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邑皺起眉,看向一直跟著他的書童四理。


    四理連忙辯白:“三郎,這件事不是我和主母說的,我發誓,您交代過後我就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


    秦氏皺起眉:“不是你的書童說的,唐嬤嬤今天去錦繡樓買我喜歡吃的芙蓉糕,無意間撞見你從郡主的包廂出來。”


    “你老實說,郡主找你做什麽?她是不是想招你為婿?”汴京城裏有貴人榜下捉婿的習俗,她兒子不僅是狀元,還是大熙第一個三元及第,被郡主看上也不例外。


    郡主是大長公主的女兒,皇帝嫡親的外甥女,若能迎娶郡主,有大長公主和皇帝做靠山,何愁仕途不順?


    周邑皺起眉:“母親,不要見風就是雨。郡主是何等高貴的人,如何能看得上我?這話您在我麵前說說就罷了,可不要傳揚出去。否則影響我的仕途事小,影響了郡主的名聲,遭到長公主和皇帝陛下的厭棄事大。”


    周邑知道母親的性子,隻能用利害關係來壓製她。


    秦氏狐疑地看著兒子:“郡主找你,當真不是看上了你,要招你為婿。”


    周邑道:“自然不是。”


    “既不是,那她為什麽要單獨見你?”


    周邑道:“母親,官場上的事情,您還是不要過於探究為好。”


    周邑神色如常,秦氏從他臉上看不出絲毫異樣,隻能半信半疑讓他退下。


    出了正院,周邑看向四理,四理連忙道:“三郎放心。”


    “那就好。”周邑想了想,又道,“找管家,讓他安排個人看著母親,不要讓她做出什麽不合時宜的事情。”


    秦氏看中門第,他雖然用自己的仕途和利害關係暫時將她壓製住,但難保她什麽時候又會動了探究的心思。


    一個樂苓郡主就夠難搞的了,若是再摻和進母親,那可真夠焦頭爛額的。


    “是。”


    四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子,連忙追上主子。


    三郎的威勢越來越強了。


    他三個哥哥都覺得三郎脾性好,從不隨意打罵下人,是個非常好的主子。但隻有他這個從小跟著他長大的書童才知道主子心思有多深沉。


    在別的主子那兒,下人可能會被苛責,但是犯了錯,領了罰,求情後還是有機會留在主子身邊。


    三郎不是,平時他從不為難下人,是個很好的主子。然而一旦你觸碰到他的底線,不管你怎麽求情,就算是磕破頭也不能讓他改變主意。


    文竹就是個例子。


    想當初,他和文竹一同被主母選中送到三郎身邊伺候,相比性格木訥,不善言辭的他,文竹性子開朗活潑又有趣,不說三郎,就是在主母麵前也是有牌麵的。


    後來呢?


    文竹恃寵而驕,認不清本分,肆意把三郎房裏的事情告訴主母,惹怒了三郎,再後來文竹就被發賣了出去。


    即便主母幫忙說情,三郎都沒有改變主意。


    所以跟著周邑,他可以不聰明,但隻要嚴格執行好主子交代的任務,不自作主張就不會犯錯。


    周邑走到外書房,還沒進屋,就聽到一陣急促的咳嗽聲。


    “父親。”周邑連忙推開書房的門,進去就見周父咳得滿臉通紅,整個人彎成了個蝦米。


    他連忙上前,給周父拍了拍脊背,麵露擔憂:“爹,您這咳嗽怎麽總不見好?要不請太醫看看?”


    周父擺手:“不可。”


    建國功臣、閣老、丞相以及五品以上官員,生病了才可以差遣下人去請太醫看病。他沾了兒子的光,官升半級,也不過正六品的侍讀,哪有資格申請太醫。


    等咳嗽平緩,周父才道:“別擔心,爹已經請了州橋最有名的大夫,開了藥很快就會好的。”


    “如果還不行,爹會上書請皇帝施恩。”


    周邑斂下眼裏的擔憂,將書桌上放著的雪梨燉冰糖遞給父親,“喝點梨子水潤潤肺。”又道,“如果吃了藥還是不舒服,一定不要硬扛。”


    “爹知道。”周父點了點頭,將碗中的梨子水一飲而盡。


    然後才道:“近期爹的調任應該要下來了,以後隻有你一個人在翰林院當值,遇事多看看同僚們是如何行事的,也可以多向你蘇伯父請教,切莫不懂裝懂。”


    “是,爹我知道了,您不用擔心我,多保重身體。”


    父子倆又說了會兒話,周邑這才離開外書房,去自己的書房處理公務。他剛進翰林院,還有很多事務要熟悉,隻憑當值那點時間完全不夠。


    *


    時間轉眼到了五月底,秀女終選的前一天,王太醫來景華宮給蘇虞做最後一次把脈。


    他收迴手,改了改方子,開了最後一劑湯方。


    “姑娘的身體恢複地很好,以後好好保養,是能恢複的。”


    “多謝王太醫。”蘇虞笑著道謝,“這段時間多謝您的照料,等我迴……迴頭,小女定要備上厚禮親自登門道謝。”


    王太醫連忙擺手:“不必了,治病救人,本就是老夫職責所在。”


    蘇虞笑道:“在您看來不過是一次常規的看病問診,對我而言卻是救了我一條命。王太醫施恩不望報,是您品性高潔。我卻不可視而不見。”


    福寧殿


    帝後二人正在商量選秀之事。


    鄂州之事太過重大,皇帝忙於賑災和防疫之事,便決定將選秀之事交由皇後全權處理。


    皇後非常高興,這下選誰不選誰,全在她的一念之間。皇後當即就決定要把那些家世好、身份背景強大的女人全都放出宮。


    但是很快她就恢複了理智。


    她確實可以由著性子把這些人都放出宮,但也意味著她會得罪一大群朝中重臣。


    選秀而已,三年一屆,這批人放出去了,來年依然會有貴女參選。


    況且,皇帝雖說讓她全權決定。可如果她真的自己做主,完全不顧及他的想法,他怕是也會不舒服。在皇帝心裏留了疙瘩,她這個皇後迴頭怕是裏外不是人。


    皇後想了想,以選秀一事重大,她不敢自專為由,拿上名冊,去福寧殿找皇帝討個主意。


    “陛下忙於政事,將選秀一事交由妾來全權處理,妾本不該來打擾您。隻是這次選秀畢竟是陛下登基後第一次選秀,參選的姑娘不乏重臣名將家的女兒,妾想來問問陛下可有一定要留的人。”


    將重臣名將家的女兒納入宮中,也是對他們的一種獎賞,更是給予他們共享皇室的權勢和榮耀的機會。


    女兒入了宮,就有機會生下孩子,皇室就有了流傳他們血脈的子嗣。沒準下一任皇帝就出自他們家女兒的肚子呢。


    就算不能榮登大位,那也是宗室子弟。將來未必沒有機會。


    大熙這個朝代,皇室經常絕嗣。


    遠的不說,先帝便是由宗室子被選做成嗣子,最後當上了皇帝。


    “留選的女子不必太多,家世也不用太好,但要求身體要好,另外中選的女子若是讀書識字、知情識趣會更好。”


    皇帝這次選秀就一個目的,繁衍子嗣,秀女身體好是第一要務。


    若能讀書識字、知情識趣就更好,這樣的姑娘聰明,不蠢,就不會總是做一堆蠢事,擾亂後宮清淨。


    皇後點了點頭,“妾明白了。”隻是說到秀女的身體,她又想起一件事,“隻是景華宮那位姑娘,陛下可有章程?”


    那姑娘畢竟是在宮裏出的事,留下她吧,她在後宮鬧出的那些事兒頗不像話。不留吧,又顯得皇室薄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魚202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魚2024並收藏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