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槍名,懸星於天
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 作者:江山一別是個咕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2級的粉絲賬號?”
玄印沒和景炆爭執,把目光放在了麵前的設備上,想找點什麽別的話頭。
然後就看見角落賬號上帶著的小標識。
景炆僵了一下,嗖地收迴了手。
“我就是看看論壇。”
“這論壇粉絲等級挺好漲的。”
是挺好漲的,前提是找得到還進得來這個剛開兩個月的子模塊。
景炆沒想到話都講到這個程度,玄印還能注意到這一點。
都被自己當麵警告別打葳蕤主意了,以玄印的傲氣,不該是這個反應啊?
哪怕和自己打一架呢?
景炆摸摸衛衣袖子下的皮質臂鞲。
臂鞲上嵌著三塊金屬片,其中有一個內置了便攜式空間裝置,放著一柄精鋼長槍。
景炆主修縱橫科,不像那些純技鬥派的武者早早就定好了兵器種類,還在一點一點嚐試磨合。
防止自家技藝不熟練的崽痛擊自己,景炆的爹把景炆能接觸到的武器全換成了木製的。
甚至不如黌學的戒尺。
景炆:戒尺好歹是銅的!
這次景炆要預備著和玄印動手,在諸多木武器中左挑右選,試到最後景炆都無語了。
景炆:感覺還不如果盤裏的水果刀。
想到玄印揣在袖子裏片刻不離身的那兩柄小刀,景炆看了看滿架子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形木棍,一咬牙趁著他爹去書店的空隙,溜進了他爹的小書房。
從小書房的暗室裏摸出了這把長槍。
這槍是景炆他爹當年上戰場用的武器。景炆還小的時候,曾經見景潛在小書房擦過這杆槍。
當時景潛看見探頭探腦的兒子,抱過來指給他看過槍上的紋路,教景炆寫過槍名。
槍名“不恤身”。
槍紋如葉,葉葉飲血。
“槍者,搶也。”
景潛將兒子的手放在葉紋的槍杆上。
“與敵搶命,與人搶命,與天搶命。”
“丈八內,我強,我勝,我活命。”
“如何強?”
小小的景炆思量了一下,答道:“力大則強,技高則強。”
景潛被文縐縐的兒子逗樂了,也一本正經追問:“力均技平,何如?”
景炆沉默了。
景潛笑著敲敲槍。
“這槍是你爺爺當年給我的,給我之前他也這麽問過我。”
“針鋒相對,不能取勝。如何搶?”
“我的迴答是……”
“不恤身。”
景潛也是這麽做的,他執“不恤身”,臨戰不恤身,最後勝了那一戰,傷了此一身。
但他不悔。
失他一人,救萬千生。
那萬千生裏,有他的同袍、摯友,和無數人的摯愛親朋。
代價隻此一身。
何況他最後還活著迴來了。
血賺。
當時的景炆聽完,露出不讚同的表情。小而聰慧的他不懂自己爹感傷下的自豪,隻覺得該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他開口:
“力均技平,智高者勝。”
景潛愣了一下,旋即笑開了,一把叉著兒子的腋下把他舉了起來。
“看來這槍是不用給你了。”
“我家小炆,要做智者,不做莽夫!”
那是景炆最後一次聽景潛講到戰場與武技,也是最後一次看見自己爹拿槍。
但如今的景炆改了主意。
景炆一向遊刃有餘。
出類拔萃的天之驕子,根骨優秀,連命途都是【智識】,連玄家人借力打力的做派在他眼中也如映弓在壁,一眼看得到底。
顯然,光聰慧的頭腦就夠景炆應付絕大多數情況了。而他身後還有顯赫的背景,能將他不能應付的情況解決。
但這次不一樣。
這次盯上他的朋友的,是和他一樣慣用手段的世家子。
景炆是驕傲的,但同樣也是謙遜的。他以自己的智慧為傲的同時,也不認為自己已經是天下最聰明的那一個。
他始終相信,總有人會勝自己一籌,也總有一籌自己無法思量到。
所以他始終平視、重視所有人。
然後景炆就發現,他朋友的困局近乎無解,自己毫無再插手的餘地,隻能眼睜睜看著朋友去赴那殺人不見血的戰場。
論能力?
葳蕤尚年幼,卻已可見得未來是無雙的武者。景炆不認為連葳蕤都無法戰勝的敵手,能被自己解決。
論技巧?
從初雪那場談話中,景炆心驚膽戰地發現,水家、玄家、海家、丹鼎司、將軍府……如今這灘渾水裏,已經攪進了太多勢力。
羅浮褐夫和貴胄的鬥爭,已經借著玄家內鬥的戰場悄悄展開。而這種暗潮湧動,已經不是景炆的個人才智能左右的了。
已是力均技平之時。
萬策盡了。
景炆知道此刻權衡利弊,理智的做法應當是抽身離去,隔岸觀火,但景炆做不到。
不是幫不幫朋友的問題,而是景炆無法對這鬥爭視而不見。
階級鬥爭,是有人要蒙難的。
而倘若將軍府落敗,蒙受苦難的絕對不會是那些高高在上、掌握著資源和話語權的貴胄。
景家雖然是世家,但從來不站在貴胄這邊。曆代景家人中,有為羅浮戰死在化外的武官,有為生民疲勞猝死在地衡司的執事,有攀技巔熬幹心神死在爐前的工匠……
唯獨沒有迫害萬民安逸老死的蠹蟲。
作為景家人,景炆無法視而不見。
景炆想起了自己的爹笑著說的那句“不恤身”。
於是他帶上了“不恤身”。
當然,雖然已經做好了和祿蠹貴胄對著幹的準備,景炆也沒打算直接莽上去給玄印和玄桓這倆禍頭子一人一槍。
景炆:我又不是葳蕤,被搞煩了就掀桌,還能掀得動。
而且光捅這倆沒用啊,還得把玄印他三叔婆也捅了才行。
景炆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目前還是太弱了。無論是武力還是地位,都太弱了。
還是聰慧的小腦瓜給了答案。
目前太弱,那就強了再說。
如何能強?時間和努力。
努力自不用說,景炆都開始跟著葳蕤舉石鎖了。
現在的問題是時間。
景炆在臥室的牆上畫滿了關係網,盯著這一牆的鬼畫符想了好幾天。最後他擦掉了絕大多數名字,留下了“玄印”和“葳蕤”兩個,以及連接著的“貴胄”和“將軍府”。
多方勢力目前隻是借著玄桓和玄印的內鬥交鋒,說明他們暫時也沒有做好起衝突的準備,隻要斷掉本體和交鋒的觸手的聯係,這場內鬥就隻是內鬥,而非遙控戰場。
那樣葳蕤再掀桌都可以說是隻是因為被冒犯,而非他在為玄印張目。隻是少年意氣,而不是將軍府暗中扶植勢力,幹涉貴胄事務。
前提是玄印死心,不再想將葳蕤變成他的家臣和擁躉。
所以景炆帶著槍將玄印約出來,點明將軍府對葳蕤的重視,告知玄印……
那是羅浮的星,遲早要高懸於天。
你可以借那星星的輝光。
卻不可收入囊中。
你執迷不悟,也可以先試試我的槍。
景炆:而且被刨了牆角的福瑞大漢們不會放過你的!
玄印沒和景炆爭執,把目光放在了麵前的設備上,想找點什麽別的話頭。
然後就看見角落賬號上帶著的小標識。
景炆僵了一下,嗖地收迴了手。
“我就是看看論壇。”
“這論壇粉絲等級挺好漲的。”
是挺好漲的,前提是找得到還進得來這個剛開兩個月的子模塊。
景炆沒想到話都講到這個程度,玄印還能注意到這一點。
都被自己當麵警告別打葳蕤主意了,以玄印的傲氣,不該是這個反應啊?
哪怕和自己打一架呢?
景炆摸摸衛衣袖子下的皮質臂鞲。
臂鞲上嵌著三塊金屬片,其中有一個內置了便攜式空間裝置,放著一柄精鋼長槍。
景炆主修縱橫科,不像那些純技鬥派的武者早早就定好了兵器種類,還在一點一點嚐試磨合。
防止自家技藝不熟練的崽痛擊自己,景炆的爹把景炆能接觸到的武器全換成了木製的。
甚至不如黌學的戒尺。
景炆:戒尺好歹是銅的!
這次景炆要預備著和玄印動手,在諸多木武器中左挑右選,試到最後景炆都無語了。
景炆:感覺還不如果盤裏的水果刀。
想到玄印揣在袖子裏片刻不離身的那兩柄小刀,景炆看了看滿架子的刀槍劍戟斧鉞鉤叉形木棍,一咬牙趁著他爹去書店的空隙,溜進了他爹的小書房。
從小書房的暗室裏摸出了這把長槍。
這槍是景炆他爹當年上戰場用的武器。景炆還小的時候,曾經見景潛在小書房擦過這杆槍。
當時景潛看見探頭探腦的兒子,抱過來指給他看過槍上的紋路,教景炆寫過槍名。
槍名“不恤身”。
槍紋如葉,葉葉飲血。
“槍者,搶也。”
景潛將兒子的手放在葉紋的槍杆上。
“與敵搶命,與人搶命,與天搶命。”
“丈八內,我強,我勝,我活命。”
“如何強?”
小小的景炆思量了一下,答道:“力大則強,技高則強。”
景潛被文縐縐的兒子逗樂了,也一本正經追問:“力均技平,何如?”
景炆沉默了。
景潛笑著敲敲槍。
“這槍是你爺爺當年給我的,給我之前他也這麽問過我。”
“針鋒相對,不能取勝。如何搶?”
“我的迴答是……”
“不恤身。”
景潛也是這麽做的,他執“不恤身”,臨戰不恤身,最後勝了那一戰,傷了此一身。
但他不悔。
失他一人,救萬千生。
那萬千生裏,有他的同袍、摯友,和無數人的摯愛親朋。
代價隻此一身。
何況他最後還活著迴來了。
血賺。
當時的景炆聽完,露出不讚同的表情。小而聰慧的他不懂自己爹感傷下的自豪,隻覺得該有更好的選擇。
所以他開口:
“力均技平,智高者勝。”
景潛愣了一下,旋即笑開了,一把叉著兒子的腋下把他舉了起來。
“看來這槍是不用給你了。”
“我家小炆,要做智者,不做莽夫!”
那是景炆最後一次聽景潛講到戰場與武技,也是最後一次看見自己爹拿槍。
但如今的景炆改了主意。
景炆一向遊刃有餘。
出類拔萃的天之驕子,根骨優秀,連命途都是【智識】,連玄家人借力打力的做派在他眼中也如映弓在壁,一眼看得到底。
顯然,光聰慧的頭腦就夠景炆應付絕大多數情況了。而他身後還有顯赫的背景,能將他不能應付的情況解決。
但這次不一樣。
這次盯上他的朋友的,是和他一樣慣用手段的世家子。
景炆是驕傲的,但同樣也是謙遜的。他以自己的智慧為傲的同時,也不認為自己已經是天下最聰明的那一個。
他始終相信,總有人會勝自己一籌,也總有一籌自己無法思量到。
所以他始終平視、重視所有人。
然後景炆就發現,他朋友的困局近乎無解,自己毫無再插手的餘地,隻能眼睜睜看著朋友去赴那殺人不見血的戰場。
論能力?
葳蕤尚年幼,卻已可見得未來是無雙的武者。景炆不認為連葳蕤都無法戰勝的敵手,能被自己解決。
論技巧?
從初雪那場談話中,景炆心驚膽戰地發現,水家、玄家、海家、丹鼎司、將軍府……如今這灘渾水裏,已經攪進了太多勢力。
羅浮褐夫和貴胄的鬥爭,已經借著玄家內鬥的戰場悄悄展開。而這種暗潮湧動,已經不是景炆的個人才智能左右的了。
已是力均技平之時。
萬策盡了。
景炆知道此刻權衡利弊,理智的做法應當是抽身離去,隔岸觀火,但景炆做不到。
不是幫不幫朋友的問題,而是景炆無法對這鬥爭視而不見。
階級鬥爭,是有人要蒙難的。
而倘若將軍府落敗,蒙受苦難的絕對不會是那些高高在上、掌握著資源和話語權的貴胄。
景家雖然是世家,但從來不站在貴胄這邊。曆代景家人中,有為羅浮戰死在化外的武官,有為生民疲勞猝死在地衡司的執事,有攀技巔熬幹心神死在爐前的工匠……
唯獨沒有迫害萬民安逸老死的蠹蟲。
作為景家人,景炆無法視而不見。
景炆想起了自己的爹笑著說的那句“不恤身”。
於是他帶上了“不恤身”。
當然,雖然已經做好了和祿蠹貴胄對著幹的準備,景炆也沒打算直接莽上去給玄印和玄桓這倆禍頭子一人一槍。
景炆:我又不是葳蕤,被搞煩了就掀桌,還能掀得動。
而且光捅這倆沒用啊,還得把玄印他三叔婆也捅了才行。
景炆思考了一下,覺得自己目前還是太弱了。無論是武力還是地位,都太弱了。
還是聰慧的小腦瓜給了答案。
目前太弱,那就強了再說。
如何能強?時間和努力。
努力自不用說,景炆都開始跟著葳蕤舉石鎖了。
現在的問題是時間。
景炆在臥室的牆上畫滿了關係網,盯著這一牆的鬼畫符想了好幾天。最後他擦掉了絕大多數名字,留下了“玄印”和“葳蕤”兩個,以及連接著的“貴胄”和“將軍府”。
多方勢力目前隻是借著玄桓和玄印的內鬥交鋒,說明他們暫時也沒有做好起衝突的準備,隻要斷掉本體和交鋒的觸手的聯係,這場內鬥就隻是內鬥,而非遙控戰場。
那樣葳蕤再掀桌都可以說是隻是因為被冒犯,而非他在為玄印張目。隻是少年意氣,而不是將軍府暗中扶植勢力,幹涉貴胄事務。
前提是玄印死心,不再想將葳蕤變成他的家臣和擁躉。
所以景炆帶著槍將玄印約出來,點明將軍府對葳蕤的重視,告知玄印……
那是羅浮的星,遲早要高懸於天。
你可以借那星星的輝光。
卻不可收入囊中。
你執迷不悟,也可以先試試我的槍。
景炆:而且被刨了牆角的福瑞大漢們不會放過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