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我……守寡……”
錢昭有些遲疑的重複著阿妱的話語。
阿妱的聲音,一字一句,在樓中迴響,又如刀斧刻畫進了錢昭的心頭。
答應了,這便是答應了!
樓中隱秘之處,許多雙眼睛眨巴著,聽到那些話也是悉悉索索起來,你看我,我看看你。
金媚娘壓著聲音,卻壓不下那歡喜,“還愣著幹什麽!幹活啊!”
隨著門口一聲哨聲起,芙蓉樓周邊窗戶被一起打開。
阿妱被吸引了注意力,猛地往窗口望去,等待著……
……
然而……無事發生……
……
金媚娘猛地轉過頭,帶著些怒意問道,“怎麽迴事兒?”
身旁小廝連忙伸著個頭探出去,衝著樓前的人喊著,“怎麽迴事兒啊!”
樓前的管事也跟了一句,“你們怎麽迴事兒!一點小事兒都做不好!”
就見門口倆小廝,手忙腳亂的吹著氣,想讓手中火折子燒的再旺些。
“這…許是受潮了?老點不著呀!”
其實也怪錢昭這事兒磋磨太久,元祿給早早備好的璀璨煙火,堆在倉庫裏都受了潮。
阿妱臉上一點失落的神情都未曾有,反倒是安慰起錢昭來。
“不打緊的,我知……”
阿妱一句話還未說完,就聽見一聲轟鳴,然後煙花驟起,劃破長空。
在一聲聲轟鳴中,漫天焰火流光溢彩,紅綠藍金,競相綻放,猶如星河傾瀉,美輪美奐。
煙花化作點點星光,照亮夜色。原本閉戶的各家百姓,紛紛打開門窗,發出陣陣驚歎。
光亮將阿妱的臉龐照亮了,錢昭兩眼直愣愣地盯著她,任憑窗外煙花絢爛,他隻盯著眼前人。
煙火易冷,人生同樣如此,短暫而絢爛,更應當珍惜眼前……
……
第二日,城中百姓在市集之中,無不在討論著昨夜這難得一見的熱鬧。
有些門道廣的,也得了些別的消息,那便是這城東裏頭的夏府掛起了紅燈籠。
“你們可聽說了?昨兒是怎麽迴事兒?”
又是這些個愛嚼舌根子的人,同那賣魚的攤子上的其他人說著,
“我那老表,就給那夏府送菜呢,都說是啊,那夏府的女主人,招了贅婿呢!”
這話一出,周圍好些人跑來瞧熱鬧,
“你快說說,哪家兒郎啊?不是說那夏……夏大人……性情乖張,把那求親的人家鬧得個天翻地覆?是哪個膽子大的,還敢入贅不成?”
這些人嘴裏說的必然就是上次阿妱提劍闖官宅那迴,卻是是傳的沸沸揚揚,許多人都以為日後再無媒人敢登門求親。
“我看啊,還得是男兒郎會尋前途,找上這樣一個厲害娘子,往後光是吃這軟飯,怕都能吃得肚子鼓鼓了!哈哈哈哈哈……”
幾人在那裏說笑著,旁邊馬車就停了下來,又是一隻手撩開門簾。
人群裏講話那人注意到了,兩眼放光就湊了上來,上迴也是他,在人群裏絮絮叨叨,就是這輛馬車來撒的銀錢!
興衝衝地脫開人群跑出來,等著那馬車裏的貴人賞錢呢。
結果那素手,掌中無物,隻伸出一隻手指指了一下,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被不知道哪裏竄出來的人給捂了嘴拖走了。
那嚼舌根的被拉到僻靜小巷裏教訓了一通,教訓完了倒是給了幾塊碎銀子“賞錢”,想來,這“吃軟飯”幾個字,他這輩子不敢再說出口了。
金媚娘坐在馬車裏,也是迴味了一番,那兩人情深意重,定然不是這些個嚼舌根的走卒可以影響的。隻是這世風如此,聽得人很是不高興。
正盤算著,計上心頭……
……
幾天後,芙蓉樓裏搭上了說書台子,除了夜裏吃酒,其他時間開了院子,請了說書匠日日不停地說書。
隻見那說書的驚堂木一拍,抬手起勢,
“這書接上迴,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昔日烽火連天,英雄輩出之時,有帶刀武將,名曰李嘯天,武藝超群,威震四方。此君身披玄衣,手持寒光凜冽之昆吾刀,戰場上所向披靡,令敵寇聞風喪膽……
而於市井繁華之地,有一奇女子,姓柳名夢璃,生得花容月貌,智慧過人……
………
然世俗眼光,豈容此等非常之戀?世人皆道,武將當配名門淑女,豈可與商女結緣?更有流言蜚語,汙蔑中傷,欲拆散這對璧人……”
說書的自然講的不是這錢昭和阿妱的故事,但總有人會想到一處去。
世間情緣,千絲萬縷,不過是互許一世情深,圖他個不離不棄罷了。是出嫁還是入贅?又或是父母命媒妁言?當真重要嗎?
……
阿妱的府邸和六道堂那小院的門前,就這樣默契的掛上了紅燈籠,但都沒有再說什麽宴請賓客的事了。
倒不是怕什麽口舌,不過是阿妱錢昭兩個人,都覺著是浪費時間。不過是跟親近之人知會一聲,在芙蓉樓開上一桌便也夠了。
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錢昭張了嘴,阿妱點了頭,那便是成了。
朝裏朝外其實也隱隱有人議論,也瞧見阿妱換上了婦人發式,再稍加打聽,便都知道了六道堂堂主如今已“名草有主”了。
有些個沒眼色的,也私下或議論,或嘲諷,但無一例外的都在之後倒了黴。
要不就是金屋藏嬌給家裏婦人漏了風聲,又或是做些個官商勾結謀些銀錢被人告發。
漸漸的,便無人議論,也不敢議論了。
……
很多年後,梧都城裏的孩童,都吃著糖果,在一塊兒轉著圈圈唱歌謠。
“帶刀郎,誌氣昂,
保家衛國真兒郎。
女嬌娘,才智長,
女帝身邊第一芳。
攜手並肩護家鄉,
百姓安居笑聲揚,
共護梧國好時光……”
錢昭有些遲疑的重複著阿妱的話語。
阿妱的聲音,一字一句,在樓中迴響,又如刀斧刻畫進了錢昭的心頭。
答應了,這便是答應了!
樓中隱秘之處,許多雙眼睛眨巴著,聽到那些話也是悉悉索索起來,你看我,我看看你。
金媚娘壓著聲音,卻壓不下那歡喜,“還愣著幹什麽!幹活啊!”
隨著門口一聲哨聲起,芙蓉樓周邊窗戶被一起打開。
阿妱被吸引了注意力,猛地往窗口望去,等待著……
……
然而……無事發生……
……
金媚娘猛地轉過頭,帶著些怒意問道,“怎麽迴事兒?”
身旁小廝連忙伸著個頭探出去,衝著樓前的人喊著,“怎麽迴事兒啊!”
樓前的管事也跟了一句,“你們怎麽迴事兒!一點小事兒都做不好!”
就見門口倆小廝,手忙腳亂的吹著氣,想讓手中火折子燒的再旺些。
“這…許是受潮了?老點不著呀!”
其實也怪錢昭這事兒磋磨太久,元祿給早早備好的璀璨煙火,堆在倉庫裏都受了潮。
阿妱臉上一點失落的神情都未曾有,反倒是安慰起錢昭來。
“不打緊的,我知……”
阿妱一句話還未說完,就聽見一聲轟鳴,然後煙花驟起,劃破長空。
在一聲聲轟鳴中,漫天焰火流光溢彩,紅綠藍金,競相綻放,猶如星河傾瀉,美輪美奐。
煙花化作點點星光,照亮夜色。原本閉戶的各家百姓,紛紛打開門窗,發出陣陣驚歎。
光亮將阿妱的臉龐照亮了,錢昭兩眼直愣愣地盯著她,任憑窗外煙花絢爛,他隻盯著眼前人。
煙火易冷,人生同樣如此,短暫而絢爛,更應當珍惜眼前……
……
第二日,城中百姓在市集之中,無不在討論著昨夜這難得一見的熱鬧。
有些門道廣的,也得了些別的消息,那便是這城東裏頭的夏府掛起了紅燈籠。
“你們可聽說了?昨兒是怎麽迴事兒?”
又是這些個愛嚼舌根子的人,同那賣魚的攤子上的其他人說著,
“我那老表,就給那夏府送菜呢,都說是啊,那夏府的女主人,招了贅婿呢!”
這話一出,周圍好些人跑來瞧熱鬧,
“你快說說,哪家兒郎啊?不是說那夏……夏大人……性情乖張,把那求親的人家鬧得個天翻地覆?是哪個膽子大的,還敢入贅不成?”
這些人嘴裏說的必然就是上次阿妱提劍闖官宅那迴,卻是是傳的沸沸揚揚,許多人都以為日後再無媒人敢登門求親。
“我看啊,還得是男兒郎會尋前途,找上這樣一個厲害娘子,往後光是吃這軟飯,怕都能吃得肚子鼓鼓了!哈哈哈哈哈……”
幾人在那裏說笑著,旁邊馬車就停了下來,又是一隻手撩開門簾。
人群裏講話那人注意到了,兩眼放光就湊了上來,上迴也是他,在人群裏絮絮叨叨,就是這輛馬車來撒的銀錢!
興衝衝地脫開人群跑出來,等著那馬車裏的貴人賞錢呢。
結果那素手,掌中無物,隻伸出一隻手指指了一下,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就被不知道哪裏竄出來的人給捂了嘴拖走了。
那嚼舌根的被拉到僻靜小巷裏教訓了一通,教訓完了倒是給了幾塊碎銀子“賞錢”,想來,這“吃軟飯”幾個字,他這輩子不敢再說出口了。
金媚娘坐在馬車裏,也是迴味了一番,那兩人情深意重,定然不是這些個嚼舌根的走卒可以影響的。隻是這世風如此,聽得人很是不高興。
正盤算著,計上心頭……
……
幾天後,芙蓉樓裏搭上了說書台子,除了夜裏吃酒,其他時間開了院子,請了說書匠日日不停地說書。
隻見那說書的驚堂木一拍,抬手起勢,
“這書接上迴,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昔日烽火連天,英雄輩出之時,有帶刀武將,名曰李嘯天,武藝超群,威震四方。此君身披玄衣,手持寒光凜冽之昆吾刀,戰場上所向披靡,令敵寇聞風喪膽……
而於市井繁華之地,有一奇女子,姓柳名夢璃,生得花容月貌,智慧過人……
………
然世俗眼光,豈容此等非常之戀?世人皆道,武將當配名門淑女,豈可與商女結緣?更有流言蜚語,汙蔑中傷,欲拆散這對璧人……”
說書的自然講的不是這錢昭和阿妱的故事,但總有人會想到一處去。
世間情緣,千絲萬縷,不過是互許一世情深,圖他個不離不棄罷了。是出嫁還是入贅?又或是父母命媒妁言?當真重要嗎?
……
阿妱的府邸和六道堂那小院的門前,就這樣默契的掛上了紅燈籠,但都沒有再說什麽宴請賓客的事了。
倒不是怕什麽口舌,不過是阿妱錢昭兩個人,都覺著是浪費時間。不過是跟親近之人知會一聲,在芙蓉樓開上一桌便也夠了。
都說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如今錢昭張了嘴,阿妱點了頭,那便是成了。
朝裏朝外其實也隱隱有人議論,也瞧見阿妱換上了婦人發式,再稍加打聽,便都知道了六道堂堂主如今已“名草有主”了。
有些個沒眼色的,也私下或議論,或嘲諷,但無一例外的都在之後倒了黴。
要不就是金屋藏嬌給家裏婦人漏了風聲,又或是做些個官商勾結謀些銀錢被人告發。
漸漸的,便無人議論,也不敢議論了。
……
很多年後,梧都城裏的孩童,都吃著糖果,在一塊兒轉著圈圈唱歌謠。
“帶刀郎,誌氣昂,
保家衛國真兒郎。
女嬌娘,才智長,
女帝身邊第一芳。
攜手並肩護家鄉,
百姓安居笑聲揚,
共護梧國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