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長安混戰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到底是世間名將,若是草草埋葬了,反倒讓世人小覷了我江東吳王。”
按照孫權的意思,是想將關羽就地厚葬,在公安為他修建陵墓。
但他轉念一想,既然秦炎又在暗中擺了他一道,讓他手中南郡之地得而複失,便想要將關羽的屍首送往秦炎那裏,讓他接手這個難題。
因為秦炎此前有過交代,荊州的事務全都由陸遜決定。
見孫權派人將關羽的屍首送來,陸遜就猜到了孫權這是不懷好意,但他並未放在心上。
“關羽之死,雖然與我軍有所關係,但兩軍交戰,生死乃是兵家常事。若非是呂蒙白衣渡江,我軍也難以傷他性命,所以真兇終究還是江東。”
“恰好張任生擒了劉備麾下叛將糜芳,也算是對劉備有了交代。”
想到這裏,陸遜便讓人將關羽的屍首好生收殮,派出一支千人隊伍護送,進入蜀地,準備送往成都。
同時又將糜芳也一並押送,至於他的生死,也讓劉備自行決定。
“孫權占了荊南,但陳兵公安等沿江城池,怕是過不了多久,隻要劉備在長安兵敗,就會兵發蜀地。”
盡管逆流而上進攻蜀地難度不小,但此時孫權心中確實有這般想法,他占領荊南四郡之後,勢力大漲,雖然不敢與秦炎正麵碰撞,但自信諸侯之中,他也是難有敵手。
陸遜想到這裏,感覺事情緊急,便書信一封,讓人連夜送往秦炎軍中,讓他定奪。
曹丕身在長安城中,卻是時刻關注著秦炎與劉備兩軍的動向。
“傳聞劉備軍中大將身死,今日有斥候探查,見他軍中盡皆一片素縞,看來傳言非虛。”
他雖然不曾與關羽有過交手,但時常聽起曹操對關羽稱讚,此時也有些唏噓。
“劉備沒有關羽,荊州之地必然難以守住,如今他實力大減,我軍與他的聯合,便也做不得數了。”
曹丕敏銳的抓住戰機,斷定劉備實力衰減,必然不能在長安久戰,因此所謂的聯合抗秦一事,就此胎死腹中。
“傳令曹真,曹休二人,讓他們集結涼州兵力,先去收複天水諸郡,先將劉備退路截斷。”
雖然這與他對抗秦炎並無益處,但劉備趁人之危進攻天水的事情讓他十分不爽,因此才決定,先將劉備退路截斷,到時不需要他長安兵力出動,自然就有秦炎替他出戰。
而此刻的秦炎,也接到關羽戰死的消息,又接到陸遜的書信,對於他的處理方式感到十分滿意,認為十分妥當,並無不妥。
“劉備軍中如今士氣低落,正是我軍與他進行交戰的時機。”
作為秦炎身邊的謀臣,郭嘉等人也都察覺到了戰機,紛紛勸說秦炎發兵進攻。
“我軍主力暫且不動,先讓孟起前往陳倉進攻,若是劉備派兵救援,便立刻出營進攻。”
作為劉備行軍路上的重鎮陳倉,此刻也落入到秦炎的視野之中。
相比於曹丕進攻天水截斷劉備的退路,秦炎的想法更加尖銳,也更加大膽。
如此過了幾日,劉備就接連接到消息,涼州軍正在進攻天水,馬超軍正往陳倉進發。
饒是諸葛亮,此時也有些色變。
“看來曹丕還是背棄了聯合的約定,要趁我軍實力大減的時候在我軍背後揮刀了。”
好在他早有預料,已經將吳班、吳懿、吳蘭、雷銅四將調遣到天水駐守,此時麵對曹軍來勢洶洶,倒也不會失了方寸。
“隻是馬超兇猛,麾下不隻有秦炎軍中精銳,還有幾萬羌兵,以陳倉的兵力,怕是難以抵擋。”
陳倉距離漢中都有些距離,一時難以增兵防守,眼下隻能將劉備軍中士卒分開,前往陳倉駐守。
“就讓魏延領兵二萬前往陳倉駐守吧,否則以馬超的勇力,楊儀與龐統怕是難以抵擋。”
為了防止退路被截斷,又不能讓劉備在前線失去戰力,諸葛亮深思熟慮,才有了如此決定。
至於劉備,依舊沉浸在悲傷之中難以自拔,每每想到關羽,都會痛哭流涕,精神也肉眼可見的衰弱下去。
眼看劉備如此,諸葛亮幾次勸解,都不曾取得效果,又要防備秦炎趁機進攻,本來還有張飛可用,可此時張飛滿腔怒火,諸葛亮也不敢讓他領兵,就怕他擅自帶兵出戰。
“雲長一死,讓此次長安戰事近乎失敗。”
諸葛亮見軍中士氣都低落下來,已經料想到此次進攻長安會以失敗告終,但他仍舊不肯放棄,哪怕有一絲機會都要爭取。
五日之後,天水戰事終於爆發,曹真雖是初次領兵作戰,但已經頗具章法,就連吳懿這種成名已久的將領也在他手中吃了幾次敗仗。
但作為諸葛亮親自挑選的將領,吳懿幾人也並非酒囊飯袋,熟悉了曹軍的戰法之後,也能夠反擊,如此算是將天水守住。
可是陳倉的戰事卻讓諸葛亮感到揪心。
馬超就在西涼,對於各處城池都了如指掌,因此總能尋找到薄弱之處進攻,若非是魏延拚命抵抗,陳倉隻怕早已經易手。
讓諸葛亮欣慰的是,劉備終於暫時擺脫痛失關羽的悲痛,重新振作起來,準備親自領兵支援陳倉。
就在劉備領兵出營半日之後,秦炎這裏也開始調動起來。
“軍師,秦炎軍中趙雲親自領兵五萬進攻我軍營寨,如今正在我軍外圍防禦交戰。”
諸葛亮剛想要讓張飛領兵,就接到他已經與趙雲交戰的消息,一時間有些無語,不知該說些什麽。
“秦炎此次當真是大舉進攻,麾下趙雲、龐德、徐晃都已經加入戰鬥之中,看來當真是下了決心,要將劉備一舉擊潰了。”
長安城中,夏侯惇等眾將也都在時刻關注著兩軍的交戰情況。
以曹丕的想法,想要趁兩軍混戰的時候,派遣一軍出城偷襲,將秦炎與劉備兩支軍隊全都截殺一陣。
可惜夏侯惇與夏侯淵才領兵打開城門,就見到黃忠橫刀立馬,手中端著寶雕弓,瞄準了城門的方向。
“長安四周,盡數被秦軍包圍,可惜良機就此錯失了。”
按照孫權的意思,是想將關羽就地厚葬,在公安為他修建陵墓。
但他轉念一想,既然秦炎又在暗中擺了他一道,讓他手中南郡之地得而複失,便想要將關羽的屍首送往秦炎那裏,讓他接手這個難題。
因為秦炎此前有過交代,荊州的事務全都由陸遜決定。
見孫權派人將關羽的屍首送來,陸遜就猜到了孫權這是不懷好意,但他並未放在心上。
“關羽之死,雖然與我軍有所關係,但兩軍交戰,生死乃是兵家常事。若非是呂蒙白衣渡江,我軍也難以傷他性命,所以真兇終究還是江東。”
“恰好張任生擒了劉備麾下叛將糜芳,也算是對劉備有了交代。”
想到這裏,陸遜便讓人將關羽的屍首好生收殮,派出一支千人隊伍護送,進入蜀地,準備送往成都。
同時又將糜芳也一並押送,至於他的生死,也讓劉備自行決定。
“孫權占了荊南,但陳兵公安等沿江城池,怕是過不了多久,隻要劉備在長安兵敗,就會兵發蜀地。”
盡管逆流而上進攻蜀地難度不小,但此時孫權心中確實有這般想法,他占領荊南四郡之後,勢力大漲,雖然不敢與秦炎正麵碰撞,但自信諸侯之中,他也是難有敵手。
陸遜想到這裏,感覺事情緊急,便書信一封,讓人連夜送往秦炎軍中,讓他定奪。
曹丕身在長安城中,卻是時刻關注著秦炎與劉備兩軍的動向。
“傳聞劉備軍中大將身死,今日有斥候探查,見他軍中盡皆一片素縞,看來傳言非虛。”
他雖然不曾與關羽有過交手,但時常聽起曹操對關羽稱讚,此時也有些唏噓。
“劉備沒有關羽,荊州之地必然難以守住,如今他實力大減,我軍與他的聯合,便也做不得數了。”
曹丕敏銳的抓住戰機,斷定劉備實力衰減,必然不能在長安久戰,因此所謂的聯合抗秦一事,就此胎死腹中。
“傳令曹真,曹休二人,讓他們集結涼州兵力,先去收複天水諸郡,先將劉備退路截斷。”
雖然這與他對抗秦炎並無益處,但劉備趁人之危進攻天水的事情讓他十分不爽,因此才決定,先將劉備退路截斷,到時不需要他長安兵力出動,自然就有秦炎替他出戰。
而此刻的秦炎,也接到關羽戰死的消息,又接到陸遜的書信,對於他的處理方式感到十分滿意,認為十分妥當,並無不妥。
“劉備軍中如今士氣低落,正是我軍與他進行交戰的時機。”
作為秦炎身邊的謀臣,郭嘉等人也都察覺到了戰機,紛紛勸說秦炎發兵進攻。
“我軍主力暫且不動,先讓孟起前往陳倉進攻,若是劉備派兵救援,便立刻出營進攻。”
作為劉備行軍路上的重鎮陳倉,此刻也落入到秦炎的視野之中。
相比於曹丕進攻天水截斷劉備的退路,秦炎的想法更加尖銳,也更加大膽。
如此過了幾日,劉備就接連接到消息,涼州軍正在進攻天水,馬超軍正往陳倉進發。
饒是諸葛亮,此時也有些色變。
“看來曹丕還是背棄了聯合的約定,要趁我軍實力大減的時候在我軍背後揮刀了。”
好在他早有預料,已經將吳班、吳懿、吳蘭、雷銅四將調遣到天水駐守,此時麵對曹軍來勢洶洶,倒也不會失了方寸。
“隻是馬超兇猛,麾下不隻有秦炎軍中精銳,還有幾萬羌兵,以陳倉的兵力,怕是難以抵擋。”
陳倉距離漢中都有些距離,一時難以增兵防守,眼下隻能將劉備軍中士卒分開,前往陳倉駐守。
“就讓魏延領兵二萬前往陳倉駐守吧,否則以馬超的勇力,楊儀與龐統怕是難以抵擋。”
為了防止退路被截斷,又不能讓劉備在前線失去戰力,諸葛亮深思熟慮,才有了如此決定。
至於劉備,依舊沉浸在悲傷之中難以自拔,每每想到關羽,都會痛哭流涕,精神也肉眼可見的衰弱下去。
眼看劉備如此,諸葛亮幾次勸解,都不曾取得效果,又要防備秦炎趁機進攻,本來還有張飛可用,可此時張飛滿腔怒火,諸葛亮也不敢讓他領兵,就怕他擅自帶兵出戰。
“雲長一死,讓此次長安戰事近乎失敗。”
諸葛亮見軍中士氣都低落下來,已經料想到此次進攻長安會以失敗告終,但他仍舊不肯放棄,哪怕有一絲機會都要爭取。
五日之後,天水戰事終於爆發,曹真雖是初次領兵作戰,但已經頗具章法,就連吳懿這種成名已久的將領也在他手中吃了幾次敗仗。
但作為諸葛亮親自挑選的將領,吳懿幾人也並非酒囊飯袋,熟悉了曹軍的戰法之後,也能夠反擊,如此算是將天水守住。
可是陳倉的戰事卻讓諸葛亮感到揪心。
馬超就在西涼,對於各處城池都了如指掌,因此總能尋找到薄弱之處進攻,若非是魏延拚命抵抗,陳倉隻怕早已經易手。
讓諸葛亮欣慰的是,劉備終於暫時擺脫痛失關羽的悲痛,重新振作起來,準備親自領兵支援陳倉。
就在劉備領兵出營半日之後,秦炎這裏也開始調動起來。
“軍師,秦炎軍中趙雲親自領兵五萬進攻我軍營寨,如今正在我軍外圍防禦交戰。”
諸葛亮剛想要讓張飛領兵,就接到他已經與趙雲交戰的消息,一時間有些無語,不知該說些什麽。
“秦炎此次當真是大舉進攻,麾下趙雲、龐德、徐晃都已經加入戰鬥之中,看來當真是下了決心,要將劉備一舉擊潰了。”
長安城中,夏侯惇等眾將也都在時刻關注著兩軍的交戰情況。
以曹丕的想法,想要趁兩軍混戰的時候,派遣一軍出城偷襲,將秦炎與劉備兩支軍隊全都截殺一陣。
可惜夏侯惇與夏侯淵才領兵打開城門,就見到黃忠橫刀立馬,手中端著寶雕弓,瞄準了城門的方向。
“長安四周,盡數被秦軍包圍,可惜良機就此錯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