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夜宴侯府話國事
大明戰神馬踏六國,震驚朱元璋! 作者:浩然正氣的哥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夜幕籠罩著京城,冠軍侯府卻燈火通明,如同白晝。
府內張燈結彩,絲竹之聲悠揚婉轉,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朱楓在正廳設宴款待太子朱標和太子妃常氏,三人圍坐在雕花紫檀木圓桌旁,觥籌交錯,氣氛輕鬆愉悅。
美酒佳肴如流水般呈上,珍饈美味令人目不暇接。
晶瑩剔透的琉璃杯中盛著琥珀色的美酒,散發著濃鬱的果香。
烤得金黃酥脆的乳鴿,皮脆肉嫩,香氣撲鼻。
色澤鮮豔的時蔬,清脆爽口,令人胃口大開。
席間,宮廷樂師演奏著悠揚的樂曲,輕柔的旋律如流水般淌過,更添了幾分雅致。
朱標舉起酒杯,笑容溫煦:“今日設宴,一來是感謝冠軍侯為國戍邊,二來也是想與冠軍侯多多親近。”他頓了頓,目光真誠地望著朱楓,“楓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楓聞言,心中一暖,也舉起酒杯,爽朗一笑:“能與太子殿下兄弟相稱,是臣的榮幸。”他一飲而盡,豪邁之情溢於言表。
常氏在一旁看著二人,嘴角噙著一抹淺笑,眼神中滿是讚賞。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話題也漸漸轉向了國家大事。
朱標放下酒杯,神色略顯凝重:“楓弟,如今北元雖已敗退,但邊境仍不太平。你有何良策?”
朱楓沉吟片刻,緩緩道:“臣以為,應當加強邊防建設,增派精兵強將,同時也要安撫邊疆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如此才能長治久安。”他的語氣沉穩,條理清晰,分析透徹,令朱標刮目相看。
朱標頻頻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
“楓弟所言極是,孤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頓了頓,又問道:“那關於經濟發展,楓弟有何高見?”
朱楓略一思索,便侃侃而談,從農業發展到商業貿易,再到稅收政策,都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令朱標聽得津津有味。
常氏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時不時地插上一兩句話,她的目光始終停留在朱楓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欽佩。
她再次開口道:“冠軍侯如此年輕……”
常氏掩唇輕笑,眼波流轉,帶著幾分欣賞之意:“冠軍侯如此年輕,便有如此見識,著實令人欽佩。假以時日,必成國家棟梁。” 她舉起盛著葡萄美酒的琉璃杯,杯中酒液在燭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本宮敬冠軍侯一杯,祝冠軍侯前途似錦,鵬程萬裏。”
朱楓連忙起身,雙手舉杯,恭敬地迴敬道:“太子妃謬讚,臣愧不敢當。臣定當盡心竭力,為國效力。” 他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液滑過喉嚨,帶來一絲辛辣的刺激,卻也讓他感到一陣暖意。
樂聲漸歇,絲竹之音緩緩消散,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酒香。
朱標放下酒杯,原本溫煦的笑容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凝重。
他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將心中的憂慮傾訴給那無垠的夜幕。
“楓弟,”朱標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你說的這些,孤何嚐不知?隻是……”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著語言,眉頭緊鎖,眉宇間隱隱透出一絲憂慮。
他伸手拿起酒壺,為自己斟滿一杯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燭光下泛著晶瑩的光芒,卻也映照出了他眼中深深的無奈。
朱楓察覺到朱標情緒的變化,心中也隱隱升起一絲不安。
他放下筷子,正襟危坐,目光專注地望著朱標,等待著他繼續說下去。
大廳內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空氣仿佛也凝固了一般,讓人感到一絲壓抑。
朱標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液似乎並不能驅散他心中的憂慮,反而讓他更加煩悶。
他放下酒杯,目光轉向朱楓,眼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楓弟,你可知,如今的大明看似繁華盛世,實則危機四伏……”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是從心底深處發出的歎息,在大廳內迴蕩著,帶著一絲沉重和無奈。
他伸手拿起酒壺,卻發現已經空了,侍從見狀,立刻上前,將酒壺斟滿。
朱標的目光再次落迴朱楓身上,“這萬裏江山……”
朱標深深地歎了口氣,目光中帶著一絲憂慮:“這萬裏江山,看似穩固,實則暗流湧動。北元雖敗,卻仍有殘餘勢力伺機而動,邊患不斷。倭寇擾亂東南沿海,燒殺搶掠,民不聊生。而朝中黨爭不斷,官員貪腐成風,百姓怨聲載道……”他說著,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似乎想要借酒澆愁。
朱楓靜靜地聽著,眉頭緊鎖,他知道朱標所說的都是事實。
他雖常年在外征戰,但也並非對朝中之事一無所知。
他曾聽聞朝中官員結黨營私,貪汙腐敗,甚至為了爭權奪利,不惜陷害忠良。
他也知道,邊境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殿下所言甚是,”朱楓沉聲道,“如今的大明,內憂外患,危機重重。若不及時采取措施,恐怕……”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話語中的擔憂之意卻溢於言表。
“楓弟,”朱標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楓,“你足智多謀,可有何良策?”
朱楓略一沉吟,緩緩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汙吏,肅清朝綱。隻有吏治清明,才能上下同心,共禦外敵。”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其次,要加強邊防,練兵備戰,以防外敵入侵。同時,也要重視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樣才能鞏固國家根基。”
朱楓條理清晰地分析著大明的局勢,並提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讓朱標和常氏聽得聚精會神。
常氏她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朱楓的觀點。
朱標聽完朱楓的分析,心中豁然開朗,仿佛撥雲見日般,看到了希望。
他原本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舉起酒杯,向朱楓敬酒:“楓弟所言極是,孤深以為然。來,共飲此杯!”
朱楓也舉起酒杯,與朱標共飲。
“至於經濟方麵……” 朱楓放下酒杯,正要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卻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報——”一個侍衛匆匆忙忙地跑了進來,跪在朱標麵前,神色慌張,“啟稟太子殿下,宮中傳來消息……”
朱楓放下酒杯,目光炯炯,繼續說道:“經濟方麵,臣以為當以農為本,興修水利,鼓勵墾荒,同時也要大力發展商業,鼓勵民間貿易,減輕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國庫充盈。”他侃侃而談,語氣堅定,仿佛胸有成竹。
朱標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表示讚同,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此外,”朱楓頓了頓,又道,“軍事方麵,臣認為應當精兵簡政,裁汰老弱,選拔精銳,加強訓練,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同時,也要注重武器裝備的研發,研製出更加先進的武器,才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他條理清晰地闡述著自己的軍事策略,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常氏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眼中滿是讚賞,她沒想到朱楓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對國家大事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楓弟之言,深得我心!”朱標激動地站起身來,走到朱楓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楓弟真乃國之棟梁!孤今日真是受益匪淺!”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敬佩和讚賞,看向朱楓的眼神也充滿了敬重。
朱楓謙遜地笑了笑,拱手道:“殿下過譽了,臣隻是盡綿薄之力而已。”
朱楓的見解獨到透徹,令朱標刮目相看,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冠軍侯竟然擁有如此卓越的才能和遠見。
他心中暗自慶幸,大明有如此人才,何愁不能中興?
“楓弟,”朱標拍了拍朱楓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日後,你我兄弟二人當攜手共進,為大明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的語氣堅定而有力,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朱楓鄭重地點了點頭,拱手道:“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殿下,為大明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朱標大笑著拍了拍朱楓的肩膀,“有楓弟這句話,孤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常氏柔聲說道,“夜已深了,不如……”
常氏溫婉一笑,輕聲道:“夜已深了,不如就散了吧,明日殿下還要早朝呢。”
朱標這才意識到時間已晚,點點頭道:“楓弟,今日就到此為止吧,改日孤定當親自到府上拜訪。”
朱楓欣然應允:“殿下客氣了,臣隨時恭候。”
太子妃常氏也含笑附和:“冠軍侯,改日妾身也當備下薄酒,恭候大駕。” 她語氣柔和,目光真誠,令人如沐春風。
“太子妃盛情,臣卻之不恭。”朱楓拱手致意,目送太子夫婦登上馬車,華蓋緩緩啟動,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輕微的轆轆聲,逐漸消失在夜色中。
朱楓佇立府門良久,直到車馬聲徹底遠去,才轉身迴府。
夜風拂過,庭院中樹影婆娑,月光如水般傾瀉而下,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緩步走著,思緒萬千。
今日與太子一番長談,讓他對治國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太子的賞識和信任,更讓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
府內張燈結彩,絲竹之聲悠揚婉轉,一派喜慶祥和的景象。
朱楓在正廳設宴款待太子朱標和太子妃常氏,三人圍坐在雕花紫檀木圓桌旁,觥籌交錯,氣氛輕鬆愉悅。
美酒佳肴如流水般呈上,珍饈美味令人目不暇接。
晶瑩剔透的琉璃杯中盛著琥珀色的美酒,散發著濃鬱的果香。
烤得金黃酥脆的乳鴿,皮脆肉嫩,香氣撲鼻。
色澤鮮豔的時蔬,清脆爽口,令人胃口大開。
席間,宮廷樂師演奏著悠揚的樂曲,輕柔的旋律如流水般淌過,更添了幾分雅致。
朱標舉起酒杯,笑容溫煦:“今日設宴,一來是感謝冠軍侯為國戍邊,二來也是想與冠軍侯多多親近。”他頓了頓,目光真誠地望著朱楓,“楓弟,不知你意下如何?”
朱楓聞言,心中一暖,也舉起酒杯,爽朗一笑:“能與太子殿下兄弟相稱,是臣的榮幸。”他一飲而盡,豪邁之情溢於言表。
常氏在一旁看著二人,嘴角噙著一抹淺笑,眼神中滿是讚賞。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話題也漸漸轉向了國家大事。
朱標放下酒杯,神色略顯凝重:“楓弟,如今北元雖已敗退,但邊境仍不太平。你有何良策?”
朱楓沉吟片刻,緩緩道:“臣以為,應當加強邊防建設,增派精兵強將,同時也要安撫邊疆百姓,使其安居樂業,如此才能長治久安。”他的語氣沉穩,條理清晰,分析透徹,令朱標刮目相看。
朱標頻頻點頭,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
“楓弟所言極是,孤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他頓了頓,又問道:“那關於經濟發展,楓弟有何高見?”
朱楓略一思索,便侃侃而談,從農業發展到商業貿易,再到稅收政策,都提出了獨到的見解,令朱標聽得津津有味。
常氏在一旁靜靜地聽著,時不時地插上一兩句話,她的目光始終停留在朱楓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難以掩飾的欽佩。
她再次開口道:“冠軍侯如此年輕……”
常氏掩唇輕笑,眼波流轉,帶著幾分欣賞之意:“冠軍侯如此年輕,便有如此見識,著實令人欽佩。假以時日,必成國家棟梁。” 她舉起盛著葡萄美酒的琉璃杯,杯中酒液在燭光下閃爍著誘人的光澤,“本宮敬冠軍侯一杯,祝冠軍侯前途似錦,鵬程萬裏。”
朱楓連忙起身,雙手舉杯,恭敬地迴敬道:“太子妃謬讚,臣愧不敢當。臣定當盡心竭力,為國效力。” 他仰頭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酒液滑過喉嚨,帶來一絲辛辣的刺激,卻也讓他感到一陣暖意。
樂聲漸歇,絲竹之音緩緩消散,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酒香。
朱標放下酒杯,原本溫煦的笑容漸漸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凝重。
他輕輕歎了口氣,目光投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要將心中的憂慮傾訴給那無垠的夜幕。
“楓弟,”朱標的聲音低沉而緩慢,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你說的這些,孤何嚐不知?隻是……”他頓了頓,似乎在組織著語言,眉頭緊鎖,眉宇間隱隱透出一絲憂慮。
他伸手拿起酒壺,為自己斟滿一杯酒,琥珀色的酒液在燭光下泛著晶瑩的光芒,卻也映照出了他眼中深深的無奈。
朱楓察覺到朱標情緒的變化,心中也隱隱升起一絲不安。
他放下筷子,正襟危坐,目光專注地望著朱標,等待著他繼續說下去。
大廳內的氣氛變得有些凝重,空氣仿佛也凝固了一般,讓人感到一絲壓抑。
朱標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液似乎並不能驅散他心中的憂慮,反而讓他更加煩悶。
他放下酒杯,目光轉向朱楓,眼中帶著一絲複雜的情緒,“楓弟,你可知,如今的大明看似繁華盛世,實則危機四伏……” 他的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是從心底深處發出的歎息,在大廳內迴蕩著,帶著一絲沉重和無奈。
他伸手拿起酒壺,卻發現已經空了,侍從見狀,立刻上前,將酒壺斟滿。
朱標的目光再次落迴朱楓身上,“這萬裏江山……”
朱標深深地歎了口氣,目光中帶著一絲憂慮:“這萬裏江山,看似穩固,實則暗流湧動。北元雖敗,卻仍有殘餘勢力伺機而動,邊患不斷。倭寇擾亂東南沿海,燒殺搶掠,民不聊生。而朝中黨爭不斷,官員貪腐成風,百姓怨聲載道……”他說著,又給自己斟了一杯酒,一飲而盡,似乎想要借酒澆愁。
朱楓靜靜地聽著,眉頭緊鎖,他知道朱標所說的都是事實。
他雖常年在外征戰,但也並非對朝中之事一無所知。
他曾聽聞朝中官員結黨營私,貪汙腐敗,甚至為了爭權奪利,不惜陷害忠良。
他也知道,邊境戰亂不斷,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殿下所言甚是,”朱楓沉聲道,“如今的大明,內憂外患,危機重重。若不及時采取措施,恐怕……” 他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話語中的擔憂之意卻溢於言表。
“楓弟,”朱標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楓,“你足智多謀,可有何良策?”
朱楓略一沉吟,緩緩道:“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汙吏,肅清朝綱。隻有吏治清明,才能上下同心,共禦外敵。”他頓了頓,繼續說道:“其次,要加強邊防,練兵備戰,以防外敵入侵。同時,也要重視經濟發展,改善民生,讓百姓安居樂業,這樣才能鞏固國家根基。”
朱楓條理清晰地分析著大明的局勢,並提出了自己的應對之策。
他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讓朱標和常氏聽得聚精會神。
常氏她輕輕地點了點頭,表示讚同朱楓的觀點。
朱標聽完朱楓的分析,心中豁然開朗,仿佛撥雲見日般,看到了希望。
他原本緊鎖的眉頭也舒展開來,眼中重新燃起了光芒。
他舉起酒杯,向朱楓敬酒:“楓弟所言極是,孤深以為然。來,共飲此杯!”
朱楓也舉起酒杯,與朱標共飲。
“至於經濟方麵……” 朱楓放下酒杯,正要繼續闡述自己的想法,卻突然聽到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報——”一個侍衛匆匆忙忙地跑了進來,跪在朱標麵前,神色慌張,“啟稟太子殿下,宮中傳來消息……”
朱楓放下酒杯,目光炯炯,繼續說道:“經濟方麵,臣以為當以農為本,興修水利,鼓勵墾荒,同時也要大力發展商業,鼓勵民間貿易,減輕賦稅,讓百姓休養生息,國庫充盈。”他侃侃而談,語氣堅定,仿佛胸有成竹。
朱標聽得聚精會神,不時點頭表示讚同,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此外,”朱楓頓了頓,又道,“軍事方麵,臣認為應當精兵簡政,裁汰老弱,選拔精銳,加強訓練,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鐵軍。同時,也要注重武器裝備的研發,研製出更加先進的武器,才能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他條理清晰地闡述著自己的軍事策略,每一個字都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常氏在一旁聽得頻頻點頭,眼中滿是讚賞,她沒想到朱楓不僅武藝高強,而且對國家大事也有如此深刻的見解。
“楓弟之言,深得我心!”朱標激動地站起身來,走到朱楓麵前,緊緊握住他的手,“楓弟真乃國之棟梁!孤今日真是受益匪淺!”他的語氣中充滿了敬佩和讚賞,看向朱楓的眼神也充滿了敬重。
朱楓謙遜地笑了笑,拱手道:“殿下過譽了,臣隻是盡綿薄之力而已。”
朱楓的見解獨到透徹,令朱標刮目相看,他沒想到這個年輕的冠軍侯竟然擁有如此卓越的才能和遠見。
他心中暗自慶幸,大明有如此人才,何愁不能中興?
“楓弟,”朱標拍了拍朱楓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日後,你我兄弟二人當攜手共進,為大明江山社稷,貢獻自己的力量!” 他的語氣堅定而有力,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朱楓鄭重地點了點頭,拱手道:“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殿下,為大明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好!”朱標大笑著拍了拍朱楓的肩膀,“有楓弟這句話,孤就放心了!”
“太子殿下,”常氏柔聲說道,“夜已深了,不如……”
常氏溫婉一笑,輕聲道:“夜已深了,不如就散了吧,明日殿下還要早朝呢。”
朱標這才意識到時間已晚,點點頭道:“楓弟,今日就到此為止吧,改日孤定當親自到府上拜訪。”
朱楓欣然應允:“殿下客氣了,臣隨時恭候。”
太子妃常氏也含笑附和:“冠軍侯,改日妾身也當備下薄酒,恭候大駕。” 她語氣柔和,目光真誠,令人如沐春風。
“太子妃盛情,臣卻之不恭。”朱楓拱手致意,目送太子夫婦登上馬車,華蓋緩緩啟動,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輕微的轆轆聲,逐漸消失在夜色中。
朱楓佇立府門良久,直到車馬聲徹底遠去,才轉身迴府。
夜風拂過,庭院中樹影婆娑,月光如水般傾瀉而下,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他緩步走著,思緒萬千。
今日與太子一番長談,讓他對治國之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太子的賞識和信任,更讓他感到肩上的擔子沉甸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