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削減用度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 作者:會飛的魚202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5章 1 削減用度
大熙的朝會分為日參和朔望參,日參是小朝會,每天都要參朝,隻六品以上京官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禦史、太常博士參加。
朔望參,又叫大朝會,每月初一、十五舉行,九品以上的京官,不論文武,都要參加。
周邑這樣的從六品修撰是沒有參加小朝會資格的。
見他起身,殿內伺候的內侍立刻送來溫水、帕子、牙刷和牙粉,簡單洗漱完,周邑問了下時間,才知不過寅初。
洗漱完,吃過內侍送來的早食。他和幾個同僚連忙趕迴翰林院當差。剛入翰林院其實沒什麽大事,就是編撰整理古籍書冊。
另一邊,大朝殿會上,霍珹發布了一係列的政令。
“開常平倉,著戶部右侍郎胡瑞為欽差大臣,前往災區賑災。禁軍首領衛知舟,及三百禁軍一同前往鄂州,確保欽差大臣及賑災錢糧能安全抵達鄂州。”
因事態緊急,下朝後,新任的欽差大臣胡瑞收拾收拾包裹,就在一眾禁軍的護衛下,領著錢糧趕往鄂州。
迴到崇德殿後,霍珹想了想,又道:“讓竇章過來。”
竇章,皇城司司尊,正五品,官職不算很大,不過一般官員並不想和他們對上。
皇城司除了執掌宮禁、周廬宿衛外,還有一個權力——刺探情報。當官的人,誰背後沒點陰暗麵?
皇城司直屬皇帝,司尊的任命罷免,皆由皇帝一人決定。
被這樣的人盯上,誰能不害怕?又或許他們的把柄早就在皇城司的掌控裏,隻看皇帝會不會發落,什麽時候發落。
“參見陛下。”竇章進殿,半跪請安。
“起來吧。”皇帝擺了擺手,道,“你選一些人出來,分列兩隊。其中一隊去長江沿岸的江南西路、安慶府、徽州等地走一趟,看看當地的情況,旱情是否嚴重。另一隊人暗中跟著胡瑞去鄂州,保護欽差的同時確保賑災錢糧都能抵達百姓手裏。”
旱災和洪災,都與當地降水有關。鄂州在長江南岸,背靠長江,水係發達,灌溉便利。鄂州都發生了旱災,說明長江的水量已經少到了極致。
大旱,涉及的地區定然不會隻是一個鄂州。
隻是災情有輕重之分。可即便再輕微的災情,如果沒有有效幹預,最後也有可能演變成大災難。若是……霍珹閉了閉眼睛,又道:“下去吧,再讓內務府總管來一趟。”
國庫已然沒錢,他要看下皇室私庫還有多少銀錢能調度出來。
“是。”
內務府總管膽戰心驚地帶著賬本來到崇德殿。
皇帝看著賬冊,很慢很慢,許久才翻過一頁。內務府總管下意識屏著唿吸,大氣不敢喘一下。
皇帝為什麽突然要看賬冊了?他是不是覺得我貪汙了?天地良心,我真的沒有啊。
看著皇宮私庫那少得可憐的餘糧,皇帝臉色黑沉地難看。但他也知道內務府總管肯定不敢貪汙。
畢竟他從先帝手裏接過皇宮私庫時,皇宮私庫裏別說留下財產,甚至還倒欠國庫(先帝挪用了國庫錢財)一大筆錢財。
登基三年,不僅還完了國庫的債務,養活後宮諸多妃嬪和皇子皇女,還留下了這些錢財,已經說明內務府總管的能力和努力。
但……還不夠。
還有長春殿是怎麽迴事?五月份才過去幾天,怎麽就換了三套茶盞?
他接著又翻看了下之前的賬冊,臉色越來越難看,皇帝合上賬冊,抬起頭看向內務府總管,問道:“長春殿的吃穿用度怎麽比皇後的坤寧殿還高?”
內務府總管:“……”這讓他怎麽說?
難不成說魏太儀生性奢靡?還是說魏太儀這些用度都是經過皇後同意了的?
他腦袋不想要了?一下子把後宮兩大巨頭都得罪了?
別看魏太儀份位被貶,但隻要大皇子好好的,她輕易倒不了。
內務府總管啪地一聲跪到了地上,磕頭請罪:“請陛下恕罪。”
皇帝知道有些事情是他一個小小的內務府總管所不能左右的。
他也不欲為難他,隻道:“傳令下去,鄂州大旱,百姓無糧可食,無水可飲。朕心疼百姓,特削減一半開銷用度,結餘的錢糧,皆送到鄂州賑濟災民。”
夜裏又讓馮進忠往長春殿走了一趟:“告訴淑……魏太儀,魏太儀身為皇後以外後宮位份最高的妃嬪,更是皇長子之母,當以身作則,慎行惜物,不可助長浪費奢靡之風。”
皇帝為鄂州旱災主動削減吃穿用度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前朝後宮。
皇後得知皇帝下旨前曾召見過內務府總管後,又聽說那天晚上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馮進忠悄悄去了一趟長春殿後,嘴角浮起一絲微妙的笑意。
就魏太儀那個蠢貨,在宮裏待了這麽多年,連皇帝的性子都沒有摸透,還總幻想著成為皇後。呸,她也配,就憑她生下的那個病秧子皇長子嗎?
魏太儀被斥責的消息讓皇後心情大好,前些日子被皇帝斥責的低落一掃而空。
她拿出鳳印,傳出一道懿旨:“陛下為鄂州災民削減用度,本宮身為皇後,一國之母,自當夫唱婦隨,為鄂州百姓盡一份心力。傳令,坤寧殿自今日起削減七成用度至災情結束。省下的錢財同樣捐給災區。”
長春殿
剛降份位,又遭訓斥,魏太儀不免恐慌。難不成陛下真的厭棄她了?
恐慌之餘,她不免憤怒。
不過幾套茶碗而已,皇帝居然會派人親自來訓斥她。
生氣之下,魏太儀又想砸杯子。剛提上來的大宮女芙蓉見狀,連忙攔了下來。
“娘娘,不能砸。陛下剛讓馮內侍給您傳話,長春殿裏的杯子就摔碎了,這不是明擺著說您對陛下不滿嗎?
這宮裏所有人都等著抓您的把柄,尤其是皇後,您可千萬不要讓她們稱心如意啊。”
芙蓉緊緊抓著魏太儀手裏的杯子,見她態度鬆動,忙把魏太儀手裏的杯子搶救下來。
說的難聽點,這段時間長春殿裏的物什,甭管是娘娘摔的,還是它自己裂的,亦或者真有野貓進殿打碎的,她們都得小心翼翼把消息捂住,更不能找內務府換。
陛下愛民如子,鄂州發生旱災,陛下心裏肯定不爽快。皇帝心情不爽,你還硬要往他槍口上撞,不拿你撒氣收拾你收拾誰?更不提你才犯過錯。
另一方麵為了賑災,皇帝皇後都主動削減了自己的用度,你一個小小的妃嬪,不跟著大佬的腳步走,還要逆著來,難不成是想上天啊?
芙蓉心裏吐槽,卻不忘輕柔地把手中的杯子放到桌上,嗯,距離魏太儀比較遠的那邊。
魏太儀雖然一肚子火,但她也不是真的蠢到不辨是非。自然知道這種時候不能和皇帝皇後對著幹,於是隻能開口讓內務府削減長春殿的用度。
而且這次事後,長春殿再也沒有進貓過。
皇後和魏太儀都宣布削減自己宮裏的用度,其他殿裏的娘娘們自然要緊隨其後。
後宮掀起了一股削減用度的風潮。
大熙的朝會分為日參和朔望參,日參是小朝會,每天都要參朝,隻六品以上京官及供奉官、員外郎、監察禦史、太常博士參加。
朔望參,又叫大朝會,每月初一、十五舉行,九品以上的京官,不論文武,都要參加。
周邑這樣的從六品修撰是沒有參加小朝會資格的。
見他起身,殿內伺候的內侍立刻送來溫水、帕子、牙刷和牙粉,簡單洗漱完,周邑問了下時間,才知不過寅初。
洗漱完,吃過內侍送來的早食。他和幾個同僚連忙趕迴翰林院當差。剛入翰林院其實沒什麽大事,就是編撰整理古籍書冊。
另一邊,大朝殿會上,霍珹發布了一係列的政令。
“開常平倉,著戶部右侍郎胡瑞為欽差大臣,前往災區賑災。禁軍首領衛知舟,及三百禁軍一同前往鄂州,確保欽差大臣及賑災錢糧能安全抵達鄂州。”
因事態緊急,下朝後,新任的欽差大臣胡瑞收拾收拾包裹,就在一眾禁軍的護衛下,領著錢糧趕往鄂州。
迴到崇德殿後,霍珹想了想,又道:“讓竇章過來。”
竇章,皇城司司尊,正五品,官職不算很大,不過一般官員並不想和他們對上。
皇城司除了執掌宮禁、周廬宿衛外,還有一個權力——刺探情報。當官的人,誰背後沒點陰暗麵?
皇城司直屬皇帝,司尊的任命罷免,皆由皇帝一人決定。
被這樣的人盯上,誰能不害怕?又或許他們的把柄早就在皇城司的掌控裏,隻看皇帝會不會發落,什麽時候發落。
“參見陛下。”竇章進殿,半跪請安。
“起來吧。”皇帝擺了擺手,道,“你選一些人出來,分列兩隊。其中一隊去長江沿岸的江南西路、安慶府、徽州等地走一趟,看看當地的情況,旱情是否嚴重。另一隊人暗中跟著胡瑞去鄂州,保護欽差的同時確保賑災錢糧都能抵達百姓手裏。”
旱災和洪災,都與當地降水有關。鄂州在長江南岸,背靠長江,水係發達,灌溉便利。鄂州都發生了旱災,說明長江的水量已經少到了極致。
大旱,涉及的地區定然不會隻是一個鄂州。
隻是災情有輕重之分。可即便再輕微的災情,如果沒有有效幹預,最後也有可能演變成大災難。若是……霍珹閉了閉眼睛,又道:“下去吧,再讓內務府總管來一趟。”
國庫已然沒錢,他要看下皇室私庫還有多少銀錢能調度出來。
“是。”
內務府總管膽戰心驚地帶著賬本來到崇德殿。
皇帝看著賬冊,很慢很慢,許久才翻過一頁。內務府總管下意識屏著唿吸,大氣不敢喘一下。
皇帝為什麽突然要看賬冊了?他是不是覺得我貪汙了?天地良心,我真的沒有啊。
看著皇宮私庫那少得可憐的餘糧,皇帝臉色黑沉地難看。但他也知道內務府總管肯定不敢貪汙。
畢竟他從先帝手裏接過皇宮私庫時,皇宮私庫裏別說留下財產,甚至還倒欠國庫(先帝挪用了國庫錢財)一大筆錢財。
登基三年,不僅還完了國庫的債務,養活後宮諸多妃嬪和皇子皇女,還留下了這些錢財,已經說明內務府總管的能力和努力。
但……還不夠。
還有長春殿是怎麽迴事?五月份才過去幾天,怎麽就換了三套茶盞?
他接著又翻看了下之前的賬冊,臉色越來越難看,皇帝合上賬冊,抬起頭看向內務府總管,問道:“長春殿的吃穿用度怎麽比皇後的坤寧殿還高?”
內務府總管:“……”這讓他怎麽說?
難不成說魏太儀生性奢靡?還是說魏太儀這些用度都是經過皇後同意了的?
他腦袋不想要了?一下子把後宮兩大巨頭都得罪了?
別看魏太儀份位被貶,但隻要大皇子好好的,她輕易倒不了。
內務府總管啪地一聲跪到了地上,磕頭請罪:“請陛下恕罪。”
皇帝知道有些事情是他一個小小的內務府總管所不能左右的。
他也不欲為難他,隻道:“傳令下去,鄂州大旱,百姓無糧可食,無水可飲。朕心疼百姓,特削減一半開銷用度,結餘的錢糧,皆送到鄂州賑濟災民。”
夜裏又讓馮進忠往長春殿走了一趟:“告訴淑……魏太儀,魏太儀身為皇後以外後宮位份最高的妃嬪,更是皇長子之母,當以身作則,慎行惜物,不可助長浪費奢靡之風。”
皇帝為鄂州旱災主動削減吃穿用度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前朝後宮。
皇後得知皇帝下旨前曾召見過內務府總管後,又聽說那天晚上皇帝身邊的大太監馮進忠悄悄去了一趟長春殿後,嘴角浮起一絲微妙的笑意。
就魏太儀那個蠢貨,在宮裏待了這麽多年,連皇帝的性子都沒有摸透,還總幻想著成為皇後。呸,她也配,就憑她生下的那個病秧子皇長子嗎?
魏太儀被斥責的消息讓皇後心情大好,前些日子被皇帝斥責的低落一掃而空。
她拿出鳳印,傳出一道懿旨:“陛下為鄂州災民削減用度,本宮身為皇後,一國之母,自當夫唱婦隨,為鄂州百姓盡一份心力。傳令,坤寧殿自今日起削減七成用度至災情結束。省下的錢財同樣捐給災區。”
長春殿
剛降份位,又遭訓斥,魏太儀不免恐慌。難不成陛下真的厭棄她了?
恐慌之餘,她不免憤怒。
不過幾套茶碗而已,皇帝居然會派人親自來訓斥她。
生氣之下,魏太儀又想砸杯子。剛提上來的大宮女芙蓉見狀,連忙攔了下來。
“娘娘,不能砸。陛下剛讓馮內侍給您傳話,長春殿裏的杯子就摔碎了,這不是明擺著說您對陛下不滿嗎?
這宮裏所有人都等著抓您的把柄,尤其是皇後,您可千萬不要讓她們稱心如意啊。”
芙蓉緊緊抓著魏太儀手裏的杯子,見她態度鬆動,忙把魏太儀手裏的杯子搶救下來。
說的難聽點,這段時間長春殿裏的物什,甭管是娘娘摔的,還是它自己裂的,亦或者真有野貓進殿打碎的,她們都得小心翼翼把消息捂住,更不能找內務府換。
陛下愛民如子,鄂州發生旱災,陛下心裏肯定不爽快。皇帝心情不爽,你還硬要往他槍口上撞,不拿你撒氣收拾你收拾誰?更不提你才犯過錯。
另一方麵為了賑災,皇帝皇後都主動削減了自己的用度,你一個小小的妃嬪,不跟著大佬的腳步走,還要逆著來,難不成是想上天啊?
芙蓉心裏吐槽,卻不忘輕柔地把手中的杯子放到桌上,嗯,距離魏太儀比較遠的那邊。
魏太儀雖然一肚子火,但她也不是真的蠢到不辨是非。自然知道這種時候不能和皇帝皇後對著幹,於是隻能開口讓內務府削減長春殿的用度。
而且這次事後,長春殿再也沒有進貓過。
皇後和魏太儀都宣布削減自己宮裏的用度,其他殿裏的娘娘們自然要緊隨其後。
後宮掀起了一股削減用度的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