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殿試和進宮選秀
都以為和離後我會青燈古佛,誰知 作者:會飛的魚202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5章 殿試和進宮選秀
春闈放榜後,隨之一起公布的還有殿試的時間。殿試定在五月初一,與秀女入宮竟是同一天。
蘇家人一邊幫蘇明時準備行李,一邊為蘇虞入宮選秀這件事忙活。
省試未果,蘇明時要和幾個兄弟一樣迴江州郡靜心讀書。
其實以往選秀都是二月就開始了,但因今年有春闈,兩者皆是大事,而春闈更是關係到萬千學子的前途,為重中之重,因此皇帝特意下旨將選秀的時日挪到五月初。
家裏忙忙碌碌,倒是蘇虞非常清閑。
每日除了去大相國寺給那些古代同行們教教書,就是在家折騰一些吃食。
選秀,其實也沒啥好準備的。
這時候選秀不像後世古裝劇裏那麽爭奇鬥豔。總結下來,入宮的秀女隻有三點要求——衣著樸素,素顏出鏡且統一梳大辮子。
衣著樸素,顏色限定在淡粉、淡綠及淡藍三色。衣服上不能有刺繡,更不能加珠玉裝飾。
素顏更好理解,不能敷粉,不能畫眉,更不能塗口紅。
大辮子發型則完全是個坑。隻紮一根低馬尾,落在腦後。前額頭發全部梳起,不能用劉海裝飾。頭發抹油,緊貼在頭皮上,不能有雜毛亂飛。紮辮子用的絲帶隻能用前文提過的三種顏色,不許佩戴簪釵之類的首飾。
總之,十分的顏值,在選秀時也隻能展露出三分,堪稱顏值封印機,能讓人眼前一亮地稍微打扮一下就是個絕色大美人。
至於那些個長相一般的,呃……就會在選秀時暴露各種問題,比如高顱頂,脫發,五官比例不平衡等。
衣服、首飾、化妝品都不能帶,不過吳氏特意去金銀鋪熔煉了好些個金銀錠子。
規格有二兩、五兩以及十兩的銀錠子,分別用藍色、綠色及粉色的荷包裝著,方便蘇虞入宮後打點宮人。
雖說蘇虞並不奔著中選入宮為妃,但也不能太摳門。你不給宮人內侍一點好處,人家心情好罵一句摳門就算了,心情不好隨便給你使個絆子,能讓你有苦還說不出,更甚至挨了打丟了命都不知道是為什麽。
除了銀子,吳氏還單獨準備了五個二兩規格的金元寶,以及十張五十兩的銀票。這都算是比較大額的錢財,是給蘇虞見機使用的。
蘇虞細數了下,藍綠粉色荷包各有十個,這便是一百七十兩白銀。
一兩金子十兩銀,五個二兩的金元寶,就是一百兩銀子。外加十張五十兩的銀票,算下來總計有七百七十兩銀子。
這麽多錢財,估計把家裏存銀都掏空了。
蘇虞想把那些銀票留下來,卻被吳氏嚴詞拒絕了。
“阿虞,你記著,打點宮人用阿娘給你準備的那三十個荷包就差不多了,三種規格你見機使用,阿娘相信你不會出岔子。
至於金子和銀票,不出意外是派不上用場的,估摸著就是從你手裏倒一場,等你迴家了再還給阿娘就是。但阿娘還是要給你帶著,為什麽?就是怕有個萬一,錢這種東西,關鍵時刻能給你保命。”
六百兩,不是一筆小錢,足夠汴京城裏一個普通四口之家舒舒服服生活十幾二十年,還不是吃糠咽菜,是一旬能吃三頓肉的那種。
蘇虞知道吳氏是擔心自己,不帶著這些錢進宮,她怕是更擔心,隻好接了下來。她打定主意進宮後要安分守己、不惹是非,不給他人多賺自己銀錢的機會。
隻等三審落選歸家,把阿娘給她的金子和銀票再整整齊齊帶迴來。
轉眼時間就到了四月三十號,蘇虞去大相國寺上了最後一節課。
看著麵前這群年齡跨度極大,從十多歲的小姑娘,到四五十歲的大娘,蘇虞給出了最後一個,也是她認為最重要的建議。
“書裏的內容已經盡數教給了你們,今天我隻想告訴大家一件事——記住,身為女子,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知道大家會麵臨很多困難,不過即便艱難,也請不要忘記,多多的愛護自己。”
蘇虞知道,這個時代的女子想要守護自己有多麽的不容易。
前世,蘇虞剛畢業時,跟著帶她的主任下鄉做過科普。
她們專門去一些偏遠地區的中學給女生做科普,然後蘇虞驚訝發現,都二零一幾年了,居然還有女孩子不知道什麽叫月經,更沒有衛生巾可用。
甚至很多女孩子的內褲,都沒法做到一天一換洗。她們經常是一麵穿髒了再換一麵穿,穿一個星期再來換洗。
洗過的內衣褲也不敢放到太陽下曬,因為當地人認為女人的內衣不吉利。她們隻能遮遮掩掩,藏在陰暗潮濕的室內晾幹。
很多女孩子都因為衛生問題生病。然而生病後她們也不敢去看醫生,因為在她們的觀念裏,隻有私生活混亂放蕩的女孩子才會有婦科病。
如果被人發現她們去看婦科病,等待她們的將是聲名盡毀,將是家人朋友的嫌棄和排擠。比起精神上的排擠嫌惡,她們更情願忍受生理上的病痛。
也因此很多女孩子原本隻是小小的問題,吃一點點消炎藥就能好的病,最後卻拖至非常嚴重的地步。
這個時代的人思想隻會更加封建固執,他們喜愛新生兒,卻固執地認為女子生育不吉利,男人不能進產房,因為那會給他帶來厄運。
女子來了月事才能孕育新生命,但月事在世人眼裏卻是不潔的,月事帶更不可示於人前。
不說月事帶,單說女子穿過的下褲下裙,晾曬時就絕對不能放到男子的衣物上麵,如有可能,最好能和男人們的衣物隔開,以免將晦氣傳給丈夫。
這種情況下,讓她們保持衛生,並且要求丈夫同樣保持清潔,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讓她們將慣藏於暗室的私密物件拿到太陽底下,又是一件需要多大勇氣的事情。
蘇虞無意苛責,也無法與整個世界對抗。
她隻希望女性在苦難的生活裏,能更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對自己多一點嗬護。哪怕隻是讓一條小小的月事帶曬曬太陽。
*
五月初一
蘇虞是和周姝一起進宮的。
周父是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周姝今年剛滿十四歲,也在選秀的行列。
“六娘,遇事不決聽你蘇姐姐的。”周邑看著周姝,眼裏閃過一絲擔憂。
這丫頭單純的很,也不知道能不能應付選秀之事。隻盼著她平安落選,迴家給她挑一門門第簡單的人戶嫁過去。
周邑交代完周姝,最後看了一眼蘇虞,小聲道:“我等你歸來。”
“不用擔心我們,你安心殿試就是。”蘇虞笑了笑,牽著周姝的手跟著接引的宮女走向後宮。
周邑看著她們走遠,然後才跟著內侍走向另一邊,他要去皇城西區的集英殿參加殿試。
周邑趕到集英殿時,殿試時間還沒到,不過殿門前已經有很多進士在排隊等待入殿,進士們排列的順序是根據省試放榜名次排的,他是會元,排在第一個,周邑很快就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安靜等了大半個時辰,集英殿的大門終於打開。
“進士入場。”
伴隨著殿內內侍一聲高喊,周邑走進了集英殿,另一邊蘇虞和周姝也順利抵達了她們未來將要住上一段時間的儲秀宮。
儲秀宮裏已經來了很多秀女,又等了大概半個時辰,所有秀女才全部到齊。
她們這才在嬤嬤的安排下選定住宿。儲秀宮很大,但沒有單人間,蘇虞、周姝還有一個陌生秀女住在一間屋子裏。
三人都忙著鋪床收拾行李,一炷香後,他們要去院子裏聽儲秀宮的嬤嬤訓話,講解宮規。
蘇虞把被褥鋪好,把自己帶的行李,尤其是吳氏給她準備的銀錢放好。看到包裹裏的小荷包,蘇虞有些猶豫要不要拿,待會兒要給儲秀宮的嬤嬤塞紅包嗎?
蘇虞想得頭禿,主要是這樣的活兒她也沒幹過啊。
讀書時連個新年紅包都沒收過,工作後倒是有病人家屬偷偷給她塞紅包,但那是違反醫療法的,蘇虞每次都是嚴詞拒絕。
阿娘說讓她見機行事,要不,就看別人給不給?蘇虞想著,三種顏色的荷包各拿了一個,塞到了衣袖口袋裏。
集英殿極大,裏頭擺滿了及胸高的方桌。
沒有凳子,周邑他們得站著考試。考桌上放著筆墨紙硯以及純白的答卷稿紙。
檢查下筆墨紙硯以及答卷稿紙,確定沒有問題後,周邑站直了身體,豎著耳朵等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出題。
皇帝出題隻會說一遍,然後由身邊的大太監高聲複述一遍,也就是說在場的所有舉子隻有兩次機會,不對,應該說隻有一次機會,聽清並且記住考題。
皇帝端坐高台,距離他們太遠了,他老人家也不可能為了讓他們聽清特意大聲說話,所以考生們大概率是聽不清皇帝說的什麽,隻能靠內侍傳話的那一次記下考題,而且必須記下考題。
殿試不落榜,考生水平有高低這是正常的,但你要是連題目都沒記住,寫了個狗屁不通詞不達意的東西交上去,皇帝就該懷疑有人替考或者科舉泄題了。
周邑全神貫注,很快,一道不大不小卻十分清朗具有穿透力的聲音穿過半透明的薄紗屏風傳至大殿。
屏風是皇帝讓加的,以免天家威嚴,影響了這群貢生答題。
隔著屏風,皇帝看著麵前這群學子。
這是他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取士,這些年輕的進士,都將是他治理天下最得力的幫手。
周邑很快記下考題,皇帝總共出了三道題。第一道為主論,必答。二三道題為副題,考生們可以選擇其中一道答題。
春闈放榜後,隨之一起公布的還有殿試的時間。殿試定在五月初一,與秀女入宮竟是同一天。
蘇家人一邊幫蘇明時準備行李,一邊為蘇虞入宮選秀這件事忙活。
省試未果,蘇明時要和幾個兄弟一樣迴江州郡靜心讀書。
其實以往選秀都是二月就開始了,但因今年有春闈,兩者皆是大事,而春闈更是關係到萬千學子的前途,為重中之重,因此皇帝特意下旨將選秀的時日挪到五月初。
家裏忙忙碌碌,倒是蘇虞非常清閑。
每日除了去大相國寺給那些古代同行們教教書,就是在家折騰一些吃食。
選秀,其實也沒啥好準備的。
這時候選秀不像後世古裝劇裏那麽爭奇鬥豔。總結下來,入宮的秀女隻有三點要求——衣著樸素,素顏出鏡且統一梳大辮子。
衣著樸素,顏色限定在淡粉、淡綠及淡藍三色。衣服上不能有刺繡,更不能加珠玉裝飾。
素顏更好理解,不能敷粉,不能畫眉,更不能塗口紅。
大辮子發型則完全是個坑。隻紮一根低馬尾,落在腦後。前額頭發全部梳起,不能用劉海裝飾。頭發抹油,緊貼在頭皮上,不能有雜毛亂飛。紮辮子用的絲帶隻能用前文提過的三種顏色,不許佩戴簪釵之類的首飾。
總之,十分的顏值,在選秀時也隻能展露出三分,堪稱顏值封印機,能讓人眼前一亮地稍微打扮一下就是個絕色大美人。
至於那些個長相一般的,呃……就會在選秀時暴露各種問題,比如高顱頂,脫發,五官比例不平衡等。
衣服、首飾、化妝品都不能帶,不過吳氏特意去金銀鋪熔煉了好些個金銀錠子。
規格有二兩、五兩以及十兩的銀錠子,分別用藍色、綠色及粉色的荷包裝著,方便蘇虞入宮後打點宮人。
雖說蘇虞並不奔著中選入宮為妃,但也不能太摳門。你不給宮人內侍一點好處,人家心情好罵一句摳門就算了,心情不好隨便給你使個絆子,能讓你有苦還說不出,更甚至挨了打丟了命都不知道是為什麽。
除了銀子,吳氏還單獨準備了五個二兩規格的金元寶,以及十張五十兩的銀票。這都算是比較大額的錢財,是給蘇虞見機使用的。
蘇虞細數了下,藍綠粉色荷包各有十個,這便是一百七十兩白銀。
一兩金子十兩銀,五個二兩的金元寶,就是一百兩銀子。外加十張五十兩的銀票,算下來總計有七百七十兩銀子。
這麽多錢財,估計把家裏存銀都掏空了。
蘇虞想把那些銀票留下來,卻被吳氏嚴詞拒絕了。
“阿虞,你記著,打點宮人用阿娘給你準備的那三十個荷包就差不多了,三種規格你見機使用,阿娘相信你不會出岔子。
至於金子和銀票,不出意外是派不上用場的,估摸著就是從你手裏倒一場,等你迴家了再還給阿娘就是。但阿娘還是要給你帶著,為什麽?就是怕有個萬一,錢這種東西,關鍵時刻能給你保命。”
六百兩,不是一筆小錢,足夠汴京城裏一個普通四口之家舒舒服服生活十幾二十年,還不是吃糠咽菜,是一旬能吃三頓肉的那種。
蘇虞知道吳氏是擔心自己,不帶著這些錢進宮,她怕是更擔心,隻好接了下來。她打定主意進宮後要安分守己、不惹是非,不給他人多賺自己銀錢的機會。
隻等三審落選歸家,把阿娘給她的金子和銀票再整整齊齊帶迴來。
轉眼時間就到了四月三十號,蘇虞去大相國寺上了最後一節課。
看著麵前這群年齡跨度極大,從十多歲的小姑娘,到四五十歲的大娘,蘇虞給出了最後一個,也是她認為最重要的建議。
“書裏的內容已經盡數教給了你們,今天我隻想告訴大家一件事——記住,身為女子,最重要的是要學會保護自己。”
“我知道大家會麵臨很多困難,不過即便艱難,也請不要忘記,多多的愛護自己。”
蘇虞知道,這個時代的女子想要守護自己有多麽的不容易。
前世,蘇虞剛畢業時,跟著帶她的主任下鄉做過科普。
她們專門去一些偏遠地區的中學給女生做科普,然後蘇虞驚訝發現,都二零一幾年了,居然還有女孩子不知道什麽叫月經,更沒有衛生巾可用。
甚至很多女孩子的內褲,都沒法做到一天一換洗。她們經常是一麵穿髒了再換一麵穿,穿一個星期再來換洗。
洗過的內衣褲也不敢放到太陽下曬,因為當地人認為女人的內衣不吉利。她們隻能遮遮掩掩,藏在陰暗潮濕的室內晾幹。
很多女孩子都因為衛生問題生病。然而生病後她們也不敢去看醫生,因為在她們的觀念裏,隻有私生活混亂放蕩的女孩子才會有婦科病。
如果被人發現她們去看婦科病,等待她們的將是聲名盡毀,將是家人朋友的嫌棄和排擠。比起精神上的排擠嫌惡,她們更情願忍受生理上的病痛。
也因此很多女孩子原本隻是小小的問題,吃一點點消炎藥就能好的病,最後卻拖至非常嚴重的地步。
這個時代的人思想隻會更加封建固執,他們喜愛新生兒,卻固執地認為女子生育不吉利,男人不能進產房,因為那會給他帶來厄運。
女子來了月事才能孕育新生命,但月事在世人眼裏卻是不潔的,月事帶更不可示於人前。
不說月事帶,單說女子穿過的下褲下裙,晾曬時就絕對不能放到男子的衣物上麵,如有可能,最好能和男人們的衣物隔開,以免將晦氣傳給丈夫。
這種情況下,讓她們保持衛生,並且要求丈夫同樣保持清潔,是一件多麽不容易的事情。讓她們將慣藏於暗室的私密物件拿到太陽底下,又是一件需要多大勇氣的事情。
蘇虞無意苛責,也無法與整個世界對抗。
她隻希望女性在苦難的生活裏,能更關心一下自己的身體,對自己多一點嗬護。哪怕隻是讓一條小小的月事帶曬曬太陽。
*
五月初一
蘇虞是和周姝一起進宮的。
周父是翰林院修撰,從六品,周姝今年剛滿十四歲,也在選秀的行列。
“六娘,遇事不決聽你蘇姐姐的。”周邑看著周姝,眼裏閃過一絲擔憂。
這丫頭單純的很,也不知道能不能應付選秀之事。隻盼著她平安落選,迴家給她挑一門門第簡單的人戶嫁過去。
周邑交代完周姝,最後看了一眼蘇虞,小聲道:“我等你歸來。”
“不用擔心我們,你安心殿試就是。”蘇虞笑了笑,牽著周姝的手跟著接引的宮女走向後宮。
周邑看著她們走遠,然後才跟著內侍走向另一邊,他要去皇城西區的集英殿參加殿試。
周邑趕到集英殿時,殿試時間還沒到,不過殿門前已經有很多進士在排隊等待入殿,進士們排列的順序是根據省試放榜名次排的,他是會元,排在第一個,周邑很快就找到了各自的位置。
安靜等了大半個時辰,集英殿的大門終於打開。
“進士入場。”
伴隨著殿內內侍一聲高喊,周邑走進了集英殿,另一邊蘇虞和周姝也順利抵達了她們未來將要住上一段時間的儲秀宮。
儲秀宮裏已經來了很多秀女,又等了大概半個時辰,所有秀女才全部到齊。
她們這才在嬤嬤的安排下選定住宿。儲秀宮很大,但沒有單人間,蘇虞、周姝還有一個陌生秀女住在一間屋子裏。
三人都忙著鋪床收拾行李,一炷香後,他們要去院子裏聽儲秀宮的嬤嬤訓話,講解宮規。
蘇虞把被褥鋪好,把自己帶的行李,尤其是吳氏給她準備的銀錢放好。看到包裹裏的小荷包,蘇虞有些猶豫要不要拿,待會兒要給儲秀宮的嬤嬤塞紅包嗎?
蘇虞想得頭禿,主要是這樣的活兒她也沒幹過啊。
讀書時連個新年紅包都沒收過,工作後倒是有病人家屬偷偷給她塞紅包,但那是違反醫療法的,蘇虞每次都是嚴詞拒絕。
阿娘說讓她見機行事,要不,就看別人給不給?蘇虞想著,三種顏色的荷包各拿了一個,塞到了衣袖口袋裏。
集英殿極大,裏頭擺滿了及胸高的方桌。
沒有凳子,周邑他們得站著考試。考桌上放著筆墨紙硯以及純白的答卷稿紙。
檢查下筆墨紙硯以及答卷稿紙,確定沒有問題後,周邑站直了身體,豎著耳朵等坐在龍椅上的皇帝出題。
皇帝出題隻會說一遍,然後由身邊的大太監高聲複述一遍,也就是說在場的所有舉子隻有兩次機會,不對,應該說隻有一次機會,聽清並且記住考題。
皇帝端坐高台,距離他們太遠了,他老人家也不可能為了讓他們聽清特意大聲說話,所以考生們大概率是聽不清皇帝說的什麽,隻能靠內侍傳話的那一次記下考題,而且必須記下考題。
殿試不落榜,考生水平有高低這是正常的,但你要是連題目都沒記住,寫了個狗屁不通詞不達意的東西交上去,皇帝就該懷疑有人替考或者科舉泄題了。
周邑全神貫注,很快,一道不大不小卻十分清朗具有穿透力的聲音穿過半透明的薄紗屏風傳至大殿。
屏風是皇帝讓加的,以免天家威嚴,影響了這群貢生答題。
隔著屏風,皇帝看著麵前這群學子。
這是他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取士,這些年輕的進士,都將是他治理天下最得力的幫手。
周邑很快記下考題,皇帝總共出了三道題。第一道為主論,必答。二三道題為副題,考生們可以選擇其中一道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