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聯姻馬騰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權小兒,趁我軍虛弱之時,竟然膽敢攻占壽春。”
曹操一睜眼,就接到戰報,孫權攻占壽春,讓他大為光火。
“孫權不過是趁人之危,但主公此時還不應該與他撕破臉麵。”
程昱勸慰曹操,未來孫權將是抗衡秦炎的一大助力,不能與之交惡。
、“若不是我軍主力全都集中在許都與陳留防守,如何能輪得到他一個碧眼小兒在我州郡肆虐。”
曹操歎了一口氣,秦炎陳兵二十萬在官渡,讓他不敢隨意調動軍隊。
加上他的招降送糧之策,幾乎整個兗州都已經倒向秦炎的陣營。
徐州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張繡與臧霸已經逐漸逼近邊境,還有孫權也想繼續北上,搶奪徐州。
好在豫州尚處在的他的掌控之中,讓他還有精力在汝南與譙郡進行防禦部署。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荀攸已經聯係到荊州的蒯越,並且取得了蒯家與桓家的支持。
蔡瑁因為蔡夫人的關係,有心推舉劉琮上位,因此對荀攸並未展露態度。
劉備有了諸葛亮的支持,雖然不願搶奪荊州,但有意扶持劉琦上位。
“又是劉備,大耳賊數次與我作對,這一次又要與我爭奪荊州。”
曹操對劉備越發忌憚,認為他與秦炎一樣,都是他的大敵,可惜沒能及早將他除掉。
秦炎在官渡大營,將眾將全都召集到一處。
“今日是除夕,我軍尚在與曹操交戰之中,諸位將士都不能返迴家中與家人團聚,我身為主君,在此先向諸君道一聲歉。”
說罷,秦炎起身對眾人拱手賠罪。
“雖然軍中不能飲酒,但也不能少了新春的氛圍,因此才將諸位召集過來,共同吃一頓團圓飯。”
眾人聞言,全都麵帶喜色,久在軍營,已經快要忘了尋常菜肴的味道。
“諸位,今日以茶代酒,願我軍來年剿滅曹操,一統中原!”
隨著秦炎的提議,眾人舉起杯子,一飲而盡。
等眾將全都坐下,秦炎這才發現,趙雲身旁坐著一員女將,正是馬雲祿。
“都說將門虎女,馬小姐亦是不遑多讓,能在我軍中待過半年之久,卻沒有絲毫怨言,當真讓秦某敬佩。”
秦炎說話間,眼神在趙雲與馬雲祿身上來迴掃過,見馬雲祿的眼神不時就會落在趙雲身上,心中有些了然。
難怪當初想將她送往鄴城,她都不肯,隻要趙雲護衛周全。
“此前曹操想要與馬騰將軍結為秦晉之好,被子龍這麽一攪合,也就沒了下文,反倒讓小姐在軍中受罪。不如今日趁大家都在,為小姐賠償一個夫婿可好?”
馬雲祿聞言一驚,眼神有些慌亂,聽秦炎的意思,莫非是他想要迎娶自己?
見她就要搖頭拒絕,秦炎趕緊阻止。
“小姐莫要會錯意,非是我,而是子龍。小姐以為如何?”
少女懷春,原來心思早被秦炎看穿,又想到自己方才就要拒絕,不禁臉上掛上一抹羞紅。
“子龍與主公情同手足,若是能迎娶雲祿小姐,今後你我兩家便是秦晉之好,想來令尊應該也會同意。”
郭嘉此時也起身撮合兩人,此時與馬騰聯姻利大於弊,況且二人又是郎才女貌,極為適合。
等郭嘉說完,營帳中所有人都不再說話,靜靜等待馬雲祿的選擇。
沉默良久,見到趙雲正看著他,最終還是羞赧的點頭同意。
“好!今日實在是雙喜臨門,理當慶賀!”
秦炎十分高興,讓人又添置了許多菜肴。
“等明日,我便修書一封,讓人送往馬騰將軍那裏。”
雖然秦炎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厚道,但在這個世道,相信馬騰也能理解。
果然,當馬雲祿嫁於趙雲的書信送到馬騰的手中時,馬騰起初有些難以置信,而後十分震怒,最後平靜接受。
“秦炎這是主動向我示好,我若不知好歹,強行拒絕,日後必定遭受他的報複。”
眼下秦炎在與曹操的戰爭中節節勝利,大有一統中原的趨勢,加上他又雄踞幽州、冀州、並州三州,已然成了天下最強大的諸侯。
對於這般人物,想要繼續生存,隻能交好,不能得罪。
徐州,陳家。
“父親,孫權率軍攻打徐州,我們該怎麽選擇,是協助李通防守,還是另投他處?”
陳登接到孫權進攻徐州的消息,立刻匆匆找到父親陳珪。
“曹操敗局已定,李通再有能力,也無法守住徐州,陳家世代居於此地,不能讓傳承斷送在你我手中。孫權雖然擁兵十萬前來,但也並非徐州真正的歸宿。”
“父親的意思是,選擇北方的秦炎?”
陳登聽出陳珪話中深意,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沒錯,聰明人要懂得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才能保全自身。”
陳珪沒有隱瞞,他年事已高,未來還要陳登撐起家族,因此對他也寄予厚望。
“此時秦炎軍隊已經占據青州,若是明目張膽與他聯絡,必然會遭到曹操報複。”
事關重大,因此暗中聯絡秦炎也隻有他二人知曉。
陳珪找到李通,說服他南下抵禦孫權。
“秦炎與曹公尚在對峙,雖然曹公官渡失利,但麾下仍有數十萬大軍,秦炎也不敢輕舉妄動。孫權擁兵十萬,膽敢北上攻略,老夫不才,願意以家族之力協助將軍守住徐州。”
陳珪信誓旦旦,願意舉全族之力相助李通。
李通不疑有他,對陳珪萬分感激,同意了陳珪讓陳登前往許都求援的建議。
於是陳登趁機從許都繞道官渡,終於見到秦炎。
“秦公雄才大略,已有席卷天下大勢,陳登豈是那不識時務之人,願意與秦公裏應外合,協助麾下將軍取得徐州。”
陳登說明來意,讓秦炎有些意外,他與曹操戰事未定,陳登就急於抉擇。
“元龍先生能夠投效,協助我軍攻取徐州,自然是好事。先生此番前來,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計策,可否仔細說來。”
果然如同郭嘉所說,這些家族搖擺不定,真是懂得審時度勢。
曹操一睜眼,就接到戰報,孫權攻占壽春,讓他大為光火。
“孫權不過是趁人之危,但主公此時還不應該與他撕破臉麵。”
程昱勸慰曹操,未來孫權將是抗衡秦炎的一大助力,不能與之交惡。
、“若不是我軍主力全都集中在許都與陳留防守,如何能輪得到他一個碧眼小兒在我州郡肆虐。”
曹操歎了一口氣,秦炎陳兵二十萬在官渡,讓他不敢隨意調動軍隊。
加上他的招降送糧之策,幾乎整個兗州都已經倒向秦炎的陣營。
徐州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張繡與臧霸已經逐漸逼近邊境,還有孫權也想繼續北上,搶奪徐州。
好在豫州尚處在的他的掌控之中,讓他還有精力在汝南與譙郡進行防禦部署。
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荀攸已經聯係到荊州的蒯越,並且取得了蒯家與桓家的支持。
蔡瑁因為蔡夫人的關係,有心推舉劉琮上位,因此對荀攸並未展露態度。
劉備有了諸葛亮的支持,雖然不願搶奪荊州,但有意扶持劉琦上位。
“又是劉備,大耳賊數次與我作對,這一次又要與我爭奪荊州。”
曹操對劉備越發忌憚,認為他與秦炎一樣,都是他的大敵,可惜沒能及早將他除掉。
秦炎在官渡大營,將眾將全都召集到一處。
“今日是除夕,我軍尚在與曹操交戰之中,諸位將士都不能返迴家中與家人團聚,我身為主君,在此先向諸君道一聲歉。”
說罷,秦炎起身對眾人拱手賠罪。
“雖然軍中不能飲酒,但也不能少了新春的氛圍,因此才將諸位召集過來,共同吃一頓團圓飯。”
眾人聞言,全都麵帶喜色,久在軍營,已經快要忘了尋常菜肴的味道。
“諸位,今日以茶代酒,願我軍來年剿滅曹操,一統中原!”
隨著秦炎的提議,眾人舉起杯子,一飲而盡。
等眾將全都坐下,秦炎這才發現,趙雲身旁坐著一員女將,正是馬雲祿。
“都說將門虎女,馬小姐亦是不遑多讓,能在我軍中待過半年之久,卻沒有絲毫怨言,當真讓秦某敬佩。”
秦炎說話間,眼神在趙雲與馬雲祿身上來迴掃過,見馬雲祿的眼神不時就會落在趙雲身上,心中有些了然。
難怪當初想將她送往鄴城,她都不肯,隻要趙雲護衛周全。
“此前曹操想要與馬騰將軍結為秦晉之好,被子龍這麽一攪合,也就沒了下文,反倒讓小姐在軍中受罪。不如今日趁大家都在,為小姐賠償一個夫婿可好?”
馬雲祿聞言一驚,眼神有些慌亂,聽秦炎的意思,莫非是他想要迎娶自己?
見她就要搖頭拒絕,秦炎趕緊阻止。
“小姐莫要會錯意,非是我,而是子龍。小姐以為如何?”
少女懷春,原來心思早被秦炎看穿,又想到自己方才就要拒絕,不禁臉上掛上一抹羞紅。
“子龍與主公情同手足,若是能迎娶雲祿小姐,今後你我兩家便是秦晉之好,想來令尊應該也會同意。”
郭嘉此時也起身撮合兩人,此時與馬騰聯姻利大於弊,況且二人又是郎才女貌,極為適合。
等郭嘉說完,營帳中所有人都不再說話,靜靜等待馬雲祿的選擇。
沉默良久,見到趙雲正看著他,最終還是羞赧的點頭同意。
“好!今日實在是雙喜臨門,理當慶賀!”
秦炎十分高興,讓人又添置了許多菜肴。
“等明日,我便修書一封,讓人送往馬騰將軍那裏。”
雖然秦炎也知道自己的做法有些不厚道,但在這個世道,相信馬騰也能理解。
果然,當馬雲祿嫁於趙雲的書信送到馬騰的手中時,馬騰起初有些難以置信,而後十分震怒,最後平靜接受。
“秦炎這是主動向我示好,我若不知好歹,強行拒絕,日後必定遭受他的報複。”
眼下秦炎在與曹操的戰爭中節節勝利,大有一統中原的趨勢,加上他又雄踞幽州、冀州、並州三州,已然成了天下最強大的諸侯。
對於這般人物,想要繼續生存,隻能交好,不能得罪。
徐州,陳家。
“父親,孫權率軍攻打徐州,我們該怎麽選擇,是協助李通防守,還是另投他處?”
陳登接到孫權進攻徐州的消息,立刻匆匆找到父親陳珪。
“曹操敗局已定,李通再有能力,也無法守住徐州,陳家世代居於此地,不能讓傳承斷送在你我手中。孫權雖然擁兵十萬前來,但也並非徐州真正的歸宿。”
“父親的意思是,選擇北方的秦炎?”
陳登聽出陳珪話中深意,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沒錯,聰明人要懂得審時度勢,順勢而為,才能保全自身。”
陳珪沒有隱瞞,他年事已高,未來還要陳登撐起家族,因此對他也寄予厚望。
“此時秦炎軍隊已經占據青州,若是明目張膽與他聯絡,必然會遭到曹操報複。”
事關重大,因此暗中聯絡秦炎也隻有他二人知曉。
陳珪找到李通,說服他南下抵禦孫權。
“秦炎與曹公尚在對峙,雖然曹公官渡失利,但麾下仍有數十萬大軍,秦炎也不敢輕舉妄動。孫權擁兵十萬,膽敢北上攻略,老夫不才,願意以家族之力協助將軍守住徐州。”
陳珪信誓旦旦,願意舉全族之力相助李通。
李通不疑有他,對陳珪萬分感激,同意了陳珪讓陳登前往許都求援的建議。
於是陳登趁機從許都繞道官渡,終於見到秦炎。
“秦公雄才大略,已有席卷天下大勢,陳登豈是那不識時務之人,願意與秦公裏應外合,協助麾下將軍取得徐州。”
陳登說明來意,讓秦炎有些意外,他與曹操戰事未定,陳登就急於抉擇。
“元龍先生能夠投效,協助我軍攻取徐州,自然是好事。先生此番前來,想必心中已經有了計策,可否仔細說來。”
果然如同郭嘉所說,這些家族搖擺不定,真是懂得審時度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