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背離故土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秦炎抬頭,見到山腰上升起濃煙,隱隱有火光衝天而起。
“想不到夏侯惇竟然真的如此決絕,置之死地而後生了這是。”
盡管兵力上不占優勢,但此時的曹軍爆發出的氣勢,讓秦炎都為之側目。
麵對黃忠與高順的圍追堵截,夏侯惇絲毫不懼,硬是帶領著三五千士卒殺了出來,將曹真與曹休解救出來。
“賊軍勢大,不可戀戰!”
夏侯惇難得清醒,將二人營救之後,不做交戰,帶著眾人就往外衝殺。
趙雲、黃忠、高順三人會合,對於夏侯惇今日都感到十分驚訝。
“可惜不能將他留下來。”
三人都有些遺憾,不過也隻讓夏侯惇、曹真、曹休三人與不到六七千士卒走脫,麾下大多數士卒都被截殺圍困。
“曹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夏侯惇已經逃走,爾等當真還要負隅頑抗?”
於禁的出現,讓這些士卒全都停頓了片刻,接著許多人都扔下兵刃,選擇放棄抵抗。
旬日之後,秦炎與馬超、龐德、徐晃、張合等將在榆中會合。
自從夏侯惇潰敗之後,秦炎四路大軍齊頭並進,所向披靡,接連攻下隴西、南安等郡。
“如今整個雍州都被我軍占領,主公當一鼓作氣,兵進武威,徹底掃除曹丕。”
秦炎麾下,除了幾位謀臣,就連一眾將領也都紛紛向他諫言,請求趁勢繼續進軍。
曹丕雖然割據涼州,但隨著他幾次兵敗,諸郡已經隱隱有了脫離的趨勢,眼下隻有武威一郡之地真正在他掌控之中。
此時他也是一臉愁容,精神落寞。
“秦炎大軍進兵神速,已經在榆中會師,怕是不要旬日就兵進武威。”
“眼下我軍隻有五千兵力,如何能抵擋他十幾萬大軍?”
曹丕的目光掃過群臣,相比於曹操巔峰之時,麾下百員謀臣良將,如今隻有司馬懿、程昱、劉曄、陳群、辛毗、蒯越、蒯良、滿寵、夏侯惇、許褚、曹真、曹休等人始終追隨在他的身旁。
不覺間心中生出挫敗感,秦炎比他年長不了多少,但此時卻是天壤之別。
“昔日楚霸王無顏麵對江東父老,今日我又有何顏麵再迴中原?”
曹丕心中有些絕望,但又滿是不甘。
“主公若是不願就此放棄,不可能投降於秦炎,不如就此舍棄涼州,我軍尚有五千士兵,足以橫掃西域。”
司馬懿同樣心有不甘,他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但秦炎的光芒太過耀眼,即便是投效他麾下,自己難以獲得想要的結果,因此才會對曹丕不離不棄。
聽到司馬懿的建議,眾人都是神色古怪,許多人都麵帶疑慮。
“仲達所言不無道理,主公繼承先王遺誌,自然不能就此沉淪,臣服於秦炎,要是直取西域,在下願意相隨,隻是眾多臣下之中,未必都是人人願意背離故土。”
程昱的話,讓曹丕也連連點頭,一旦前往西域,怕是此生再難有返迴故土的機會,他也能夠理解。
即便是他,聽到司馬懿的建議也尚有疑慮。
“諸君之中,若是有不願背離故土的,也可以選擇留下,孤自會修書,秦炎見了,必然不會為難你等。”
這種艱難的決定,即便是曹丕也沒有替他們作出選擇,隻是讓麾下眾臣自己選擇。
“秦炎逼迫的緊急,還請諸公明日之前作出抉擇。”
曹丕揮手,讓眾人散去,隻將司馬懿留下。
“仲達以為,當真別無他法?”
曹丕心有不甘,若不是走投無路,他也不願攻略西域,偏安一隅。
“除非主公能夠忍受投降秦炎之後被圈進的時光,做一個閑散的公侯。”
曹丕不禁聯想到了漢獻帝,還有袁紹當初私自擁立的弘農王,打了一個激靈,搖了搖頭。
“想我曹丕繼承先父遺誌,便是不能在漢家中原立足,也要在西域打下一片基業。”
隨著時間流逝,很快,陸續就有人前來拜見曹丕,將自己思慮之後的抉擇告知於他。
經過一晝夜的思慮,最後司馬懿、程昱、許褚、夏侯惇、曹真、曹休決定繼續追隨曹丕攻略西域,其餘之人,或是就此離去隱居,或是等待秦炎大軍前來投降。
對於這些人的選擇,曹丕並未感到憤怒,隻是心中多了許多感慨。
兩日之後,曹丕帶著這些親信謀臣武將,與自己宗族之人,在五千士卒的護送下,西出玉門關,進入西域。
秦炎此時已經進入武威境內,得知曹丕出了玉門關,心中也在感歎。
“像曹丕這種不輸於曹操的雄才大略之人,到了西域,未嚐不能重新崛起。”
“但,終究都是為我攻略疆域罷了。”
對於曹丕、司馬懿這種充滿野心的人,秦炎自會放任他們就此離去,今日隻是將他們驅逐出涼州,讓曹丕不能與他逐鹿天下。
“不過眼下更關鍵的,還是將劉備與孫權的勢力全都剿滅,讓天下再度一統。”
沒有了曹丕的抵抗,秦炎大軍更是暢行無阻,一路順利來到姑臧城下,就見到城上早已高掛白旗。
見到是秦炎領軍前來。
劉曄、陳群、蒯良、蒯越等人這才打開城門,向秦炎投降。
對於這些人才,秦炎也都一一重用,沒有了曹氏一族,這些人隻能依附於他,因此並不擔心忠誠的問題。
“此後收複城池戰事,主公盡可交與我等。”
此戰就要落入尾聲,秦炎也不再駐留在前線,將收複涼州諸郡的職責交給馬超與徐庶,他便準備帶領眾人返迴鄴城。
“我軍如今疆域擴大,鄴城還是有些遠了。”
如今他需要麵對劉備與孫權,想到鄴城還在河北,便打算將治所轉移,重迴雒陽。
“此事還需要與文若商議。”
迴程的路上,秦炎接到戰報,劉備正在永安抵禦孫權,陸遜特意向他寫來書信,請求發兵。
“伯言這孩子,當真是難得的棟梁之材。”
就在孫權與劉備交戰的時候,陸遜已經尋找到戰機,準備從後方襲擾孫權,不讓他染指川蜀,甚至還想要趁機攻下荊南。
“想不到夏侯惇竟然真的如此決絕,置之死地而後生了這是。”
盡管兵力上不占優勢,但此時的曹軍爆發出的氣勢,讓秦炎都為之側目。
麵對黃忠與高順的圍追堵截,夏侯惇絲毫不懼,硬是帶領著三五千士卒殺了出來,將曹真與曹休解救出來。
“賊軍勢大,不可戀戰!”
夏侯惇難得清醒,將二人營救之後,不做交戰,帶著眾人就往外衝殺。
趙雲、黃忠、高順三人會合,對於夏侯惇今日都感到十分驚訝。
“可惜不能將他留下來。”
三人都有些遺憾,不過也隻讓夏侯惇、曹真、曹休三人與不到六七千士卒走脫,麾下大多數士卒都被截殺圍困。
“曹軍已經是強弩之末,夏侯惇已經逃走,爾等當真還要負隅頑抗?”
於禁的出現,讓這些士卒全都停頓了片刻,接著許多人都扔下兵刃,選擇放棄抵抗。
旬日之後,秦炎與馬超、龐德、徐晃、張合等將在榆中會合。
自從夏侯惇潰敗之後,秦炎四路大軍齊頭並進,所向披靡,接連攻下隴西、南安等郡。
“如今整個雍州都被我軍占領,主公當一鼓作氣,兵進武威,徹底掃除曹丕。”
秦炎麾下,除了幾位謀臣,就連一眾將領也都紛紛向他諫言,請求趁勢繼續進軍。
曹丕雖然割據涼州,但隨著他幾次兵敗,諸郡已經隱隱有了脫離的趨勢,眼下隻有武威一郡之地真正在他掌控之中。
此時他也是一臉愁容,精神落寞。
“秦炎大軍進兵神速,已經在榆中會師,怕是不要旬日就兵進武威。”
“眼下我軍隻有五千兵力,如何能抵擋他十幾萬大軍?”
曹丕的目光掃過群臣,相比於曹操巔峰之時,麾下百員謀臣良將,如今隻有司馬懿、程昱、劉曄、陳群、辛毗、蒯越、蒯良、滿寵、夏侯惇、許褚、曹真、曹休等人始終追隨在他的身旁。
不覺間心中生出挫敗感,秦炎比他年長不了多少,但此時卻是天壤之別。
“昔日楚霸王無顏麵對江東父老,今日我又有何顏麵再迴中原?”
曹丕心中有些絕望,但又滿是不甘。
“主公若是不願就此放棄,不可能投降於秦炎,不如就此舍棄涼州,我軍尚有五千士兵,足以橫掃西域。”
司馬懿同樣心有不甘,他想要實現自己的野心,但秦炎的光芒太過耀眼,即便是投效他麾下,自己難以獲得想要的結果,因此才會對曹丕不離不棄。
聽到司馬懿的建議,眾人都是神色古怪,許多人都麵帶疑慮。
“仲達所言不無道理,主公繼承先王遺誌,自然不能就此沉淪,臣服於秦炎,要是直取西域,在下願意相隨,隻是眾多臣下之中,未必都是人人願意背離故土。”
程昱的話,讓曹丕也連連點頭,一旦前往西域,怕是此生再難有返迴故土的機會,他也能夠理解。
即便是他,聽到司馬懿的建議也尚有疑慮。
“諸君之中,若是有不願背離故土的,也可以選擇留下,孤自會修書,秦炎見了,必然不會為難你等。”
這種艱難的決定,即便是曹丕也沒有替他們作出選擇,隻是讓麾下眾臣自己選擇。
“秦炎逼迫的緊急,還請諸公明日之前作出抉擇。”
曹丕揮手,讓眾人散去,隻將司馬懿留下。
“仲達以為,當真別無他法?”
曹丕心有不甘,若不是走投無路,他也不願攻略西域,偏安一隅。
“除非主公能夠忍受投降秦炎之後被圈進的時光,做一個閑散的公侯。”
曹丕不禁聯想到了漢獻帝,還有袁紹當初私自擁立的弘農王,打了一個激靈,搖了搖頭。
“想我曹丕繼承先父遺誌,便是不能在漢家中原立足,也要在西域打下一片基業。”
隨著時間流逝,很快,陸續就有人前來拜見曹丕,將自己思慮之後的抉擇告知於他。
經過一晝夜的思慮,最後司馬懿、程昱、許褚、夏侯惇、曹真、曹休決定繼續追隨曹丕攻略西域,其餘之人,或是就此離去隱居,或是等待秦炎大軍前來投降。
對於這些人的選擇,曹丕並未感到憤怒,隻是心中多了許多感慨。
兩日之後,曹丕帶著這些親信謀臣武將,與自己宗族之人,在五千士卒的護送下,西出玉門關,進入西域。
秦炎此時已經進入武威境內,得知曹丕出了玉門關,心中也在感歎。
“像曹丕這種不輸於曹操的雄才大略之人,到了西域,未嚐不能重新崛起。”
“但,終究都是為我攻略疆域罷了。”
對於曹丕、司馬懿這種充滿野心的人,秦炎自會放任他們就此離去,今日隻是將他們驅逐出涼州,讓曹丕不能與他逐鹿天下。
“不過眼下更關鍵的,還是將劉備與孫權的勢力全都剿滅,讓天下再度一統。”
沒有了曹丕的抵抗,秦炎大軍更是暢行無阻,一路順利來到姑臧城下,就見到城上早已高掛白旗。
見到是秦炎領軍前來。
劉曄、陳群、蒯良、蒯越等人這才打開城門,向秦炎投降。
對於這些人才,秦炎也都一一重用,沒有了曹氏一族,這些人隻能依附於他,因此並不擔心忠誠的問題。
“此後收複城池戰事,主公盡可交與我等。”
此戰就要落入尾聲,秦炎也不再駐留在前線,將收複涼州諸郡的職責交給馬超與徐庶,他便準備帶領眾人返迴鄴城。
“我軍如今疆域擴大,鄴城還是有些遠了。”
如今他需要麵對劉備與孫權,想到鄴城還在河北,便打算將治所轉移,重迴雒陽。
“此事還需要與文若商議。”
迴程的路上,秦炎接到戰報,劉備正在永安抵禦孫權,陸遜特意向他寫來書信,請求發兵。
“伯言這孩子,當真是難得的棟梁之材。”
就在孫權與劉備交戰的時候,陸遜已經尋找到戰機,準備從後方襲擾孫權,不讓他染指川蜀,甚至還想要趁機攻下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