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1鄂州大旱


    至於皇帝,早在大相國寺他就見到過她為難產的婦人扭轉胎位。


    那樣有主意的姑娘,即便是在宮裏給宮女內侍看診,給妃嬪“手術”,倒也不足為奇了。


    皇帝不在意這些。


    隻是有些擔心她會受到傷害,好好的貴女,做起了“下九流”的勾當。旁人不會覺得她心地善良,隻會覺得她自甘下賤。


    馮進忠倒是有點小想法。


    王柱有的問題,其實他也有。隻是他運氣好,年輕的時候跟對了主子,一路風風雨雨,當年的七皇子成了皇帝,他也成了宮人中最風光的人。


    地位高,身邊還有好幾個小宮女小太監負責照料他的衣食住行。


    衣服換洗的勤快,再加上好的香料熏染著,這才保存了體麵,不像那些底層的小太監般一身騷臭氣。


    馮進忠就是皇帝在後宮中的耳目,一應事務都瞞不過他的眼睛。


    自然知道王柱在請蘇虞看診後,病情漸好。馮進忠就想找蘇虞看診。隻是這時,前朝卻突發了一件大事。


    內閣閣老梅文正連夜送上一份奏折,來自鄂州郡守孫慶華的六百裏加急奏折。


    六百裏加急,大熙最高級別的加急奏折,說明這件奏折裏提及的事情非常緊急,必須馬上處理,刻不容緩。


    內閣值守的官員看到折子,馬上遞到了閣老梅文正手裏,梅文正拿到折子,顧不上宮門即將落鎖,連夜進宮去找皇帝。


    皇帝了解梅文正的為人,知道他無事必然不會這麽失禮趕在皇帝入睡前來打擾他。


    拿過折子,打開一看才知道是鄂州發生了旱災。


    孫慶華折子裏說鄂州從去年冬天到如今幾乎沒怎麽下過雨。


    冬天,京畿附近連下七天大雪,險有雪災。鄂州那邊卻連一場薄雪都沒有,隻有風,幹冷的風,吹得土地愈發幹燥。


    都說春雨潤如油,入春後的鄂州更是遲遲沒能求來一場春雨。本就是青黃不接的時節,因地麵幹燥,野菜不生。舊糧吃完,春耕無繼,百姓皆以樹皮、觀音土果腹。


    因鄂州久不下雨,湖泊幹涸,井水幹枯,百姓多餓死渴死,隻能上折子,請朝廷派送賑災糧。


    皇帝閉了閉眼睛,忍了又忍,還是忍無可忍拍桌而起,怒不可遏道:“孫慶華是幹什麽吃的,鄂州都旱到了這種程度,才上折子。朕要砍了他。”


    觀音土這種東西皇帝知道,是一種帶黏性的土壤,吃到肚子裏有飽腹感。


    但觀音土不能多食,食多則脹肚而死。不到無可奈何之際,百姓萬不會去吃觀音土。


    皇帝不理解,閣老梅文正倒是很明白鄂州郡守的心理。


    就像國內發生天災人禍,皇帝要下罪己詔。鄂州郡守為政期間,鄂州發生了天災人禍,甭管是不是他的原因,都會牽連到他,遠得不說,三年一度的考核,他就很難評得上優等。若是評了個差,還有可能降職左遷,更甚至被問罪。


    所以隻要沒到無可挽迴的地步,任上長官都是能藏則藏,藏不下去了,才會報上朝廷尋求幫助。


    梅文正閉了閉眼睛,鄂州現在的情況怕是比鄂州郡守奏折裏描述的更加惡劣。要知道鄂州的折子送到汴京,再由內閣傳到皇帝手裏,是需要時間的……


    但聽皇帝說要砍了孫慶華,梅文正還是勸解道:“陛下,當務之急是去鄂州賑災,解救災民。”


    皇帝深吸口氣,努力平息怒氣,才道:“把戶部尚書叫來。”


    又道:“讓人快馬加鞭趕到鄂州給孫慶華傳信,現在就去,讓他將功贖過,後續賑災做得好,朕饒他一命。如若再發生豫州那樣天怒人怨的事,朕誅他三族。”


    誅滅三族,父族、母族、妻族,這要殺死多少人?


    梅文正不敢再勸,隻盼著鄂州之事能妥善解決。


    新任戶部尚書劉兆年剛躺迴床上,就聽到了宮裏傳召的消息。他連忙換上官服,苦著臉跟著傳話的內侍趕到了皇宮。


    大晚上的皇帝派人來找他,絕對沒好事。進了崇德殿,果然皇帝以及一眾內閣大臣都在。看完折子,劉兆年臉一黑。


    這戶部尚書是真做不了,做不了啊。


    他老劉心裏難啊。


    去年豫州大澇,為了賑災,戶部出了一大筆錢財,死了一串。換他上位後,對著戶部空空的賬目,險些熬白了頭。


    說來一把辛酸淚。


    剛想著,緩一緩,等今年夏糧收上來,國庫充盈些,也好開展工作,鄂州又給他添幺蛾子。


    從孫慶華折子裏描述的情況看,鄂州這旱災還不輕,搞不好又得死一片人。


    還有鄂州地處長江中遊,有長江為依托,按理說應不至於有大旱。


    偏偏鄂州發生了旱災,說明今年長江的水情不容樂觀,那麽極有可能長江沿岸的其他府郡,諸如江南西路、安慶府、徽州等都有旱情。


    皇帝看著他新提拔的戶部尚書,沉聲道:“劉卿,鄂州大旱,戶部能拿出多少錢糧來賑災?”


    劉兆年苦著臉道:“迴陛下,戶部沒錢。”是真沒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他來時,還特意把戶部賬本帶上了。


    戶部的賬冊上目前還有四千萬兩白銀,看著挺多的哈,但開銷也大啊。


    先是軍費,大熙目前軍隊共有九十餘萬人,其中禁軍三十萬人,屬正規軍,一個士兵每年的軍餉軍糧約為五十貫錢,合計一千五百萬兩白銀。


    廂軍為地方部隊,軍餉少一些,一個人約為三十到三十五貫,按最低標準算,也要一千八百萬兩白銀。


    這三千三百萬兩白銀,還隻是給軍人們的軍餉,並不包括各種武器裝備的更新迭代。


    其次是官員俸祿,兩萬五千名在編的官員,再加上二三十萬左右的吏員,每年僅俸祿就要支出約一千二百萬貫錢。


    兩項支出加起來就是四千五百萬兩銀子,比戶部賬冊上的現有的銀錢還多五百萬兩……


    不僅如此,皇室開支、天地祭祀費用還有國防事務的開支,哪哪都要錢。遠得不說,就說近的,六月即將到來的小選,就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錢。


    小選從民間選宮女,宮中要給宮女的父母一筆買斷錢。規矩是每名宮女給二十兩銀子,每次選秀大概會選三百名宮女,總費用是六千兩白銀。


    看著不多是不是?但每次選秀下來,起碼要花費近十萬兩銀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會飛的魚2024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會飛的魚2024並收藏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