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芙蕖,文武六科
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 作者:江山一別是個咕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屏餘覺得自己快對玉界飛星粉轉黑了。
“你也說是我給你補課,你教我鍛煉啊……”
“我紮了一上午馬步了,也沒見你背書啊!”
“誰說我沒背書了?”
屏餘身邊“啪”地扔下一堆青皮書冊。
青衣的小書生翻身趴在了船舷上,白發柔柔垂下,發尾浸在了水裏,引得水中紅鯉暈頭轉向,不知是去追逐指尖還是追逐這落進水中的白日月光。
紅鯉高興,屏餘卻不太高興。
因為小書生目光空離沒有落點,聲音卻幹脆利落,開始背書。
正是那堆書冊上的東西。
屏餘:壞了,遇見掛壁了。
屏餘不知道的是,他以為是開玩笑的念頭,卻誤打誤撞到了真相。
他真的遇見掛壁了。
葳蕤背完一篇,擺了擺手,表麵看起來是向屏餘示意自己沒有偷懶,已經背完了書了。實際上是收起了虛虛懸在眼前的閱讀麵板。
葳蕤:笑話,沒關就是開嗎?
“你就背完了時文嗎?”屏餘垂死掙紮。
“不啊,征史也背完了,”葳蕤懶懶地撥了一下水,“還有經濟。”
屏餘沒話說了。
仙舟黌學學製統一,其中文修科目有六,分別是【時文】、【征史】、【經濟】,【數算】、【格物】、【通譯】,
【時文】分三小科,“典籍”、“通論”、“製文”,其中“典籍”包含對仙舟自啟航至今所有被遴選出的名家篇目的學習,“通論”則是以名家篇目為基準,歸納總結仙舟文脈發展曆程和其中體現的仙舟文學特點,“製文”則是對仙舟相應文體的具體製式的學習和實踐。
【征史】則分兩小科,“征鑒”和“通史”,分別指對仙舟政體和相應社會文化與法律知識的學習,和仙舟包括古國時期在內的所有階段曆史的解讀。仙舟一向重視這門科目,其中在“征鑒”一科取得好成績更是進入地衡司工作的硬性標準,所謂“不學征鑒,不入地衡。”
【經濟】統括包括勞動關係、相關法律、資本與社會關係在內的所有社科內容在內,通常是有誌進入商會或者化外貿易網絡工作的學子的必選科目。
【數算】和【格物】則是更多立誌進入明校六禦三院渾天、靈樞、洞真院的學子的必學科目,其中包含天文地理、數算八卦,學習起來頗有門檻。
除了到東序學段才開始選定方向擇優修習的【通譯】,其他科目雖然到西序才開始真正上難度,但到底這些科目包羅了仙舟文明的方方麵麵,並不是孩子們在短短十年就能學通學透的。
所以一般的文修生隻需要在除去【通譯】外剩下的科目中五中選四,取一門最擅長的做主科,再選三門相對擅長的做輔科就行了,如果選擇輔修【通譯】,那麽在德學升東序的升段考中,甚至隻需要考一門主科和兩門輔科。
屏餘就是主修【時文】,輔修了【征史】、【數算】和【格物】。
而仙舟的武業生則因為要兼顧武業成績,在文修方麵的要求往往更低,除了特殊兵種的武業預備生外,大部分武業生隻需要在選擇一門主修的同時,輔修兩門即可。
至於丹青生和音韻生,分數線比武業生還低,要求也更低,一主一輔即可,但也因為丹青生和音韻生的專業考核沒有特別明確的標準,由考官打分也很主觀,實在說不好這三種非常規黌學生那種更簡單……
葳蕤正是以武業生的身份進入的黌學,所以也就隻需要在武業成績合格的情況下,選擇一門主修,兩門輔修就行了。
短短一個下午,葳蕤已經背完了【時文】、【征史】和【經濟】,無論他選哪一門為主修,都已經合格了。
什麽?你說他的武業成績?
且不說個體精力有限,武業生隻需要在【馭艦】、【合偃】、【技鬥】、【縱橫】、【踏白】、【奔襲】六項中精通一項……
拜托,那可是【玉界飛星】誒!
隻看看葳蕤的驚人戰績,就沒人能質疑他的武業成績。
這還補什麽嘛!這不隻剩鞭策我鍛煉了嗎?
屏餘覺得沒力氣爬起來了,索性閉著眼躺著。
石板被曬得溫熱,雖然硬了點,但屏餘身上的脂肪此時起到了緩衝的作用,讓他躺的怪舒服的。
此時更是從水上迎麵拂來一陣涼風,風中夾雜著清涼的水氣和淺淡的荷香,解暑又舒適。
唔……這池子裏種的芙蕖好像是葳蕤哥帶來的新品種,還是親手種下去的那種。
不愧是葳蕤哥在星海漂流都舍不得丟的種子,種下沒多久,就已經長成了翠綠的一大片,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後,更是迅速開出了大而潔白的花朵。
更難得的是,這看起來好像是速生品種的植株,卻意外的有著極高的品質。花朵姿態卓然,寬葉也形態優美,極富觀賞性,連香味都淺淡優雅,細細品來卻暗藏馥鬱,直叫人經久不忘。若是能折上一朵,用水養在床頭,當晚必然能做一個蓮香繚繞的清夢。
這蓮竟然還是花、葉、藕、簪並存的奇特品種,之前水間姐姐拎著一籃子頭茬的藕簪送到屏家給他們嚐鮮,雲苑掏了一碗泡椒襯著炒了一疊酸辣藕簪,酸辣脆爽,入口清香,極其開胃。
當晚屏餘就著以往都不愛吃的素菜框框幹了三碗飯。
今天中午更是吃了葳蕤哥做的蓮藕排骨湯,藕並沒有燉得很麵,反倒是略帶脆意,更多的是鮮甜爽口,配上鮮潤的排骨……
想到這兒,屏餘吸溜了一下口水,又看了一眼那片芙蕖。
雖然仍有不少新的花苞半開半斂,但到底這片菡萏已經開了有一段時間了,最早開的那些花已經漸漸露出凋謝之態,花心淡黃的蓮蓬漸漸開始膨大泛青,看起來要不了多久,裏麵的蓮米應該就能飽滿成熟了。
過段時候,應該就有蓮蓬吃了。
屏餘漫無目的地想著,思緒已經飄了很遠,肉體卻躺在地上不肯動彈。
他假裝自己是蓮池邊一塊沒有意識的石頭。
其實當石頭也不錯。這裏風也不大,雨淋不著,景色也不錯。
屏餘想。
還有荷葉粥、蓮花糕、炒藕簪、蓮藕排骨湯、桂花糖藕、嫩蓮子等等等等好吃的,我能在這兒當一塊石頭當到地老天荒。
不過顯然有人有更貼切的比喻。
有陰影遮住了屏餘的臉,來人蹲在屏餘身邊,小聲哼唧著什麽。
屏餘揪迴自己的思緒,半眯著眼想聽聽哼唧的內容。
但他還沒聽清,身側突然傳來一陣巨力。
屏餘隻來得及看清一片繡著竹紋的衣袖,下一秒整個人被掀了個旋兒,甚至小小騰空了一下,然後摔了下來。
騰空得不高,但很突然,屏餘被甩了七葷八素。
這會兒他才聽清,不知什麽時候從船上下來的葳蕤蹲在他旁邊,剛剛掀他的那隻黑手還沒收迴去,葳蕤神情自若,甚至還在小聲哼著曲調奇特的歌。
葳蕤:嘿嘿,翻王八。
葳蕤:好玩!
蒼雲天天盾立盾立盾立,下場就是從蒼雪龍騎變成鐵王八,天天在蓬萊島被人翻!
而屏餘總算聽清了歌詞。
“誰在翻雲覆雨掌控這天下~燃三界烽火當賞紅蓮炎華~”
屏餘一愣一愣的,這歌調子還怪燃的。
屏餘:不是!你在燃什麽啊!
“你也說是我給你補課,你教我鍛煉啊……”
“我紮了一上午馬步了,也沒見你背書啊!”
“誰說我沒背書了?”
屏餘身邊“啪”地扔下一堆青皮書冊。
青衣的小書生翻身趴在了船舷上,白發柔柔垂下,發尾浸在了水裏,引得水中紅鯉暈頭轉向,不知是去追逐指尖還是追逐這落進水中的白日月光。
紅鯉高興,屏餘卻不太高興。
因為小書生目光空離沒有落點,聲音卻幹脆利落,開始背書。
正是那堆書冊上的東西。
屏餘:壞了,遇見掛壁了。
屏餘不知道的是,他以為是開玩笑的念頭,卻誤打誤撞到了真相。
他真的遇見掛壁了。
葳蕤背完一篇,擺了擺手,表麵看起來是向屏餘示意自己沒有偷懶,已經背完了書了。實際上是收起了虛虛懸在眼前的閱讀麵板。
葳蕤:笑話,沒關就是開嗎?
“你就背完了時文嗎?”屏餘垂死掙紮。
“不啊,征史也背完了,”葳蕤懶懶地撥了一下水,“還有經濟。”
屏餘沒話說了。
仙舟黌學學製統一,其中文修科目有六,分別是【時文】、【征史】、【經濟】,【數算】、【格物】、【通譯】,
【時文】分三小科,“典籍”、“通論”、“製文”,其中“典籍”包含對仙舟自啟航至今所有被遴選出的名家篇目的學習,“通論”則是以名家篇目為基準,歸納總結仙舟文脈發展曆程和其中體現的仙舟文學特點,“製文”則是對仙舟相應文體的具體製式的學習和實踐。
【征史】則分兩小科,“征鑒”和“通史”,分別指對仙舟政體和相應社會文化與法律知識的學習,和仙舟包括古國時期在內的所有階段曆史的解讀。仙舟一向重視這門科目,其中在“征鑒”一科取得好成績更是進入地衡司工作的硬性標準,所謂“不學征鑒,不入地衡。”
【經濟】統括包括勞動關係、相關法律、資本與社會關係在內的所有社科內容在內,通常是有誌進入商會或者化外貿易網絡工作的學子的必選科目。
【數算】和【格物】則是更多立誌進入明校六禦三院渾天、靈樞、洞真院的學子的必學科目,其中包含天文地理、數算八卦,學習起來頗有門檻。
除了到東序學段才開始選定方向擇優修習的【通譯】,其他科目雖然到西序才開始真正上難度,但到底這些科目包羅了仙舟文明的方方麵麵,並不是孩子們在短短十年就能學通學透的。
所以一般的文修生隻需要在除去【通譯】外剩下的科目中五中選四,取一門最擅長的做主科,再選三門相對擅長的做輔科就行了,如果選擇輔修【通譯】,那麽在德學升東序的升段考中,甚至隻需要考一門主科和兩門輔科。
屏餘就是主修【時文】,輔修了【征史】、【數算】和【格物】。
而仙舟的武業生則因為要兼顧武業成績,在文修方麵的要求往往更低,除了特殊兵種的武業預備生外,大部分武業生隻需要在選擇一門主修的同時,輔修兩門即可。
至於丹青生和音韻生,分數線比武業生還低,要求也更低,一主一輔即可,但也因為丹青生和音韻生的專業考核沒有特別明確的標準,由考官打分也很主觀,實在說不好這三種非常規黌學生那種更簡單……
葳蕤正是以武業生的身份進入的黌學,所以也就隻需要在武業成績合格的情況下,選擇一門主修,兩門輔修就行了。
短短一個下午,葳蕤已經背完了【時文】、【征史】和【經濟】,無論他選哪一門為主修,都已經合格了。
什麽?你說他的武業成績?
且不說個體精力有限,武業生隻需要在【馭艦】、【合偃】、【技鬥】、【縱橫】、【踏白】、【奔襲】六項中精通一項……
拜托,那可是【玉界飛星】誒!
隻看看葳蕤的驚人戰績,就沒人能質疑他的武業成績。
這還補什麽嘛!這不隻剩鞭策我鍛煉了嗎?
屏餘覺得沒力氣爬起來了,索性閉著眼躺著。
石板被曬得溫熱,雖然硬了點,但屏餘身上的脂肪此時起到了緩衝的作用,讓他躺的怪舒服的。
此時更是從水上迎麵拂來一陣涼風,風中夾雜著清涼的水氣和淺淡的荷香,解暑又舒適。
唔……這池子裏種的芙蕖好像是葳蕤哥帶來的新品種,還是親手種下去的那種。
不愧是葳蕤哥在星海漂流都舍不得丟的種子,種下沒多久,就已經長成了翠綠的一大片,天氣逐漸炎熱起來後,更是迅速開出了大而潔白的花朵。
更難得的是,這看起來好像是速生品種的植株,卻意外的有著極高的品質。花朵姿態卓然,寬葉也形態優美,極富觀賞性,連香味都淺淡優雅,細細品來卻暗藏馥鬱,直叫人經久不忘。若是能折上一朵,用水養在床頭,當晚必然能做一個蓮香繚繞的清夢。
這蓮竟然還是花、葉、藕、簪並存的奇特品種,之前水間姐姐拎著一籃子頭茬的藕簪送到屏家給他們嚐鮮,雲苑掏了一碗泡椒襯著炒了一疊酸辣藕簪,酸辣脆爽,入口清香,極其開胃。
當晚屏餘就著以往都不愛吃的素菜框框幹了三碗飯。
今天中午更是吃了葳蕤哥做的蓮藕排骨湯,藕並沒有燉得很麵,反倒是略帶脆意,更多的是鮮甜爽口,配上鮮潤的排骨……
想到這兒,屏餘吸溜了一下口水,又看了一眼那片芙蕖。
雖然仍有不少新的花苞半開半斂,但到底這片菡萏已經開了有一段時間了,最早開的那些花已經漸漸露出凋謝之態,花心淡黃的蓮蓬漸漸開始膨大泛青,看起來要不了多久,裏麵的蓮米應該就能飽滿成熟了。
過段時候,應該就有蓮蓬吃了。
屏餘漫無目的地想著,思緒已經飄了很遠,肉體卻躺在地上不肯動彈。
他假裝自己是蓮池邊一塊沒有意識的石頭。
其實當石頭也不錯。這裏風也不大,雨淋不著,景色也不錯。
屏餘想。
還有荷葉粥、蓮花糕、炒藕簪、蓮藕排骨湯、桂花糖藕、嫩蓮子等等等等好吃的,我能在這兒當一塊石頭當到地老天荒。
不過顯然有人有更貼切的比喻。
有陰影遮住了屏餘的臉,來人蹲在屏餘身邊,小聲哼唧著什麽。
屏餘揪迴自己的思緒,半眯著眼想聽聽哼唧的內容。
但他還沒聽清,身側突然傳來一陣巨力。
屏餘隻來得及看清一片繡著竹紋的衣袖,下一秒整個人被掀了個旋兒,甚至小小騰空了一下,然後摔了下來。
騰空得不高,但很突然,屏餘被甩了七葷八素。
這會兒他才聽清,不知什麽時候從船上下來的葳蕤蹲在他旁邊,剛剛掀他的那隻黑手還沒收迴去,葳蕤神情自若,甚至還在小聲哼著曲調奇特的歌。
葳蕤:嘿嘿,翻王八。
葳蕤:好玩!
蒼雲天天盾立盾立盾立,下場就是從蒼雪龍騎變成鐵王八,天天在蓬萊島被人翻!
而屏餘總算聽清了歌詞。
“誰在翻雲覆雨掌控這天下~燃三界烽火當賞紅蓮炎華~”
屏餘一愣一愣的,這歌調子還怪燃的。
屏餘:不是!你在燃什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