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徐達邀請朱楓入應天!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 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戰結束之後,戰場上滿地瘡痍,屍橫遍野。
漫山漫地,元韃子的屍骸,就跟大風刮過的麥田一樣,成茬成茬地倒伏在地上。
間或有一杆折斷的大旗,預兆著北元日漸式微的暴虐統治。
而此時的朱楓,則是一臉淡然地站在屍體堆前,拿出一方白布,仔細擦拭鳳翅鎦金镋上殘留的血跡。
陽光打在他的八封鎖子黃金甲上,閃爍著熠熠華彩。
赤龍駒乖巧立在其身後,為這壯絕的畫麵更添了一筆鐵漢柔情。
先前其英武勃發的表現,以一己之力獨扛整個軍隊之舉,令人無不傾倒、佩服!
原本明軍已盡數入了北元韃子的埋伏,正是苦力支撐,準備戰死嶺南,馬革裹屍以效大明忠勇之時。
卻是斜刺裏衝出來一彪虎將,將擴廓帖木兒和賀宗哲的聯軍陣型生生殺穿!
陣型大亂,北元韃子士氣大跌。
至此,徐達方有了反敗為勝、背水一擊的機會。
於是振臂高唿、身先士卒,於是將士們奮勇殺敵。
此消彼長之下,此役方才最終能成如此大捷,殺滅了北元韃子的士氣!
正是因為如此,此役朱楓自然該當為首功!
將士們遠遠看著朱楓,眼神中帶著敬畏與感激。
徐達此時拍馬出現在了朱楓麵前。
他翻身下馬,對著朱楓便是一拱手,拜問道:“方才之事,多謝將軍出手搭救。若無將軍出手,我部兵馬,必難逃北元韃子的埋伏。”
“順天意,伐無道。”
朱楓搖了搖頭,推辭道。
“誅滅北元韃子,乃我大明兒郎應盡之舉。”
一席話,更是讓徐達不由高看,拱手再拜:“還不知將軍姓名,所屬何部。”
“小子朱楓,並未參軍入伍。”
朱楓越看眼前這人越發覺得有些眼熟,不免追問道。
“大帥可是徐達徐將軍?”
徐達眼中閃過一抹詫異,頷首對答:“不想某之姓名,竟能有幸被將軍識聞。慚愧,慚愧。”
“徐達將軍乃是我大明柱石,更是被陛下倚為‘萬裏長城’,更兼大明開國‘六王’之首,如此赫赫威名,怎需如此謙虛?”
朱楓臉上雖依舊是雲淡風輕,但心底卻是免不得有些興奮激動。
這人竟然當真是徐達!
須知,曆史上的徐達那可是大明的軍神啊,戰陣第一人!
一生戎馬,跟隨朱元璋轉戰南北,幾乎貫穿了整個大明朝的開國過程。
如此生猛悍將,此刻就麵對麵地站在他身前,叫朱楓如何能不興奮激動?
而另一邊,徐達聽了朱楓的這番話,也是對他的豐富見識感到有些意外。
尤其他話中對自己所表達的肯定與誇讚,更是令徐達的心頭不免多了幾分高興。
如朱楓這般人中龍鳳者,也對自己如此褒獎有加,尤其還是在藍玉等人麵前,更是令他長臉。
身後,藍玉等一眾彪將雖沒上前,但卻對朱楓同樣敬畏有加,更兼好奇。
在這兩軍對壘期間,這朱楓究竟是如何以一己之力,生生將北元韃子的戰線給擊退、擊潰的?
這世間並不缺乏勇武猛將,藍玉覺得自己就算得上是作戰勇悍之輩了。
可跟這位看上去安靜斯文、作戰時卻悍不畏死的朱楓一比,卻又根本算不得什麽了。
一番交談下來,徐達與朱楓竟是氣味頗為相投,更有相見恨晚之意。
不知不覺便已經以大哥、賢弟相稱了。
當徐達知道朱楓身上並無功名,隻是白身之後,更是起了愛才之心。
“朱楓賢弟,愚兄有一事相求。”
徐達目光灼灼,強忍住心中激蕩,問道。
“如賢弟所見這般,我軍中正是求賢若渴之際,賢弟可願意隨我前往應天府否?”
“有愚兄在,我可一力保舉朱楓賢弟為驍騎將軍!”
“到時候,你我兄弟聯手,一起縱馬馳騁,殺穿北元韃子,將它們徹底趕出我大明疆界!”
說實話,徐達的這個提議,令朱楓很是心動。
要是當真能夠跟徐達一起並肩作戰,奮勇殺敵,這的確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正當朱楓準備開口答應,不料徐達又繼續說道。
“此役你我兄弟若是能夠徹底將北元韃子殺得膽寒,陛下定然龍顏大悅,屆時再有愚兄力薦,賢弟封狼居胥、拜將封侯,決計不在話下!”
朱楓原本有些意動的心,頓時宛若當頭被交了一盆冷水,立即就冷靜了下來。
他很清楚,在太子朱標意外病逝之後,朱元璋便性情大變,對開國功臣們再無顧忌任何往日情分,但有半點把柄在手,便高舉屠刀、大開殺戒。
最終,跟著朱元璋打下這偌大天下的功勳們,幾乎沒有一個人得了善終的。
朱楓可不願成為這其中一員,便婉拒了徐達的盛情邀請。
“賢兄所言甚是,可惜愚弟卻並無心入仕,還望賢兄莫要怪罪。”
聽聞朱楓並無入仕的心思,徐達不免心中暗道了一聲可惜。
如此天縱之才,不能被陛下所用,實在是明珠暗投。
“原來如此,不知賢弟這趟是準備去哪兒呢?”
“若是要遠行,獨身多有不便,愚兄也可派遣一隊人馬護送照料才是。”
徐達如此盛情,朱楓隻得實話實說。
“愚弟此行準備前往應天府,處理一些私事。”
原本朱楓本想說去應天府尋找父母的,但轉念一想卻覺著此事有些縹緲難求,若是自己此番開口,徐達定然會大包大攬。
未免平白滋生不必要的麻煩,他便索性含糊了說辭。
徐達並未深究此事,因為他隻聽進去了應天府這三個字,便已經是心頭大喜過望了。
“賢弟啊!這不趕巧了嗎?我大軍也準備開拔返迴應天府呢,正好一同行進,彼此相互也能有個照料!”
朱楓原本還想拒絕一二,但徐達卻是大手一揮,表示這事情就如此這般地定下來了。
徐達如此熱情,其餘諸如藍玉等將領也爭先盛邀。
無奈之下,朱楓也隻好答應了下來,與大軍一同返迴應天府。
漫山漫地,元韃子的屍骸,就跟大風刮過的麥田一樣,成茬成茬地倒伏在地上。
間或有一杆折斷的大旗,預兆著北元日漸式微的暴虐統治。
而此時的朱楓,則是一臉淡然地站在屍體堆前,拿出一方白布,仔細擦拭鳳翅鎦金镋上殘留的血跡。
陽光打在他的八封鎖子黃金甲上,閃爍著熠熠華彩。
赤龍駒乖巧立在其身後,為這壯絕的畫麵更添了一筆鐵漢柔情。
先前其英武勃發的表現,以一己之力獨扛整個軍隊之舉,令人無不傾倒、佩服!
原本明軍已盡數入了北元韃子的埋伏,正是苦力支撐,準備戰死嶺南,馬革裹屍以效大明忠勇之時。
卻是斜刺裏衝出來一彪虎將,將擴廓帖木兒和賀宗哲的聯軍陣型生生殺穿!
陣型大亂,北元韃子士氣大跌。
至此,徐達方有了反敗為勝、背水一擊的機會。
於是振臂高唿、身先士卒,於是將士們奮勇殺敵。
此消彼長之下,此役方才最終能成如此大捷,殺滅了北元韃子的士氣!
正是因為如此,此役朱楓自然該當為首功!
將士們遠遠看著朱楓,眼神中帶著敬畏與感激。
徐達此時拍馬出現在了朱楓麵前。
他翻身下馬,對著朱楓便是一拱手,拜問道:“方才之事,多謝將軍出手搭救。若無將軍出手,我部兵馬,必難逃北元韃子的埋伏。”
“順天意,伐無道。”
朱楓搖了搖頭,推辭道。
“誅滅北元韃子,乃我大明兒郎應盡之舉。”
一席話,更是讓徐達不由高看,拱手再拜:“還不知將軍姓名,所屬何部。”
“小子朱楓,並未參軍入伍。”
朱楓越看眼前這人越發覺得有些眼熟,不免追問道。
“大帥可是徐達徐將軍?”
徐達眼中閃過一抹詫異,頷首對答:“不想某之姓名,竟能有幸被將軍識聞。慚愧,慚愧。”
“徐達將軍乃是我大明柱石,更是被陛下倚為‘萬裏長城’,更兼大明開國‘六王’之首,如此赫赫威名,怎需如此謙虛?”
朱楓臉上雖依舊是雲淡風輕,但心底卻是免不得有些興奮激動。
這人竟然當真是徐達!
須知,曆史上的徐達那可是大明的軍神啊,戰陣第一人!
一生戎馬,跟隨朱元璋轉戰南北,幾乎貫穿了整個大明朝的開國過程。
如此生猛悍將,此刻就麵對麵地站在他身前,叫朱楓如何能不興奮激動?
而另一邊,徐達聽了朱楓的這番話,也是對他的豐富見識感到有些意外。
尤其他話中對自己所表達的肯定與誇讚,更是令徐達的心頭不免多了幾分高興。
如朱楓這般人中龍鳳者,也對自己如此褒獎有加,尤其還是在藍玉等人麵前,更是令他長臉。
身後,藍玉等一眾彪將雖沒上前,但卻對朱楓同樣敬畏有加,更兼好奇。
在這兩軍對壘期間,這朱楓究竟是如何以一己之力,生生將北元韃子的戰線給擊退、擊潰的?
這世間並不缺乏勇武猛將,藍玉覺得自己就算得上是作戰勇悍之輩了。
可跟這位看上去安靜斯文、作戰時卻悍不畏死的朱楓一比,卻又根本算不得什麽了。
一番交談下來,徐達與朱楓竟是氣味頗為相投,更有相見恨晚之意。
不知不覺便已經以大哥、賢弟相稱了。
當徐達知道朱楓身上並無功名,隻是白身之後,更是起了愛才之心。
“朱楓賢弟,愚兄有一事相求。”
徐達目光灼灼,強忍住心中激蕩,問道。
“如賢弟所見這般,我軍中正是求賢若渴之際,賢弟可願意隨我前往應天府否?”
“有愚兄在,我可一力保舉朱楓賢弟為驍騎將軍!”
“到時候,你我兄弟聯手,一起縱馬馳騁,殺穿北元韃子,將它們徹底趕出我大明疆界!”
說實話,徐達的這個提議,令朱楓很是心動。
要是當真能夠跟徐達一起並肩作戰,奮勇殺敵,這的確不失為人生一大樂事。
正當朱楓準備開口答應,不料徐達又繼續說道。
“此役你我兄弟若是能夠徹底將北元韃子殺得膽寒,陛下定然龍顏大悅,屆時再有愚兄力薦,賢弟封狼居胥、拜將封侯,決計不在話下!”
朱楓原本有些意動的心,頓時宛若當頭被交了一盆冷水,立即就冷靜了下來。
他很清楚,在太子朱標意外病逝之後,朱元璋便性情大變,對開國功臣們再無顧忌任何往日情分,但有半點把柄在手,便高舉屠刀、大開殺戒。
最終,跟著朱元璋打下這偌大天下的功勳們,幾乎沒有一個人得了善終的。
朱楓可不願成為這其中一員,便婉拒了徐達的盛情邀請。
“賢兄所言甚是,可惜愚弟卻並無心入仕,還望賢兄莫要怪罪。”
聽聞朱楓並無入仕的心思,徐達不免心中暗道了一聲可惜。
如此天縱之才,不能被陛下所用,實在是明珠暗投。
“原來如此,不知賢弟這趟是準備去哪兒呢?”
“若是要遠行,獨身多有不便,愚兄也可派遣一隊人馬護送照料才是。”
徐達如此盛情,朱楓隻得實話實說。
“愚弟此行準備前往應天府,處理一些私事。”
原本朱楓本想說去應天府尋找父母的,但轉念一想卻覺著此事有些縹緲難求,若是自己此番開口,徐達定然會大包大攬。
未免平白滋生不必要的麻煩,他便索性含糊了說辭。
徐達並未深究此事,因為他隻聽進去了應天府這三個字,便已經是心頭大喜過望了。
“賢弟啊!這不趕巧了嗎?我大軍也準備開拔返迴應天府呢,正好一同行進,彼此相互也能有個照料!”
朱楓原本還想拒絕一二,但徐達卻是大手一揮,表示這事情就如此這般地定下來了。
徐達如此熱情,其餘諸如藍玉等將領也爭先盛邀。
無奈之下,朱楓也隻好答應了下來,與大軍一同返迴應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