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南柯一夢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 作者:會飛的魚202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61章 南柯一夢
蘇慎看了一眼這堪稱人間銷金窟的教坊司,笑道:“梅娘子將這教坊司打造地如此奢靡豪華,足見娘子的能力不輸男兒也。”
“蘇大人誇大了。”
蘇慎直接道:“蘇某近些日子做的事情,梅娘子想必早有耳聞。我想辦一場大型拍賣會,卻少了一個像梅娘子這樣掌控全場,調動所有人情緒的人。”
說白了,蘇慎來就是想請梅四娘去幫忙搞錢的。
搞錢,這倒是她的舒適區。
梅四娘本來不想和蘇慎這樣當官的打交道,但這次拍賣會是為了鄂州百姓,她梅四娘雖然隻是一介婦人,但也有一顆憂民之心。
梅四娘有所鬆動,沉思了一會兒才問道:“蘇大人請我,就不怕那些固執的衛道夫反對?”
蘇慎道:“不管做什麽,總會有反對的人。如果懼怕反對,那是什麽事情都做不成了。”
蘇慎看向梅四娘,認真道:“梅娘子若是能助我一臂之力,蘇某會奏請陛下,為梅娘子贖身。”
“贖身?”梅四娘臉色一冷。
她站起身,下了逐客令:“蘇大人,奴家人微位淺,除了在這教坊司迎來送往外,也做不了什麽。您既然不是來尋樂子的,請恕奴家不奉陪了。”
蘇慎看著梅四娘,眼裏閃過一絲狐疑。
明明剛剛已經有所鬆動,為何突然又拒絕了呢?
難不成她不想贖身?
可這教坊司的女人不都想贖身嗎?
要知道教坊司的姑娘年輕時雖然備受追捧,年老色衰後的結局卻算不上很好。
因為她們是罪臣之女,終此一生都不能自贖己身。就連皇帝大赦天下時,都惠及不到這群女子。
教坊司的女子沒有戶籍,她們要想離開教坊司,隻有兩個途徑。
父兄平反,家族起複後,父兄以戶籍來贖迴妻女姐妹。或者,找一個相好的男人,男人願意花費大筆銀錢給她們贖身,讓她入他的籍。
但這兩條路卻幾乎堵死了她們贖身的可能。
一來獲罪後能再次起複的家族少之又少,二來,就算父兄能夠平反,起複後也幾乎不可能去教坊司贖迴妻女姊妹。因為她們早在流落進教坊司的那一刻,就沒了清白。
這樣的女子贖迴家,既起不到為家族聯姻的作用,還會讓家族蒙羞,更會影響家族其他女子的聲譽,影響她們的婚嫁。
因此,大部分人的做法是劃去她們的戶籍,默認他們的妻女姊妹早在家族獲罪的那一刻就已經死去。將來再見,也是見麵不相識。再狠毒一些的,甚至會派人去教坊司讓她們自裁。
至於讓男人給她們贖身就更不可能了。
能去教坊司找樂子的男人,能有什麽好人?別看他們那麽追捧教坊司的花魁,甚至願意在花魁競拍夜一擲千金,但想讓他們給這些女子贖身卻幾乎不可能。
骨子裏,男人瞧不起淪落到教坊司的女子,即便她們也不過是一群可憐人。
可贖身的機會近在眼前,梅四娘卻怒而拒絕。難不成真的有女人願意留在教坊司這種汙濁之地?
“走吧。”蘇慎站起身,準備離開。今天這場會麵儼然已經砸了,再待下去並不意義。
二樓包間裏,梅四娘看著蘇慎和周邑二人離開,然後才冷哼一聲。
這就是男人啊,總是那麽自信自大。
他憑什麽覺得教坊司的女人就一定要贖身呢?
他覺得教坊司是個髒汙納垢的汙穢之地,可讓教坊司變得汙穢渾濁的不正是那群前來尋歡的男人嗎?
蘇慎覺得為她贖身是給了她天大的恩德,可是贖身之後的女子難道就真的能過上什麽好日子嗎?
教坊司裏的姑娘早在她們進入教坊司的那一刻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家人。沒有娘家,沒有戶籍,淪為黑戶的她們若想離開教坊司,就隻能找個男人依附。
年輕貌美,或許還能找個有錢有權的男人傍身,哄得男人昏了頭,接她入府做個賤妾。
年老色衰的女人,出了教坊司,最後的結局不是死,就是淪落到更為不堪的境遇,為生計所迫淪為暗娼,或者幹脆被丈夫賣進最底層的暗窯裏去。
有時候,沒錢沒勢的底層男人,狠毒起來會比那些有錢有勢的男人更加赤裸直接。
起碼後者,做惡事前還會披上一層仁善的皮,遮掩一下,不至於一邊明目張膽花著妻子的賣身錢,一邊唾罵她不知羞恥。
姑娘們總以為隻要離開了教坊司,她們就可以擺脫這爛泥一樣的人生。未來的她們幹淨、光明,能和尋常女子一樣相夫教子,過著不富貴但平淡安然的生活。
然而那幸福終究隻是曇花一現。
是南柯一夢,一枕槐安。
多少姑娘,懷著滿心的希冀拿出所有積蓄贖身,跟著“丈夫”離開,最後卻備受磋磨,淒慘度日。
梅四娘做花魁時有個對頭,叫芍君。
兩人始終合不來,她覺得芍君空有一張漂亮臉,實則沒腦子。芍君說她假清高,都進了教坊司,還一副不爭不搶的模樣。
那時的兩人旗鼓相當,有無數恩客追捧。可好人家的姑娘,如何能甘心在教坊司這種汙濁地方迎來送往,消磨終身?
她們努力攢錢,想要贖身。
梅四娘將希望寄托在父兄身上,而芍君則希望能找到一位有情郎帶她脫離苦海。
芍君選了一個窮苦的挑夫,因為那天,她騎著高頭大馬從渡口經過時,所有人都垂涎欲滴地死死盯著她,隻有挑夫,不過一瞥而過,然後便將目光投向了渡口的大船上。
於是記住了他。
芍君上了心,便派出小丫鬟打聽,見那人從不去各種秦樓楚館,更覺得這個男子,雖然生活窮困,但是品德高尚,不好美色,比那些個看起來端方正派,實則淫靡不堪的權貴富商好多了。
這樣的男子,或許才能成為她一生的依靠。
那時的她們都還太年輕,雖然看了許多書,卻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芍君隻看到那人從不去秦樓楚館,便覺得他不愛美色,品德高潔。
她卻忘了一句老話——飽暖思淫欲。
當一個人窮困到連填飽肚子都難,連裹體的衣物都沒有,他就隻能把所有心神都放在掙錢吃飽穿暖上,又如何會有其他歪心思?
所以貧困時的品行高潔未必能代表什麽,當他富裕發家了依然還能保持高潔的品德,那才是真正的高尚品德。
蘇慎看了一眼這堪稱人間銷金窟的教坊司,笑道:“梅娘子將這教坊司打造地如此奢靡豪華,足見娘子的能力不輸男兒也。”
“蘇大人誇大了。”
蘇慎直接道:“蘇某近些日子做的事情,梅娘子想必早有耳聞。我想辦一場大型拍賣會,卻少了一個像梅娘子這樣掌控全場,調動所有人情緒的人。”
說白了,蘇慎來就是想請梅四娘去幫忙搞錢的。
搞錢,這倒是她的舒適區。
梅四娘本來不想和蘇慎這樣當官的打交道,但這次拍賣會是為了鄂州百姓,她梅四娘雖然隻是一介婦人,但也有一顆憂民之心。
梅四娘有所鬆動,沉思了一會兒才問道:“蘇大人請我,就不怕那些固執的衛道夫反對?”
蘇慎道:“不管做什麽,總會有反對的人。如果懼怕反對,那是什麽事情都做不成了。”
蘇慎看向梅四娘,認真道:“梅娘子若是能助我一臂之力,蘇某會奏請陛下,為梅娘子贖身。”
“贖身?”梅四娘臉色一冷。
她站起身,下了逐客令:“蘇大人,奴家人微位淺,除了在這教坊司迎來送往外,也做不了什麽。您既然不是來尋樂子的,請恕奴家不奉陪了。”
蘇慎看著梅四娘,眼裏閃過一絲狐疑。
明明剛剛已經有所鬆動,為何突然又拒絕了呢?
難不成她不想贖身?
可這教坊司的女人不都想贖身嗎?
要知道教坊司的姑娘年輕時雖然備受追捧,年老色衰後的結局卻算不上很好。
因為她們是罪臣之女,終此一生都不能自贖己身。就連皇帝大赦天下時,都惠及不到這群女子。
教坊司的女子沒有戶籍,她們要想離開教坊司,隻有兩個途徑。
父兄平反,家族起複後,父兄以戶籍來贖迴妻女姐妹。或者,找一個相好的男人,男人願意花費大筆銀錢給她們贖身,讓她入他的籍。
但這兩條路卻幾乎堵死了她們贖身的可能。
一來獲罪後能再次起複的家族少之又少,二來,就算父兄能夠平反,起複後也幾乎不可能去教坊司贖迴妻女姊妹。因為她們早在流落進教坊司的那一刻,就沒了清白。
這樣的女子贖迴家,既起不到為家族聯姻的作用,還會讓家族蒙羞,更會影響家族其他女子的聲譽,影響她們的婚嫁。
因此,大部分人的做法是劃去她們的戶籍,默認他們的妻女姊妹早在家族獲罪的那一刻就已經死去。將來再見,也是見麵不相識。再狠毒一些的,甚至會派人去教坊司讓她們自裁。
至於讓男人給她們贖身就更不可能了。
能去教坊司找樂子的男人,能有什麽好人?別看他們那麽追捧教坊司的花魁,甚至願意在花魁競拍夜一擲千金,但想讓他們給這些女子贖身卻幾乎不可能。
骨子裏,男人瞧不起淪落到教坊司的女子,即便她們也不過是一群可憐人。
可贖身的機會近在眼前,梅四娘卻怒而拒絕。難不成真的有女人願意留在教坊司這種汙濁之地?
“走吧。”蘇慎站起身,準備離開。今天這場會麵儼然已經砸了,再待下去並不意義。
二樓包間裏,梅四娘看著蘇慎和周邑二人離開,然後才冷哼一聲。
這就是男人啊,總是那麽自信自大。
他憑什麽覺得教坊司的女人就一定要贖身呢?
他覺得教坊司是個髒汙納垢的汙穢之地,可讓教坊司變得汙穢渾濁的不正是那群前來尋歡的男人嗎?
蘇慎覺得為她贖身是給了她天大的恩德,可是贖身之後的女子難道就真的能過上什麽好日子嗎?
教坊司裏的姑娘早在她們進入教坊司的那一刻就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和家人。沒有娘家,沒有戶籍,淪為黑戶的她們若想離開教坊司,就隻能找個男人依附。
年輕貌美,或許還能找個有錢有權的男人傍身,哄得男人昏了頭,接她入府做個賤妾。
年老色衰的女人,出了教坊司,最後的結局不是死,就是淪落到更為不堪的境遇,為生計所迫淪為暗娼,或者幹脆被丈夫賣進最底層的暗窯裏去。
有時候,沒錢沒勢的底層男人,狠毒起來會比那些有錢有勢的男人更加赤裸直接。
起碼後者,做惡事前還會披上一層仁善的皮,遮掩一下,不至於一邊明目張膽花著妻子的賣身錢,一邊唾罵她不知羞恥。
姑娘們總以為隻要離開了教坊司,她們就可以擺脫這爛泥一樣的人生。未來的她們幹淨、光明,能和尋常女子一樣相夫教子,過著不富貴但平淡安然的生活。
然而那幸福終究隻是曇花一現。
是南柯一夢,一枕槐安。
多少姑娘,懷著滿心的希冀拿出所有積蓄贖身,跟著“丈夫”離開,最後卻備受磋磨,淒慘度日。
梅四娘做花魁時有個對頭,叫芍君。
兩人始終合不來,她覺得芍君空有一張漂亮臉,實則沒腦子。芍君說她假清高,都進了教坊司,還一副不爭不搶的模樣。
那時的兩人旗鼓相當,有無數恩客追捧。可好人家的姑娘,如何能甘心在教坊司這種汙濁地方迎來送往,消磨終身?
她們努力攢錢,想要贖身。
梅四娘將希望寄托在父兄身上,而芍君則希望能找到一位有情郎帶她脫離苦海。
芍君選了一個窮苦的挑夫,因為那天,她騎著高頭大馬從渡口經過時,所有人都垂涎欲滴地死死盯著她,隻有挑夫,不過一瞥而過,然後便將目光投向了渡口的大船上。
於是記住了他。
芍君上了心,便派出小丫鬟打聽,見那人從不去各種秦樓楚館,更覺得這個男子,雖然生活窮困,但是品德高尚,不好美色,比那些個看起來端方正派,實則淫靡不堪的權貴富商好多了。
這樣的男子,或許才能成為她一生的依靠。
那時的她們都還太年輕,雖然看了許多書,卻也不過是紙上談兵。芍君隻看到那人從不去秦樓楚館,便覺得他不愛美色,品德高潔。
她卻忘了一句老話——飽暖思淫欲。
當一個人窮困到連填飽肚子都難,連裹體的衣物都沒有,他就隻能把所有心神都放在掙錢吃飽穿暖上,又如何會有其他歪心思?
所以貧困時的品行高潔未必能代表什麽,當他富裕發家了依然還能保持高潔的品德,那才是真正的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