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恢的語氣看似溫和地詢問,實則暗帶一層肅殺的意味,周圍人都不由自主地閉上了嘴。
道童倒是不以為意,“這位……大人……”
隻見他也打量了鄧恢一圈兒,有些不耐煩道,“這別人都排著隊呢,你這一插隊,別人能沒意見嗎?”
鄧恢不怒反笑,轉過頭問著排隊的百姓,“哦?是嗎?”
被他眼神掃視的百姓都不由自主後退一步,忙搖著手,這可不敢有一點兒意見……平頭百姓,幾個敢跟當官的唱反調。
“那小先生,請吧。”鄧恢說道。
道童也是無奈,“我看大人的命格不好算,我得去請師傅了,大人跟我裏邊兒請吧。”
就這樣,鄧恢前麵進了客棧,後頭的人便將排隊的百姓驅散了,隻吵吵嚷嚷,說今兒這道長的時間他占下了,讓他們明日再來。
走進了客棧裏間,道童指了指外間桌子,“大人坐吧。”
“你師傅這是?”鄧恢指了指垂帳之後的方向,隱約能瞧見一人影盤腿坐在床榻之上,身邊站立一人守著。
“大人要算什麽,說便是,師傅有些風寒,不便見客,你有什麽要問的,同我講,我會轉達的。”
……
不過一盞茶功夫,鄧恢從客棧走出來,正巧出門時和一老翁擦肩而過。
“喂,等一下。”
鄧恢迴頭出聲喊道,然而那老翁就像是聽不見一般徑直往裏走去。
手下人要去拿人,鄧恢搖搖手,輕笑一聲便帶人走了。
……
傍晚時分,一群孩童在客棧門口玩鬧,那小道童出來,給他們塞了一大把糖果,然後招唿他們圍過來,湊近了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好了,去吧!”
道童一招唿,孩子們四散跑開了。
第二日,安都四下便開始流傳一首童謠,與其說是童謠,更像是一句判詞
……
“老天爺,判安國,
蝗蟲飛,糧不多。”
李同光聽手下人說完,便皺起了眉頭,安國靠北,以往都是沒什麽蝗蟲成災的說法,隻有去年東麓山那一次,說是下雪封了山,結果沒等到雪化凍,餘糧便被蝗蟲給吃光了。
為了不引起疫病,也為了徹底殺掉蝗蟲卵,等待東麓山的,便是一把火,一把讓整座山化為焦土的大火……
“報!啟稟長慶侯,城裏出事了,有人敲了安都登聞鼓,要告禦狀,指揮使傳令,要您盡快進宮!”
李同光猛吸了一口氣,又長長的歎了出去。安都的安穩日子,也是過的太久了。
時間來不及,李同光一身便裝,從主街策馬往安都皇宮方向疾馳。
入宮後,在鄧恢親衛的帶領下,一直朝著大殿走去。
“求皇後娘娘為草民做主啊!”
李同光剛到門口就聽著這樣一句,聲音帶著顫抖,嘶啞,還有些許悲涼,一切都來自於麵前這個衣著破爛,蜷曲在一團的男人。
李同光入內,剛要行禮,皇後便已抬手示意免禮了。
鄧恢行了半禮,“長慶侯終於是來了。”
說著便湊近開始為李同光解釋到當下發生之事。
“這人,從進城到了菜市口,便跪地開始喊冤枉,說什麽一直反反複複念叨著什麽‘蝗蟲無罪,千古奇冤’,還三步一叩首,一直磕著頭往宮裏方向走著。”
鄧恢說著,滿腦子都是方才在宮門口瞧見這男人滿頭是血的樣子,確實是一個觸目驚心。也正是因為這般的觸目驚心,趕上了人多的時候,一時間百姓間傳得沸沸揚揚,如今這冤情倒是不管不行了。
聽到“蝗蟲”二字,李同光還有些好奇了。
“你且說說,你是什麽人,你替‘蝗蟲’喊冤,喊的是什麽冤?”
李同光問。
“草民……草民是東麓山人……”
男人訴說著自己的遭遇。一年多以前,東麓山來了一夥官兵,說要修官道,便強行征走了周邊幾個村子的壯勞力。
“所有人被蒙著眼,用牛車拉著走了兩天,再睜眼,才發現根本不是什麽修官道,我們全都被關進了一處礦洞,替他們挖礦石!”
男人說到這裏,聲音都有些哽咽。
李同光則是默默盤算著,東麓山周邊兩日路程,總還是逃不過沙東部的地盤……安國三大部,各自封地之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礦脈,說到底每家都有未上報的私礦在開采,這些盈餘倒是從來到不了安國皇室的手中。
“我們沒日沒夜的挖啊,想迴家,偷跑被抓住的便是直接打死。有生病的,也無人醫治,直接丟進礦洞裏完事兒……”
說到此處,他眼裏泛著淚花,“那日我得了重病,管事的不由分說,便尋了一處深溝,將我丟了下去。可沒想到,那下麵是一處地下暗河,我就這樣逃了出來,迴到了東麓山。但我沒想到,我迴家拿一日,就撞見了他……”
男人講到此處,眼睛都泛紅了,
“夠了!本宮有些乏了,先下去吧,明日再說。”
皇後說完,一手扶額,作困倦狀。
“娘娘!皇後娘娘,草民還沒……還沒有……”那男人一下子有些慌了,愣了些時候。
“娘娘,此人正說到重要之處,怎麽……”李同光正想替他說話,一旁的鄧恢直接出聲招唿,
“來,送他下去好生休息,明日再議!”
說是送他,上來兩人都是鄧恢的親信,直接一個捂嘴,一個鉗住了男人的手,愣是沒再讓他說出一個字來。
其實,還需要說什麽呢?在場都沒有傻子。
那男人的神情,滿眼的恨意。東麓山是沙東部的地盤,挖私礦,為了不走漏風聲,劫了男人,那便隻有連同女人和孩子一起殺了。
然後不管是毀屍滅跡也好,屍體生了疫病也罷,最終隻有付之一炬。
“臣願為娘娘,為陛下效犬馬之力,調查實情!”
“夠了,這件事容後再議。”
“老百姓告禦狀都告上門了,如何容後?”
“李同光,長慶侯,如今不是動沙東部的時候,還要本宮說得再明確些嗎?”
“這可是上百條人命啊,都是安國的百姓!”
李同光的語氣有些硬,聲音帶著質問和些許怒意。
“長慶侯,你以前從來不同本宮這樣講話!”
此時的鄧恢在一旁是插不進嘴的。
李同光攥緊了拳頭,硬生生擠出來一個“好。”
安國幼帝初立,皇後代管,於她而言沙西,沙東,沙中,三部的製衡局麵,不能輕易的打破,這樣帝位才得安寧。
但在維持這樣的平衡之下,掩蓋了多少肮髒。這些安國的蝗蟲,就是這樣在無形之中蠶食著安國的餘糧。
李同光過往,主張來無數次,要革新除弊,但始終得不到皇後的支持。
而皇後的眼中,似乎自己戴上鳳冠以後,李同光也變了……
道童倒是不以為意,“這位……大人……”
隻見他也打量了鄧恢一圈兒,有些不耐煩道,“這別人都排著隊呢,你這一插隊,別人能沒意見嗎?”
鄧恢不怒反笑,轉過頭問著排隊的百姓,“哦?是嗎?”
被他眼神掃視的百姓都不由自主後退一步,忙搖著手,這可不敢有一點兒意見……平頭百姓,幾個敢跟當官的唱反調。
“那小先生,請吧。”鄧恢說道。
道童也是無奈,“我看大人的命格不好算,我得去請師傅了,大人跟我裏邊兒請吧。”
就這樣,鄧恢前麵進了客棧,後頭的人便將排隊的百姓驅散了,隻吵吵嚷嚷,說今兒這道長的時間他占下了,讓他們明日再來。
走進了客棧裏間,道童指了指外間桌子,“大人坐吧。”
“你師傅這是?”鄧恢指了指垂帳之後的方向,隱約能瞧見一人影盤腿坐在床榻之上,身邊站立一人守著。
“大人要算什麽,說便是,師傅有些風寒,不便見客,你有什麽要問的,同我講,我會轉達的。”
……
不過一盞茶功夫,鄧恢從客棧走出來,正巧出門時和一老翁擦肩而過。
“喂,等一下。”
鄧恢迴頭出聲喊道,然而那老翁就像是聽不見一般徑直往裏走去。
手下人要去拿人,鄧恢搖搖手,輕笑一聲便帶人走了。
……
傍晚時分,一群孩童在客棧門口玩鬧,那小道童出來,給他們塞了一大把糖果,然後招唿他們圍過來,湊近了嘀嘀咕咕不知道在說些什麽。
“好了,去吧!”
道童一招唿,孩子們四散跑開了。
第二日,安都四下便開始流傳一首童謠,與其說是童謠,更像是一句判詞
……
“老天爺,判安國,
蝗蟲飛,糧不多。”
李同光聽手下人說完,便皺起了眉頭,安國靠北,以往都是沒什麽蝗蟲成災的說法,隻有去年東麓山那一次,說是下雪封了山,結果沒等到雪化凍,餘糧便被蝗蟲給吃光了。
為了不引起疫病,也為了徹底殺掉蝗蟲卵,等待東麓山的,便是一把火,一把讓整座山化為焦土的大火……
“報!啟稟長慶侯,城裏出事了,有人敲了安都登聞鼓,要告禦狀,指揮使傳令,要您盡快進宮!”
李同光猛吸了一口氣,又長長的歎了出去。安都的安穩日子,也是過的太久了。
時間來不及,李同光一身便裝,從主街策馬往安都皇宮方向疾馳。
入宮後,在鄧恢親衛的帶領下,一直朝著大殿走去。
“求皇後娘娘為草民做主啊!”
李同光剛到門口就聽著這樣一句,聲音帶著顫抖,嘶啞,還有些許悲涼,一切都來自於麵前這個衣著破爛,蜷曲在一團的男人。
李同光入內,剛要行禮,皇後便已抬手示意免禮了。
鄧恢行了半禮,“長慶侯終於是來了。”
說著便湊近開始為李同光解釋到當下發生之事。
“這人,從進城到了菜市口,便跪地開始喊冤枉,說什麽一直反反複複念叨著什麽‘蝗蟲無罪,千古奇冤’,還三步一叩首,一直磕著頭往宮裏方向走著。”
鄧恢說著,滿腦子都是方才在宮門口瞧見這男人滿頭是血的樣子,確實是一個觸目驚心。也正是因為這般的觸目驚心,趕上了人多的時候,一時間百姓間傳得沸沸揚揚,如今這冤情倒是不管不行了。
聽到“蝗蟲”二字,李同光還有些好奇了。
“你且說說,你是什麽人,你替‘蝗蟲’喊冤,喊的是什麽冤?”
李同光問。
“草民……草民是東麓山人……”
男人訴說著自己的遭遇。一年多以前,東麓山來了一夥官兵,說要修官道,便強行征走了周邊幾個村子的壯勞力。
“所有人被蒙著眼,用牛車拉著走了兩天,再睜眼,才發現根本不是什麽修官道,我們全都被關進了一處礦洞,替他們挖礦石!”
男人說到這裏,聲音都有些哽咽。
李同光則是默默盤算著,東麓山周邊兩日路程,總還是逃不過沙東部的地盤……安國三大部,各自封地之上都有大大小小的礦脈,說到底每家都有未上報的私礦在開采,這些盈餘倒是從來到不了安國皇室的手中。
“我們沒日沒夜的挖啊,想迴家,偷跑被抓住的便是直接打死。有生病的,也無人醫治,直接丟進礦洞裏完事兒……”
說到此處,他眼裏泛著淚花,“那日我得了重病,管事的不由分說,便尋了一處深溝,將我丟了下去。可沒想到,那下麵是一處地下暗河,我就這樣逃了出來,迴到了東麓山。但我沒想到,我迴家拿一日,就撞見了他……”
男人講到此處,眼睛都泛紅了,
“夠了!本宮有些乏了,先下去吧,明日再說。”
皇後說完,一手扶額,作困倦狀。
“娘娘!皇後娘娘,草民還沒……還沒有……”那男人一下子有些慌了,愣了些時候。
“娘娘,此人正說到重要之處,怎麽……”李同光正想替他說話,一旁的鄧恢直接出聲招唿,
“來,送他下去好生休息,明日再議!”
說是送他,上來兩人都是鄧恢的親信,直接一個捂嘴,一個鉗住了男人的手,愣是沒再讓他說出一個字來。
其實,還需要說什麽呢?在場都沒有傻子。
那男人的神情,滿眼的恨意。東麓山是沙東部的地盤,挖私礦,為了不走漏風聲,劫了男人,那便隻有連同女人和孩子一起殺了。
然後不管是毀屍滅跡也好,屍體生了疫病也罷,最終隻有付之一炬。
“臣願為娘娘,為陛下效犬馬之力,調查實情!”
“夠了,這件事容後再議。”
“老百姓告禦狀都告上門了,如何容後?”
“李同光,長慶侯,如今不是動沙東部的時候,還要本宮說得再明確些嗎?”
“這可是上百條人命啊,都是安國的百姓!”
李同光的語氣有些硬,聲音帶著質問和些許怒意。
“長慶侯,你以前從來不同本宮這樣講話!”
此時的鄧恢在一旁是插不進嘴的。
李同光攥緊了拳頭,硬生生擠出來一個“好。”
安國幼帝初立,皇後代管,於她而言沙西,沙東,沙中,三部的製衡局麵,不能輕易的打破,這樣帝位才得安寧。
但在維持這樣的平衡之下,掩蓋了多少肮髒。這些安國的蝗蟲,就是這樣在無形之中蠶食著安國的餘糧。
李同光過往,主張來無數次,要革新除弊,但始終得不到皇後的支持。
而皇後的眼中,似乎自己戴上鳳冠以後,李同光也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