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徐庶用兵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有徐庶替他在前線分擔,諸葛亮讓關羽、張飛兩將領兵前去支援徐庶,自己則是隻身前往江東,準備說服孫權,與劉備合力。
“若是僅憑我一人,即便能夠說服孫權,但未免還是人微言輕,孫權軍中未必心甘情願,不如再寫一封書信,送到周瑜手中。”
諸葛亮細細思忖,又給周瑜書信一封,言明想要再次聯合的願望。
“諸葛亮倒是聰明,知道將我也拉入一起,如今秦炎愈發勢大,若是劉備再被他打敗,那下一個目標恐怕就是江東了。”
以目前的形勢,江東想要繼續生存,也隻能與劉備聯合,於是周瑜將軍中事務全都交給黃蓋,他親自返迴建業。
卻說秦炎領兵進攻南郡,先鋒太史慈率先入境,在長阪遭遇徐庶。
徐庶早到長阪,讓陳到、糜芳在長阪兩側設下伏兵,等待太史慈到來。
太史慈心中戒備,讓士兵駐足,等待哨騎探查之後再做行進,部將單經主動請纓,領本部千人先行探路。
“想不到秦炎麾下武將都是這般謹慎,難怪會鮮有敗績。”
徐庶見太史慈領軍停在原地,又見到一支千人隊伍率先起行,就猜到太史慈已經懷疑此地有伏兵隱藏。
“等那千人隊伍到來,讓陳到先行出擊,太史慈見到伏兵出現,必然領軍前來援救,到時再讓糜芳出擊。”
徐庶見招拆招,將本來計劃的左右兩支伏兵一齊出擊改為先後出擊,這樣讓陳到麻痹太史慈,糜芳就能出其不意。
果然,見到陳到殺出,將單經帶領的千人隊伍包圍,太史慈眼中閃過欣喜,就要領兵衝殺過去,營救單經。
“將軍小心這一支伏兵是誘敵之策,為的就是麻痹大軍,等大軍前去救援,再殺出一支伏兵。”
眼看太史慈就要帶兵衝殺,不再懷疑還有伏兵,陸遜趕忙將他攔下。
聽到陸遜的話,太史慈連連點頭。
“隻是單經遭遇包圍,我若不救,今後如何統兵,我再分出五千兵力,交由你統領,一旦還有伏兵,也好救援。”
太史慈說罷,分出五千士卒交給陸遜,自己則帶領剩餘的萬餘人衝殺過去。
“那小將倒是有些見識,居然還懂得接應。”
徐庶站在高處,望見太史慈身旁有一小將,統領五千左右的士兵按兵不動,眼中也不由得露出讚賞。
“太史慈既然已經衝入陣中,那就全力廝殺吧。”
隨著令旗揮動,糜芳率兵衝殺出來,讓太史慈也有些措手不及。
“多虧了陸遜小子,這才讓我軍不至於全都中計。”
太史慈暗暗慶幸,戰鬥愈加英勇,衝入包圍之中,迎上陳到,讓陳到感到壓力驟增。
“敵軍左右進攻,雖然戰鬥混亂,但軍陣有序,顯然有人在遠處發號施令。”
陸遜看著不遠處數萬兵力混戰,卻並未有立即救援的意思,而是四處張望,尋找操控敵軍軍陣的背後之人。
找了片刻,終於見到對麵高處令旗的影子。
“派出一支千人隊伍,徑直衝殺到對麵那裏,其餘的士卒,再去援救太史慈將軍。”
陸遜從容不迫,指揮麾下五千士兵。
徐庶見有士卒往他這裏奔走過來,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已經暴露,也不猶豫,號令全軍撤退。
“今日一戰多虧伯言,我軍這才沒有損失慘重。”
太史慈收攏軍隊,見到陸遜,對他不斷誇讚,讓陸遜有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想必今日那在高處發號施令的,就是劉備麾下謀士徐庶了。”
在劉備軍中,最出名的兩位謀臣,當屬諸葛亮與徐庶,如今諸葛亮還未趕來,必然就是徐庶在前線指揮。
陸遜經過幾次戰事,如今也算能夠獨當一麵了,對於徐庶這般的對手,還是十分重視。
秦炎也得知陸遜與徐庶有過交手,這才突然想起來,似乎徐庶的母親目前就在襄陽城中。
“主公莫不是想用徐庶老母引誘徐庶前來投效?”
李儒、賈詡第一時間就想到,用徐庶家人作為要挾,讓徐庶背離劉備,前來投效。
秦炎卻是搖了搖頭,沒有認同兩人的想法。
“徐庶雖然有大才,足智多謀,我若用他家人要挾,他也必定會來,但並非心甘情願,不是真心為我所用,未免可惜。”
“再者,若是他家中老母得知是因為自己被脅迫,才讓徐庶歸降,背離劉備,必然會自絕於世。”
“我不能得大才,又讓無辜老嫗身死,雖然是削弱了劉備,但有違良知。”
秦炎目光環視眾人,眼中充滿自信,
“況且我麾下如今有諸君相助,皆是足智多謀,胸懷韜略之人,又何懼一個徐庶。”
聽到秦炎的話,在場眾人全都有些感動,不僅是因為秦炎的胸懷,也是因為秦炎對他們的信任。
“主公對我等如此信任,我等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不知不覺間,秦炎又籠絡了一波人心,讓他這一群麾下更加團結。
經曆長阪一戰,徐庶雖然設伏成功,但是隨著秦炎領著大軍趕到,他也隻能撤出長阪,在當陽駐紮。
“幸虧主公與諸位將軍及時趕來,否則在下定然守不住城池了。”
堅守數日,徐庶終於等到了援軍。
這一次事關生死存亡,諸葛亮尚在建業遊說孫權,劉備隻好親自統領關羽、張飛等將領來到前線。
“這些時間,辛苦元直了。”
劉備滿臉真摯,對徐庶安撫,讓他備受感動。
“以孔明之辯才,加上周瑜從旁協助,此次與孫權聯合,應是十拿九穩。”
聽到諸葛亮親自前往建業,徐庶就知道聯合一事,已經成功,隻需再等一些時日,就能得到孫權支援。
秦炎也知道劉備想要與孫權聯合的消息,因此最近攻勢猛烈,接連攻下當陽、麥城,直抵江陵。
劉備麾下損失慘重,隻有不足三萬兵力堅守江陵。
“荊南四郡,還能湊出士卒三萬,已經在趕來的路上,還請主公再堅持幾日。”
劉備最近接連失利,心中已經有些失去戰意,多虧麾下眾將不斷勸慰,這才沒有崩潰。
“主公,孫權已經同意聯合了!”
“若是僅憑我一人,即便能夠說服孫權,但未免還是人微言輕,孫權軍中未必心甘情願,不如再寫一封書信,送到周瑜手中。”
諸葛亮細細思忖,又給周瑜書信一封,言明想要再次聯合的願望。
“諸葛亮倒是聰明,知道將我也拉入一起,如今秦炎愈發勢大,若是劉備再被他打敗,那下一個目標恐怕就是江東了。”
以目前的形勢,江東想要繼續生存,也隻能與劉備聯合,於是周瑜將軍中事務全都交給黃蓋,他親自返迴建業。
卻說秦炎領兵進攻南郡,先鋒太史慈率先入境,在長阪遭遇徐庶。
徐庶早到長阪,讓陳到、糜芳在長阪兩側設下伏兵,等待太史慈到來。
太史慈心中戒備,讓士兵駐足,等待哨騎探查之後再做行進,部將單經主動請纓,領本部千人先行探路。
“想不到秦炎麾下武將都是這般謹慎,難怪會鮮有敗績。”
徐庶見太史慈領軍停在原地,又見到一支千人隊伍率先起行,就猜到太史慈已經懷疑此地有伏兵隱藏。
“等那千人隊伍到來,讓陳到先行出擊,太史慈見到伏兵出現,必然領軍前來援救,到時再讓糜芳出擊。”
徐庶見招拆招,將本來計劃的左右兩支伏兵一齊出擊改為先後出擊,這樣讓陳到麻痹太史慈,糜芳就能出其不意。
果然,見到陳到殺出,將單經帶領的千人隊伍包圍,太史慈眼中閃過欣喜,就要領兵衝殺過去,營救單經。
“將軍小心這一支伏兵是誘敵之策,為的就是麻痹大軍,等大軍前去救援,再殺出一支伏兵。”
眼看太史慈就要帶兵衝殺,不再懷疑還有伏兵,陸遜趕忙將他攔下。
聽到陸遜的話,太史慈連連點頭。
“隻是單經遭遇包圍,我若不救,今後如何統兵,我再分出五千兵力,交由你統領,一旦還有伏兵,也好救援。”
太史慈說罷,分出五千士卒交給陸遜,自己則帶領剩餘的萬餘人衝殺過去。
“那小將倒是有些見識,居然還懂得接應。”
徐庶站在高處,望見太史慈身旁有一小將,統領五千左右的士兵按兵不動,眼中也不由得露出讚賞。
“太史慈既然已經衝入陣中,那就全力廝殺吧。”
隨著令旗揮動,糜芳率兵衝殺出來,讓太史慈也有些措手不及。
“多虧了陸遜小子,這才讓我軍不至於全都中計。”
太史慈暗暗慶幸,戰鬥愈加英勇,衝入包圍之中,迎上陳到,讓陳到感到壓力驟增。
“敵軍左右進攻,雖然戰鬥混亂,但軍陣有序,顯然有人在遠處發號施令。”
陸遜看著不遠處數萬兵力混戰,卻並未有立即救援的意思,而是四處張望,尋找操控敵軍軍陣的背後之人。
找了片刻,終於見到對麵高處令旗的影子。
“派出一支千人隊伍,徑直衝殺到對麵那裏,其餘的士卒,再去援救太史慈將軍。”
陸遜從容不迫,指揮麾下五千士兵。
徐庶見有士卒往他這裏奔走過來,就知道自己的位置已經暴露,也不猶豫,號令全軍撤退。
“今日一戰多虧伯言,我軍這才沒有損失慘重。”
太史慈收攏軍隊,見到陸遜,對他不斷誇讚,讓陸遜有感覺有些不好意思。
“想必今日那在高處發號施令的,就是劉備麾下謀士徐庶了。”
在劉備軍中,最出名的兩位謀臣,當屬諸葛亮與徐庶,如今諸葛亮還未趕來,必然就是徐庶在前線指揮。
陸遜經過幾次戰事,如今也算能夠獨當一麵了,對於徐庶這般的對手,還是十分重視。
秦炎也得知陸遜與徐庶有過交手,這才突然想起來,似乎徐庶的母親目前就在襄陽城中。
“主公莫不是想用徐庶老母引誘徐庶前來投效?”
李儒、賈詡第一時間就想到,用徐庶家人作為要挾,讓徐庶背離劉備,前來投效。
秦炎卻是搖了搖頭,沒有認同兩人的想法。
“徐庶雖然有大才,足智多謀,我若用他家人要挾,他也必定會來,但並非心甘情願,不是真心為我所用,未免可惜。”
“再者,若是他家中老母得知是因為自己被脅迫,才讓徐庶歸降,背離劉備,必然會自絕於世。”
“我不能得大才,又讓無辜老嫗身死,雖然是削弱了劉備,但有違良知。”
秦炎目光環視眾人,眼中充滿自信,
“況且我麾下如今有諸君相助,皆是足智多謀,胸懷韜略之人,又何懼一個徐庶。”
聽到秦炎的話,在場眾人全都有些感動,不僅是因為秦炎的胸懷,也是因為秦炎對他們的信任。
“主公對我等如此信任,我等肝腦塗地,在所不辭。”
不知不覺間,秦炎又籠絡了一波人心,讓他這一群麾下更加團結。
經曆長阪一戰,徐庶雖然設伏成功,但是隨著秦炎領著大軍趕到,他也隻能撤出長阪,在當陽駐紮。
“幸虧主公與諸位將軍及時趕來,否則在下定然守不住城池了。”
堅守數日,徐庶終於等到了援軍。
這一次事關生死存亡,諸葛亮尚在建業遊說孫權,劉備隻好親自統領關羽、張飛等將領來到前線。
“這些時間,辛苦元直了。”
劉備滿臉真摯,對徐庶安撫,讓他備受感動。
“以孔明之辯才,加上周瑜從旁協助,此次與孫權聯合,應是十拿九穩。”
聽到諸葛亮親自前往建業,徐庶就知道聯合一事,已經成功,隻需再等一些時日,就能得到孫權支援。
秦炎也知道劉備想要與孫權聯合的消息,因此最近攻勢猛烈,接連攻下當陽、麥城,直抵江陵。
劉備麾下損失慘重,隻有不足三萬兵力堅守江陵。
“荊南四郡,還能湊出士卒三萬,已經在趕來的路上,還請主公再堅持幾日。”
劉備最近接連失利,心中已經有些失去戰意,多虧麾下眾將不斷勸慰,這才沒有崩潰。
“主公,孫權已經同意聯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