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終被荀攸勸說成功,決定派使者與劉備停戰,商談結盟事宜。


    “主公,曹操麾下劉曄前來求見,說是要與主公商談結盟事宜。”


    “哦?結盟?曹操想要與我結盟?”


    劉備聽到簡雍的話,有些難以置信,如今他麾下諸葛亮正領兵與曹操在當陽鏖戰,曹操竟然會在此時派使者前來。


    “且讓使者進來一敘,我倒想聽聽,曹操究竟要如何與我結盟。”


    劉備知曉秦炎水淹樊城的事情,隻要他在加把勁,未嚐不能搶在秦炎前麵將襄陽收入囊中。


    “曹公使者劉曄,見過劉皇叔。”


    劉曄麵見劉備,對他相當尊敬,雖然同為漢室宗親,但此行劉曄代表曹操,兩人立場不同。


    “子揚先生無需多禮,你我兩家正在交戰,如今有何想法,就在這裏言明吧。”


    劉備態度有些冷淡,心中有些不願與曹操結盟,但還是打算先聽一聽劉曄的話再做決定。


    “北方秦炎如今如日中天,大有橫掃六合之勢,你我兩家還在當陽激戰,實屬不智。”


    “所謂唇亡齒寒,若是秦炎揮師南下,襄陽陷落,接下來必定進攻南郡乃至荊南四郡,皇叔以為,憑借麾下勢力,能夠抵擋秦炎多久?”


    “不如就此與我軍停戰,兩方言和,再聯合江東孫權,三家聯手,共同在荊州之地抵禦秦炎。”


    “若是皇叔不願意倒也無妨,反正我主還能退守漢中,退守長安,隻是不知皇叔失去荊南四郡,還能退到哪裏?”


    劉曄一席話,讓劉備陷入沉思,此人眼光犀利,一針見血,若是襄陽真的陷落,那他就要直麵秦炎大軍的壓力。


    “與曹公停戰結盟,此事事關重大,還需容我三思,子揚若是不嫌舟車勞苦,不如與我一同北上,前往江陵見我家軍師一麵。”


    這般事關生死的大事,劉備也需要參考諸葛亮與徐庶的意見,這才想要讓劉曄與他一道前往。


    “自無不可。”


    劉曄也知曉如今劉備軍中,諸葛亮的地位僅次於劉備,隻要諸葛亮同意,劉備自然也會聽從。


    當陽戰場,曹操為了顯示誠意,已經下令司馬懿停止進攻,一切都等劉曄返迴再做打算。


    來到江陵,諸葛亮與徐庶早已經等候多時。


    眾人見禮,依次落座,正式進入正題。


    “曹公意欲與我家主公結盟,不知可是有了章程?”


    諸葛亮沒有表露態度,隻是讓劉曄先談一談曹操一方作出的準備。


    “荊州對於我主,劉皇叔與吳侯都至關重要,一旦荊州有失,我三家都將遭受重創。”


    “所以我主才有了這一次聯合的想法,希望皇叔與吳侯能夠出兵進駐江夏,等我軍援軍趕到,三家合力,將秦炎主力精銳殲滅在南陽一帶。”


    “兩軍在江夏駐軍期間,一切糧草開支,都由我方承擔。”


    諸葛亮沒有說話,徐庶也沉默不語,都在思考是否值得。


    “事關三家事宜,還要等吳侯派使者前來商議,不過你我兩家可以暫時停戰。”


    劉備見兩人都沒有開口,隻好自己先行表態,一切等孫權派來使者再說,即便現在停戰,若是孫權無意聯合,那現在的準備都是空談。


    劉曄也是無奈,隻好等孫權那邊的消息。


    孫權這裏,也在猶豫,曹操派人前來,想讓他與劉備、曹操三家聯合,派出使者前往江陵一同商議。


    “速速將公瑾迴來,就說有大事需要他定奪。”


    此時他記得孫策臨終之時交代的那句話: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周瑜接到消息快速從廣陵返迴建業,得知孫權猶豫不決的原委,仔細想了想,認為可以派遣使者前往,如今秦炎在徐州一直堅守,他在廣陵也無法打開局麵,或許換一個方向,能夠有奇效。


    “公瑾可有人選推薦?”


    孫權雖然同意了周瑜的想法,但心中沒有章程,因此還是需要周瑜替他決斷。


    “顧雍顧元歎可以。”


    聽到顧雍這個名字,孫權也是十分高興,當即同意下來,讓顧雍前往江陵。


    一路沿江而上,經過數日才到達江陵。


    劉曄早已心急如焚,見到顧雍前來,長舒一口氣。


    “公若不來,襄陽危矣。”


    此時樊城已經重建完畢,秦炎收獲當地百姓的認可,這才決定進攻襄陽。


    “曹操正在聯絡劉備、孫權,若是他三家聯合,倒也是棘手。”


    他早就得知曹操的動作,隻不過如今他勢力強大,早就讓劉備、孫權忌憚,再想與他兩家聯合,已經十分困難。


    “曹操在襄陽還有大軍十五萬,在江夏還有兵力近五萬,若是孫劉兩家再派援軍,至少有四十萬大軍聯合,當真是不可小覷。”


    郭嘉粗略一算,將三家聯合之後能夠派出的兵力計算出來,也感覺有些艱難。


    “襄陽三麵環水,一麵臨山,易守難攻,曹操若是當真打算堅守,也能拖到援軍前來,隻是有孫劉兩家加入,也能彌補他水軍戰力不足的問題。”


    秦炎也不得不歎服,向曹操提出此策之人,當真是好算計,借助外力拖延時間,等到曹操自家的水軍操練成型,便能水陸無懼。


    經過劉曄、諸葛亮、顧雍三人幾日時間的商討,最終還是決定三家聯合,一同抵禦秦炎。


    將曹操勢力內江夏郡借給孫權與劉備,作為兩家駐軍的地方,同時兩家各自出兵十萬,分別進駐安陸與荊城。


    原本駐紮在安陸的文聘所部,先行前往南陽郡的隨縣駐紮,等待聯軍後續命令。


    為了緩解襄陽的壓力,劉備還派出關羽率領一萬士卒從江陵北上,相助曹操。


    至於聯軍統帥,三家各出一人,共同商議決策。


    曹操接到消息,十分高興,思來想去,派出荀攸;


    劉備自然不用考慮,一切都交給諸葛亮決斷;


    至於孫權,則是讓周瑜擔起重任,將他從廣陵調往江夏,與其餘兩家會合。


    由此,曹操、劉備、孫權三家勢力正式聯合,共計四十萬大軍,對抗秦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暗同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暗同塵並收藏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