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這就是女子第一運動!
我,文體兩開花,星中之星 作者:江湖那麽大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ps:這幾天比較忙,狀態也很差,暫時一更,明天爭取恢複兩更,各位讀者放心,本書不會太監!
……
“他們又來抗議了?”
鄭潔對此也有些無語,然後看著遠處正和網壇女神伊萬諾維奇談笑風生的蘇澈,苦笑道,“我覺得他不會當一迴事。對方除了抗議,也改變不了什麽。”
“總不能不讓人家說話吧。”
的確,南朝鮮方麵根本沒能力堵住蘇澈的嘴。
她們也覺得南朝鮮方麵實在是太小心眼了。
一邊要求言論自由,一邊對別人的話指指點點。
“孫主任說了,我們不能學他!”
李娜小心翼翼地說道,完全沒有後世那種火爆而潑辣的脾氣。
她甚至覺得自己的那點小個性,和蘇澈這家夥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怎麽可能學他呢!”鄭潔苦笑道,“別忘了,我們的獎金都在協會手裏管著,要等年底才能發出來。要是我們學蘇澈,這獎金估計都被扣完了。”
國家隊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必須要求隊員謹言慎行,要不就扣你獎金。
乒乓球運動員無所謂,雖然他們總是能夠包攬冠亞軍,但獎金低得可憐,扣不扣無所謂,反正都是吃國家飯的,但網球獎金太高了。
別說大滿貫賽事,哪怕大師賽一輪遊的獎金都高於乒乓球的冠軍。
一旦獎金被扣了,則會心疼不已。
她們可太羨慕蘇澈了。
“你想過單飛嗎?”李娜突然問道。
鄭潔楞了愣,迴道:“想過!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明年便是奧運會了,這是重中之重。等燕京奧運會後,我們會考慮單飛。”
李娜頓了頓,眼裏流露出向外之色,但同樣還帶著幾分不安之色。
單飛需要勇氣。
因為你會自己組建團隊,自負盈虧,壓力陡然增加。
無論是男子網壇還是女子網壇,其競爭都是非常殘酷而激烈的。
職業球員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接近的。
世界排名第一,大滿貫冠軍,如果有狀態浮動,輸給百名開外的選手,在網球比賽裏可太常見了。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我們之前攢下的錢都要付諸於東流了。”鄭潔苦笑道。
李娜點點頭,然後迴道:“要不我們去問問蘇澈的想法?不過他的實力比較突出,我們是比不了的。”
“話是這麽說,但網球比賽除了獎金比較高以外,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它算是男女之間收入差距最小的體育運動了。”
同為有著巨大關注度和商業價值的全球性運動,足球和籃球方麵,男女運動員的差距是天差地別。
最好的女足運動員,她的收入可能隻是五大聯賽保級球隊看飲水機的一半還不到。
至於籃球,就這麽說吧,一支wnba球隊的工資帽還不如nba飲水機的薪水。
至於其他的團體球類運動,更沒有舉例的必要。
無論是冰球、橄欖球或者棒球,這些運動在華夏並不流行。
網球方麵,不僅大滿貫賽事方麵,男女比賽每一輪的獎金都是一致的,連其中的幾站大師賽獎金也差不多。
尤其是中網。
中網雖然男子是atp500賽,但女子是wta1000賽,獎金不亞於任何一站atp大師賽。
前世的李娜,雖然兩奪大滿貫冠軍,但在中網這樣的wta頂級賽事上,最好成績也才四強。
代言方麵,top級別的女子選手和男子選手每一年的廣告收入,也是在伯仲之間。
比如,男子廣告收入最高的費德勒和女子廣告收入最高的莎拉波娃,雙方之間也是十分接近的。
這放在其他運動方麵難以想象。
比如2023年的全球女子運動員收入前十名,網球運動員竟然占據了9個位置。
唯一一個例外的便是那位在中國是中國人,在美國是美國人的滑雪運動員,她算是比較特殊,吃盡了各種紅利。
華夏的女網一姐鄭欽文,也以年收入750萬美元排在全球女子運動員的第15位。
要知道當時的鄭欽文,其最好成績隻是美網八強,尚未闖入過澳網決賽。
其商業收入和比賽獎金,都已經雙重吊打華夏國內的那些奧運會和世界冠軍了。
甚至連二姐,有著“中國莎娃”美譽的王欣宇,收入方麵也遠超其他項目的女運動員。
女子第一運動,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也隻有如此,那些網球女選手們才滋生了想要單飛的想法。
此刻,蘇澈已經結束了訓練,拎著球拍,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
“蘇澈,你這次比賽的目標是冠軍嗎?”鄭潔笑嗬嗬地問。
“冠軍?”蘇澈微微一笑,“八強就可以啦,低調,咱要低調。”
這麽謙虛,不像你啊。
理論上,大師賽的八強成績也足以創造曆史了。
至於蘇澈說得是否是真話,可能隻有他知道了。
然後,李娜跟蘇澈透露了自己想單飛的想法,讓對方給點意見。
意見?
老子有係統,才敢單飛啊。
你想國家隊的那些男選手,他們敢單飛嗎?
必然虧得連底褲都沒了。
單飛的確有風險,而且這風險非常大。
網球不同於足球和籃球的地方,球員是拿獎金,而不是固定薪水。
網球選手,如果你受傷了,那就沒收入了,除了廣告代言之外,足球和籃球運動員還能從俱樂部裏領取固定薪水。
當然代價是,他們沒有網球運動員來得自由。
“你們決定了?”蘇澈問道,“這條路充滿了未知。”
畢竟曆史已經被改變了。
前世,李娜和鄭潔是華夏網球的領軍人物,但因為蘇澈的橫空出世,他成為了更加出色的領軍人物,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度,
同時,華夏網球國家隊得到了更多的讚助資源。
坦誠地講,她們在國家隊的日子還是非常安逸的。
拋開舒適圈,想在這片競爭殘酷的天地裏打出一番成就,這就需要很大的勇氣。
李娜和鄭潔對視了一眼,然後堅決地點點頭。
她們也想體會一把成為一個真正的職業球員是什麽樣子。
如果隻想呆在體製內,為什麽不去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呢?
……
……
“他們又來抗議了?”
鄭潔對此也有些無語,然後看著遠處正和網壇女神伊萬諾維奇談笑風生的蘇澈,苦笑道,“我覺得他不會當一迴事。對方除了抗議,也改變不了什麽。”
“總不能不讓人家說話吧。”
的確,南朝鮮方麵根本沒能力堵住蘇澈的嘴。
她們也覺得南朝鮮方麵實在是太小心眼了。
一邊要求言論自由,一邊對別人的話指指點點。
“孫主任說了,我們不能學他!”
李娜小心翼翼地說道,完全沒有後世那種火爆而潑辣的脾氣。
她甚至覺得自己的那點小個性,和蘇澈這家夥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我們怎麽可能學他呢!”鄭潔苦笑道,“別忘了,我們的獎金都在協會手裏管著,要等年底才能發出來。要是我們學蘇澈,這獎金估計都被扣完了。”
國家隊的規定是非常嚴格的,必須要求隊員謹言慎行,要不就扣你獎金。
乒乓球運動員無所謂,雖然他們總是能夠包攬冠亞軍,但獎金低得可憐,扣不扣無所謂,反正都是吃國家飯的,但網球獎金太高了。
別說大滿貫賽事,哪怕大師賽一輪遊的獎金都高於乒乓球的冠軍。
一旦獎金被扣了,則會心疼不已。
她們可太羨慕蘇澈了。
“你想過單飛嗎?”李娜突然問道。
鄭潔楞了愣,迴道:“想過!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畢竟明年便是奧運會了,這是重中之重。等燕京奧運會後,我們會考慮單飛。”
李娜頓了頓,眼裏流露出向外之色,但同樣還帶著幾分不安之色。
單飛需要勇氣。
因為你會自己組建團隊,自負盈虧,壓力陡然增加。
無論是男子網壇還是女子網壇,其競爭都是非常殘酷而激烈的。
職業球員之間的差距是非常接近的。
世界排名第一,大滿貫冠軍,如果有狀態浮動,輸給百名開外的選手,在網球比賽裏可太常見了。
“如果運氣不好的話,我們之前攢下的錢都要付諸於東流了。”鄭潔苦笑道。
李娜點點頭,然後迴道:“要不我們去問問蘇澈的想法?不過他的實力比較突出,我們是比不了的。”
“話是這麽說,但網球比賽除了獎金比較高以外,還有一個特點便是它算是男女之間收入差距最小的體育運動了。”
同為有著巨大關注度和商業價值的全球性運動,足球和籃球方麵,男女運動員的差距是天差地別。
最好的女足運動員,她的收入可能隻是五大聯賽保級球隊看飲水機的一半還不到。
至於籃球,就這麽說吧,一支wnba球隊的工資帽還不如nba飲水機的薪水。
至於其他的團體球類運動,更沒有舉例的必要。
無論是冰球、橄欖球或者棒球,這些運動在華夏並不流行。
網球方麵,不僅大滿貫賽事方麵,男女比賽每一輪的獎金都是一致的,連其中的幾站大師賽獎金也差不多。
尤其是中網。
中網雖然男子是atp500賽,但女子是wta1000賽,獎金不亞於任何一站atp大師賽。
前世的李娜,雖然兩奪大滿貫冠軍,但在中網這樣的wta頂級賽事上,最好成績也才四強。
代言方麵,top級別的女子選手和男子選手每一年的廣告收入,也是在伯仲之間。
比如,男子廣告收入最高的費德勒和女子廣告收入最高的莎拉波娃,雙方之間也是十分接近的。
這放在其他運動方麵難以想象。
比如2023年的全球女子運動員收入前十名,網球運動員竟然占據了9個位置。
唯一一個例外的便是那位在中國是中國人,在美國是美國人的滑雪運動員,她算是比較特殊,吃盡了各種紅利。
華夏的女網一姐鄭欽文,也以年收入750萬美元排在全球女子運動員的第15位。
要知道當時的鄭欽文,其最好成績隻是美網八強,尚未闖入過澳網決賽。
其商業收入和比賽獎金,都已經雙重吊打華夏國內的那些奧運會和世界冠軍了。
甚至連二姐,有著“中國莎娃”美譽的王欣宇,收入方麵也遠超其他項目的女運動員。
女子第一運動,可以說是當之無愧。
也隻有如此,那些網球女選手們才滋生了想要單飛的想法。
此刻,蘇澈已經結束了訓練,拎著球拍,晃晃悠悠地走了過來。
“蘇澈,你這次比賽的目標是冠軍嗎?”鄭潔笑嗬嗬地問。
“冠軍?”蘇澈微微一笑,“八強就可以啦,低調,咱要低調。”
這麽謙虛,不像你啊。
理論上,大師賽的八強成績也足以創造曆史了。
至於蘇澈說得是否是真話,可能隻有他知道了。
然後,李娜跟蘇澈透露了自己想單飛的想法,讓對方給點意見。
意見?
老子有係統,才敢單飛啊。
你想國家隊的那些男選手,他們敢單飛嗎?
必然虧得連底褲都沒了。
單飛的確有風險,而且這風險非常大。
網球不同於足球和籃球的地方,球員是拿獎金,而不是固定薪水。
網球選手,如果你受傷了,那就沒收入了,除了廣告代言之外,足球和籃球運動員還能從俱樂部裏領取固定薪水。
當然代價是,他們沒有網球運動員來得自由。
“你們決定了?”蘇澈問道,“這條路充滿了未知。”
畢竟曆史已經被改變了。
前世,李娜和鄭潔是華夏網球的領軍人物,但因為蘇澈的橫空出世,他成為了更加出色的領軍人物,得到了更多的關注度,
同時,華夏網球國家隊得到了更多的讚助資源。
坦誠地講,她們在國家隊的日子還是非常安逸的。
拋開舒適圈,想在這片競爭殘酷的天地裏打出一番成就,這就需要很大的勇氣。
李娜和鄭潔對視了一眼,然後堅決地點點頭。
她們也想體會一把成為一個真正的職業球員是什麽樣子。
如果隻想呆在體製內,為什麽不去打乒乓球或者羽毛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