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賈詡出謀,張繡來投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好你個賈文和,關鍵時刻竟然想要棄我不顧。”
張繡有些埋怨,他對賈詡十分信任,沒有想到關鍵時刻,賈詡竟然與他選擇不一樣。
“投降曹操,對將軍自然有益無害,日後未必不能拜將封侯。”
賈詡語氣十分認真,在張繡眼中不像是戲弄他。
“那軍師想去哪裏?”
張繡有些好奇,心中也在暗暗猜想。
荊州劉表?自從劉備駐紮在新野之後,劉表對他的態度就有了變化,不再將他當做盟友,反而想要將他吞並。
想來賈詡應該也不會選擇投靠劉表。
劉備?此刻他自己都在棲身劉表麾下,毫無根基,以賈詡的性格,自然也不會選擇他。
“西涼馬騰還是江東孫策?”
張繡將周圍的勢力都想了一遍,最後選定了馬騰與孫策。
一個占據西涼,麾下將士勇猛,兵力強盛,正是他施展才華的時機。
一個雄踞江東,同樣精兵強將無數,孫策真是壯年,銳意進取,也算是個明主。
“我這人不喜歡太招搖,最好還是安穩一些的好。”
賈詡否認了張繡的猜想,繼續說道:
“千萬別猜是劉璋,我賈文和還不至於流落到他麾下。”
“隻能是河北秦炎了,他與曹操勢力相當,為何不選曹操?”
張繡最後總算想到秦炎,很是好奇,為何在曹操與秦炎之中,賈詡會選擇秦炎。
“曹操失去了擁立天子的名號,卻扣留先帝皇後皇嗣與文武百官,從名正言順變為大逆不道。”
“雖然他坐擁中原之地,但四麵皆有強敵,不占地利。河北則是一家獨大,遲早被秦炎統一,又有黃河天險阻攔。”
“秦炎相較曹操,年輕就是優勢。”
賈詡對秦炎十分看好,所以才想放棄曹操,遠赴河北投奔。
“最後嘛,就是我與將軍還算有些交情,不能拿你當做人情送出去。”
張繡無語,感慨賈詡還算有些良心。
“其實,我是有了更好的見麵禮。”
賈詡咧嘴一笑,讓張繡有些毛骨悚然,每次他有了計策,都是這般表情。
“不然文和帶我一起?”
聽了賈詡的分析,張繡也感覺曹操似乎不是最佳選擇了。
“帶你不行,你若是與我一道,旁人就會懷疑了,對你我起了戒備之心,怕是功虧一簣。”
賈詡沉吟片刻,繼續說道:
“將軍若是有膽量,不妨自己前去投奔秦炎。我還有事情需要先去完成。”
張繡聽了賈詡的話,考慮著是否可行,他心中一直有個疑惑,也想去河北親自問清楚。
“既然如此,那就去投秦炎!”
於是喚來胡車兒,讓他挑選親信,帶好家眷,連夜與賈詡啟程向北,至於剩下的將士,張繡則是讓他們等待曹操前來,到時開城投降,曹操必然不會為難他們。
行到河內,賈詡與張繡就此分別,一個往鄴城方向繼續前進,一個往並州方向去了。
秦炎接到消息,張繡帶領家眷前來投靠,心中大喜,不僅是得了一員大將,又有賈詡這個謀臣相助,於是親自出城百裏相迎。
“張繡見過使君。”
張繡見秦炎親自相迎,心中頗為感動,這般禮賢下士,實在少見。
“將軍能來投我,乃是我的榮幸。”
秦炎展現出熱情又不失主公威嚴,讓張繡印象深刻。
“當年將軍在虎牢關前英姿,秦某記憶猶新。”
秦炎與張繡寒暄,聯絡感情,談及當年虎牢關一戰,張繡將目光落到秦炎身邊的將領身上,依舊是一身白袍,他也不會認錯人。
“當年就是子龍與我廝殺,末將在那時便有疑惑,不知子龍師從何人?”
張繡想到當日一戰,他與趙雲招式相同,心中就有疑惑。
“家師正是童淵,子龍亦聽師傅說起他有兩個弟子,一是張任,另一位就是師兄了,當日情勢緊急,未曾相認,不想今日才有機會。”
趙雲早就認出來張繡,隻是秦炎正在與張繡交談,他身為臣子,不便隨意插嘴。
同門師兄弟相認,自然又是一場歡喜場麵。
一直迴到鄴城,秦炎都不曾見到賈詡,心中疑惑,卻又不方便在此時詢問,以免張繡誤會,想著等明日再尋機會詢問。
張繡舍棄宛城,投奔秦炎的消息很快被告知曹操與劉表還有馬騰。
幾人都感覺十分驚訝,曹操更有些憤怒,張繡讓他愛將身亡,他本打算不計前嫌,重用於他,可是張繡居然棄城轉投秦炎,對他而言簡直就是羞辱。
“傳令大軍,加快行進,早些進入宛城。”
城中還有幾萬士卒,對於曹操來說,也是一大助力,決不能落入到他人手中。
劉表與馬騰都是同樣的想法,認為此時無主之地的宛城,就是一塊肥肉,都想要搶奪下來。
劉表讓劉備領本部兵馬先行,文聘領大軍隨後趕到,
馬騰也不甘落後,派馬超領兵出武關,朝宛城方向行進。
幾家勢力爭分奪秒,星夜疾行,都想將宛城收入囊中。
劉備來的最快,卻不想城中士兵從了張繡的軍令,隻認曹操旗幟,曹操不來,他們便拒不開城投降。
氣的劉備咬牙,又逢文聘帶軍趕來,於是準備攻城。
曹操來時,見文聘已經領軍列陣,即將開始攻城,急忙讓人傳信,阻止攻城。
“宛城本是荊州轄地,此前借給張繡暫居,如今他棄城而去,自然要歸還我軍。”
文聘見曹操大軍趕來,也不膽怯,當麵與曹操交涉。
曹操冷笑一聲,反駁道:
“張繡先前開城投降,而後叛我,再次占據城池,因此理當歸我所有。”
兩方爭論不下,當即擺開陣勢,廝殺到一起。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於禁諸將奮勇當先,關羽、張飛亦勇猛非常。
曹操屢次見關羽神勇,都倍感可惜,這等人才卻不能為他所用。
戰到激烈之時,曹純領一支重甲騎兵衝殺入陣,瞬間打破戰局,讓劉備文聘一方陷入被動。
“曹操有此虎狼騎軍,我軍斷然不能敵。”
於是領軍撤走,不做抵抗。
“吾之虎豹騎,不輸秦炎玄甲騎!”
張繡有些埋怨,他對賈詡十分信任,沒有想到關鍵時刻,賈詡竟然與他選擇不一樣。
“投降曹操,對將軍自然有益無害,日後未必不能拜將封侯。”
賈詡語氣十分認真,在張繡眼中不像是戲弄他。
“那軍師想去哪裏?”
張繡有些好奇,心中也在暗暗猜想。
荊州劉表?自從劉備駐紮在新野之後,劉表對他的態度就有了變化,不再將他當做盟友,反而想要將他吞並。
想來賈詡應該也不會選擇投靠劉表。
劉備?此刻他自己都在棲身劉表麾下,毫無根基,以賈詡的性格,自然也不會選擇他。
“西涼馬騰還是江東孫策?”
張繡將周圍的勢力都想了一遍,最後選定了馬騰與孫策。
一個占據西涼,麾下將士勇猛,兵力強盛,正是他施展才華的時機。
一個雄踞江東,同樣精兵強將無數,孫策真是壯年,銳意進取,也算是個明主。
“我這人不喜歡太招搖,最好還是安穩一些的好。”
賈詡否認了張繡的猜想,繼續說道:
“千萬別猜是劉璋,我賈文和還不至於流落到他麾下。”
“隻能是河北秦炎了,他與曹操勢力相當,為何不選曹操?”
張繡最後總算想到秦炎,很是好奇,為何在曹操與秦炎之中,賈詡會選擇秦炎。
“曹操失去了擁立天子的名號,卻扣留先帝皇後皇嗣與文武百官,從名正言順變為大逆不道。”
“雖然他坐擁中原之地,但四麵皆有強敵,不占地利。河北則是一家獨大,遲早被秦炎統一,又有黃河天險阻攔。”
“秦炎相較曹操,年輕就是優勢。”
賈詡對秦炎十分看好,所以才想放棄曹操,遠赴河北投奔。
“最後嘛,就是我與將軍還算有些交情,不能拿你當做人情送出去。”
張繡無語,感慨賈詡還算有些良心。
“其實,我是有了更好的見麵禮。”
賈詡咧嘴一笑,讓張繡有些毛骨悚然,每次他有了計策,都是這般表情。
“不然文和帶我一起?”
聽了賈詡的分析,張繡也感覺曹操似乎不是最佳選擇了。
“帶你不行,你若是與我一道,旁人就會懷疑了,對你我起了戒備之心,怕是功虧一簣。”
賈詡沉吟片刻,繼續說道:
“將軍若是有膽量,不妨自己前去投奔秦炎。我還有事情需要先去完成。”
張繡聽了賈詡的話,考慮著是否可行,他心中一直有個疑惑,也想去河北親自問清楚。
“既然如此,那就去投秦炎!”
於是喚來胡車兒,讓他挑選親信,帶好家眷,連夜與賈詡啟程向北,至於剩下的將士,張繡則是讓他們等待曹操前來,到時開城投降,曹操必然不會為難他們。
行到河內,賈詡與張繡就此分別,一個往鄴城方向繼續前進,一個往並州方向去了。
秦炎接到消息,張繡帶領家眷前來投靠,心中大喜,不僅是得了一員大將,又有賈詡這個謀臣相助,於是親自出城百裏相迎。
“張繡見過使君。”
張繡見秦炎親自相迎,心中頗為感動,這般禮賢下士,實在少見。
“將軍能來投我,乃是我的榮幸。”
秦炎展現出熱情又不失主公威嚴,讓張繡印象深刻。
“當年將軍在虎牢關前英姿,秦某記憶猶新。”
秦炎與張繡寒暄,聯絡感情,談及當年虎牢關一戰,張繡將目光落到秦炎身邊的將領身上,依舊是一身白袍,他也不會認錯人。
“當年就是子龍與我廝殺,末將在那時便有疑惑,不知子龍師從何人?”
張繡想到當日一戰,他與趙雲招式相同,心中就有疑惑。
“家師正是童淵,子龍亦聽師傅說起他有兩個弟子,一是張任,另一位就是師兄了,當日情勢緊急,未曾相認,不想今日才有機會。”
趙雲早就認出來張繡,隻是秦炎正在與張繡交談,他身為臣子,不便隨意插嘴。
同門師兄弟相認,自然又是一場歡喜場麵。
一直迴到鄴城,秦炎都不曾見到賈詡,心中疑惑,卻又不方便在此時詢問,以免張繡誤會,想著等明日再尋機會詢問。
張繡舍棄宛城,投奔秦炎的消息很快被告知曹操與劉表還有馬騰。
幾人都感覺十分驚訝,曹操更有些憤怒,張繡讓他愛將身亡,他本打算不計前嫌,重用於他,可是張繡居然棄城轉投秦炎,對他而言簡直就是羞辱。
“傳令大軍,加快行進,早些進入宛城。”
城中還有幾萬士卒,對於曹操來說,也是一大助力,決不能落入到他人手中。
劉表與馬騰都是同樣的想法,認為此時無主之地的宛城,就是一塊肥肉,都想要搶奪下來。
劉表讓劉備領本部兵馬先行,文聘領大軍隨後趕到,
馬騰也不甘落後,派馬超領兵出武關,朝宛城方向行進。
幾家勢力爭分奪秒,星夜疾行,都想將宛城收入囊中。
劉備來的最快,卻不想城中士兵從了張繡的軍令,隻認曹操旗幟,曹操不來,他們便拒不開城投降。
氣的劉備咬牙,又逢文聘帶軍趕來,於是準備攻城。
曹操來時,見文聘已經領軍列陣,即將開始攻城,急忙讓人傳信,阻止攻城。
“宛城本是荊州轄地,此前借給張繡暫居,如今他棄城而去,自然要歸還我軍。”
文聘見曹操大軍趕來,也不膽怯,當麵與曹操交涉。
曹操冷笑一聲,反駁道:
“張繡先前開城投降,而後叛我,再次占據城池,因此理當歸我所有。”
兩方爭論不下,當即擺開陣勢,廝殺到一起。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於禁諸將奮勇當先,關羽、張飛亦勇猛非常。
曹操屢次見關羽神勇,都倍感可惜,這等人才卻不能為他所用。
戰到激烈之時,曹純領一支重甲騎兵衝殺入陣,瞬間打破戰局,讓劉備文聘一方陷入被動。
“曹操有此虎狼騎軍,我軍斷然不能敵。”
於是領軍撤走,不做抵抗。
“吾之虎豹騎,不輸秦炎玄甲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