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草船借箭,一半鐵箭,一半火箭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日,周瑜找到諸葛亮,與他商議軍事。
“兩軍水戰,當以弓箭為先,但軍中正缺箭矢,不知孔明是否願意督造箭矢十萬支?”
諸葛亮不假思索,就將這件差事答應下來。
“都督委任,自當效勞。不過十萬支箭,都督打算何時用到?”
見諸葛亮答應下來,周瑜心中有些欣喜,“十日之後,孔明可否辦到?”
“十日太久,秦軍隨時都有可能渡江,自然越快越好,不如就以三日為期限。”
諸葛亮主動縮短期限,給了周瑜借機處置的理由,立刻乘勢追進:
“軍中無戲言,孔明切不可玩笑。”
“不敢戲弄都督,在下願意立下軍令狀,若是不能如期完成,甘願受罰。”
諸葛亮成竹在胸,向周瑜立下軍令狀,承諾三日時間完成十萬支箭矢的打造。
“既然諸葛亮自尋死路,就不能怪我了。”
周瑜手拿軍令狀,見到上麵諸葛亮已經簽字畫押,心中更加欣喜。
“十萬支箭矢不是小數,三日之內如何能夠完成?”
諸葛瑾此前勸說諸葛亮投靠江東不成,便一直留在周瑜水寨,得知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心中不免有些替他擔憂。
“若是尋常方法,必然難以完成,我自有計策,還需兄長保密。”
諸葛亮也知道周瑜對他懷有殺心,想要借機除掉他,一旦周瑜吩咐匠人故意拖延時間,那他必然要被軍法處置,因此幾日時間,都已經沒有太大關係。
“兄長借我二十隻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都用青布作為帷幔,再在每艘船上放置千餘個草人,分別安置在船隻兩側。”
諸葛瑾在江東作為重臣,手中也有些權勢,這些事情對他而言輕而易舉。
“此事兄長切莫告知他人,否則被公瑾知道,我這計策必然失敗。”
諸葛亮再次叮囑諸葛瑾,千萬要替他保密。
劉備水寨中,也得知諸葛亮接下軍令狀,三日時間製造十萬支箭。
“孔明還是有些意氣用事,若是周瑜讓軍中匠人從中作梗,必然不能完成,到時受到責罰,便是讓我失去臂膀。”
為了幫助諸葛亮如期完成,劉備命令麾下將士日夜不休,加緊製造箭矢,以求能夠幫助到他。
諸葛瑾係於親情,私下調撥出快船二十艘,並且按照諸葛亮的要求,一一布置下去。
一連等了兩日,都不見諸葛亮有任何動作,讓他也有些焦急。
等到第三日,才有士兵告知諸葛瑾,諸葛亮在夜色中出了水寨,往對岸秦軍水寨去了。
“江麵大霧彌漫,本就難以分辨,又是黑夜,如此貿然前往秦軍水寨,萬一在江上迷途,孔明危矣。”
諸葛瑾連連歎息,對諸葛亮的做法他並不清楚,但心中卻是關切他的安危。
“江中大霧,秦軍摸不清我這裏虛實,必然不敢出水寨迎戰,隻能射出箭矢襲擾。”
諸葛亮看著秦炎軍中水寨的隱約輪廓,心中充滿自信。
“將船隻調整方向,船身與秦軍水寨綿延方向一致,並列排開。”
等到士卒將快船按照他的命令擺開,諸葛亮又下令讓士卒擂鼓呐喊。
“霧氣彌漫,難以分辨敵軍虛實,還是不宜貿然出寨。”
甘寧聽到江麵上有敵軍擂鼓呐喊,一時間又難以辨別虛實,隻好下令讓水寨中射出箭矢,阻止敵軍靠近。
“再去旱寨稟告主公,讓他派弓手前來增援。”
秦炎接到甘寧的求援,略一思索,就想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傳令張遼、徐晃,讓他二人領一萬弓手,支援甘寧水寨,不要用普通箭矢,使用火矢。”
“再讓水寨中的投石機啟動,敵軍既然想要趁亂襲擾,那就要給他迎頭痛擊。”
秦炎接連下了兩道軍令,想到此時諸葛亮怕是已經借到一半箭矢,心中有些惱怒。
“希望這兩道措施,能讓諸葛亮功敗垂成。”
不出秦炎預料,等張遼、徐晃趕來,甘寧已經讓水軍射出了上萬支箭矢,接到秦炎的命令,甘寧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投石、弓箭一齊發射出去,瞬間讓灰蒙蒙的江麵上出現一道道光點。
諸葛亮正滿心躊躇,等待秦炎將另一側草人全都射滿箭矢,就感到江麵上有重物砸落,激起一道道水花。
“先生,秦軍水寨中向我軍拋射投石,還有火矢。”
士卒向他報告現狀,讓諸葛亮聞言微微一滯,眼中充滿不可置信。
“我這計策,尋常人都難以看破,秦炎是如何看到的?”
此時快船上已經有火矢墜落,將草人點燃,正在往其他地方蔓延。
“速速將燃燒的草人砍倒,扔到江中!”
“秦炎竟然如此卑鄙,看破我借箭的計策,還想要讓我葬身於此。”
隨著越來越多的草人被點燃,諸葛亮見計策失敗,隻能讓隊伍就此返迴。
“隻怕周瑜已經領兵在水寨中等候,此番少了一半的箭矢,這一次恐怕是難逃罪責了。”
諸葛亮看了看逐漸明亮的天色,又看到身後二十艘快船上多少都有損傷,隻有那一半接滿箭矢的草人被保留下來。
此時周瑜已經領著五百士卒在江邊等候,昨夜得知諸葛亮趁夜出營,心中也好奇他究竟如何能在一夜之間弄到十萬支箭矢。
等了許久,終於見到諸葛亮領船隊返迴。
“孔明真是智謀無雙,竟然想到用如此方法,真是讓在下自愧不如。”
看著快船中放著的草人,上麵布滿了箭矢,周瑜就已經猜到諸葛亮的計策,心中也對他敬佩不已。
“孔明計策雖妙,但似乎少了一半箭矢,此處隻有五萬支箭。”
等士卒統計完畢,此次共計收獲箭矢五萬多,距離諸葛亮答應的十萬支箭還差了一半,周瑜眼見有機會發難,就要開口追責。
恰在此時,就見水上又一支船隊匆匆趕來。
“軍師命我等打造的五萬支箭已經打造完畢,此刻已經送到。”
聽到關羽的聲音在江上傳來,周瑜麵色一變,心中感到可惜,諸葛亮眼神一亮,心中感動。
“兩軍水戰,當以弓箭為先,但軍中正缺箭矢,不知孔明是否願意督造箭矢十萬支?”
諸葛亮不假思索,就將這件差事答應下來。
“都督委任,自當效勞。不過十萬支箭,都督打算何時用到?”
見諸葛亮答應下來,周瑜心中有些欣喜,“十日之後,孔明可否辦到?”
“十日太久,秦軍隨時都有可能渡江,自然越快越好,不如就以三日為期限。”
諸葛亮主動縮短期限,給了周瑜借機處置的理由,立刻乘勢追進:
“軍中無戲言,孔明切不可玩笑。”
“不敢戲弄都督,在下願意立下軍令狀,若是不能如期完成,甘願受罰。”
諸葛亮成竹在胸,向周瑜立下軍令狀,承諾三日時間完成十萬支箭矢的打造。
“既然諸葛亮自尋死路,就不能怪我了。”
周瑜手拿軍令狀,見到上麵諸葛亮已經簽字畫押,心中更加欣喜。
“十萬支箭矢不是小數,三日之內如何能夠完成?”
諸葛瑾此前勸說諸葛亮投靠江東不成,便一直留在周瑜水寨,得知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心中不免有些替他擔憂。
“若是尋常方法,必然難以完成,我自有計策,還需兄長保密。”
諸葛亮也知道周瑜對他懷有殺心,想要借機除掉他,一旦周瑜吩咐匠人故意拖延時間,那他必然要被軍法處置,因此幾日時間,都已經沒有太大關係。
“兄長借我二十隻船,每船要軍士三十人,船上都用青布作為帷幔,再在每艘船上放置千餘個草人,分別安置在船隻兩側。”
諸葛瑾在江東作為重臣,手中也有些權勢,這些事情對他而言輕而易舉。
“此事兄長切莫告知他人,否則被公瑾知道,我這計策必然失敗。”
諸葛亮再次叮囑諸葛瑾,千萬要替他保密。
劉備水寨中,也得知諸葛亮接下軍令狀,三日時間製造十萬支箭。
“孔明還是有些意氣用事,若是周瑜讓軍中匠人從中作梗,必然不能完成,到時受到責罰,便是讓我失去臂膀。”
為了幫助諸葛亮如期完成,劉備命令麾下將士日夜不休,加緊製造箭矢,以求能夠幫助到他。
諸葛瑾係於親情,私下調撥出快船二十艘,並且按照諸葛亮的要求,一一布置下去。
一連等了兩日,都不見諸葛亮有任何動作,讓他也有些焦急。
等到第三日,才有士兵告知諸葛瑾,諸葛亮在夜色中出了水寨,往對岸秦軍水寨去了。
“江麵大霧彌漫,本就難以分辨,又是黑夜,如此貿然前往秦軍水寨,萬一在江上迷途,孔明危矣。”
諸葛瑾連連歎息,對諸葛亮的做法他並不清楚,但心中卻是關切他的安危。
“江中大霧,秦軍摸不清我這裏虛實,必然不敢出水寨迎戰,隻能射出箭矢襲擾。”
諸葛亮看著秦炎軍中水寨的隱約輪廓,心中充滿自信。
“將船隻調整方向,船身與秦軍水寨綿延方向一致,並列排開。”
等到士卒將快船按照他的命令擺開,諸葛亮又下令讓士卒擂鼓呐喊。
“霧氣彌漫,難以分辨敵軍虛實,還是不宜貿然出寨。”
甘寧聽到江麵上有敵軍擂鼓呐喊,一時間又難以辨別虛實,隻好下令讓水寨中射出箭矢,阻止敵軍靠近。
“再去旱寨稟告主公,讓他派弓手前來增援。”
秦炎接到甘寧的求援,略一思索,就想到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
“傳令張遼、徐晃,讓他二人領一萬弓手,支援甘寧水寨,不要用普通箭矢,使用火矢。”
“再讓水寨中的投石機啟動,敵軍既然想要趁亂襲擾,那就要給他迎頭痛擊。”
秦炎接連下了兩道軍令,想到此時諸葛亮怕是已經借到一半箭矢,心中有些惱怒。
“希望這兩道措施,能讓諸葛亮功敗垂成。”
不出秦炎預料,等張遼、徐晃趕來,甘寧已經讓水軍射出了上萬支箭矢,接到秦炎的命令,甘寧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投石、弓箭一齊發射出去,瞬間讓灰蒙蒙的江麵上出現一道道光點。
諸葛亮正滿心躊躇,等待秦炎將另一側草人全都射滿箭矢,就感到江麵上有重物砸落,激起一道道水花。
“先生,秦軍水寨中向我軍拋射投石,還有火矢。”
士卒向他報告現狀,讓諸葛亮聞言微微一滯,眼中充滿不可置信。
“我這計策,尋常人都難以看破,秦炎是如何看到的?”
此時快船上已經有火矢墜落,將草人點燃,正在往其他地方蔓延。
“速速將燃燒的草人砍倒,扔到江中!”
“秦炎竟然如此卑鄙,看破我借箭的計策,還想要讓我葬身於此。”
隨著越來越多的草人被點燃,諸葛亮見計策失敗,隻能讓隊伍就此返迴。
“隻怕周瑜已經領兵在水寨中等候,此番少了一半的箭矢,這一次恐怕是難逃罪責了。”
諸葛亮看了看逐漸明亮的天色,又看到身後二十艘快船上多少都有損傷,隻有那一半接滿箭矢的草人被保留下來。
此時周瑜已經領著五百士卒在江邊等候,昨夜得知諸葛亮趁夜出營,心中也好奇他究竟如何能在一夜之間弄到十萬支箭矢。
等了許久,終於見到諸葛亮領船隊返迴。
“孔明真是智謀無雙,竟然想到用如此方法,真是讓在下自愧不如。”
看著快船中放著的草人,上麵布滿了箭矢,周瑜就已經猜到諸葛亮的計策,心中也對他敬佩不已。
“孔明計策雖妙,但似乎少了一半箭矢,此處隻有五萬支箭。”
等士卒統計完畢,此次共計收獲箭矢五萬多,距離諸葛亮答應的十萬支箭還差了一半,周瑜眼見有機會發難,就要開口追責。
恰在此時,就見水上又一支船隊匆匆趕來。
“軍師命我等打造的五萬支箭已經打造完畢,此刻已經送到。”
聽到關羽的聲音在江上傳來,周瑜麵色一變,心中感到可惜,諸葛亮眼神一亮,心中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