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鞏固艱,智破暗謀險


    李明換上一身便服,帶著幾個侍衛,悄悄地溜出了皇宮。


    大街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但李明卻無心欣賞這盛世景象,他的眉頭緊鎖,臉上寫滿了憂慮。


    “這新式考核,到底哪裏出了問題?”他喃喃自語,恨不得立刻找到答案。


    “皇上,您看,那邊圍了好多人。”一個侍衛眼尖,指著不遠處的一處空地說道。


    李明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群人圍在一起,正對著張貼的告示議論紛紛。


    “這新式考核,簡直就是胡鬧!”


    “就是,考什麽算數、格物,這能當飯吃嗎?”


    “還是得讀四書五經,考科舉,才是正途!”


    李明擠進人群,仔細傾聽著他們的抱怨。


    他發現,這些百姓並非反對教育本身,而是對考核的內容和方式感到不滿。


    他們覺得這些東西太過於“花裏胡哨”,與他們的實際生活脫節。


    “各位父老鄉親,朕是新學堂的負責人,大家有什麽意見,都可以跟朕說。”李明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


    百姓們見來人器宇不凡,紛紛安靜下來,七嘴八舌地向李明訴說著自己的擔憂和顧慮。


    李明耐心傾聽,時不時地點頭,表示理解。


    另一邊,方孝孺也在關注著事態的發展。


    他原本以為,李明會仗著皇權,強行推行新式考核。


    畢竟,在他看來,那些百姓都是愚昧無知的,根本不懂得什麽是真正的教育。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明竟然主動深入民間,傾聽百姓的聲音!


    “他……他竟然要修改考核內容?”方孝孺瞪大了雙眼,一臉的難以置信。


    這簡直顛覆了他的認知!


    在方孝孺看來,當權者都是高高在上的,根本不可能放下身段,去理會底層百姓的感受。


    可李明的所作所為,卻讓他刮目相看。


    李明迴到宮中,立刻召集了解縉等一眾官員,商議修改考核內容的事宜。


    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他們最終達成了一致:


    在保留原有科目的基礎上,增加一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實用技能考核,比如農耕、紡織、算術等等。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轟動。


    百姓們紛紛拍手稱讚,覺得這才是真正為他們著想的教育。


    方孝孺得知此事,心中五味雜陳。


    他不得不承認,李明的確有幾分真才實學,而且還很懂得籠絡人心。


    “看來,我之前的看法,有些偏頗了……”他歎了口氣,心中開始動搖。


    就在李明以為,教育改革已經步入正軌的時候,一股新的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聽說新學堂裏教的,都是些歪門邪道?”


    “可不是嗎,什麽格物致知,簡直就是離經叛道!”


    “哼,等著瞧吧,早晚有一天,他們會自食惡果的……”


    “呸!什麽新學堂,簡直就是誤人子弟!”茶館裏,幾個老學究模樣的人唾沫橫飛,語氣中充滿了不屑。


    “就是!格物?致知?我看是格物喪誌,致知個屁!”吳沉更是氣得吹胡子瞪眼,仿佛李明的教育改革刨了他家祖墳。


    “這群人,簡直是時代的眼淚!”躲在暗處的錦衣衛將他們的言論一字不落地記錄下來,心裏暗暗吐槽。


    一場關於新舊教育體係的論戰,猶如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新學堂教出來的學生,隻會擺弄些奇淫巧技,哪裏懂得聖賢書的真諦?”一個保守派學者搖頭晃腦,仿佛看到了禮崩樂壞的末日。


    解縉冷笑一聲,站出來反駁:“格物致知,乃是探尋事物本質,與聖賢之道並行不悖!難道隻會死讀書,才是正途?”


    “呦,解大才子這是要和我們對著幹了?”吳沉陰陽怪氣地說道,“別忘了,沒了四書五經,你們這些讀書人,還能有什麽用?”


    李明早就料到會有這麽一出。他微微一笑,示意解縉稍安勿躁。


    “諸位先生,口說無憑,不如我們來點實際的?”李明拍了拍手,幾個學生抬著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走了上來。


    “這是我們新學堂學生製作的水車,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效率!”


    “這是紡織機,可以更快地織出布匹!”


    “這是……”


    一件件實用的發明,讓那些保守派學者們目瞪口呆。


    “這……這能說明什麽?”吳沉強撐著說道,語氣卻明顯弱了幾分。


    李明走到一個學生麵前,笑著問道:“你來說說,你從這些發明中學到了什麽?”


    那個學生毫不怯場,侃侃而談:“我學到了如何觀察事物,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將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他的迴答擲地有聲,讓那些保守派學者啞口無言。


    李明環顧四周,淡淡地說道:“事實勝於雄辯。新學堂的教育,不是要取代傳統文化,而是要在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培養更多有用之才!”


    那些保守派學者們臉色鐵青,想要反駁,卻又找不到理由。


    “哼,就算你們做出這些東西,又有什麽用?還不是要靠我們讀書人來治理天下?”吳沉還在嘴硬,但聲音已經有些顫抖。


    “治理天下,固然需要讀書人,但更需要能夠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李明走到吳沉麵前,意味深長地說道,“先生覺得呢?”


    吳沉頓時語塞,額頭上冒出了冷汗。


    “好了,今天的論戰就到這裏吧。”李明擺了擺手,結束了這場辯論。


    “皇上,這個解縉……”人群散去後,一個官員走到朱元璋身邊,低聲說道。


    “這個解縉,真是個寶藏男孩!”李明看著解縉舌戰群儒,口若懸河,心中樂開了花。


    隻見他手持一把折扇,瀟灑倜儻,引經據典,妙語連珠,把那些老學究懟得啞口無言,隻能幹瞪眼,著實令人解氣。


    “解縉這小子,可以啊!”朱元璋也忍不住讚歎道,眼中滿是欣賞。


    “那是,也不看看是誰的人!”李明得意地笑了笑,心中暗爽。


    搞定了那些老頑固,新教育體係終於可以順利推行了。


    大街小巷,書聲琅琅,到處都是學子們苦讀的身影。


    他們不再死記硬背四書五經,而是認真學習算術、格物等實用知識,一個個精神抖擻,充滿朝氣。


    農田裏,學子們揮汗如雨,研究新的耕作技術;


    工坊裏,他們埋頭苦幹,嚐試改進生產工具;


    就連茶館酒肆,也成了他們交流學習心得的場所。


    整個大明,都充滿了活力和希望。


    “這才是我想要看到的未來啊!”李明站在皇宮的最高處,眺望著這欣欣向榮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


    然而,就在李明沉浸在喜悅之中的時候,一股暗流正在悄然湧動。


    一些舊有教育體係下培養出來的文人,眼看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威脅,開始串聯起來,準備在朝堂上彈劾李明。


    “哼,想跟我鬥?沒那麽容易!”李明得知消息後,眼神瞬間變得冷厲起來。


    他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看來,有些人是嫌日子過得太舒服了……”


    朝堂之上,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李明緩緩起身,目光如炬:“是時候給他們上一課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常看常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常看常贏並收藏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