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主公,龐統此去,必不會迴來,何不將他扣留下來?”
沮授看龐統登船離去,感覺沒有趁此時將他扣留下來,有些可惜。
“他此去必會向周瑜複命,若不是他前往迴複,周瑜未必會相信。”
早在龐統提出將戰船用鐵鎖連接起來,郭嘉等人就已經猜到周瑜到底打算用什麽計策了。
“戰船用鐵鎖連接,若是周瑜用火攻,難以躲避。”
沮授心中擔憂,不知秦炎為何還要堅持用鐵鎖將戰船連接起來。
“龐統所獻之策,倒也不錯,確實能讓我大軍在江麵如履平地,至於周瑜若是用火,我心中已有對策。”
秦炎眼中充滿自信,心中已經想到破解的計策。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他口中呢喃,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舞台已經搭好,隻等諸葛亮借來東風,就能上演一出好戲。
龐統返迴江東水寨,果然將秦炎采納了他的提議的事情如實告知周瑜,讓周瑜十分欣喜。
領諸將出寨前往高處觀察秦軍水寨,見果然已經有戰船被鐵鎖連接,人馬正在上麵行走,周瑜放聲大笑,大叫秦炎此戰必敗。
忽然一陣北風吹過麵龐,周瑜猛然想到一事,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往後倒去。
千算萬算,竟然漏算了風向!
周瑜躺在營中,心中煩悶,就見到諸葛亮前來探望。
“公瑾心中煩憂之事,吾可化解。”
見周瑜麵露懷疑,諸葛亮取出紙筆,寫下: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想來這應該就是都督心中煩憂的根源,在下不才,也曾學過奇門遁甲天書,能夠唿風喚雨,公瑾若是需要,在下便開壇設法,求取東風。”
周瑜暗暗吃驚,若真是如此,那諸葛亮不僅心思縝密,更是有術法神通,這種人,日後必定成為江東大敵。
但此時還需要諸葛亮為他招來東風,暫時不能對他動手。
於是讓諸葛亮盡管說出要求,隻要能夠求來東風,他都盡可能滿足。
“隻等孔明在南屏山七星壇召來東風,你我聯軍必能大破秦炎!”
周瑜心病有了救治的方法,病情立刻痊愈了大半,已經能夠處理軍務。
黃蓋已經準備好二十艘火船,船頭布滿椽釘,船艙內裝滿蘆葦幹草,澆蓋上魚油。最上麵鋪了一層硫磺等引火之物,全都用青布遮蓋,船頭上插著青牙旗幟,船尾也都係著走舸。隻等周瑜一聲令下,就能投放出去。
闞澤這些時日,每日都與蔡中、蔡和在水寨中飲酒,不讓他們有機會離開,周圍也都是江東士卒把守,讓兩人營寨周圍水泄不通。
周瑜又讓眾將迴營,將戰船軍器等物全都準備妥當,隻等他一聲令下,一齊出動。
“都督,起風了!”
周瑜正在帳中,忽然聽到帳外有喊聲傳來。
走到帳外,就見到旗幟往西北方向飄動,竟然真的刮起東南風。
周瑜大驚,對諸葛亮心中生了殺意,讓徐盛、丁奉領兵前往擒殺孔明。
“此人不除,日後必定是江東禍患。”
隻可惜等兩人趕到南屏山之時,諸葛亮已經乘坐小舟離開,往劉備軍中前去。
“事已至此,隻能等日後再做謀劃。”
放走了諸葛亮,周瑜心中有些怒火,但如今東南風吹起,正是趁機進攻的時候,隻好收拾心情,開始部署。
“令呂蒙帶領蔡中與降卒,打著秦炎的旗號,直取烏林,尋到秦軍屯糧之所,舉火為號。”
“徐盛領三千士兵,前往烏林接應呂蒙。”
“淩統領五千士卒,在彝陵邊界等待,隻要看到烏林燃起火光,立刻發兵唿應。”
“董襲領三千兵,直取漢陽,從漢川殺奔秦軍營寨。”
“潘璋領三千士兵往漢陽接應董襲。”
將幾路將領分配完畢,周瑜又讓黃蓋安排火船,讓人送密信給秦炎,今夜前來投靠。
又讓韓當、陳武、丁奉各自帶領數百隻戰船,前麵各自擺列火船二十隻。
正當周瑜進行部署的時候,諸葛亮也迴到劉備營中,開始部署。
讓魏延領兵前往烏林小路埋伏,讓張飛在葫蘆口埋伏,又讓糜竺、糜芳、劉封各領船隻,繞江圍剿敗軍,奪取戰船器械。
最後讓關羽與周倉、關平領兵前往華容道埋伏。
秦炎這裏,已經接到黃蓋差人送來的密信。
“黃蓋在信中言說,他今日負責為江東糧草運輸巡邏,有了時機出水寨,打算今夜前來投奔。今夜二更,船上插著青龍牙旗的,便是運糧船。”
“果然東風一起,周瑜就要開始行動了。”
秦炎早有預料,將郭嘉、沮授、賈詡等一眾謀臣全都召集,商談軍事。
“今夜黃蓋前來詐降,已經被我識破,諸位可還有破敵之策?”
“主公既然已經識破黃蓋詐降,必然也猜到周瑜準備用火攻,想來那些鐵鎖連環的戰船,也是誘餌。”
郭嘉此時再想,瞬間就感覺合理許多,以鐵鎖相連的戰船為誘餌,讓周瑜相信火攻之策成功,在暗中布下將領,即便敵軍已經開始行動,也能從容應對。
“假若我軍失敗,周瑜必定會在烏林設下埋伏,再將我軍南北退路截斷,如此便能圍剿我軍。”
“不過我軍已經提前洞悉他的計策,就能以此進行部署防禦。”
此時眾人全都反應過來,開始推測周瑜與諸葛亮會如何部署,才能讓秦炎兵敗。
“敵軍若是用計,必然會趁機燒毀我軍糧草,可讓徐晃鎮守烏林大寨,看守糧草。”
“讓趙雲、張遼各自領兵在分別在南北兩側清繳伏兵。”
“再讓張合、高覽、郭淮領兵沿江駐紮,將劉備與周瑜放置在江北的兵力全部截斷退路,力求剿殺幹淨。”
隨著眾人一言一語,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反製措施,讓秦炎心中越發充滿自信。
此次赤壁之戰,斷然不會曆史重演,這一場戰事的勝者,注定會是他秦炎。
隨著秦炎的命令,諸將全都領了軍令,各自領兵,蟄伏在營寨中,等待天黑之後,黃蓋前來。
沮授看龐統登船離去,感覺沒有趁此時將他扣留下來,有些可惜。
“他此去必會向周瑜複命,若不是他前往迴複,周瑜未必會相信。”
早在龐統提出將戰船用鐵鎖連接起來,郭嘉等人就已經猜到周瑜到底打算用什麽計策了。
“戰船用鐵鎖連接,若是周瑜用火攻,難以躲避。”
沮授心中擔憂,不知秦炎為何還要堅持用鐵鎖將戰船連接起來。
“龐統所獻之策,倒也不錯,確實能讓我大軍在江麵如履平地,至於周瑜若是用火,我心中已有對策。”
秦炎眼中充滿自信,心中已經想到破解的計策。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他口中呢喃,一切都已經準備妥當,舞台已經搭好,隻等諸葛亮借來東風,就能上演一出好戲。
龐統返迴江東水寨,果然將秦炎采納了他的提議的事情如實告知周瑜,讓周瑜十分欣喜。
領諸將出寨前往高處觀察秦軍水寨,見果然已經有戰船被鐵鎖連接,人馬正在上麵行走,周瑜放聲大笑,大叫秦炎此戰必敗。
忽然一陣北風吹過麵龐,周瑜猛然想到一事,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往後倒去。
千算萬算,竟然漏算了風向!
周瑜躺在營中,心中煩悶,就見到諸葛亮前來探望。
“公瑾心中煩憂之事,吾可化解。”
見周瑜麵露懷疑,諸葛亮取出紙筆,寫下: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想來這應該就是都督心中煩憂的根源,在下不才,也曾學過奇門遁甲天書,能夠唿風喚雨,公瑾若是需要,在下便開壇設法,求取東風。”
周瑜暗暗吃驚,若真是如此,那諸葛亮不僅心思縝密,更是有術法神通,這種人,日後必定成為江東大敵。
但此時還需要諸葛亮為他招來東風,暫時不能對他動手。
於是讓諸葛亮盡管說出要求,隻要能夠求來東風,他都盡可能滿足。
“隻等孔明在南屏山七星壇召來東風,你我聯軍必能大破秦炎!”
周瑜心病有了救治的方法,病情立刻痊愈了大半,已經能夠處理軍務。
黃蓋已經準備好二十艘火船,船頭布滿椽釘,船艙內裝滿蘆葦幹草,澆蓋上魚油。最上麵鋪了一層硫磺等引火之物,全都用青布遮蓋,船頭上插著青牙旗幟,船尾也都係著走舸。隻等周瑜一聲令下,就能投放出去。
闞澤這些時日,每日都與蔡中、蔡和在水寨中飲酒,不讓他們有機會離開,周圍也都是江東士卒把守,讓兩人營寨周圍水泄不通。
周瑜又讓眾將迴營,將戰船軍器等物全都準備妥當,隻等他一聲令下,一齊出動。
“都督,起風了!”
周瑜正在帳中,忽然聽到帳外有喊聲傳來。
走到帳外,就見到旗幟往西北方向飄動,竟然真的刮起東南風。
周瑜大驚,對諸葛亮心中生了殺意,讓徐盛、丁奉領兵前往擒殺孔明。
“此人不除,日後必定是江東禍患。”
隻可惜等兩人趕到南屏山之時,諸葛亮已經乘坐小舟離開,往劉備軍中前去。
“事已至此,隻能等日後再做謀劃。”
放走了諸葛亮,周瑜心中有些怒火,但如今東南風吹起,正是趁機進攻的時候,隻好收拾心情,開始部署。
“令呂蒙帶領蔡中與降卒,打著秦炎的旗號,直取烏林,尋到秦軍屯糧之所,舉火為號。”
“徐盛領三千士兵,前往烏林接應呂蒙。”
“淩統領五千士卒,在彝陵邊界等待,隻要看到烏林燃起火光,立刻發兵唿應。”
“董襲領三千兵,直取漢陽,從漢川殺奔秦軍營寨。”
“潘璋領三千士兵往漢陽接應董襲。”
將幾路將領分配完畢,周瑜又讓黃蓋安排火船,讓人送密信給秦炎,今夜前來投靠。
又讓韓當、陳武、丁奉各自帶領數百隻戰船,前麵各自擺列火船二十隻。
正當周瑜進行部署的時候,諸葛亮也迴到劉備營中,開始部署。
讓魏延領兵前往烏林小路埋伏,讓張飛在葫蘆口埋伏,又讓糜竺、糜芳、劉封各領船隻,繞江圍剿敗軍,奪取戰船器械。
最後讓關羽與周倉、關平領兵前往華容道埋伏。
秦炎這裏,已經接到黃蓋差人送來的密信。
“黃蓋在信中言說,他今日負責為江東糧草運輸巡邏,有了時機出水寨,打算今夜前來投奔。今夜二更,船上插著青龍牙旗的,便是運糧船。”
“果然東風一起,周瑜就要開始行動了。”
秦炎早有預料,將郭嘉、沮授、賈詡等一眾謀臣全都召集,商談軍事。
“今夜黃蓋前來詐降,已經被我識破,諸位可還有破敵之策?”
“主公既然已經識破黃蓋詐降,必然也猜到周瑜準備用火攻,想來那些鐵鎖連環的戰船,也是誘餌。”
郭嘉此時再想,瞬間就感覺合理許多,以鐵鎖相連的戰船為誘餌,讓周瑜相信火攻之策成功,在暗中布下將領,即便敵軍已經開始行動,也能從容應對。
“假若我軍失敗,周瑜必定會在烏林設下埋伏,再將我軍南北退路截斷,如此便能圍剿我軍。”
“不過我軍已經提前洞悉他的計策,就能以此進行部署防禦。”
此時眾人全都反應過來,開始推測周瑜與諸葛亮會如何部署,才能讓秦炎兵敗。
“敵軍若是用計,必然會趁機燒毀我軍糧草,可讓徐晃鎮守烏林大寨,看守糧草。”
“讓趙雲、張遼各自領兵在分別在南北兩側清繳伏兵。”
“再讓張合、高覽、郭淮領兵沿江駐紮,將劉備與周瑜放置在江北的兵力全部截斷退路,力求剿殺幹淨。”
隨著眾人一言一語,逐漸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反製措施,讓秦炎心中越發充滿自信。
此次赤壁之戰,斷然不會曆史重演,這一場戰事的勝者,注定會是他秦炎。
隨著秦炎的命令,諸將全都領了軍令,各自領兵,蟄伏在營寨中,等待天黑之後,黃蓋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