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台階之下,梧帝楊行遠已是黃袍在身,身側是錢昭,於十三,孫朗,元祿,四人穿著六道堂的黑袍,持劍開道。
有不明情況的禁衛軍上前阻攔,錢昭劍都未出鞘,隻用劍柄將其擊翻在地。
梧帝在四人的簇擁下,邁著堅定的步子一步步向上走去,抬眼便對上了丹陽王那目瞪口呆的模樣。
寧遠舟緊跟在梧帝身後,同樣身著六道堂的黑袍,黑巾覆麵,手中還持著一把弓。
四下朝臣總算是有人反應過來,“陛下,是陛下迴來了!”
一些不參與黨爭的純臣一派,眼看著楊行遠的身影重新出現在大梧的朝堂之上,紛紛跪倒在地,如泣如訴地喊著皇上萬歲。
丹陽王嘴角抽了一下,終於是接受了眼前的這個事實,楊行遠的的確確出乎他的意料,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他攥緊了拳頭,腦中飛速的盤算著什麽。
他身側的皇後也看清了楊行遠的身影,眼眶終於是濕潤了,帶著細微的顫抖輕聲叫了聲,“陛下……”
這一聲唿喚,梧帝沒聽到,全部被丹陽王聽在耳裏,緊攥著的拳頭猛然舒展開。
“禁衛軍,都是死的嗎?”丹陽王的聲音帶著憤怒的嘶啞。
此時周圍駐紮的禁衛軍也是有些疑惑,他們當中並非人人都認識梧帝,但麵前許多朝臣的反應無不在表明著這上前之人正是已然消失數月的梧帝。
他們的目光紛紛朝著現任的禁軍統領看去。他是前段時間由丹陽王一手提拔起來的。
隻見他抬頭,伸手便要去摸腰間的佩劍,周圍的禁軍都提了一口氣。
忽然見一黑衣身影淩空飛起,手持一張空弓,徑直朝向那禁軍統領躍去,雷火彈開道。
待煙霧散去,眾人隻見那人身高八尺,手持彎弓,弓弦死死勒在那禁軍統領的脖頸之上。
“六道堂已查實,禁軍現任統領吳用,勾結平遠將軍周健,劫殺使團,意圖阻撓陛下歸梧,已查有實證,現已就地正法!”
寧遠舟的聲音擲地有聲,響徹朝堂內外。
隨著寧遠舟鬆手,禁軍統領吳用應聲倒地。四周的禁衛軍一下子便亂了陣腳,主帥已死,現下當如何,無人知曉。
此時隱匿已久的章崧向一旁的一個侍從給了眼神,一聲鳥哨聲響起,四周隱約傳來甲胄的聲響。
六道堂所謂傾巢而出,眾人皆黑巾覆麵,神情肅穆,迅速圍滿了周圍,與潰亂的禁軍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少的禁軍見此陣仗都丟了兵器。
“丹陽王,趁你還未釀成大錯,收手吧。”梧帝楊行遠站在丹陽王的麵前。
梧帝發冠衣著整潔,眉眼之間仍舊盡顯皇家氣派,而丹陽王呢,早已淩亂的發絲隨著風飄搖著……
他的雄圖霸業還未開始,就結束了嗎?
“皇兄,如今你當真還能安坐皇位之上嗎?你難道……”
“丹陽王!”皇後的聲音猛然響起,將他說了一半的話硬生生打斷了。
錢昭此時也是率先一步擋在了丹陽王麵前,重劍出鞘,隻要他敢擅動一步,那便隻有死路一條。
皇後的喊聲似乎才讓丹陽王清醒了一點,梧帝無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再如何在眾人麵前強調,也依舊無法扭轉局勢……
況且兄終弟即當為名正言順,之前眾人皆以為他迴不來了,才默許了丹陽王繼位,而如今……
丹陽王猛然意識到,剛剛皇後那一聲,是不想自己死……
“感念上天,護佑陛下平安歸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章崧此時見局麵確乎控製下來了,才站了出來,帶頭向陛下叩首。
眼看著章相都帶頭如此,眾官員紛紛下跪叩首,最終就連丹陽王派係下的官員迫於現狀,也都紛紛如此。
“丹陽王,你是朕的親弟弟,那便由你替朕戴上珠冠吧。”楊行遠刻意強調了親弟弟幾個字。
經此一遭,他過夠了背井離鄉無依無靠的階下囚的生活,方知故鄉可貴,同胞可貴,親人的可貴。
梧帝在同寧遠舟章崧製定計劃之時就想好了,隻要阻止丹陽王做出忤逆謀反的舉動,他日都能想盡辦法留他一命,畢竟他們是親兄弟……
然而此時的丹陽王並沒有想到這些,他隻一心想著,他心心念念拚了命要搶來的東西,現在竟然要他拱手相讓。
侮辱,這是一種莫大的侮辱!
錢昭站在一旁,環抱中的重劍間或發出幾聲金屬的碰撞聲。另一角的元祿手中也捏著飛刀。
於十三和孫朗,就連台下的寧遠舟的眼神都沒有離開過丹陽王身上,哪怕是一寸。
丹陽王隻要有任何不軌的舉動,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他們拚盡全力要達成的目標,現在隻差最後一步,任何人都不可以。
丹陽王顫顫巍巍的手,將那頂珠冠從地上拾起,輕輕戴在了梧帝頭上,然後是慢慢跪倒,將身子重重地埋在地上,強忍著心中的憤懣,咬著牙說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梧帝楊行遠聽著耳邊這久違的聲音,臉上也是說不清楚是什麽表情。或許他也喜悅,感激,或是劫後餘生的釋然?
但,還有愧疚……
“大梧諸事將定不過六十餘載,加之北磐蠻夷侵略,安褚邊境戰士不斷,朕既無變更製度,令後世難以為繼;聽信讒言,肆意出師征伐,令天下不安,勞民傷財……”
梧帝楊行遠一字一句,聲音鏗鏘,帶著嘶啞,似乎想以此聲告以天下。
“章相,這是……”
一旁的文官率先反應了過來。
“這莫不是,罪己詔?”
聲音一出,四下都開始討論了起來。古往今來,有多少帝王敢下罪己詔,又有多少帝王膽敢當著文武百官天下臣民的麵自述罪己詔?
“安梧之戰,大梧將士死傷無數,六道堂天道柴明等人奮勇殺敵,皆因朕之過,殞命異鄉……朕有愧,今願向天下請罪。”
說完,梧帝轉向安梧之戰的方向,一手掀開衣擺,重重屈膝跪於台上。
底下的文武百官皆被楊行遠的動作驚到瞠目結舌。
一些守舊的老臣見到楊行遠如此,眼眶都濕潤了,嘴裏不住喊著,“陛下!陛下何至於此啊,陛下!”
見楊行遠屈膝,錢昭於十三等人也紛紛屈膝跪地,全了這君臣之禮。
此時若有人細細靠近寧遠舟,或是錢昭,定能看見他們在黑色鬥笠之下隱隱發紅的雙眼。
他們做到了,他們終於替九泉之下的兄弟們雪冤昭雪了,今日梧帝於百官麵前頒下罪己詔,六道堂眾人的功績必將會寫進史書,成為大梧永遠不可磨滅的記憶。
今天六道堂的每一個人,都用黑巾覆蓋了麵容,隻因為在今日,他們代表的不是自己,代表的是六道堂的每一個人,也包括過往犧牲的,隱退的每一個人。
他們戴上黑巾,代表他們,一起來見證著這一刻,見證著六道堂雪冤,見證著六道堂被永遠鐫刻在大梧的史書之上。
流過的血終於不再因為身著黑衣而無法被看見,從此再無人可以輕易抹殺他們的任何功績!
有不明情況的禁衛軍上前阻攔,錢昭劍都未出鞘,隻用劍柄將其擊翻在地。
梧帝在四人的簇擁下,邁著堅定的步子一步步向上走去,抬眼便對上了丹陽王那目瞪口呆的模樣。
寧遠舟緊跟在梧帝身後,同樣身著六道堂的黑袍,黑巾覆麵,手中還持著一把弓。
四下朝臣總算是有人反應過來,“陛下,是陛下迴來了!”
一些不參與黨爭的純臣一派,眼看著楊行遠的身影重新出現在大梧的朝堂之上,紛紛跪倒在地,如泣如訴地喊著皇上萬歲。
丹陽王嘴角抽了一下,終於是接受了眼前的這個事實,楊行遠的的確確出乎他的意料,悄無聲息地出現在了他的麵前。
他攥緊了拳頭,腦中飛速的盤算著什麽。
他身側的皇後也看清了楊行遠的身影,眼眶終於是濕潤了,帶著細微的顫抖輕聲叫了聲,“陛下……”
這一聲唿喚,梧帝沒聽到,全部被丹陽王聽在耳裏,緊攥著的拳頭猛然舒展開。
“禁衛軍,都是死的嗎?”丹陽王的聲音帶著憤怒的嘶啞。
此時周圍駐紮的禁衛軍也是有些疑惑,他們當中並非人人都認識梧帝,但麵前許多朝臣的反應無不在表明著這上前之人正是已然消失數月的梧帝。
他們的目光紛紛朝著現任的禁軍統領看去。他是前段時間由丹陽王一手提拔起來的。
隻見他抬頭,伸手便要去摸腰間的佩劍,周圍的禁軍都提了一口氣。
忽然見一黑衣身影淩空飛起,手持一張空弓,徑直朝向那禁軍統領躍去,雷火彈開道。
待煙霧散去,眾人隻見那人身高八尺,手持彎弓,弓弦死死勒在那禁軍統領的脖頸之上。
“六道堂已查實,禁軍現任統領吳用,勾結平遠將軍周健,劫殺使團,意圖阻撓陛下歸梧,已查有實證,現已就地正法!”
寧遠舟的聲音擲地有聲,響徹朝堂內外。
隨著寧遠舟鬆手,禁軍統領吳用應聲倒地。四周的禁衛軍一下子便亂了陣腳,主帥已死,現下當如何,無人知曉。
此時隱匿已久的章崧向一旁的一個侍從給了眼神,一聲鳥哨聲響起,四周隱約傳來甲胄的聲響。
六道堂所謂傾巢而出,眾人皆黑巾覆麵,神情肅穆,迅速圍滿了周圍,與潰亂的禁軍形成了鮮明對比。
不少的禁軍見此陣仗都丟了兵器。
“丹陽王,趁你還未釀成大錯,收手吧。”梧帝楊行遠站在丹陽王的麵前。
梧帝發冠衣著整潔,眉眼之間仍舊盡顯皇家氣派,而丹陽王呢,早已淩亂的發絲隨著風飄搖著……
他的雄圖霸業還未開始,就結束了嗎?
“皇兄,如今你當真還能安坐皇位之上嗎?你難道……”
“丹陽王!”皇後的聲音猛然響起,將他說了一半的話硬生生打斷了。
錢昭此時也是率先一步擋在了丹陽王麵前,重劍出鞘,隻要他敢擅動一步,那便隻有死路一條。
皇後的喊聲似乎才讓丹陽王清醒了一點,梧帝無能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他再如何在眾人麵前強調,也依舊無法扭轉局勢……
況且兄終弟即當為名正言順,之前眾人皆以為他迴不來了,才默許了丹陽王繼位,而如今……
丹陽王猛然意識到,剛剛皇後那一聲,是不想自己死……
“感念上天,護佑陛下平安歸來,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章崧此時見局麵確乎控製下來了,才站了出來,帶頭向陛下叩首。
眼看著章相都帶頭如此,眾官員紛紛下跪叩首,最終就連丹陽王派係下的官員迫於現狀,也都紛紛如此。
“丹陽王,你是朕的親弟弟,那便由你替朕戴上珠冠吧。”楊行遠刻意強調了親弟弟幾個字。
經此一遭,他過夠了背井離鄉無依無靠的階下囚的生活,方知故鄉可貴,同胞可貴,親人的可貴。
梧帝在同寧遠舟章崧製定計劃之時就想好了,隻要阻止丹陽王做出忤逆謀反的舉動,他日都能想盡辦法留他一命,畢竟他們是親兄弟……
然而此時的丹陽王並沒有想到這些,他隻一心想著,他心心念念拚了命要搶來的東西,現在竟然要他拱手相讓。
侮辱,這是一種莫大的侮辱!
錢昭站在一旁,環抱中的重劍間或發出幾聲金屬的碰撞聲。另一角的元祿手中也捏著飛刀。
於十三和孫朗,就連台下的寧遠舟的眼神都沒有離開過丹陽王身上,哪怕是一寸。
丹陽王隻要有任何不軌的舉動,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他們拚盡全力要達成的目標,現在隻差最後一步,任何人都不可以。
丹陽王顫顫巍巍的手,將那頂珠冠從地上拾起,輕輕戴在了梧帝頭上,然後是慢慢跪倒,將身子重重地埋在地上,強忍著心中的憤懣,咬著牙說出,“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梧帝楊行遠聽著耳邊這久違的聲音,臉上也是說不清楚是什麽表情。或許他也喜悅,感激,或是劫後餘生的釋然?
但,還有愧疚……
“大梧諸事將定不過六十餘載,加之北磐蠻夷侵略,安褚邊境戰士不斷,朕既無變更製度,令後世難以為繼;聽信讒言,肆意出師征伐,令天下不安,勞民傷財……”
梧帝楊行遠一字一句,聲音鏗鏘,帶著嘶啞,似乎想以此聲告以天下。
“章相,這是……”
一旁的文官率先反應了過來。
“這莫不是,罪己詔?”
聲音一出,四下都開始討論了起來。古往今來,有多少帝王敢下罪己詔,又有多少帝王膽敢當著文武百官天下臣民的麵自述罪己詔?
“安梧之戰,大梧將士死傷無數,六道堂天道柴明等人奮勇殺敵,皆因朕之過,殞命異鄉……朕有愧,今願向天下請罪。”
說完,梧帝轉向安梧之戰的方向,一手掀開衣擺,重重屈膝跪於台上。
底下的文武百官皆被楊行遠的動作驚到瞠目結舌。
一些守舊的老臣見到楊行遠如此,眼眶都濕潤了,嘴裏不住喊著,“陛下!陛下何至於此啊,陛下!”
見楊行遠屈膝,錢昭於十三等人也紛紛屈膝跪地,全了這君臣之禮。
此時若有人細細靠近寧遠舟,或是錢昭,定能看見他們在黑色鬥笠之下隱隱發紅的雙眼。
他們做到了,他們終於替九泉之下的兄弟們雪冤昭雪了,今日梧帝於百官麵前頒下罪己詔,六道堂眾人的功績必將會寫進史書,成為大梧永遠不可磨滅的記憶。
今天六道堂的每一個人,都用黑巾覆蓋了麵容,隻因為在今日,他們代表的不是自己,代表的是六道堂的每一個人,也包括過往犧牲的,隱退的每一個人。
他們戴上黑巾,代表他們,一起來見證著這一刻,見證著六道堂雪冤,見證著六道堂被永遠鐫刻在大梧的史書之上。
流過的血終於不再因為身著黑衣而無法被看見,從此再無人可以輕易抹殺他們的任何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