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日夜不休,總算很快將兩處渡口修複,糧草輜重這才及時輸送過來。


    於禁與夏侯淵雖然敗了一陣,但並不氣餒,接到曹操軍令,讓他二人時常騷擾敵軍。


    因此秦炎派遣黃忠據守延津,太史慈據守燕縣。


    每每於禁夏侯淵前來,兩人都領軍來戰,互有勝負,但都未大的傷亡。


    曹操因為擔憂許都日久生變,於是讓曹仁負責官渡的防禦部署,獨自返迴許都,震懾周邊勢力。


    曹仁接手指揮,令大軍在官渡安營紮寨,築起土城,讓夏侯惇親自把守隘口。


    “曹仁在官渡,廣設營寨,看來是想要在那裏與我軍決戰。”


    秦炎看著地圖上的官渡,感覺自己與袁紹一般,竟然也遇到了官渡之戰。


    “但我可不是袁紹。”


    秦炎心中暗道,他並非袁紹,不會犯下烏巢的錯誤,麾下文武也都是團結一心,曹操與當時也不可同日而語。


    “敵我兩軍都是兵力相當,糧草也都充足。”


    注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鬥。


    秦炎與於禁在前線寸土必爭的時候,曹操在許都,接見了劉表麾下使者韓嵩。


    劉表見劉備占據宛城,也開始蠢蠢欲動,但見曹操坐鎮許都,又不敢妄動,派他來一觀虛實。


    曹操自然清楚劉表的心思,於是對韓嵩加以拉攏,讚賞他高風亮節,又以朝廷的名義冊封他為零陵太守,成功分化了他與劉表兩人。


    等韓嵩迴到襄陽,見到劉表,陳述了曹操威德,認為曹操將會取得最終勝利,此時劉表不應該與他為敵,反而應該將子嗣送到許都為質,以示友好。


    劉表大怒,但顧及韓嵩的名望,這才沒有對他痛下殺手,但也打消了趁機進攻曹操的想法,隻讓文聘守好疆土,同時防備劉備。


    “主公,孫策在江東,被許貢門客刺殺身亡,其弟孫權接掌江東,正在鞏固自己的權勢,此刻無意北上討伐曹操。”


    秦炎聽聞孫策遇刺身亡,心中也在歎息,對他的死亡感到惋惜。


    “若是孫策未死,此時必定已經揮師北上。”


    此事對於曹操而言卻是十分利好的消息,沒有了江東的威脅,讓他能夠更加專心與秦炎交戰。


    “少了江東的牽製,曹操就有餘力調動兵馬北上,決然不能讓他繼續再往官渡增兵。”


    秦炎聽著眾人的話語,傳令周泰水軍出高唐港,協助臧霸渡河進攻青州,又讓張繡統領烏桓騎兵,隨後趕往青州。


    曹操接到麴義求援,果然讓李通將徐州守軍調動,去往青州相助。


    “秦炎借助水軍戰船優勢,處處領先我軍。”


    隨著戰局發展,曹操越發感覺被動,好似每一步部署,都被秦炎牽動。


    李通剛到徐州,就接到戰報,張繡帶領烏桓騎兵在青州所向披靡,與臧霸緊密配合,接連攻下城池,已經在青州站穩腳跟。


    “倒是差點將烏桓人忘記了,秦炎北征烏桓,看來也是早有預謀,有烏桓士卒相助,他便能在青州開辟出新一處戰場,又將我軍兵力牽製住部分。”


    曹操看著如今的局勢,已經逐漸對他不利。


    河內丟失,不僅讓他失去了直搗鄴城的機會,也讓司隸陷入夾擊的態勢中。


    青州也有戰事,一旦麴義被打退,那麽就能直接威脅到徐州,如今他大軍所需糧草,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徐州供應。


    加上兗州正麵戰場,秦炎步步為營,將戰線推進到陽武,也快要逼近到官渡。


    此時戰事已經持續了近半年之久,如今又到了九月,正是穀物成熟之際。


    “曹操昔日將白馬百姓全都遷走,這些穀物,反倒成了無主之物。”


    秦炎看著田地中已經泛黃的作物,想到曹操必然也會派大軍前來搶奪。


    “此時若是放一把火,必能讓曹操顆粒無收。”


    賈詡稍一思索,心中便有了計策。


    “此計雖好,但實在浪費,若是致使當地百姓沒有口糧過冬,造成饑荒,有傷天和。”


    秦炎雖然感覺此計不錯,能夠打擊到曹操,但是感覺未免有些不妥。


    “可傷天和但不傷文和。”


    賈詡對此並不在意,戰爭本就殘酷,難免有所波及,即便他不燒毀,這些糧草最後絕大多數也會落入到曹軍營中。


    秦炎還是決定聽從賈詡的計策,讓部將召集士卒,將處在他大軍控製範圍的糧草全都搶收,而後一把火,綿延十餘裏,大火在曹操控製中的田地上燃燒。


    “秦炎這般做法,就不怕受人唾棄嗎?”


    曹操平白損失了糧草,好在反應及時,搶收了部分,這才不至於顆粒無收。


    雖然這一場大火,對於曹操糧草供應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但著實影響到軍中士氣。


    賈詡又建議秦炎在此時發動進攻,於禁與夏侯淵果然不敵,堅守三五日之後,退到官渡。


    於是秦炎下令大軍前進,逼近官渡。


    曹操聽從荀攸的建議趁秦炎大軍安營紮寨之時,立足未穩,趁機讓大軍殺出。


    兩軍廝殺,果然被荀攸說中,曹操挽迴一場。


    幸虧秦炎還有後援趕來,這才將曹軍逼退,但也折損了一些人馬。


    此後接連數日,曹操都派大軍出戰,讓秦炎無暇設下營寨,大軍日漸疲憊。


    秦炎又怕曹操還有計策,於是讓大軍暫時後退,繼續在陽武駐紮,等待天時。


    曹操見狀,對秦炎的做法也感到不解,明明他尚且占據優勢,卻不率軍向前,隻是在陽武駐守。


    “難不成是他還有其他的手段,駐守陽武隻是在迷惑我?”


    曹操多疑的性格此時發揮了作用,不斷猜測秦炎究竟想要做什麽,不過是輸了一陣,為何就要堅守不出。


    絞盡腦汁,也猜想不到,隻能讓各部駐軍多加防備。


    秦炎這邊,讓各部堅守,除非曹軍前來,否則絕不主動出擊。


    如此一連過了近兩個月的時間,快要到深冬時節。


    忽然一夜降雪,秦炎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臉上閃過一絲欣喜。


    “傳令大軍,即刻啟程,前往官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暗同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暗同塵並收藏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