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推在望,困阻猶存


    “燒?我看他們誰敢!”李明這話,擲地有聲,像一塊巨石砸進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


    但現實可不是打嘴炮,光靠氣勢就能贏。


    李明心裏跟明鏡似的,這年頭,物資就是硬通貨,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他眉頭緊鎖,腦子裏飛速運轉,像一台超頻的cpu,瘋狂計算著最優解。


    “徐大人,”李明轉頭看向徐光啟,眼神堅定,“咱們得雙管齊下。一方麵,從之前‘吃螃蟹’的那些地方,勻一部分物資出來,先給新推廣的地區解解渴。另一方麵,技術指導這塊,咱們得加把勁,多培養些‘明白人’,讓他們去一線‘傳道授業解惑’!”


    徐光啟捋了捋胡須,點頭稱是:“大人所言極是。隻是,這培訓場地……怕是有些捉襟見肘啊。總不能讓大家夥兒都擠在田埂上‘上課’吧?那畫麵太美,我不敢看……”


    李明一拍腦門,心想:哎呀,我這腦子,光想著星辰大海,咋把這茬給忘了!


    他眼珠子一轉,計上心來:“場地不是問題!咱們可以‘借雞生蛋’嘛!那些個大戶人家,不是有的是空置的宅院、祠堂嗎?咱們去‘借’來用用,也算是‘物盡其用’了!”


    “妙啊!”徐光啟一聽,眼睛都亮了,“大人這招,簡直是‘空手套白狼’啊!既解決了場地問題,又順便敲打了那些個‘為富不仁’的家夥,一舉兩得!”


    這邊廂,李明和徐光啟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忙得腳不沾地。


    那邊廂,那些個守舊勢力也沒閑著,像一群聞到血腥味的蒼蠅,嗡嗡嗡地到處散播謠言。


    “哎,你們聽說了嗎?那‘新技術’就是個坑!小範圍試試還行,一旦大規模推廣,立馬‘歇菜’!”


    “可不是嘛!我聽說啊,這‘新技術’是李明從‘妖書’上學來的,用多了會遭天譴的!”


    “哎呦喂,那可咋辦?我家可是剛種了‘新種子’啊!這要是出了問題,一家老小可不得喝西北風去?”


    這些謠言,像瘟疫一樣,迅速在受災地區蔓延開來。


    原本就對“新技術”將信將疑的農民們,這下子更慌了,一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團團轉。


    “不行!咱們得去找李大人問個明白!”


    “對!不能稀裏糊塗地就信了那些‘妖言’!”


    “走!咱們一起去!”


    幾位受災地區的農民代表,一合計,決定親自去找李明討個說法。


    李明聽了他們的來意,也不惱,反而笑眯眯地說道:“各位老鄉,你們的顧慮,我完全理解。畢竟,‘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嘛!這樣吧,我派幾個人,帶你們去之前已經用上‘新技術’的地方,實地考察一番。到時候,你們自己看看,這‘新技術’到底是‘真金’還是‘廢鐵’!”


    這幾位農民代表,將信將疑地跟著李明派去的人,一路顛簸,來到了一個名叫“豐裕村”的地方。


    一進村,他們就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隻見田地裏,一片片綠油油的莊稼,長勢喜人,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枝頭,預示著一個豐收年的到來。


    “這……這真的是用‘新技術’種出來的?”一位農民代表揉了揉眼睛,不敢相信地問道。


    “如假包換!”豐裕村的村長,一位精神矍鑠的老者,笑嗬嗬地說道,“要不是李大人推廣的‘新技術’,我們村今年恐怕也得遭殃!現在好了,有了這‘新技術’,咱們再也不怕什麽旱澇災害了!”


    “老鄉們,你們自己看,這‘新技術’到底有沒有用?”李明的聲音適時響起,他不知何時也來到了豐裕村。


    那幾位農民代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震驚和喜悅。


    “李大人,我們信您!這‘新技術’,我們用定了!”一位農民代表激動地說道。


    “對!我們迴去就告訴鄉親們,讓他們都用上這‘新技術’!”另一位農民代表也附和道。


    “好!有你們這句話,我就放心了!”李明欣慰地笑了,“不過,光你們幾個相信還不夠,得讓更多的人看到‘新技術’的好處才行!”


    “李大人,您放心!我們迴去就當‘義務宣傳員’,保證讓‘新技術’在咱們那兒遍地開花!”幾位農民代表拍著胸脯保證道。


    李明點了點頭,正要再說些什麽,突然,一個氣喘籲籲的聲音傳來:“大人,大人,不好了!”


    “何事驚慌?”李明眉頭微皺。


    “剛剛……又有一批物資……被……”


    “被怎樣了?”李明聲音冷冽。


    “被燒了。”信使頭垂得更低了。


    “被燒了?”李明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


    一股怒火從胸腔中湧出,仿佛能將空氣點燃。


    “誰下的手?”他的聲音低沉,卻帶著無盡的殺氣。


    信使被他那冰冷的眼神嚇得瑟瑟發抖,連忙迴答:“是……是一群不明身份的混混,他們衝進倉庫,把物資都給燒了!”


    “混混?”李明冷笑一聲,“哼,看來有些人還真是不甘心啊!”他猛然抬頭,眼中閃著堅定的光芒,“徐大人,丁小吏,我們得立刻行動!不能讓這些宵小之輩得逞!”


    “大人所言極是!”徐光啟與丁小吏異口同聲地應道。


    丁小吏更是拍胸脯保證:“大人,我這就去調動人手,絕不能再讓這種情況發生!”


    “好!”李明點了點頭,隨即轉身對周圍的官員和農民們說道,“各位鄉親們,今日之事,大家也都看到了。這些試圖破壞我們好日子的人,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但我相信,正義和智慧終將戰勝邪惡!”


    “擁護大人!”周圍的農民們


    接下來的幾個月,李明和徐光啟的推廣工作如火如荼地進行。


    他們親自下到田間地頭,指導農民們使用新技術,甚至還編寫了詳細的農業手冊,分發到每一個村莊。


    李明的智慧和毅力,徐光啟的專業知識,以及地方基層小吏丁的全力配合,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合力。


    田地裏,綠油油的稻苗像一片片綠色的海洋,隨風搖曳。


    農民們臉上洋溢著笑容,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


    糧食產量的顯著提升,讓原本貧困的地區煥發了新的生機。


    “今年的收成,比往年多了足足一半!”一個農民激動地說道,雙手捧著沉甸甸的稻穗,仿佛捧著寶貝一般。


    “是啊,多虧了李大人的‘新技術’!”另一個農民附和道,


    丁小吏看著這一切,心中也充滿了自豪。


    他的努力得到了迴報,不僅得到了晉升,還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和尊重。


    他更加積極地協助李明,推動新技術在更多的地方落地生根。


    隨著各地的推廣工作逐漸順利,李明並沒有滿足。


    他知道,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還有許多偏遠地區未被覆蓋,自然災害隨時可能發生,新技術的推廣依然任重道遠。


    “徐大人,丁小吏,咱們不能停下腳步!”李明堅定地說道,“我們必須確保新技術在全國範圍內完全推廣成功,徹底改變這片土地的麵貌!”


    “大人,我們支持您!”徐光啟和丁小吏堅定地迴答。


    李明站在高高的城牆之上,俯瞰著這片他為之奮鬥的土地。


    陽光透過雲層,照在他的臉上,讓他顯得更加堅毅。


    他知道,未來的路依然充滿挑戰,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每一個困難和挑戰。


    “來吧,無論是風雨還是雷電,我都不怕!”他的聲音在風中迴蕩,帶著無盡的勇氣和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看常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看常贏並收藏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