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曹操攻鄴城
三國:從縣丞開始的崛起之路 作者:予暗同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郭圖此人,妖言惑眾,屢次坑害我等,今日也算報仇雪恨。”
“如今使君秦炎勢如破竹,我二人也並非不識時務之人,願下馬受縛,請求為使君鞍前馬後,絕不背叛。”
沮授讓徐晃將辛評接過,綁了起來,替秦炎接納了呂曠、呂翔二將,袁譚麾下士卒,見他已經被張遼挑落馬下,生死不知,也無心再戰,紛紛丟棄兵刃,束手就擒。
這邊剛剛將降卒收編,就見遠處煙塵四起,旌旗招展。
“麴義將軍來晚一步,袁譚已經伏誅,將軍若是不信,可將屍體帶迴給曹公。”
沮授與麴義本就韓馥麾下同僚,再次相遇,已經是各為其主,但也並未傷了和氣。
沮授說罷,就讓人打開城門,將袁譚的屍體抬了出來,送到麴義麾下。
“將軍憑此迴報曹公,也好擺脫罪責。”
麴義聽從沮授的建議,果真讓人將袁譚的屍體收好,領著軍隊原路返迴。
“主公傳來消息,他正領兵前往鄴城,要與曹操爭奪一番城池歸屬,眼下渤海郡與平原城都已經被我軍掌控,還請文遠與呂曠將軍領兵前去支援主公。”
沮授看著城中重新編整的降卒,轉頭對徐晃說到,
“公明將軍可領此軍,與呂翔將軍前往樂陵,攻城略地。”
崔琰見沮授已經將諸般事務都安排妥當,起身告辭,準備返迴族地清河郡東武城,說服家族幫助秦炎攻略清河。
卻說曹操領兵八萬,與夏侯淵、曹洪、於禁、曹休四將,以程昱、許攸為軍師,渡過了黃河,一路往鄴城方向趕去。
不想半途遭遇袁尚領兵迴援,兩軍二話不說,大戰了一場。
而後袁尚又屯兵樂平,屢次想要計謀,都被曹操識破,接連敗了三五場,終於退迴到鄴城。
曹操領軍隨後趕來,將鄴城圍困起來。
“城中糧草豐裕,袁尚堅守不出,又有袁熙在並州收集兵馬,待他援軍一到,我軍必然無法攻下城池。”
曹操心中擔憂,不僅是袁熙作為援軍能夠隨時支援過來,更擔心秦炎從揮師南下,與他搶奪城池。
“袁熙不足為慮,主公隻需在鄴城附近埋伏軍馬,必能讓袁熙大敗而歸。”
“反倒是幽州秦炎,正領著白馬義從與三萬大軍一路馳騁,直奔鄴城而來,兵鋒強盛,所過郡縣無人敢阻攔。”
程昱為曹操設下破袁熙計策,又提醒曹操對秦炎多加關注。
“哨騎探報,秦炎與趙雲麾下白馬義從已經過了巨鹿,再有三五日就將趕來鄴城,除去他這三萬五千兵力,據報黃忠、太史慈在軍師郭嘉的謀劃下,緊隨其後,收攬各個郡縣。”
“到底是河北幽冀兩地相連,暢通無阻。”
曹操歎息,秦炎如今在河北幾無對手,幽州冀州之間又沒有黃河天險阻隔,已經是讓他占了地利優勢。
“當務之急,需得盡快拿下鄴城。”
許攸出來獻策,提議掘開鄴城旁邊的漳水,也用一次水淹之計。
曹操認為可行,於是讓士卒在城外挖掘壕溝。
審配站在城牆上,見到曹軍正在挖掘壕溝,一眼便看出這是曹操的水淹城池之計,又見壕溝挖掘的極淺,審配不以為意,譏笑曹軍無力,吃不飽飯。
“主公無需擔憂,屬下看曹操不過是虛張聲勢,想要逼迫我軍出城與他決戰,以他那邊深淺的溝塹,斷然不能淹沒鄴城。”
曹操聽到審配的譏笑,不予理會,夜晚讓眾士卒不準休息,全力挖掘,一夜之間,挖出一道寬兩丈,深兩丈的壕溝。
審配再看,不禁大驚失色,浩蕩的漳河之水已經漫灌入城。
“城中水深數尺,我軍糧草近乎被淹,如今如何是好?”
袁尚此時也沒有了主意,隻能祈禱漲水盡快退去,也盼著袁熙能夠早些趕來支援。
“請主公再三忍耐,二公子不日就將趕來。”
審配此時也想到其他辦法,一邊命士卒搶救百姓,一邊與袁尚一樣,等待袁熙的援軍。
“曹操掘開了漳水,水淹鄴城,真是天助我也!”
秦炎得知曹操水淹鄴城,臉上的笑容再也掩飾不住,將連日奔波的疲憊都一掃而空。
“我軍占據地利,所以才能在冀州迅雷疾行,曹操比我軍早到鄴城之下,算是占了天時,我與他兩軍兵力相當,真要戰鬥起來,勝負猶未可知。”
“可他卻聽了許攸的計策,掘開漳水,即便得了鄴城,也失了民心,便是失了人和。”
“地利,人和均不在他曹操,此戰到底還是我占了上風。”
秦炎放聲大笑,還未趕到鄴城,就好似已經占據了城池。
三日之後,城中洪水終於退去,此刻的鄴城之中,一片狼藉,絲毫不像州府所在。
城中士卒好歹還有一些糧草能夠填補肚子,百姓在一場人禍之中,已經一無所有。
心中將曹操辱罵了千萬遍,也難解心頭之恨。
“袁尚可認得此人乎?”
曹操再次出現在鄴城之下,讓人朝城上唿喊。
袁尚探頭俯視,見城下放著一輛囚車,裏麵的囚徒赫然就是袁熙。
“三弟,為兄無能,中了那曹賊的奸計,大軍全軍覆沒。”
袁熙狼狽抬頭,與袁尚四目相對,眼中滿是愧疚。
“念你是袁紹子嗣,此時開城投降,我可保你兄弟此生榮華富貴。”
曹操穩操勝券,想要勸降袁尚。
“三公子,大公子已經被秦炎那廝斬於馬下,何不就此投降曹公,與他聯手,為大公子報仇雪恨!”
辛毗此刻也出現在城外,捧著袁譚的首級,聲淚俱下,勸降袁尚。
“逆賊安敢辱我大兄!”
袁尚見袁譚的首級近在眼前,悲憤唿喝,此前崔琰就曾將袁譚陣亡的消息告知於他,信中寫的是屍首完整,如今到了曹操這裏,卻隻剩下首級。
當下領兵出城,隻讓審配留守城池,要與曹操決一死戰。
曹操見袁尚果然出城與他決戰,心中大喜。
佯裝不敵,領兵後撤,等袁尚追了出來,揮動令旗,頓時夏侯淵等四將領著伏兵齊出,將袁尚圍殺。
“如今使君秦炎勢如破竹,我二人也並非不識時務之人,願下馬受縛,請求為使君鞍前馬後,絕不背叛。”
沮授讓徐晃將辛評接過,綁了起來,替秦炎接納了呂曠、呂翔二將,袁譚麾下士卒,見他已經被張遼挑落馬下,生死不知,也無心再戰,紛紛丟棄兵刃,束手就擒。
這邊剛剛將降卒收編,就見遠處煙塵四起,旌旗招展。
“麴義將軍來晚一步,袁譚已經伏誅,將軍若是不信,可將屍體帶迴給曹公。”
沮授與麴義本就韓馥麾下同僚,再次相遇,已經是各為其主,但也並未傷了和氣。
沮授說罷,就讓人打開城門,將袁譚的屍體抬了出來,送到麴義麾下。
“將軍憑此迴報曹公,也好擺脫罪責。”
麴義聽從沮授的建議,果真讓人將袁譚的屍體收好,領著軍隊原路返迴。
“主公傳來消息,他正領兵前往鄴城,要與曹操爭奪一番城池歸屬,眼下渤海郡與平原城都已經被我軍掌控,還請文遠與呂曠將軍領兵前去支援主公。”
沮授看著城中重新編整的降卒,轉頭對徐晃說到,
“公明將軍可領此軍,與呂翔將軍前往樂陵,攻城略地。”
崔琰見沮授已經將諸般事務都安排妥當,起身告辭,準備返迴族地清河郡東武城,說服家族幫助秦炎攻略清河。
卻說曹操領兵八萬,與夏侯淵、曹洪、於禁、曹休四將,以程昱、許攸為軍師,渡過了黃河,一路往鄴城方向趕去。
不想半途遭遇袁尚領兵迴援,兩軍二話不說,大戰了一場。
而後袁尚又屯兵樂平,屢次想要計謀,都被曹操識破,接連敗了三五場,終於退迴到鄴城。
曹操領軍隨後趕來,將鄴城圍困起來。
“城中糧草豐裕,袁尚堅守不出,又有袁熙在並州收集兵馬,待他援軍一到,我軍必然無法攻下城池。”
曹操心中擔憂,不僅是袁熙作為援軍能夠隨時支援過來,更擔心秦炎從揮師南下,與他搶奪城池。
“袁熙不足為慮,主公隻需在鄴城附近埋伏軍馬,必能讓袁熙大敗而歸。”
“反倒是幽州秦炎,正領著白馬義從與三萬大軍一路馳騁,直奔鄴城而來,兵鋒強盛,所過郡縣無人敢阻攔。”
程昱為曹操設下破袁熙計策,又提醒曹操對秦炎多加關注。
“哨騎探報,秦炎與趙雲麾下白馬義從已經過了巨鹿,再有三五日就將趕來鄴城,除去他這三萬五千兵力,據報黃忠、太史慈在軍師郭嘉的謀劃下,緊隨其後,收攬各個郡縣。”
“到底是河北幽冀兩地相連,暢通無阻。”
曹操歎息,秦炎如今在河北幾無對手,幽州冀州之間又沒有黃河天險阻隔,已經是讓他占了地利優勢。
“當務之急,需得盡快拿下鄴城。”
許攸出來獻策,提議掘開鄴城旁邊的漳水,也用一次水淹之計。
曹操認為可行,於是讓士卒在城外挖掘壕溝。
審配站在城牆上,見到曹軍正在挖掘壕溝,一眼便看出這是曹操的水淹城池之計,又見壕溝挖掘的極淺,審配不以為意,譏笑曹軍無力,吃不飽飯。
“主公無需擔憂,屬下看曹操不過是虛張聲勢,想要逼迫我軍出城與他決戰,以他那邊深淺的溝塹,斷然不能淹沒鄴城。”
曹操聽到審配的譏笑,不予理會,夜晚讓眾士卒不準休息,全力挖掘,一夜之間,挖出一道寬兩丈,深兩丈的壕溝。
審配再看,不禁大驚失色,浩蕩的漳河之水已經漫灌入城。
“城中水深數尺,我軍糧草近乎被淹,如今如何是好?”
袁尚此時也沒有了主意,隻能祈禱漲水盡快退去,也盼著袁熙能夠早些趕來支援。
“請主公再三忍耐,二公子不日就將趕來。”
審配此時也想到其他辦法,一邊命士卒搶救百姓,一邊與袁尚一樣,等待袁熙的援軍。
“曹操掘開了漳水,水淹鄴城,真是天助我也!”
秦炎得知曹操水淹鄴城,臉上的笑容再也掩飾不住,將連日奔波的疲憊都一掃而空。
“我軍占據地利,所以才能在冀州迅雷疾行,曹操比我軍早到鄴城之下,算是占了天時,我與他兩軍兵力相當,真要戰鬥起來,勝負猶未可知。”
“可他卻聽了許攸的計策,掘開漳水,即便得了鄴城,也失了民心,便是失了人和。”
“地利,人和均不在他曹操,此戰到底還是我占了上風。”
秦炎放聲大笑,還未趕到鄴城,就好似已經占據了城池。
三日之後,城中洪水終於退去,此刻的鄴城之中,一片狼藉,絲毫不像州府所在。
城中士卒好歹還有一些糧草能夠填補肚子,百姓在一場人禍之中,已經一無所有。
心中將曹操辱罵了千萬遍,也難解心頭之恨。
“袁尚可認得此人乎?”
曹操再次出現在鄴城之下,讓人朝城上唿喊。
袁尚探頭俯視,見城下放著一輛囚車,裏麵的囚徒赫然就是袁熙。
“三弟,為兄無能,中了那曹賊的奸計,大軍全軍覆沒。”
袁熙狼狽抬頭,與袁尚四目相對,眼中滿是愧疚。
“念你是袁紹子嗣,此時開城投降,我可保你兄弟此生榮華富貴。”
曹操穩操勝券,想要勸降袁尚。
“三公子,大公子已經被秦炎那廝斬於馬下,何不就此投降曹公,與他聯手,為大公子報仇雪恨!”
辛毗此刻也出現在城外,捧著袁譚的首級,聲淚俱下,勸降袁尚。
“逆賊安敢辱我大兄!”
袁尚見袁譚的首級近在眼前,悲憤唿喝,此前崔琰就曾將袁譚陣亡的消息告知於他,信中寫的是屍首完整,如今到了曹操這裏,卻隻剩下首級。
當下領兵出城,隻讓審配留守城池,要與曹操決一死戰。
曹操見袁尚果然出城與他決戰,心中大喜。
佯裝不敵,領兵後撤,等袁尚追了出來,揮動令旗,頓時夏侯淵等四將領著伏兵齊出,將袁尚圍殺。