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太子妃的溫柔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 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子妃將糕點放在桌上,溫柔地笑道:“這是我親手做的,兩位嚐嚐。” 朱標拿起一塊遞給朱楓:“賢弟,嚐嚐太子妃的手藝。”朱楓雙手接過,糕點散發著淡淡的甜香,入口即化,甜而不膩。
他讚道:“太子妃手藝精湛,臣弟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糕點。”太子妃聞言,臉上笑意更濃。
午膳擺在東宮正殿,山珍海味,琳琅滿目。
太子妃頻頻為朱楓夾菜,關切地問道:“王爺,您嚐嚐這道八寶鴨,是禦廚的拿手好菜。” 朱楓謝過太子妃,夾起一塊送入口中,隻覺肉質鮮嫩,香氣撲鼻,果然是難得的美味。
席間,太子妃不時詢問朱楓的口味,照顧得無微不至,朱楓心中感激,隻覺得這頓飯吃得格外舒心。
用膳後,朱標提議帶朱楓參觀太子府邸。
朱楓欣然同意,跟著朱標走出正殿,穿過一道道迴廊,來到了太子府的後花園。
陽光透過枝葉,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沁人心脾。
朱楓放眼望去,隻見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景色宜人。
“賢弟,你看這片梅林,每到冬日,梅花盛開,暗香浮動,美不勝收。” 朱標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梅林說道。
朱楓望著那片梅林,想象著冬日梅花盛開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期待……
朱標興致勃勃地介紹著,從這座府邸的前身,到曆代居住者的軼事,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他指著一處雕梁畫棟的飛簷,語調帶著幾分自豪:“這上麵的彩繪,還是當年父皇親自指點工匠繪製的,寓意著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朱楓抬頭細看,隻見那色彩豔麗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氣勢恢宏,心中不由驚歎,這太子府邸不僅壯麗,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他們穿過一處假山,潺潺流水聲伴著清脆的鳥鳴,傳入耳中,令人心曠神怡。
朱標停下腳步,指著一處石刻:“這上麵是前朝一位名士所題的詩句,蘊含著哲理,我平日裏閑暇時,都會在此研讀。” 朱楓走近觀看,那蒼勁有力的字跡,仿佛帶著筆墨主人的豪邁之氣,令他心生敬佩。
一路走來,朱楓發現這太子府邸,處處皆是精雕細琢,每一處都彰顯著主人的品味與氣度。
朱標對府邸的了解,更是讓朱楓感到驚歎,從曆史典故到風俗人情,他都能信手拈來,娓娓道來,可見太子平日裏飽讀詩書,博學多才。
朱楓由衷讚歎道:“太子殿下見識淵博,學識過人,臣弟佩服。”
朱標聽後,爽朗一笑,拍了拍朱楓的肩膀:“賢弟過獎了,不過是平日裏多讀了些書罷了,不值一提。” 他隨即又轉了一個話題,指著不遠處的練武場說道:“賢弟,我看你身手不凡,想必也是個練家子。不如我們去練武場切磋一番,如何?”
朱楓聞言,他抱拳道:“能與太子殿下切磋,是臣弟的榮幸!”
朱標聞言,嘴角微微勾起,眼底閃過一絲不明的意味,他隨即轉身,朝著練武場的方向走去,衣袂翻飛,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賢弟,請吧!”
朱標與朱楓穿過假山,來到練武場。
這裏的空氣充滿了淡淡的草木香氣,陽光透過樹梢,灑在操場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練武場上,兵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兵器,從長槍到短劍,一應俱全。
朱標停下腳步,轉頭對朱楓笑道:“賢弟,這裏便是我平日練習武藝的地方,你可準備好了?”
朱楓目光閃爍,滿是興奮地點了點頭,拱手道:“臣弟早已迫不及待,願與太子殿下切磋。” 二人隨即走上練武場中央,朱標伸手取下兵器架上的一柄長劍,劍身在陽光下泛著寒光。
朱楓也不示弱,取下一柄分量稍重的長槍,槍尖如龍,鋒利無比。
隨著朱標一聲令下,二人各自擺開架勢,開始了激烈的對決。
朱標身手敏捷,招式多變,劍法如行雲流水,每一招都直指要害。
朱楓則力量雄渾,招式穩重,槍法如驚雷疾風,每一次出擊都帶有無可阻擋的氣勢。
旁觀的侍衛和內侍們紛紛屏息凝神,目光緊隨二人的身影。
隻聽劍槍碰撞之聲不絕於耳,劍光槍影交織在一起,令人眼花繚亂。
朱標輕功了得,身形如燕,時而飛身躍起,時而閃轉騰挪,每一招都充滿了靈動。
朱楓則力大無窮,槍出如龍,每一次砸擊都震得地麵微微顫抖。
隨著比試的深入,兩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你來我往,打得分不出勝負。
朱標的一劍刺向朱楓的左肩,朱楓卻以槍杆格擋,反手一槍又掃向朱標的右腿。
朱標迅速躍起,躲過這一擊,翻身落地,劍尖點地,穩住身形。
朱楓見狀,微微一笑,手中長槍如龍卷風般旋舞,劍槍再度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最終,兩人都因力盡而收手,氣喘籲籲地站在原地。
朱標收劍迴鞘,微微一笑,對朱楓道:“賢弟,你武藝高強,力量雄渾,實乃難得一見的好手。今日一戰,令我受益匪淺。”
朱楓也收槍立定,拱手道:“太子殿下武藝精湛,招式多變,臣弟佩服至極。今日一戰,也令我大開眼界。”
朱標點點頭,目光中多了一份敬意,他拍了拍朱楓的肩膀,笑道:“賢弟,今日不虛此行。走,我們去東宮再飲幾杯,共商國事。” 朱楓微笑著應道:“遵命,太子殿下。”
二人並肩走向東宮,身後留下一道道餘音繚繞,練武場上依舊迴蕩著他們激烈的對決之聲。
比試的硝煙散去,東宮內卻是燈火輝煌,一派宴飲的熱鬧景象。
朱標高坐主位,目光炯炯地看著下首的朱楓,眼中滿是欣賞和敬重。
席間珍饈美味,觥籌交錯,卻無人沉溺於享樂,皆因今日這場比試,讓在場眾人對這位新晉的年輕將領刮目相看。
“賢弟,”朱標舉起酒杯,清澈的酒液在杯中蕩漾,“今日一見,方知賢弟之勇,實乃我大明之幸。你對兵事的見解,更是讓孤大開眼界。”
朱楓連忙起身,舉杯迴敬,動作幹脆利落,毫無半分扭捏之態。
“太子殿下過譽了,臣弟不過是紙上談兵,比不得殿下深謀遠慮。”他頓了頓,”
朱標聞言,放下酒杯,臉上笑意更甚。
他知道,眼前的這位年輕將領,不僅武藝高強,更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他語氣誠懇,帶著一絲期許,“大明雖立,但內憂外患仍存,孤欲勵精圖治,使我大明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可否願與孤一同擔起這副重擔?”
朱楓聽聞此言,心中一震,他看著朱標眼中燃燒的火焰,感受到那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他毫不猶豫地起身,單膝跪地,語氣鏗鏘有力,“臣弟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標連忙起身,將朱楓扶起,眼中滿是欣慰。
“賢弟,快快請起,你我兄弟之間,不必如此多禮。”他語氣真摯,眼神堅定,“今日你我把酒言歡,共商國是,來日定當同心同德,開創我大明盛世!”
朱楓與朱標對視一眼,二人眼中的豪情壯誌在這一刻交匯。
他舉起酒杯,與朱標碰杯,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願與殿下攜手並肩,共創輝煌!”
宴席間,兩人推心置腹,暢談國事,從邊疆戰事到民生疾苦,從治國之道到用兵之策,無不深入探討。
朱楓的見解獨到,觀點新穎,讓朱標頻頻點頭讚許,心中更加敬重。
朱楓也從朱標的言談中,感受到他胸懷天下的抱負,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
晚宴漸漸接近尾聲,朱標命人端上醒酒湯,他看著眼前的朱楓,心中滿是欣賞。
“賢弟,今日一見,讓孤受益良多,時辰不早,你早些迴去休息吧。”
朱楓起身,拱手道別,準備離開東宮。
太子妃太子妃款款走來,手裏捧著一個精致的木匣。
她溫柔地對朱楓說道:“朱大人,殿下公務繁忙,不能遠送,妾身略備薄禮,還望大人笑納。”
朱楓心中一暖,接過木匣,拱手道:“多謝太子妃。”他看向太子妃身後,似乎有什麽話要說,卻最終咽了迴去,轉身離開了東宮。
夜色漸深,東宮的喧鬧也漸漸平息。
朱楓在宮人的引領下,走出了巍峨的宮門,身上還帶著一絲酒意。
他抬頭望向天際,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他身上,驅散了些許酒後的燥熱。
晚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也讓他更加清醒。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那是皇宮特有的氣息。
“朱大人,請留步。”一個柔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朱楓轉身,看見太子妃太子妃正款款走來。
她身穿一襲淡雅的宮裝,在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溫柔嫻靜。
她身後跟著幾名宮女,手中提著燈籠,將她的身影映襯得更加婀娜多姿。
朱楓連忙拱手行禮,“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微微一笑,如春風拂柳般,令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朱大人不必多禮,殿下公務繁忙,不能親自送您,妾身代殿下送您一程。”她語氣輕柔,卻帶著一絲難以言說的關切。
朱楓心中微微一動,他能夠感受到太子妃話語中的真誠,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
他再次拱手,語氣也變得恭敬起來,“多謝娘娘。”
太子妃示意宮女將手中的披風遞了上來,她親自將披風為朱楓披上,動作輕柔而細致,“夜裏風涼,大人還是披上吧,莫要著涼了。”披風的絲綢觸感光滑柔軟,帶著一絲淡淡的香氣,這香氣並不濃烈,卻十分好聞,讓朱楓感到心頭一暖。
朱楓感受到披風的溫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低頭看著太子妃,眼神中帶著一絲感激。
“多謝娘娘關懷。”
太子妃看著他,眼神中帶著一絲關心,“朱大人今日比試,身手矯健,令人歎服,隻是這戰場之上,刀槍無眼,還望大人保重身體。”
朱楓感受到太子妃的關心,心中一動,一種莫名的情緒湧上心頭,他微微點頭,語氣鄭重,“娘娘放心,臣弟定當盡力保全自身,不負陛下和殿下重托。”
太子妃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一絲溫柔,“如此便好,朱大人慢走,妾身就送到這裏了。”她頓了頓,又說道,“若是以後有什麽需要,盡管來東宮尋我,不必客氣。”
朱楓拱手告辭,他沒有再說什麽,隻是深深地看了太子妃一眼,轉身離去。
他沒有注意到,在轉身的瞬間,太子妃”
朱楓再次拱手,深深一揖,“太子妃娘娘的關懷,臣銘記於心。今日得見娘娘,實乃臣之幸事。”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太子妃溫婉的容顏上,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臣定當常來東宮探望殿下與娘娘,還望娘娘莫要嫌棄臣叨擾。”
太子妃聞言,莞爾一笑,如沐春風。
她輕輕頷首,“朱大人言重了,殿下也常提起大人,若是大人得空,隨時歡迎前來。” 她抬手理了理鬢邊垂落的發絲,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能得大人如此看重,是東宮的榮幸。”
朱楓再次行禮,而後轉身離去。
夜風拂過他的臉龐,帶走一絲酒意,也帶來一絲清涼。
他沿著宮道緩緩而行,宮燈的光芒灑在他的身上,拉長了他的身影。
宮牆高聳,巍峨壯觀,在夜色中更顯莊嚴肅穆。
遠處傳來更夫的打更聲,一下一下,敲擊著寂靜的夜空。
他迴想起今日與朱標的暢談,以及太子妃的溫柔關懷,心中感慨萬千。
這大明王朝,如今正值盛世,但內憂外患依然存在,他肩上的擔子很重,但他並不畏懼。
他心中充滿了鬥誌,想要為這個國家,為這個王朝,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到宮門前,朱楓停下了腳步,迴頭望了一眼燈火通明的東宮,心中默默道:“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臣定不負所托。”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出了宮門,融入到夜色之中。
突然,身後傳來一個輕柔的聲音,“朱大人……”
朱楓猛地迴頭,卻隻看到宮門緩緩關閉,將宮內的一切都隔絕在外。
他讚道:“太子妃手藝精湛,臣弟從未吃過如此美味的糕點。”太子妃聞言,臉上笑意更濃。
午膳擺在東宮正殿,山珍海味,琳琅滿目。
太子妃頻頻為朱楓夾菜,關切地問道:“王爺,您嚐嚐這道八寶鴨,是禦廚的拿手好菜。” 朱楓謝過太子妃,夾起一塊送入口中,隻覺肉質鮮嫩,香氣撲鼻,果然是難得的美味。
席間,太子妃不時詢問朱楓的口味,照顧得無微不至,朱楓心中感激,隻覺得這頓飯吃得格外舒心。
用膳後,朱標提議帶朱楓參觀太子府邸。
朱楓欣然同意,跟著朱標走出正殿,穿過一道道迴廊,來到了太子府的後花園。
陽光透過枝葉,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微風拂過,帶來陣陣花香,沁人心脾。
朱楓放眼望去,隻見亭台樓閣,小橋流水,景色宜人。
“賢弟,你看這片梅林,每到冬日,梅花盛開,暗香浮動,美不勝收。” 朱標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梅林說道。
朱楓望著那片梅林,想象著冬日梅花盛開的景象,心中充滿了期待……
朱標興致勃勃地介紹著,從這座府邸的前身,到曆代居住者的軼事,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他指著一處雕梁畫棟的飛簷,語調帶著幾分自豪:“這上麵的彩繪,還是當年父皇親自指點工匠繪製的,寓意著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朱楓抬頭細看,隻見那色彩豔麗的圖案,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氣勢恢宏,心中不由驚歎,這太子府邸不僅壯麗,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
他們穿過一處假山,潺潺流水聲伴著清脆的鳥鳴,傳入耳中,令人心曠神怡。
朱標停下腳步,指著一處石刻:“這上麵是前朝一位名士所題的詩句,蘊含著哲理,我平日裏閑暇時,都會在此研讀。” 朱楓走近觀看,那蒼勁有力的字跡,仿佛帶著筆墨主人的豪邁之氣,令他心生敬佩。
一路走來,朱楓發現這太子府邸,處處皆是精雕細琢,每一處都彰顯著主人的品味與氣度。
朱標對府邸的了解,更是讓朱楓感到驚歎,從曆史典故到風俗人情,他都能信手拈來,娓娓道來,可見太子平日裏飽讀詩書,博學多才。
朱楓由衷讚歎道:“太子殿下見識淵博,學識過人,臣弟佩服。”
朱標聽後,爽朗一笑,拍了拍朱楓的肩膀:“賢弟過獎了,不過是平日裏多讀了些書罷了,不值一提。” 他隨即又轉了一個話題,指著不遠處的練武場說道:“賢弟,我看你身手不凡,想必也是個練家子。不如我們去練武場切磋一番,如何?”
朱楓聞言,他抱拳道:“能與太子殿下切磋,是臣弟的榮幸!”
朱標聞言,嘴角微微勾起,眼底閃過一絲不明的意味,他隨即轉身,朝著練武場的方向走去,衣袂翻飛,留下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賢弟,請吧!”
朱標與朱楓穿過假山,來到練武場。
這裏的空氣充滿了淡淡的草木香氣,陽光透過樹梢,灑在操場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練武場上,兵器架上整齊地擺放著各種兵器,從長槍到短劍,一應俱全。
朱標停下腳步,轉頭對朱楓笑道:“賢弟,這裏便是我平日練習武藝的地方,你可準備好了?”
朱楓目光閃爍,滿是興奮地點了點頭,拱手道:“臣弟早已迫不及待,願與太子殿下切磋。” 二人隨即走上練武場中央,朱標伸手取下兵器架上的一柄長劍,劍身在陽光下泛著寒光。
朱楓也不示弱,取下一柄分量稍重的長槍,槍尖如龍,鋒利無比。
隨著朱標一聲令下,二人各自擺開架勢,開始了激烈的對決。
朱標身手敏捷,招式多變,劍法如行雲流水,每一招都直指要害。
朱楓則力量雄渾,招式穩重,槍法如驚雷疾風,每一次出擊都帶有無可阻擋的氣勢。
旁觀的侍衛和內侍們紛紛屏息凝神,目光緊隨二人的身影。
隻聽劍槍碰撞之聲不絕於耳,劍光槍影交織在一起,令人眼花繚亂。
朱標輕功了得,身形如燕,時而飛身躍起,時而閃轉騰挪,每一招都充滿了靈動。
朱楓則力大無窮,槍出如龍,每一次砸擊都震得地麵微微顫抖。
隨著比試的深入,兩人都使出了渾身解數,你來我往,打得分不出勝負。
朱標的一劍刺向朱楓的左肩,朱楓卻以槍杆格擋,反手一槍又掃向朱標的右腿。
朱標迅速躍起,躲過這一擊,翻身落地,劍尖點地,穩住身形。
朱楓見狀,微微一笑,手中長槍如龍卷風般旋舞,劍槍再度碰撞,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音。
最終,兩人都因力盡而收手,氣喘籲籲地站在原地。
朱標收劍迴鞘,微微一笑,對朱楓道:“賢弟,你武藝高強,力量雄渾,實乃難得一見的好手。今日一戰,令我受益匪淺。”
朱楓也收槍立定,拱手道:“太子殿下武藝精湛,招式多變,臣弟佩服至極。今日一戰,也令我大開眼界。”
朱標點點頭,目光中多了一份敬意,他拍了拍朱楓的肩膀,笑道:“賢弟,今日不虛此行。走,我們去東宮再飲幾杯,共商國事。” 朱楓微笑著應道:“遵命,太子殿下。”
二人並肩走向東宮,身後留下一道道餘音繚繞,練武場上依舊迴蕩著他們激烈的對決之聲。
比試的硝煙散去,東宮內卻是燈火輝煌,一派宴飲的熱鬧景象。
朱標高坐主位,目光炯炯地看著下首的朱楓,眼中滿是欣賞和敬重。
席間珍饈美味,觥籌交錯,卻無人沉溺於享樂,皆因今日這場比試,讓在場眾人對這位新晉的年輕將領刮目相看。
“賢弟,”朱標舉起酒杯,清澈的酒液在杯中蕩漾,“今日一見,方知賢弟之勇,實乃我大明之幸。你對兵事的見解,更是讓孤大開眼界。”
朱楓連忙起身,舉杯迴敬,動作幹脆利落,毫無半分扭捏之態。
“太子殿下過譽了,臣弟不過是紙上談兵,比不得殿下深謀遠慮。”他頓了頓,”
朱標聞言,放下酒杯,臉上笑意更甚。
他知道,眼前的這位年輕將領,不僅武藝高強,更有著一顆赤子之心。
他語氣誠懇,帶著一絲期許,“大明雖立,但內憂外患仍存,孤欲勵精圖治,使我大明國富民強,百姓安居樂業,可否願與孤一同擔起這副重擔?”
朱楓聽聞此言,心中一震,他看著朱標眼中燃燒的火焰,感受到那股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他毫不猶豫地起身,單膝跪地,語氣鏗鏘有力,“臣弟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朱標連忙起身,將朱楓扶起,眼中滿是欣慰。
“賢弟,快快請起,你我兄弟之間,不必如此多禮。”他語氣真摯,眼神堅定,“今日你我把酒言歡,共商國是,來日定當同心同德,開創我大明盛世!”
朱楓與朱標對視一眼,二人眼中的豪情壯誌在這一刻交匯。
他舉起酒杯,與朱標碰杯,發出清脆的碰撞聲。
“願與殿下攜手並肩,共創輝煌!”
宴席間,兩人推心置腹,暢談國事,從邊疆戰事到民生疾苦,從治國之道到用兵之策,無不深入探討。
朱楓的見解獨到,觀點新穎,讓朱標頻頻點頭讚許,心中更加敬重。
朱楓也從朱標的言談中,感受到他胸懷天下的抱負,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敬佩之情。
晚宴漸漸接近尾聲,朱標命人端上醒酒湯,他看著眼前的朱楓,心中滿是欣賞。
“賢弟,今日一見,讓孤受益良多,時辰不早,你早些迴去休息吧。”
朱楓起身,拱手道別,準備離開東宮。
太子妃太子妃款款走來,手裏捧著一個精致的木匣。
她溫柔地對朱楓說道:“朱大人,殿下公務繁忙,不能遠送,妾身略備薄禮,還望大人笑納。”
朱楓心中一暖,接過木匣,拱手道:“多謝太子妃。”他看向太子妃身後,似乎有什麽話要說,卻最終咽了迴去,轉身離開了東宮。
夜色漸深,東宮的喧鬧也漸漸平息。
朱楓在宮人的引領下,走出了巍峨的宮門,身上還帶著一絲酒意。
他抬頭望向天際,一輪明月高懸,清冷的月光灑在他身上,驅散了些許酒後的燥熱。
晚風拂過,帶來一絲涼意,也讓他更加清醒。
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桂花香,那是皇宮特有的氣息。
“朱大人,請留步。”一個柔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朱楓轉身,看見太子妃太子妃正款款走來。
她身穿一襲淡雅的宮裝,在宮燈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溫柔嫻靜。
她身後跟著幾名宮女,手中提著燈籠,將她的身影映襯得更加婀娜多姿。
朱楓連忙拱手行禮,“太子妃娘娘。”
太子妃微微一笑,如春風拂柳般,令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朱大人不必多禮,殿下公務繁忙,不能親自送您,妾身代殿下送您一程。”她語氣輕柔,卻帶著一絲難以言說的關切。
朱楓心中微微一動,他能夠感受到太子妃話語中的真誠,那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善意。
他再次拱手,語氣也變得恭敬起來,“多謝娘娘。”
太子妃示意宮女將手中的披風遞了上來,她親自將披風為朱楓披上,動作輕柔而細致,“夜裏風涼,大人還是披上吧,莫要著涼了。”披風的絲綢觸感光滑柔軟,帶著一絲淡淡的香氣,這香氣並不濃烈,卻十分好聞,讓朱楓感到心頭一暖。
朱楓感受到披風的溫暖,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低頭看著太子妃,眼神中帶著一絲感激。
“多謝娘娘關懷。”
太子妃看著他,眼神中帶著一絲關心,“朱大人今日比試,身手矯健,令人歎服,隻是這戰場之上,刀槍無眼,還望大人保重身體。”
朱楓感受到太子妃的關心,心中一動,一種莫名的情緒湧上心頭,他微微點頭,語氣鄭重,“娘娘放心,臣弟定當盡力保全自身,不負陛下和殿下重托。”
太子妃微微一笑,笑容中帶著一絲溫柔,“如此便好,朱大人慢走,妾身就送到這裏了。”她頓了頓,又說道,“若是以後有什麽需要,盡管來東宮尋我,不必客氣。”
朱楓拱手告辭,他沒有再說什麽,隻是深深地看了太子妃一眼,轉身離去。
他沒有注意到,在轉身的瞬間,太子妃”
朱楓再次拱手,深深一揖,“太子妃娘娘的關懷,臣銘記於心。今日得見娘娘,實乃臣之幸事。”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太子妃溫婉的容顏上,心中升起一股莫名的敬意,“臣定當常來東宮探望殿下與娘娘,還望娘娘莫要嫌棄臣叨擾。”
太子妃聞言,莞爾一笑,如沐春風。
她輕輕頷首,“朱大人言重了,殿下也常提起大人,若是大人得空,隨時歡迎前來。” 她抬手理了理鬢邊垂落的發絲,舉手投足間盡顯優雅,“能得大人如此看重,是東宮的榮幸。”
朱楓再次行禮,而後轉身離去。
夜風拂過他的臉龐,帶走一絲酒意,也帶來一絲清涼。
他沿著宮道緩緩而行,宮燈的光芒灑在他的身上,拉長了他的身影。
宮牆高聳,巍峨壯觀,在夜色中更顯莊嚴肅穆。
遠處傳來更夫的打更聲,一下一下,敲擊著寂靜的夜空。
他迴想起今日與朱標的暢談,以及太子妃的溫柔關懷,心中感慨萬千。
這大明王朝,如今正值盛世,但內憂外患依然存在,他肩上的擔子很重,但他並不畏懼。
他心中充滿了鬥誌,想要為這個國家,為這個王朝,貢獻自己的力量。
走到宮門前,朱楓停下了腳步,迴頭望了一眼燈火通明的東宮,心中默默道:“太子殿下,太子妃娘娘,臣定不負所托。” 他深吸一口氣,轉身走出了宮門,融入到夜色之中。
突然,身後傳來一個輕柔的聲音,“朱大人……”
朱楓猛地迴頭,卻隻看到宮門緩緩關閉,將宮內的一切都隔絕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