人心中一沉,如同墜入冰窖。


    他們知道,陛下的決心已定,任何勸諫都已無濟於事。


    一股無力感湧上心頭,讓他們感到窒息。


    他們仿佛看到,幽州城外,戰火紛飛,血流成河……


    朱楓的目光掃過台下黑壓壓的將士們,他們的臉上寫滿了疲憊和焦慮,但眼神中卻閃爍著視死如歸的決絕。


    他知道,這些都是大明的忠勇之士,他們為了守護家園,願意付出一切。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聲音如同洪鍾,響徹雲霄。


    “將士們!”他的話語如同一道閃電,劃破了沉悶的空氣,將士們的目光瞬間聚焦在他的身上,


    “今日,陛下親臨,為的是……”他故意頓了頓,目光轉向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敬意,然後再次轉向將士們,“與大家一同,迎戰韃靼,保衛大明!”


    他再次停頓,目光如炬,掃視著台下的將士們,一字一頓地說道:“而我,朱楓,將與諸位同生共死,共赴國難!”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仿佛一道驚雷,在將士們的心中炸響。


    將士們被他話語中的堅定和決心所感染,原本低沉的士氣瞬間高漲,一股熱血在他們的胸膛中翻湧。


    朱楓微微一笑他再次轉向朱元璋,拱手說道:“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