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應天早已有了戰神的傳說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 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錦衣衛信使早就眼巴巴地在等著了。
徐達那封信一到他手,立即被他收入袋中,一聲元帥告辭,立即翻身上馬向南狂奔。
徐達看得啞然失笑。
“錦衣衛看著挺威風,不過卻不是一般人幹的。”
實在不是他徐大元帥不招待人家,也不是他的大帳的坐椅有刺,恐怕是他背後的錦衣衛指揮使早有交待,他不敢耽擱片刻。
應天府的皇上恐怕也正在翹道以待,所以他們要馬不停蹄速去速迴。
因此經由錦衣衛之手接力傳送的蜜信,其實傳送的速度比平常的八百裏加急還要快!
畢竟他們可是老朱讓毛驤在明軍之中千挑萬選的精銳。
在遠處的將士們看來,帳外站著的徐達手按劍柄,氣勢穩如三山五嶽,他遙望大明應天府方向,目光深邃,憂國憂民。
想來是為大明的江山社稷操碎了心吧。
卻不知此時,徐大元帥其實是在一邊目送著老朱的信使離開,一邊在暗中吐槽著大明朝的洪武大帝呢。
“北邊戰事剛剛操心完,又要操心家事,嘿嘿……重八,看來你這個皇帝當得也不自在嘛。”
“打了大半輩子的仗,如今元朝已滅,天下大定,老子這個元帥也算是為中華百姓立下了汗馬功勞。”
“接下來,老子可要退休好好享受一下餘生嘍。”
不過,這徐大元帥也是人閑心不閑。
在暗中吐槽完老朱之後,一想到退休,以後可能要靠兒女的徐達的心思又轉到了朱楓的身上。
心想那少年剛剛出山不久,定是尚未婚配,我那幾個寶貝女兒正好有待字閨中的,不如我再修書一封迴家讓他們準備準備?
如此少年英雄,若能做我徐達的乘龍快婿,那豈不美哉?
這我可得快點下手,不然迴到應天,軍師、李善長、胡惟庸那三個老狐狸估計要和我搶。
想到這裏,徐大元帥立即精神一振,快步走迴大帳再次奮筆疾書。
信中徐達告訴家人,少年英雄風姿絕世,恐一迴到應天,皇親貴族朝中大員們皆要搶著結親。
因此要家人早做準備,生怕慢了一步被人給捷足先登了。
信一寫完,徐達立即召來兩名心腹,吩咐道:
“此信非常重要,你二人帶幾匹快馬,路上換著騎,見到驛站就補給,定要馬不停蹄地給我速速送往家中交與夫人!”
“是,大帥!”
那兩名徐家的家將受此重任,不敢怠慢,除了原有的戰馬外,二人又去挑了幾匹好馬帶著上路。
騎著的這匹馬累了,就換另一匹來騎,遇到驛站快速補給。
如此一來,速度雖比不上八百裏加急,但也不會慢太多。
……
事實上,這件事還真不怪徐達小題大做。
因為正當徐大元帥心裏打著小算盤,要收朱楓為乘龍快婿的時候,應天府內,還真的有不少人已經有這種心思了。
雖然他們對於朱楓,隻聞其名,未謀其麵!
但是,少年雖不在應天,然而應天府裏,朝裏朝外早就傳滿了少年那無敵的傳說。
此時,大明朝之中包括大明軍師劉伯溫、右相李善長、左相胡惟庸在內,文武百官家裏有女兒的,都已經暗中敲著小算盤了。
那些膝下無女的,甚至連小侄女都要連夜召見一下,看長得是否足夠端正。
他們想的是到時萬一被那少年英雄給看上了呢?
那尊貴的地位以及潑天的富貴豈不是要跟著來了?
……
應天府。
因大明定都於此,百姓感覺相當有安全感,故而皇城外的早市,早早的就有各行各業的販夫走卒在張羅著他們的小生意了。
慢慢的南來北往的客人,趕集的鄉下人也陸續出現。
早上人最多的,一般都是賣吃喝和早點的。
那些地方一般是市井小民們交流消息和打探消息的第一站。
“哎,你聽說了沒有?據說這迴徐達元帥遠征蒙古餘孽,開始居然差點打輸了呢!”
“不會吧,徐元帥可是我大明的百勝將軍,打了這麽多年的仗,還沒聽說過他打過敗仗的呢。”
“他說的可是真的哦,我聽一位在右丞相家幹活的堂兄說,那天前線可是八百裏加急連血書都送迴來了哦。”
“血書!”
“你沒聽錯,就是血書啊!”
“徐元帥親自寫的血書!”
“據說皇上看那血書時,手都抖了。”
“關鍵時刻,那金衣金甲的少年英雄殺向蒙古軍中,無人能擋啊,據說連斬蒙古人十五員大將!”
“不會吧?這也太猛了!”
“你要知道我們大明的將士習慣步戰,大漠騎兵作戰沒有優勢啊。”
“那些蒙古人可是自幼騎馬,我大明猛將之中,都少有人能與蒙古大將馬戰不敗的。”
“能連斬十五名蒙古大將的,我大明現在的猛將之中無人能及啊。”
“真是厲害,簡直是天神下凡啊。”
……
消息已經傳到了民間。
自古以來,在朝為官之人消息是最為靈通的。
再加上那一天,滿朝文武都在場,十一道八百裏加急裏的內容,早已經震驚朝野。
自古能當京官的人,大多都是無孔不入的人精。
徐達連發十一道八百裏加急的那天,皇城內,太監宮女侍衛也早就將此事傳得人盡皆知。
而皇城外,文武百官國為那天幾乎是天黑了才迴到府中,如此反常之事,本就令那些官員們的家人和下人好奇。
滿朝文將震驚之餘,在迴府之後,對於個中緣由個個皆是不吐不快。
然後看著家人以及家中傭人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神情,暗自得意著。
就這樣,在皇榜尚未出時,此事便從文武百官那裏開始,一傳十十傳百,便又從這些官宦之家的下人們,傳到了市井間。
然後,再從井間裏的販夫走卒繼續往外傳……
一夜之間,整個應天府朝野皆沸騰了起來。
為此,坊間的說書先生們,更是整夜不睡,趕寫出了一篇篇關於大明元帥北伐被困,少年英雄連斬元將,扭轉戰局,一戰定乾坤的真人演義故事!
果然,這以朱楓為原型新編的故事一經說出,居然比以往所有的英烈傳說都要受歡迎!
結果那些機靈的說書先生們賺麻了。
人們聽得如癡如醉,而少年朱楓,在幾百之內便成為了市井坊間,所有年輕人們都崇拜的英雄。
那些待字閨中的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們,甚至在連人都沒見過的情況下,便已經芳心暗許了。
少年英雄,大明戰神!
此時,皇榜已經發出,百姓自然也知道徐達元帥北伐大勝,即將班師迴朝的消息。
但是具體是怎麽打贏的,放出來的皇榜可細說不了。
民間如此熱切,但朝中卻更為瘋狂。
此時,除太子朱標已經成年,可以替朱元璋處理排憂解難之外,其餘的二十多位皇子皆未成年。
但便是這些十來歲卻還未成年的皇子,對於漠北少年英雄連斬北元十五將,最後甚至斬下了蒙古大元帥首級的事跡最為狂熱!
一開始,這些半大皇子們聽到朱楓的事跡,認為徐達可能在吹牛。
世上怎麽會有這麽厲害的人?
要知道,那些蒙古騎兵可都是驍勇善戰之輩。
他們的將領可不是酒囊飯袋,哪有那麽好殺?
更別說是北元蒙古大軍的主帥王保保了。
此事定然有假。
其中定有貓膩。
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問遍了皇宮裏的人知道的人,最後甚至還成群結隊去找他們的大皇兄太子朱標求證。
在得到朱標的肯定之後,這些心高氣傲的皇子們震驚了。
太子朱標不可能跟他們這群小皇弟們說假話。
之後,這群皇子們仿佛是經曆了一場五雷轟頂的精神洗禮一般,隻一夜之間,他們便將鮮衣怒馬,縱橫沙場無人能敵的朱楓奉為了偶像!
甚至當那些皇子得知朱楓是一身金盔金甲,手持一杆四百多斤的鳳翅鎦金镋之後,他們又嚷著要讓他們的母後叫工匠給他們打造黃金戰甲,以及鳳翅鎦金镋。
因為那是他們偶像——大明戰神朱楓的裝備!
徐達那封信一到他手,立即被他收入袋中,一聲元帥告辭,立即翻身上馬向南狂奔。
徐達看得啞然失笑。
“錦衣衛看著挺威風,不過卻不是一般人幹的。”
實在不是他徐大元帥不招待人家,也不是他的大帳的坐椅有刺,恐怕是他背後的錦衣衛指揮使早有交待,他不敢耽擱片刻。
應天府的皇上恐怕也正在翹道以待,所以他們要馬不停蹄速去速迴。
因此經由錦衣衛之手接力傳送的蜜信,其實傳送的速度比平常的八百裏加急還要快!
畢竟他們可是老朱讓毛驤在明軍之中千挑萬選的精銳。
在遠處的將士們看來,帳外站著的徐達手按劍柄,氣勢穩如三山五嶽,他遙望大明應天府方向,目光深邃,憂國憂民。
想來是為大明的江山社稷操碎了心吧。
卻不知此時,徐大元帥其實是在一邊目送著老朱的信使離開,一邊在暗中吐槽著大明朝的洪武大帝呢。
“北邊戰事剛剛操心完,又要操心家事,嘿嘿……重八,看來你這個皇帝當得也不自在嘛。”
“打了大半輩子的仗,如今元朝已滅,天下大定,老子這個元帥也算是為中華百姓立下了汗馬功勞。”
“接下來,老子可要退休好好享受一下餘生嘍。”
不過,這徐大元帥也是人閑心不閑。
在暗中吐槽完老朱之後,一想到退休,以後可能要靠兒女的徐達的心思又轉到了朱楓的身上。
心想那少年剛剛出山不久,定是尚未婚配,我那幾個寶貝女兒正好有待字閨中的,不如我再修書一封迴家讓他們準備準備?
如此少年英雄,若能做我徐達的乘龍快婿,那豈不美哉?
這我可得快點下手,不然迴到應天,軍師、李善長、胡惟庸那三個老狐狸估計要和我搶。
想到這裏,徐大元帥立即精神一振,快步走迴大帳再次奮筆疾書。
信中徐達告訴家人,少年英雄風姿絕世,恐一迴到應天,皇親貴族朝中大員們皆要搶著結親。
因此要家人早做準備,生怕慢了一步被人給捷足先登了。
信一寫完,徐達立即召來兩名心腹,吩咐道:
“此信非常重要,你二人帶幾匹快馬,路上換著騎,見到驛站就補給,定要馬不停蹄地給我速速送往家中交與夫人!”
“是,大帥!”
那兩名徐家的家將受此重任,不敢怠慢,除了原有的戰馬外,二人又去挑了幾匹好馬帶著上路。
騎著的這匹馬累了,就換另一匹來騎,遇到驛站快速補給。
如此一來,速度雖比不上八百裏加急,但也不會慢太多。
……
事實上,這件事還真不怪徐達小題大做。
因為正當徐大元帥心裏打著小算盤,要收朱楓為乘龍快婿的時候,應天府內,還真的有不少人已經有這種心思了。
雖然他們對於朱楓,隻聞其名,未謀其麵!
但是,少年雖不在應天,然而應天府裏,朝裏朝外早就傳滿了少年那無敵的傳說。
此時,大明朝之中包括大明軍師劉伯溫、右相李善長、左相胡惟庸在內,文武百官家裏有女兒的,都已經暗中敲著小算盤了。
那些膝下無女的,甚至連小侄女都要連夜召見一下,看長得是否足夠端正。
他們想的是到時萬一被那少年英雄給看上了呢?
那尊貴的地位以及潑天的富貴豈不是要跟著來了?
……
應天府。
因大明定都於此,百姓感覺相當有安全感,故而皇城外的早市,早早的就有各行各業的販夫走卒在張羅著他們的小生意了。
慢慢的南來北往的客人,趕集的鄉下人也陸續出現。
早上人最多的,一般都是賣吃喝和早點的。
那些地方一般是市井小民們交流消息和打探消息的第一站。
“哎,你聽說了沒有?據說這迴徐達元帥遠征蒙古餘孽,開始居然差點打輸了呢!”
“不會吧,徐元帥可是我大明的百勝將軍,打了這麽多年的仗,還沒聽說過他打過敗仗的呢。”
“他說的可是真的哦,我聽一位在右丞相家幹活的堂兄說,那天前線可是八百裏加急連血書都送迴來了哦。”
“血書!”
“你沒聽錯,就是血書啊!”
“徐元帥親自寫的血書!”
“據說皇上看那血書時,手都抖了。”
“關鍵時刻,那金衣金甲的少年英雄殺向蒙古軍中,無人能擋啊,據說連斬蒙古人十五員大將!”
“不會吧?這也太猛了!”
“你要知道我們大明的將士習慣步戰,大漠騎兵作戰沒有優勢啊。”
“那些蒙古人可是自幼騎馬,我大明猛將之中,都少有人能與蒙古大將馬戰不敗的。”
“能連斬十五名蒙古大將的,我大明現在的猛將之中無人能及啊。”
“真是厲害,簡直是天神下凡啊。”
……
消息已經傳到了民間。
自古以來,在朝為官之人消息是最為靈通的。
再加上那一天,滿朝文武都在場,十一道八百裏加急裏的內容,早已經震驚朝野。
自古能當京官的人,大多都是無孔不入的人精。
徐達連發十一道八百裏加急的那天,皇城內,太監宮女侍衛也早就將此事傳得人盡皆知。
而皇城外,文武百官國為那天幾乎是天黑了才迴到府中,如此反常之事,本就令那些官員們的家人和下人好奇。
滿朝文將震驚之餘,在迴府之後,對於個中緣由個個皆是不吐不快。
然後看著家人以及家中傭人們一個個目瞪口呆的神情,暗自得意著。
就這樣,在皇榜尚未出時,此事便從文武百官那裏開始,一傳十十傳百,便又從這些官宦之家的下人們,傳到了市井間。
然後,再從井間裏的販夫走卒繼續往外傳……
一夜之間,整個應天府朝野皆沸騰了起來。
為此,坊間的說書先生們,更是整夜不睡,趕寫出了一篇篇關於大明元帥北伐被困,少年英雄連斬元將,扭轉戰局,一戰定乾坤的真人演義故事!
果然,這以朱楓為原型新編的故事一經說出,居然比以往所有的英烈傳說都要受歡迎!
結果那些機靈的說書先生們賺麻了。
人們聽得如癡如醉,而少年朱楓,在幾百之內便成為了市井坊間,所有年輕人們都崇拜的英雄。
那些待字閨中的大家閨秀和小家碧玉們,甚至在連人都沒見過的情況下,便已經芳心暗許了。
少年英雄,大明戰神!
此時,皇榜已經發出,百姓自然也知道徐達元帥北伐大勝,即將班師迴朝的消息。
但是具體是怎麽打贏的,放出來的皇榜可細說不了。
民間如此熱切,但朝中卻更為瘋狂。
此時,除太子朱標已經成年,可以替朱元璋處理排憂解難之外,其餘的二十多位皇子皆未成年。
但便是這些十來歲卻還未成年的皇子,對於漠北少年英雄連斬北元十五將,最後甚至斬下了蒙古大元帥首級的事跡最為狂熱!
一開始,這些半大皇子們聽到朱楓的事跡,認為徐達可能在吹牛。
世上怎麽會有這麽厲害的人?
要知道,那些蒙古騎兵可都是驍勇善戰之輩。
他們的將領可不是酒囊飯袋,哪有那麽好殺?
更別說是北元蒙古大軍的主帥王保保了。
此事定然有假。
其中定有貓膩。
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問遍了皇宮裏的人知道的人,最後甚至還成群結隊去找他們的大皇兄太子朱標求證。
在得到朱標的肯定之後,這些心高氣傲的皇子們震驚了。
太子朱標不可能跟他們這群小皇弟們說假話。
之後,這群皇子們仿佛是經曆了一場五雷轟頂的精神洗禮一般,隻一夜之間,他們便將鮮衣怒馬,縱橫沙場無人能敵的朱楓奉為了偶像!
甚至當那些皇子得知朱楓是一身金盔金甲,手持一杆四百多斤的鳳翅鎦金镋之後,他們又嚷著要讓他們的母後叫工匠給他們打造黃金戰甲,以及鳳翅鎦金镋。
因為那是他們偶像——大明戰神朱楓的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