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跪伏在地,額頭緊貼著冰冷的青石地麵,他能感受到皇帝陛下投來的目光,如同實質的刀鋒,刮得他後背生疼。


    他咽了口唾沫,聲音帶著一絲顫抖,“陛下,韃靼此次來勢洶洶,分明是看準了我應天府空虛,才敢如此猖狂。”他的拳頭緊緊攥起,指甲幾乎要嵌入肉裏,想起邊境百姓遭受的苦難,心中更是焦灼難安。


    殿內靜得可怕,隻有徐達沉重的唿吸聲迴蕩,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


    朱元璋聽著徐達的話,臉色越來越黑,如同暴風雨前的天空。


    他雙手撐在案幾上,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咬緊的牙關咯咯作響,那是怒火在胸膛裏燃燒的聲音。


    他身為大明皇帝,豈能容忍外族如此挑釁?


    突然,他猛地抬起頭,“打!”一個字,如同金石落地,擲地有聲。


    朱元璋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徐達聽到這句話,心中一震,仿佛壓在心頭的巨石被搬開了一般


    “可是,陛下……”湯和終於忍不住開口,他走到殿中,拱手道:“應天府能調動的兵力,滿打滿算也不過兩萬,其中大多還是新兵,此去幽州,無異於飛蛾撲火啊!”他的聲音帶著明顯的擔憂,他清楚地知道,兩萬兵力對於韃靼三十萬大軍來說,根本就是以卵擊石。


    朱元璋的目光掃過湯和,眼中沒有絲毫退縮和猶豫,反而更加堅定。


    “朕知道,兩萬兵力不多。”他頓了頓,又冷聲道:“但朕決不允許韃靼鐵騎踏破我大明國土!”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帶著金戈鐵馬的殺伐之氣。


    “陛下……”湯和還想再勸,卻被朱元璋抬手製止。


    他能感受到皇帝陛下內心深處的怒火和決心


    徐達跪在地上,感受到皇帝陛下的決心,心中熱血沸騰,他猛地抬起頭,高聲道:“陛下,臣請命出征,帶兵前往幽州!”他的聲音慷鏘有力,迴蕩在整個大殿之中,帶著一股視死如歸的豪情壯誌。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徐達身上,他微微眯起眼睛,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殿內一時寂靜無聲,隻有香爐裏檀香緩緩燃燒,發出輕微的劈啪聲。


    湯和看著跪在地上的徐達,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徐達的忠勇,但也明白此去幽州兇多吉少。


    “陛下,”湯和打破了沉默,沉聲道,“臣以為,應立刻傳令各地將領,抽調兵力前往幽州禦敵,韃靼三十萬大軍,僅憑兩萬兵馬,實難抵擋啊!”他拱手深深一拜,語氣中帶著一絲懇求。


    徐達猛地抬起頭,雙眼圓睜,高聲道:“不可!”他語氣堅決,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


    “湯和,你糊塗了!韃靼鐵騎來勢洶洶,若是等各路兵馬集結,幽州城早就被踏平了!”他霍然起身,在殿內來迴踱步,鐵甲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如同他此刻焦躁的心情。


    “藍玉當年以三萬兵力,硬生生擋住了北元六十萬大軍,如今我大明兵強馬壯,豈能未戰先怯!”徐達的聲音越來越大,帶著一股怒氣,他指著湯和,怒斥道:“你莫不是腿腳歇軟,連上陣殺敵的勇氣都沒有了!”


    湯和臉色漲紅,他雖然穩重,卻也受不得這般激烈的指責。


    他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怒火,沉聲道:“徐達,你休要血口噴人!我何時說過怕了韃靼?我隻是為大局著想,為將士們的性命著想!”


    “哼!”徐達冷哼一聲,“為將士性命著想?難道幽州百姓的性命就不是命了嗎?你若是怕死,就留在應天府享清福,莫要阻礙我等報效國家!”他猛地轉身,再次跪倒在朱元璋麵前,高聲道:“陛下……”


    “陛下,臣願領兩萬兵馬,即刻馳援幽州!”徐達的聲音在大殿中迴蕩,擲地有聲,帶著破釜沉舟的決絕。


    他抬起頭,目光灼灼地望向朱元璋,眼神中沒有一絲畏懼,隻有熊熊燃燒的戰意。


    “臣知道,兩萬對三十萬,看似是以卵擊石,螳臂當車!”徐達的聲音鏗鏘有力,仿佛金石交鳴,“但臣敢立軍令狀,不破韃靼,臣誓不還朝!縱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也絕不讓幽州城破,不讓韃靼鐵騎踏入中原半步!”


    他猛地站起身,在金磚鋪就的地麵上踱了兩步,沉重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朱元璋的心上。


    徐達身上的鐵甲在燭火的映照下閃爍著寒光,如同他此刻堅定的意誌。


    “陛下,幽州乃大明北疆屏障,一旦失守,中原腹地將門戶大開,後果不堪設想!”徐達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卻更加震撼人心,“臣願以一腔熱血,扞衛大明江山,守護黎民百姓!”


    他再次跪倒在地,雙手抱拳,高舉過頭頂,目光清明而堅定。


    “臣,徐達,請命出征!”


    朱元璋看著跪伏在地的徐達,心中百感交集。


    他深知此戰兇險,也知道徐達此去九死一生,但他更明白,徐達是唯一能夠擔此重任的人。


    大殿內一片寂靜,落針可聞。


    檀香的煙霧嫋嫋升起,在空中彌漫開來,仿佛一層薄紗籠罩著整個大殿,更增添了一絲肅穆的氣氛。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徐……”


    湯和重重地歎了口氣,搖頭道:“陛下,恕臣直言,此戰……恐怕難以樂觀。”他抬頭,目光掃過在場眾人,聲音沉重,“韃靼來勢洶洶,三十萬鐵騎壓境,而我應天府,滿打滿算也隻有兩萬兵馬,且多為新募之兵。此番出征,無疑是以卵擊石,兇多吉少啊!” 他的話如同冰冷的寒風,吹散了殿內因徐達請戰而燃起的些許熱血。


    殿內頓時陷入一陣死寂。


    燭火搖曳,在牆壁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仿佛無數雙眼睛在注視著朱元璋。


    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在了皇帝的身上,等待著他最終的決斷。


    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令人窒息的緊張感在殿內蔓延開來。


    朱元璋的臉色陰沉得可怕,他緊緊抿著嘴唇,眼中的怒火幾乎要噴薄而出,他雙手緊握成拳,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關節發出咯咯的聲響。


    大殿之內,唯有香爐裏檀香嫋嫋,散發著一絲幽冷的香氣,那輕微的劈啪聲在此刻顯得格外清晰,仿佛滴答的計時聲,催促著朱元璋做出抉擇。


    徐達跪伏在地,脊背挺得筆直,仿佛一杆鋒利的標槍,等待著皇帝的命令。


    他能感受到殿內氣氛的壓抑,每一聲唿吸都顯得格外沉重。


    他緊緊攥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但他卻感覺不到疼痛,因為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戰爭的渴望,以及對大明江山的責任感。


    湯和的話,無疑給這份渴望蒙上了一層陰影。


    他知道,湯和所言不虛,兩萬兵馬對陣三十萬鐵騎,確實是九死一生。


    但他不甘心,不甘心看著幽州淪陷,不甘心讓韃靼鐵蹄踐踏大明的國土。


    他要戰,他要用手中的刀,殺出一條血路,扞衛大明的尊嚴!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仿佛一個世紀般漫長。


    朱元璋依舊沒有說話,他的目光在徐達和湯和之間來迴掃視,如同鷹隼般銳利。


    他能感受到徐達的決心,也明白湯和的擔憂。


    他知道,此戰關乎大明生死存亡,容不得絲毫馬虎。


    終於,朱元璋動了,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如炬,掃視著殿內的眾人,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千鈞之力:“朕……”


    就在此時,湯和正欲再說些什麽,卻看到徐達的目光閃爍了一下,那眼神複雜難明,仿佛隱藏著什麽秘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