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將心憂國難閑居,新婚亦念戰鼓急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 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王,你新婚燕爾,理應留在京城陪伴王妃,享受這難得的安寧。”朱標語氣溫和,帶著一絲勸誡,“雲南之事,孤已安排沐英將軍前往平叛,想來不日便可凱旋。” 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朱楓身上,“沐將軍久經沙場,經驗豐富,有他掛帥,孤也安心。”
朱楓聞言,劍眉微蹙,深邃的眸子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明白朱標的好意,更能體會他作為儲君的思慮周全。
雲南之亂,他早已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飛至戰場,平定叛亂,護我大明江山。
他起身,朝著朱標深深一揖,“殿下體恤,臣感激不盡。隻是……”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雲南戰事,臣已謀劃多日,心中亦有良策。沐將軍固然驍勇善戰,但臣以為,此戰非同小可,或需……”
朱楓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朱標抬手打斷,“北王不必多言,孤明白你的心意。” 他起身,走到朱楓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片赤誠,拳拳報國之心,孤甚為感動。既然你執意要前往雲南,孤也不再勸阻。” 朱標轉過身,看向窗外深沉的夜色,“明日早朝,孤便將此事稟明父皇,準你出征。” 他停頓片刻,又補充道,“隻是,此去山高路遠,兇險難測,北王務必珍重。”
朱楓拱手領命,“臣謹遵殿下鈞旨!”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紅燭搖曳,映照在他年輕的臉上,更添幾分英武之氣。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要將這京城的空氣都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
“殿下,”朱楓頓了頓,目光移向窗外,夜色深沉,仿佛能吞噬一切。
他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既有對朱標的感激,也有對戰局的憂慮。
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臣深知沐英將軍的英勇,但雲南之地山高水長,叛亂之人心懷叵測,非同小可。臣願親赴前線,與沐英將軍並肩作戰,共赴國難。”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股不可動搖的決心,就像窗外那永不熄滅的星光。
朱標聞言,目光微動,片刻沉默。
他明白朱楓的堅持並非出自莽撞,而是對國家深沉的愛與責任。
他微微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賞和無奈,“北王,你的心意孤已明了。雲南戰事關係重大,有你在,孤也能安心些許。” 他轉過身,緩緩走到書案前,提起筆,在奏折上重重落下幾筆,“明日早朝,孤便將此事奏明父皇。”
朱楓聽得朱標的決定,心中湧上一陣暖意,躬身行禮,“臣感激殿下理解,定不負所托。” 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戰場。
紅燭搖曳,映照在兩人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穆而緊張的氣息。
朱楓的心跳仿佛與窗外的戰鼓聲產生了共鳴,他忍不住再次開口,“殿下,雲南戰局複雜,臣……” 他的話戛然而止,似乎還有什麽未盡之意,但此刻,他已無須多言。
心中的決心和對國家的忠誠,已化作了實際行動的力量。
朱標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楓的肩膀,“去吧,北王。大明的未來,有你在,我心便安。”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朱楓的信任與期望。
朱楓堅定地點了點頭,轉身準備離開,但突然又停下了腳步,似乎在思考什麽重要的事情。
他轉過身,眼神堅定,但語氣卻帶著一絲沉重,“殿下,臣此去……”
話音未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像是有人匆匆而來。
朱楓和朱標同時一驚,心中頓時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朱楓手按劍柄,目光如炬,仿佛已經準備好迎戰任何不測。
就在這時,門被猛地推開,一個人影急匆匆地闖了進來,麵色驚慌,氣喘籲籲。
朱標眉頭微皺,立刻問道:“出了何事?”來人正是太子府的侍衛統領,他單膝跪地,抱拳急道:“殿下,雲南急報!沐英將軍……中了埋伏!”
朱楓心頭一震,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而上,仿佛一盆冰水當頭澆下。
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指關節泛白。
雲南的崇山峻嶺、瘴氣彌漫的景象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他仿佛能感受到那裏的危機四伏,刀光劍影。
他擔憂地看向朱標,隻見朱標的臉色也驟然變得凝重,眉頭緊鎖,
“詳細說來!”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
侍衛統領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封沾染了血跡的信箋,雙手呈上,“殿下,這是沐將軍拚死送出的急報。”
朱標迅速接過信箋,展開細看。
信上的字跡潦草,墨跡斑駁,仿佛寫信之人當時正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信中描述了叛軍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設下埋伏,沐英將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寡不敵眾,身負重傷,情況危急。
朱標看完信,臉色愈發陰沉,他將信箋緊緊攥在手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發出咯咯的聲響。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轉頭看向朱楓,
朱楓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他上前一步,沉聲道:“殿下,臣願立刻前往雲南,救援沐將軍,平定叛亂!”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朱標看著朱楓,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北王,雲南之行,兇險難測,你……”
朱楓不等朱標說完,便毅然決然地單膝跪地,抱拳道:“臣願立下軍令狀,不破叛軍,誓不迴京!”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一顆顆子彈射入朱標的心中。
朱標看著眼前這個年輕而堅毅的將領,心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
他知道,朱楓此去,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心中的正義和責任。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孤準了!”
朱標看著朱楓堅毅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心中感慨萬千。
他拿起桌案上的奏折,上麵的字跡仍舊帶著他落筆時的決絕。
他知道,朱楓並非衝動,而是心懷大義,胸有成竹。
他長歎一口氣,將奏折重新放迴桌案上,理了理衣袍,緩緩說道:“來人,更衣,準備早朝。”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翌日清晨,皇宮的鍾聲響徹雲霄,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魚貫而入,按品級依次排列在金鑾殿上。
朱標端坐在太子之位,神色莊重,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他的心中清楚,今日早朝,將關係到大明王朝的命運。
待到早朝開始,朱標率先起身,神色嚴肅地向朱元璋稟告:“父皇,兒臣有事啟奏。”他的聲音洪亮,在金鑾殿內迴蕩。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朱標繼續說下去。
朱標清了清嗓子,語氣鄭重地說道:“雲南叛亂,沐英將軍雖已領兵前往平叛,但局勢仍舊不容樂觀。鎮北王朱楓,心係國家安危,亦願親赴前線,為父皇分憂,為大明效力。”他的目光落在朱元璋的身上,等待著父皇的決斷。
朱元璋聽聞此言,眉頭微微一皺,目光如炬地望向朱標。
“鎮北王新婚不久,理應留在京城,為何要前往邊疆?”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悅,仿佛在責問朱標為何要縱容朱楓。
朱標連忙解釋道:“父皇,鎮北王此舉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他曾多次向兒臣請命,為國效力。雲南叛亂,事關重大,非同小可。鎮北王武藝超群,智勇雙全,若有他前往,定能早日平定叛亂,還大明百姓一個安寧。”
朱元璋默然不語,他知道朱標所言非虛,朱楓的能力他也有所耳聞。
但他還是有些擔心朱楓的安全,畢竟,雲南地勢複雜,氣候多變,作戰難度極大。
他緩緩說道:“朕準了,隻是……”
朱元璋的目光又轉向朱標,眼神中帶著關切,“你務必轉告鎮北王,雲南地勢險峻,氣候多變,此去兇險萬分,務必小心謹慎,不可輕敵冒進。”他的聲音放緩了一些,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朱標連忙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定會轉告鎮北王。”
早朝結束後,朱標再次迴到東宮,將朱元璋的旨意轉告給朱楓。
朱楓聽完,神色凜然,單膝跪地,抱拳說道:“殿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和殿下的期望!”他語氣堅定,眼中閃爍著一股強烈的鬥誌。
朱標看著朱楓,內心既感到欣慰,又隱隱有些擔憂。
他知道,朱楓此去,必將麵臨無數的艱難險阻。
他再次叮囑道:“鎮北王,雲南戰事,非同小可,你務必小心。”
朱楓起身,目光堅定,語氣沉穩道:“殿下,臣此去,定要……\"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兩人之間的沉默,一個侍衛匆匆跑來,氣喘籲籲地說道:“殿下,不好了,雲南急報……”
“殿下,臣此去,定要凱旋而歸!” 朱楓一字一頓,擲地有聲,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不僅關乎大明江山社稷,更關乎他自身價值的體現。
朱標拍了拍朱楓的肩膀,欣慰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朱楓的能力,也相信他的決心。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好,本宮等你凱旋!”說罷,他轉身離去,留下朱楓一人在殿內沉思。
朱標離開後,朱楓轉身走向後院。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庭院,將花草樹木染成一片金黃。
然而,朱楓的心情卻絲毫沒有被這美景所感染。
他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徐妙雲的房門前,輕輕叩響了房門。
“進來。”徐妙雲溫柔的聲音從房內傳來。
朱楓推門而入,隻見徐妙雲正坐在窗邊,手裏拿著一本書,靜靜地閱讀。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將她整個人籠罩在一層金色的光暈中,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看到朱楓進來,徐妙雲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迎了上來,關切地問道:“事情都辦妥了嗎?”
朱楓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將她擁入懷中,在她耳邊低語道:“妙雲,父皇已經同意出兵雲南了。”
徐妙雲的身體微微一顫,抬起頭,目光複雜地看著朱楓。
她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朱楓又要奔赴戰場,又要麵臨生死考驗。
朱楓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凝重之色,沉聲道:“此去雲南,路途遙遠,兇險萬分……”
徐妙雲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
她明白,這是朱楓的責任,也是他的使命。
作為妻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他,祈禱他平安歸來。
朱楓看著徐妙雲,心中充滿了柔情與不舍。
他緊緊地握著她的手,說道:“妙雲……”
徐妙雲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她伸出雙手,輕輕撫摸著朱楓的臉龐,指尖溫柔地滑過他堅毅的眉宇。
她輕聲說道:“夫君,你所做的決定,我都支持。雲南戰事關乎社稷安危,你身為皇子,理應肩負重任。我雖不能與你一同征戰沙場,但我會在此為你祈禱,願你平安歸來,凱旋而歸。”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帶著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
朱楓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緊緊地將徐妙雲擁入懷中,感受著她身上散發的淡淡幽香。
他閉上眼睛,在她耳邊低語道:“妙雲,有你這句話,我便有了無窮的力量。此去雲南,無論遇到什麽艱難險阻,我都會奮勇向前,不負你,不負大明!”他擁抱的力道加重了幾分,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讓她感受到自己心中濃烈的愛意與感激。
兩人靜靜地擁抱在一起,沒有言語,但彼此的心卻貼得更近了。
夕陽的餘暉漸漸散去,夜幕緩緩降臨。
窗外,蟲兒開始低鳴,微風吹動著窗欞,發出輕微的聲響。
屋內的氣氛溫馨而又略帶惆悵,仿佛時間都停滯在了這一刻。
他們心中都清楚,分別在即,而前路漫漫,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朱楓緩緩鬆開了擁抱,他低頭凝視著徐妙雲,他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她柔順的發絲,想要將她的容顏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不願忘記分毫。
徐妙雲也抬起頭,迴望著朱楓,她的她知道,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而戰場之上更是瞬息萬變。
她默默地伸出手,緊緊地握住了朱楓的手,仿佛要將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傳遞給他。
兩人默默無語,唯有彼此緊握的手傳遞著無聲的愛意。
在這寂靜的夜晚,他們的心卻緊緊地連在一起,共同期盼著未來的重逢。
“殿下,陛下傳喚。”門外忽然傳來一聲低沉的稟報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
朱楓聞言,劍眉微蹙,深邃的眸子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
他明白朱標的好意,更能體會他作為儲君的思慮周全。
雲南之亂,他早已心急如焚,恨不得立刻飛至戰場,平定叛亂,護我大明江山。
他起身,朝著朱標深深一揖,“殿下體恤,臣感激不盡。隻是……” 他頓了頓,語氣堅定,“雲南戰事,臣已謀劃多日,心中亦有良策。沐將軍固然驍勇善戰,但臣以為,此戰非同小可,或需……”
朱楓的話還未說完,就被朱標抬手打斷,“北王不必多言,孤明白你的心意。” 他起身,走到朱楓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一片赤誠,拳拳報國之心,孤甚為感動。既然你執意要前往雲南,孤也不再勸阻。” 朱標轉過身,看向窗外深沉的夜色,“明日早朝,孤便將此事稟明父皇,準你出征。” 他停頓片刻,又補充道,“隻是,此去山高路遠,兇險難測,北王務必珍重。”
朱楓拱手領命,“臣謹遵殿下鈞旨!” 他的聲音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和決心。
紅燭搖曳,映照在他年輕的臉上,更添幾分英武之氣。
他深吸一口氣,似乎要將這京城的空氣都深深地印刻在腦海中。
“殿下,”朱楓頓了頓,目光移向窗外,夜色深沉,仿佛能吞噬一切。
他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既有對朱標的感激,也有對戰局的憂慮。
他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臣深知沐英將軍的英勇,但雲南之地山高水長,叛亂之人心懷叵測,非同小可。臣願親赴前線,與沐英將軍並肩作戰,共赴國難。” 他的聲音中透露出一股不可動搖的決心,就像窗外那永不熄滅的星光。
朱標聞言,目光微動,片刻沉默。
他明白朱楓的堅持並非出自莽撞,而是對國家深沉的愛與責任。
他微微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賞和無奈,“北王,你的心意孤已明了。雲南戰事關係重大,有你在,孤也能安心些許。” 他轉過身,緩緩走到書案前,提起筆,在奏折上重重落下幾筆,“明日早朝,孤便將此事奏明父皇。”
朱楓聽得朱標的決定,心中湧上一陣暖意,躬身行禮,“臣感激殿下理解,定不負所托。” 他抬起頭,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的戰場。
紅燭搖曳,映照在兩人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股肅穆而緊張的氣息。
朱楓的心跳仿佛與窗外的戰鼓聲產生了共鳴,他忍不住再次開口,“殿下,雲南戰局複雜,臣……” 他的話戛然而止,似乎還有什麽未盡之意,但此刻,他已無須多言。
心中的決心和對國家的忠誠,已化作了實際行動的力量。
朱標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楓的肩膀,“去吧,北王。大明的未來,有你在,我心便安。” 他的話語中充滿了對朱楓的信任與期望。
朱楓堅定地點了點頭,轉身準備離開,但突然又停下了腳步,似乎在思考什麽重要的事情。
他轉過身,眼神堅定,但語氣卻帶著一絲沉重,“殿下,臣此去……”
話音未落,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像是有人匆匆而來。
朱楓和朱標同時一驚,心中頓時生出一股不祥的預感。
朱楓手按劍柄,目光如炬,仿佛已經準備好迎戰任何不測。
就在這時,門被猛地推開,一個人影急匆匆地闖了進來,麵色驚慌,氣喘籲籲。
朱標眉頭微皺,立刻問道:“出了何事?”來人正是太子府的侍衛統領,他單膝跪地,抱拳急道:“殿下,雲南急報!沐英將軍……中了埋伏!”
朱楓心頭一震,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而上,仿佛一盆冰水當頭澆下。
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指關節泛白。
雲南的崇山峻嶺、瘴氣彌漫的景象在他腦海中一閃而過,他仿佛能感受到那裏的危機四伏,刀光劍影。
他擔憂地看向朱標,隻見朱標的臉色也驟然變得凝重,眉頭緊鎖,
“詳細說來!”朱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絲壓抑的怒火。
侍衛統領連忙從懷中掏出一封沾染了血跡的信箋,雙手呈上,“殿下,這是沐將軍拚死送出的急報。”
朱標迅速接過信箋,展開細看。
信上的字跡潦草,墨跡斑駁,仿佛寫信之人當時正處於極度危險的境地。
信中描述了叛軍利用熟悉地形的優勢,設下埋伏,沐英將軍雖然奮力抵抗,但寡不敵眾,身負重傷,情況危急。
朱標看完信,臉色愈發陰沉,他將信箋緊緊攥在手中,指關節因為用力而泛白,發出咯咯的聲響。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控製著自己的情緒,轉頭看向朱楓,
朱楓早已按捺不住心中的焦急,他上前一步,沉聲道:“殿下,臣願立刻前往雲南,救援沐將軍,平定叛亂!”他的聲音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朱標看著朱楓,他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北王,雲南之行,兇險難測,你……”
朱楓不等朱標說完,便毅然決然地單膝跪地,抱拳道:“臣願立下軍令狀,不破叛軍,誓不迴京!”他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一顆顆子彈射入朱標的心中。
朱標看著眼前這個年輕而堅毅的將領,心中充滿了敬佩和感動。
他知道,朱楓此去,不僅僅是為了國家,更是為了心中的正義和責任。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好!孤準了!”
朱標看著朱楓堅毅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心中感慨萬千。
他拿起桌案上的奏折,上麵的字跡仍舊帶著他落筆時的決絕。
他知道,朱楓並非衝動,而是心懷大義,胸有成竹。
他長歎一口氣,將奏折重新放迴桌案上,理了理衣袍,緩緩說道:“來人,更衣,準備早朝。”他的聲音沉穩有力,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翌日清晨,皇宮的鍾聲響徹雲霄,打破了黎明的寂靜。
文武百官身著朝服,魚貫而入,按品級依次排列在金鑾殿上。
朱標端坐在太子之位,神色莊重,目光掃視著殿下的群臣。
他的心中清楚,今日早朝,將關係到大明王朝的命運。
待到早朝開始,朱標率先起身,神色嚴肅地向朱元璋稟告:“父皇,兒臣有事啟奏。”他的聲音洪亮,在金鑾殿內迴蕩。
朱元璋微微頷首,示意朱標繼續說下去。
朱標清了清嗓子,語氣鄭重地說道:“雲南叛亂,沐英將軍雖已領兵前往平叛,但局勢仍舊不容樂觀。鎮北王朱楓,心係國家安危,亦願親赴前線,為父皇分憂,為大明效力。”他的目光落在朱元璋的身上,等待著父皇的決斷。
朱元璋聽聞此言,眉頭微微一皺,目光如炬地望向朱標。
“鎮北王新婚不久,理應留在京城,為何要前往邊疆?”他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悅,仿佛在責問朱標為何要縱容朱楓。
朱標連忙解釋道:“父皇,鎮北王此舉並非一時衝動,而是深思熟慮。他曾多次向兒臣請命,為國效力。雲南叛亂,事關重大,非同小可。鎮北王武藝超群,智勇雙全,若有他前往,定能早日平定叛亂,還大明百姓一個安寧。”
朱元璋默然不語,他知道朱標所言非虛,朱楓的能力他也有所耳聞。
但他還是有些擔心朱楓的安全,畢竟,雲南地勢複雜,氣候多變,作戰難度極大。
他緩緩說道:“朕準了,隻是……”
朱元璋的目光又轉向朱標,眼神中帶著關切,“你務必轉告鎮北王,雲南地勢險峻,氣候多變,此去兇險萬分,務必小心謹慎,不可輕敵冒進。”他的聲音放緩了一些,語氣中帶著一絲擔憂。
朱標連忙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定會轉告鎮北王。”
早朝結束後,朱標再次迴到東宮,將朱元璋的旨意轉告給朱楓。
朱楓聽完,神色凜然,單膝跪地,抱拳說道:“殿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父皇和殿下的期望!”他語氣堅定,眼中閃爍著一股強烈的鬥誌。
朱標看著朱楓,內心既感到欣慰,又隱隱有些擔憂。
他知道,朱楓此去,必將麵臨無數的艱難險阻。
他再次叮囑道:“鎮北王,雲南戰事,非同小可,你務必小心。”
朱楓起身,目光堅定,語氣沉穩道:“殿下,臣此去,定要……\"
就在此時,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兩人之間的沉默,一個侍衛匆匆跑來,氣喘籲籲地說道:“殿下,不好了,雲南急報……”
“殿下,臣此去,定要凱旋而歸!” 朱楓一字一頓,擲地有聲,語氣中充滿了不容置疑的決心。
他深知此行責任重大,不僅關乎大明江山社稷,更關乎他自身價值的體現。
朱標拍了拍朱楓的肩膀,欣慰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朱楓的能力,也相信他的決心。
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好,本宮等你凱旋!”說罷,他轉身離去,留下朱楓一人在殿內沉思。
朱標離開後,朱楓轉身走向後院。
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庭院,將花草樹木染成一片金黃。
然而,朱楓的心情卻絲毫沒有被這美景所感染。
他邁著沉重的步伐,走到徐妙雲的房門前,輕輕叩響了房門。
“進來。”徐妙雲溫柔的聲音從房內傳來。
朱楓推門而入,隻見徐妙雲正坐在窗邊,手裏拿著一本書,靜靜地閱讀。
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戶灑在她身上,將她整個人籠罩在一層金色的光暈中,顯得格外美麗動人。
看到朱楓進來,徐妙雲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迎了上來,關切地問道:“事情都辦妥了嗎?”
朱楓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將她擁入懷中,在她耳邊低語道:“妙雲,父皇已經同意出兵雲南了。”
徐妙雲的身體微微一顫,抬起頭,目光複雜地看著朱楓。
她知道這意味著什麽,這意味著朱楓又要奔赴戰場,又要麵臨生死考驗。
朱楓的臉上浮現出一絲凝重之色,沉聲道:“此去雲南,路途遙遠,兇險萬分……”
徐妙雲靜靜地聽著,沒有說話。
她明白,這是朱楓的責任,也是他的使命。
作為妻子,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持他,祈禱他平安歸來。
朱楓看著徐妙雲,心中充滿了柔情與不舍。
他緊緊地握著她的手,說道:“妙雲……”
徐妙雲的眼中閃爍著晶瑩的光芒,她伸出雙手,輕輕撫摸著朱楓的臉龐,指尖溫柔地滑過他堅毅的眉宇。
她輕聲說道:“夫君,你所做的決定,我都支持。雲南戰事關乎社稷安危,你身為皇子,理應肩負重任。我雖不能與你一同征戰沙場,但我會在此為你祈禱,願你平安歸來,凱旋而歸。”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帶著一股令人心安的力量。
朱楓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緊緊地將徐妙雲擁入懷中,感受著她身上散發的淡淡幽香。
他閉上眼睛,在她耳邊低語道:“妙雲,有你這句話,我便有了無窮的力量。此去雲南,無論遇到什麽艱難險阻,我都會奮勇向前,不負你,不負大明!”他擁抱的力道加重了幾分,仿佛要將她融入自己的血肉之中,讓她感受到自己心中濃烈的愛意與感激。
兩人靜靜地擁抱在一起,沒有言語,但彼此的心卻貼得更近了。
夕陽的餘暉漸漸散去,夜幕緩緩降臨。
窗外,蟲兒開始低鳴,微風吹動著窗欞,發出輕微的聲響。
屋內的氣氛溫馨而又略帶惆悵,仿佛時間都停滯在了這一刻。
他們心中都清楚,分別在即,而前路漫漫,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朱楓緩緩鬆開了擁抱,他低頭凝視著徐妙雲,他伸出手,輕輕撫摸著她柔順的發絲,想要將她的容顏深深地印在腦海中,不願忘記分毫。
徐妙雲也抬起頭,迴望著朱楓,她的她知道,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相見,而戰場之上更是瞬息萬變。
她默默地伸出手,緊緊地握住了朱楓的手,仿佛要將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傳遞給他。
兩人默默無語,唯有彼此緊握的手傳遞著無聲的愛意。
在這寂靜的夜晚,他們的心卻緊緊地連在一起,共同期盼著未來的重逢。
“殿下,陛下傳喚。”門外忽然傳來一聲低沉的稟報聲,打破了屋內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