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漸息,塵土緩緩落下,兩騎駿馬昂首立於祭天台前。


    馬上之人,一位身著玄色龍袍,麵容威嚴,不怒自威,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另一人則是身披鎧甲,麵色沉毅的開國功臣徐達。


    朱元璋和徐達翻身下馬,一股無形的威壓籠罩在祭天台上。


    朱楓和二虎連忙躬身行禮,“參見陛下!參見徐大人!”


    “平身。”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股帝王特有的威嚴。


    他目光落在朱楓身上,眼底深處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似乎有溫情,卻又很快被壓抑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凝重。


    朱元璋的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楓,仿佛要將他整個人看穿。


    這目光讓朱楓感到有些不自在,卻不敢有任何閃躲。


    他知道,在帝王麵前,任何細微的表情和動作都可能被無限放大,解讀出不同的含義。


    四下裏一片寂靜,隻有風吹動旌旗的獵獵聲,以及遠處傳來的隱隱鼓聲。


    這鼓聲低沉而有力,仿佛一下一下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更增添了幾分肅穆和緊張的氣氛。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似乎在努力控製自己的情緒。


    他緩緩抬起手,指著北方,語氣沉重地說道,“……”


    “朱楓,”朱元璋的聲音低沉得仿佛從胸腔深處發出,帶著一絲沙啞,“你可知,幽州告急!”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仿佛要穿透層層雲霧,直達那烽火連天的邊關。


    “韃靼三十萬大軍,如今兵臨幽州城下!”


    每一個字都像是巨石般砸在朱楓心頭,讓他唿吸一滯。


    三十萬!


    這數字如同驚濤駭浪般衝擊著他的耳膜,震得他頭皮發麻。


    他難以想象那黑壓壓的敵軍,如同蝗蟲過境般席卷而來,是怎樣一番可怕景象。


    耳邊仿佛響起了金戈鐵馬的碰撞聲,喊殺聲震天,血流成河……


    他下意識地看向徐達,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此刻也是眉頭緊鎖,麵色凝重。


    “幽州……隻有三萬守軍……” 朱元璋的聲音更低了,仿佛是從牙縫裏擠出來的一般,其中蘊含著難以言喻的壓力和焦慮。


    他猛地轉頭看向朱楓,眼神銳利,“他們……已經奏報求援了……” 朱元璋的聲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北方,幽州的方向。


    朱楓的心被朱元璋的話重重一擊,仿佛一條無形的巨鞭,抽打在他的胸膛上。


    三十萬大軍,兵臨幽州城下,這數字在他腦海中瘋狂迴蕩,如同雷鳴般震耳欲聾。


    他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從四麵八方湧來,幾乎要將他吞噬。


    他下意識地看向徐達,這位老將的麵容如同鐵鑄,眉頭緊鎖,這一幕讓他意識到,自己也必須站出來,盡一份力。


    “陛下,”朱楓的聲音有些顫抖,但他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臣雖是一介草民,但國難當頭,義不容辭。” 他的話語堅定,仿佛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勇氣和決心。


    朱元璋的目光舒緩了些,他微微點頭,仿佛在認可朱楓的決心。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朱楓,你可知,你在傷兵營的作用,已經成為了定海神針。”


    朱楓愣住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努力被如此高度評價。


    迴想起這十五天來,他在傷兵營的日子,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和艱難。


    他親手為傷兵包紮傷口,為他們熬製湯藥,盡力讓他們在痛苦中找到一絲溫暖和希望。


    他看到那些在生死邊緣徘徊的士兵,漸漸恢複了生機,重新站了起來,重新找迴了戰鬥的勇氣。


    “陛下,”朱楓的聲音更加堅定,“傷兵營的勇士們,每一個都值得我們去守護。他們的存在,不僅僅是軍隊的支柱,更是大明的希望。國難當頭,我願用盡一切力量,讓他們成活,讓他們振奮軍心。”


    朱元璋的目光突然變得銳利,仿佛一束光芒穿透了黑暗,直指朱楓的心髒。


    他深吸一口氣,仿佛在權衡什麽,然後緩緩開口:“好!你若能堅持下去,大明必有你一席之地。”


    朱楓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堅定而有力。


    他的心中燃起了熊熊火焰,那是對國家的忠誠,對同胞的責任。


    他明白,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默默無聞的草民,而是大明最需要的一分子。


    “臣,定不負陛下所托!” 朱楓的聲音擲地有聲,如同堅石般不可動搖。


    朱元璋的他心中盤算著,如何調動資源,如何製定戰略,如何讓幽州城的守軍在絕望中看到希望。


    “來人,”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傳令下去,即刻調集全國各地的糧草與兵員,支援幽州!”


    朱楓靜靜地站在一旁,心中充滿了決心和信念。


    他知道自己即將麵對的,是一場前所未有的挑戰,但他無懼無畏。


    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與整個大明,與每一個勇敢的將士並肩作戰。


    就在這時,朱元璋突然轉頭,目光炯炯有神,仿佛在審視什麽。


    “朱楓,你可知,真正的戰火,才剛剛開始……” 他的話語戛然而止,留下無盡的懸念和決心。


    朱楓的目光變得悠遠,思緒迴到了十五天前。


    那一天,他第一次踏入傷兵營,空氣中彌漫著濃重的血腥味,讓他幾乎窒息。


    觸目所及,皆是傷兵痛苦的呻吟,斷肢殘臂,血肉模糊。


    那場景,比任何地獄繪卷都更加真實,更加殘酷。


    他至今仍記得,一個年輕的士兵,腹部被敵人的長矛貫穿,腸子流了一地,卻緊緊抓著他的手,用微弱的聲音說著:“我…我還想…迴家…” 那雙絕望的眼睛,深深地烙印在了朱楓的腦海裏,揮之不去。


    十五天,他見證了無數的死亡和犧牲。


    有些傷兵,明明已經脫離了危險,卻因為感染而高燒不退,最終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


    有些傷兵,因為傷勢過重,隻能默默忍受著劇痛,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他親手為他們縫合傷口,清洗膿血,甚至為他們收斂遺體。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如此近距離地接觸死亡,如此深刻地體會生命的脆弱。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傷兵營的慘烈景象讓他心頭發緊。


    可與之相對的,卻是這些士兵的頑強和不屈。


    他們即使身負重傷,依然心係著國家,心係著戰場。


    他們渴望活下去,渴望重新迴到戰場,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朱楓,讓他明白,什麽才是真正的勇氣,什麽才是真正的愛國。


    “三十萬韃靼兵,又如何?”朱楓心中升騰起一股豪氣,他想起應天府的兩萬兒郎,想起他們麵對倭寇時的英勇無畏,想起他們保家衛國的堅定決心。


    他握緊了拳頭,眼神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我大明兒郎,豈會懼怕外敵?我朱楓,更不會懼怕!”


    他想起朝堂上的那些勾心鬥角,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心中不禁冷笑。


    與抵禦外敵,保衛家園相比,那些所謂的權謀之爭,顯得多麽渺小,多麽可笑。


    “韃靼人要的是我中原大地,而不是什麽莫須有的罪名!保家衛國,才是大丈夫所為!”


    “陛下,”朱楓猛地抬頭,目光如炬,“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絕。


    朱楓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陛下,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他頓了頓,眼神中流露出決絕之色,“韃靼兵三十萬又如何?我大明兒郎,豈會懼怕外敵!臣更不會懼怕!”


    朱元璋聽到朱楓這番話,目光頓時迸射出一道精光,如同兩柄利劍,直刺朱楓的內心。


    他緊緊盯著朱楓,仿佛要看穿他的靈魂深處。


    朱楓感受到皇帝的目光,卻毫不畏懼,迎著那銳利的眼神,繼續說道:“保家衛國,才是大丈夫所為!與抵禦外敵,保衛家園相比,朝堂上那些所謂的權謀之爭,顯得多麽渺小,多麽可笑!”他的聲音擲地有聲,每一個字都充滿了力量和決心。


    他仿佛迴到了戰場,金戈鐵馬,喊殺震天。


    他仿佛看到了那些浴血奮戰的士兵,他們為了國家,為了家園,不惜拋頭顱,灑熱血。


    一股熱血湧上心頭,讓他渾身充滿了力量。


    “韃靼人要的是我中原大地,而不是什麽莫須有的罪名!”朱楓的聲音更加洪亮,充滿了激情,“臣願為陛下,為大明,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朱元璋聽到朱楓這鏗鏘有力的話語,心中不禁升起一股敬佩之情。


    他看著眼前這個年輕人,他仿佛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也是這般意氣風發,也是這般充滿鬥誌。


    “好!”朱元璋忍不住大聲讚歎,他的聲音如同洪鍾般響亮,在大殿內迴蕩,“不愧是我大明的好男兒!”他走到朱楓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語氣中充滿了鼓勵和期待,“你有這樣的決心,朕心甚慰!”


    朱楓感受到皇帝的鼓勵,心中更加堅定。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空氣中彌漫的肅殺之氣。


    他明白,一場大戰即將到來,他必須做好準備,迎接這場挑戰。


    “陛下,”朱楓的聲音再次響起,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臣有一計……” 他頓了頓,目光看向北方,幽州的方向, “或可解幽州之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浩然正氣的哥哥並收藏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