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邑堅信千佛寺的病人都能安全歸來。


    因為那裏,不僅有病人,也有他的妻子。


    林大人卻沒有那麽樂觀,他是安州本地人,對於瘴病並不陌生。這種病若是能治得好,也不至於令人談瘴色變了。


    周邑收迴目光,問道:“林大人,城中百姓境況如何?”


    林大人搖了搖頭:“情況不是很好。”


    “一來瘴病肆虐,每時每刻都有人染上疫病,被送往千佛寺。二來,百姓積蓄見底,沒什麽口糧了。”


    周邑心裏有數,他來此地,本就是為賑災而來。


    “賑災糧還是要繼續發放,每家每戶憑戶籍、人口丁數前來領取口糧。”周邑說著,頓了頓,補充道,“每次發放兩至三天的口糧,對了,這些口糧隻能由家中婦人領取。沒有妻子但有兒女的,必須領著女兒前來領取糧食,否則一律不給。”


    林大人詫異地看了眼周邑,點了點頭。


    “下官明白。”


    大災大疫,缺糧少食時,婦人、兒童總是最先被拋棄的那個。否則又何來那句“芙蓉肌理烹生香,乳作餛飩人爭嚐”的《菜人哀》。


    收集到足夠多的艾葉後,製香工坊很快運作起來。


    曬幹的艾葉搗去青渣,留下纖維更為細膩純淨的艾白,加入硫磺粉末,再與合適配比的木粉、樹根粘粉以及樹皮粘粉混合,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後,通過磨具或壓成長條圓棍狀的線香,或盤成卷曲狀的盤香,以及部分香丸、塔香。


    不多時,第一批製成的雄黃艾葉驅蚊棒便送到了千佛寺,以及百姓手中。


    分發給百姓的多是線香、盤香,至於香丸和塔香,大都送到了千佛寺。


    倒不是兩種形態的蚊香效果有什麽區別,而是千佛寺那邊有很多大夫,他們要進出各個棚舍給病人看病開方,走來走去,身上掛個小香爐,點上一隻香丸或者塔香,能有效的驅蚊,且不影響他們的活動。


    蚊香到了千佛寺,千佛寺內的禪院以及寺外各個臨時搭建的棚舍內都用了起來。


    大家驚訝發現,小小一圈蚊香,居然能讓屋內一整天都沒什麽蚊子。最重要的是,艾白製成的蚊香,熏燒起來雖然還是有味道,但是一點都不嗆人了。


    不像熏艾,點燃之後煙特別大,人在屋裏根本待不住。


    沒有蚊蟲打擾,棚舍裏的病人也能更好的休息。


    兩邊同步驅蚊,蚊子不能叮咬攜帶瘧原蟲的病患和健康之人,便無形之中減緩了疫病的傳播。


    雖然還是有漏網之魚,但和之前相比,總是要好一些。


    到第七天,林大人統計人戶數時便發現,新感染的病患數量已經有所下降。


    這說明他們驅蚊滅蚊的路子是對的。


    隻是千佛寺那邊,卻依然沒能找到有效的治瘧方子。


    蘇虞有些頭疼,瘴病,也就是瘧疾,根據寄生於人體的瘧原蟲的不同,可以分為四種類型,即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和卵形瘧。


    四種瘧疾,在臨床表現、病程經過及藥物反應上有許多共同性,但同樣有其特殊性。其中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這三種,治療預後較好,極少見兇險型。


    但惡性瘧就不同了,因惡性瘧而死亡的人不在少數。


    但那都是對於前世醫療發達的時代而言。


    對這個時代的百姓來說,即便是被稱為良性瘧的間日型,都像黑白無常的勾魂索,時刻等著勾去他們的性命。


    她知道後世治療瘧疾會用到的四種藥物——奎寧(金雞納霜)、氯喹、伯氨喹以及青蒿素。


    奎寧(金雞納霜),遠在海外。


    根據天然奎寧化學結構人工合成的氯喹,藥效更溫和安全,且更易得。其與伯氨喹聯合使用,能治療大多數的間日瘧、三日瘧和卵形瘧,就連部分惡性瘧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療。


    因此這兩種藥物聯合使用是後世最常用到的治療方案。


    即便它有副作用,有抗藥性。


    使用過這兩種藥物治療後的地區,日後再次發生瘧疾時,便不再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但即便如此,那也是蘇虞如今可望而不可及的寶物。


    和青蒿素一樣,她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合成氯喹、伯氨喹。


    如今,能用得上的,便隻有一種原產地在國內的天然植物——青蒿。


    青蒿素既然是從青蒿中提取的,那麽青蒿裏自然含有青蒿素,擁有這種元素的青蒿一定也可以滅殺感染人體的瘧原蟲。


    因此剛來那天,蘇虞便和王太醫建議將青蒿納入治療藥方中。


    隻是,他們已經試驗了幾十個方子,卻都沒有表現出較為出色的治療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魚202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魚2024並收藏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