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征大軍終於凱旋,秦炎親自出城迎接。


    等田豐、沮授休整過後,秦炎便迫不及待召集文武商討會議。


    “如今我軍坐擁三州,缺少能夠治理各地的吏員,雖然有諸位家族子弟相助,但為我軍培養人才一事已經刻不容緩。”


    “此次召集大家前來,就是商討建立學院。”


    秦炎說完,環視眾人,讓他們暢所欲言,無需有所顧慮。


    “主公所想乃是好事,但如今書籍稀少,多是手工抄錄,若是學子少些,還能夠供應,可若是學子多了,即便依靠拓印也恐怕不足。”


    “諸位手中的書籍,都是大儒蔡邕之女蔡琰這段時間根據迴憶默寫出來的,這四百餘部書都是這段時間籍印刷出來,供諸位研讀。”


    對於書籍印刷,秦炎絲毫不用擔心,早在靈帝時期,雕版印刷技術就已經開始萌芽,他有格物院相助,集眾人之力研究改進不成問題,況且這一次他親自上陣,將木活字印刷技術成功複刻,使書籍的印刷不成問題。


    說罷,他又讓人抬進來幾個木箱子,裏麵放著的也都是書籍,看箱中這些書籍的數量,足有近千本。


    “這可是我召集了數百位木匠,耗時近一年時間才精心雕刻出活字模板,木箱中這些書籍,就是耗時近一個月時間印刷出來的。”


    印刷書籍,難點在於雕版篆刻或是活字模板的雕刻,因此秦炎早在一年之前就讓人開始雕刻,幾百位木雕師傅耗時近一年時間,才將常用的字模弄出來。


    “主公深謀遠慮,已經提前做好準備,如此用於教學的書籍就不是難題了。”


    “那不知主公準備教授這些學子學些什麽?”


    荀彧跟隨他時間長久,知道秦炎必然不會隻是單純想要教授儒家典籍。


    “儒家典籍自然不必說,六藝也不能拋棄,還有諸子百家學說,也應該有所涉獵,博采眾長才能長久發展。”


    秦炎心中所求的,是那種文能治國安邦,武能上陣殺敵的賢才,隻是這種人實在太少,可遇不可求。


    “對於學子的選拔,各個郡縣都可推選,縣中人口多少,能夠推薦的學子也不盡相同,隻要通過考核即可。同時,諸君也有權舉薦優秀學子入學,無需考核,相信諸君的眼光不會讓我失望。”


    這是秦炎給治下家族的優待,此時他也需要各個家族的支持,因此才將這些考慮進去。


    “每年秋季,還將有一次統一考核,隻要通過考核,就可錄取,沒有家世貧富之分,至於家境貧寒的,學費可以適當減免,甚至由州府承擔。”


    “對於在學院中努力學習,成績斐然的學子,學院還有錢財、典籍獎勵。”


    這才是秦炎真正想要的,讓寒門子弟能夠有展露學識的機會。


    “那些成功錄取的學子,隻要在幾年後通過學院的畢業考核,都能被我軍錄用,分配職務。未能通過如期畢業的,也有一次補考的機會。”


    秦炎頓了頓,給眾人時間消化這些信息。


    見這些謀臣都若有所思,秦炎並不著急繼續,也想看看他們的反應。


    “主公所言,在下以為可行,願讓族中長輩去學院任教。”


    荀彧最先反應過來,對秦炎的提議沒有異議,順勢提出讓族中學識淵博的長輩前往學院中教書。


    在場的都是精明之人,見荀彧率先同意,也紛紛讚同,建立學院這種事情,雖然讓其中一些家族利益受到影響,但族中優秀子弟卻有了更好的入仕途徑,未嚐不是好事。


    當下,也有幾人提出讓族中學者進入學院教書。


    秦炎讓人在一旁記下,等學院正式建成,就會邀請這些學者任職。


    “對於軍務,我也有一些想法。”


    將這些文臣搞定,秦炎開始著手對軍伍進行改進。


    “如今正是寒冬,軍中沒有戰事,除了每日操練,不能荒廢了其餘時間。”


    “在軍中進行識字運動,聘請夫子在各個軍中教授文字,對於積極配合的士卒,每日獎勵肉食,今後行軍作戰,能夠看懂軍令,行軍地圖的,戰功達標的,將會優先提拔。”


    “在軍中舉行比武,武藝出眾的,可以予以提拔。”


    秦炎此次算是一視同仁,給學子提供了上升機會,也為軍卒提供了晉升渠道。


    “還有,等學院落成,諸位的子嗣也可以進入學習,不用占用推薦名額。”


    聽完秦炎將這些規劃一口氣說完,眾人都感覺驚訝,想來這計劃在秦炎心中早就謀劃許久。


    想到先前五石散一事,眾人也感覺對於自家那些子弟有必要教育一番,他們忙於政事軍務,時常忽略,送入學院中,倒是不錯的選擇。


    “主公之言,我等全都讚同。”


    在荀彧的帶領下,這一次所有參與商議的文武官員全都讚同秦炎的提議。


    這樣他大為欣慰,好在幽州,冀州被他經營已久,受到阻力不會太大,卻不想竟然如此輕鬆。


    隨後,秦炎與眾人開始商議具體細節。


    考慮到鄴城臨近曹操,日後與曹操大戰之時,恐怕會受到波及,因此為了學子的安全著想,將學院選址落在薊城。


    那裏是秦炎的根基,有田疇負責,必然不會生出禍亂。


    同時,秦炎也讓他們收集能夠用作啟蒙的書籍,或者是自己撰寫的也可以。


    他手裏倒是有三本最佳選擇,隻是有些含義不好解釋,還需要改進一下,因此這才沒有在今日一並交給眾人觀看。


    “敢問主公,這學院可有名稱?”


    秦炎思考片刻,腦海中想到一句話,想來也能作為學院的宗旨。


    “就叫太平書院吧。”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在場的謀士聽了秦炎的解釋,如遭雷擊,口中不斷呢喃,重複這四句話。


    “主公一席話,讓人茅塞頓開!”


    “是極是極,我輩學子,正當如此。”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予暗同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予暗同塵並收藏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